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六百二十八-六百二十九章 自己人就得自己护着!

第六百二十八-六百二十九章 自己人就得自己护着!

陈芜是交址人,哪怕他如今是皇太孙身边除却黄润之外的第一人,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这一点。宫中的宦官来自天南地北的都有,得势的却只有那么几个,想当初英国公张辅从交址带回来的二十四个人中,除了他们这寥寥几个得宠的,无声无息丢了性命的就有五六个,剩下的有的在各宫杂使,不少甚至沦落成了廊下家的杂役。

能够从交址被挑选出来送到大明的人全都是五官端正的,但是,会看眼色灵巧善媚却并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天赋!

因此,领悟到了张越今天的来意,他便立刻有了主意。此时此刻,看到那位魏指挥使眉头紧蹙仿佛还在犹豫,他便重重咳嗽了一声,随即笑容可掬地说:“先头小张大人下江南的时候,殿下原本是要多给您一些人的,后来因为您要隐匿形迹,所以才给了四个。事后听说松江府那天晚上的倭寇进犯之后,殿下还后怕了好一阵子。更何况万大人这一趟是去瓦剌,那就更得多带一些人了。听说随行兵卒要两百?既然如此,府军前卫挑五十个人吧!”

魏指挥使如今三十出头,也算朱瞻基很是亲信的一员将领。尽管对于陈芜的自作主张很是不满,但听着听着,联想到之前朱瞻基和张越来这儿的情形,他便品出了滋味。反正这都是陈芜的主意,他到时候全都可以推到这个太监头上,何妨给张越一个面子?想到这里,他就不再犹疑,爽快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还请张大人万大人随我来。”

万世节在旁边看着陈芜自说自话,魏指挥使脸上先抑后扬,张越则是一直微笑着站在那里,甚至没多说几句话,心里不禁叹为观止。于是,眼见那一个指挥使一个太监的奇特组合走在前头,他忍不住按了按手心,暗想怪不得张越急急忙忙把他拉到这儿来。

这京师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他这种无亲无故的还真是摊上了一个热心朋友……不对,是热心连襟!

而张越的心里却远非表面上这么淡然。他原本只是寻思着府军前卫也是京卫,如此一来找几个相熟的军官,拉下这张脸抽调十个八个可靠人总没问题,也好避免万世节一个文官指挥不动下头,到时候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谁知道,他竟然会无巧不巧在这里遇上陈芜。这个年纪轻轻的太监竟是不等他明说就安排好了一切,那份机敏心思简直是绝到家了。

洪武年间的京卫上十卫和京卫上二十二卫轮番上直护卫宫禁,因此真正的营地大多数在城外。府军前卫因为还兼着陪朱瞻基演练军阵和练习武艺的名头,所以在京城内的营地也比寻常京卫大,小校场更是完全专属他们使用。于是,魏指挥使只让人去吩咐了一声,这会儿小校场的东边已经站上了十列十排整整齐齐的人。

陈芜说是五十,魏指挥使寻思着既然做人情就不妨做大一些,一下子就挑出了一百精兵。就当他拍着胸脯打包票说回头就去向兵部办理此事,不远处却有一个人大步如飞地跑了过来,待到近前,他单膝下跪行了军礼,看到魏指挥使点头就利索地跳了起来。

“张大人,前一次大比我得了头名!”石亨的袢袄军袍等等和其他军士没什么不同,只是头上戴的是银饰边幞头。看到张越只是微笑着赞了一句,想起刚刚听到的消息,他哪里按捺得住,索性直截了当地说,“听说您正在挑去瓦剌的人,算我一个怎样?”

但凡朱瞻基见过并流露出赏识之意的每个人,陈芜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自然认得石亨。毕竟,张越重回兵部之后,朱瞻基只来过几回,但每次都会点上石亨随行。那次大比石亨在所属千户所大比中得了头名,他还记得那位皇太孙当时说的话。

“张越看中的人倒真是不差!”

就连当初皇太孙一时恼火打发走的那个房陵,事后也证明不过是误会,只这人如今已经调去了东宫任官,朱瞻基倒是还惋惜了一阵子,但最动容的还是他。因此,见石亨莽莽撞撞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他顿时没好气地摇了摇头。终究是年轻气盛,瓦剌岂是什么好地方?

“你真想去?”看到石亨毫不犹豫地点头,张越顿时犯起了踌躇。但想到这小子武艺娴熟射艺过人,满心都是想着沙场建功,自己阻得了这次阻不了下次,于是便点了点头,“那好,你这本事毕竟没经过战阵,磨练磨练也未尝不可。只不过,你如今是军中的人,须得魏大人点头,更何况皇太孙殿下对你有知遇之恩,你光是求我有什么用?”

此话一出,别说陈芜,就连魏指挥使也为之一愣。只张越虽不曾明着答应,那意思却明确无疑。魏指挥使自然不会拦着一个莽莽撞撞的愣小子,而陈芜略一思忖,则是满口答应回头和朱瞻基说一声,心里却已经把石亨归到了有勇无谋的那一类。

须知张越将此人举荐了进来,总是希望其平步青云,那么在府军前卫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如今这小子偏偏自告奋勇前往险地,难道是嫌命太长了?

办成了这么一件事,一直站在旁边当哑巴的万世节少不得出来连声道谢,张越也不好多逗留,于是就匆匆告辞。等到出了府军前卫上马,万世节就驾马靠了近前,问出了刚刚憋了好一阵子的问题:“你先头去青州也好,下江南也罢,哪怕是去兴和,都是从京营挑的人,这回怎么会想到府军前卫?那毕竟是皇太孙的亲军,被人知道了不会说你闲话?反倒是京营掌事的安远侯是你家姻亲,这不是更低调一些么?”

张越此时随手抓着缰绳,心里却在想着那天晚上朱棣带着朱瞻基过来的情景。朱棣并不是像朱元璋那样严苛的天子,很少晚上出宫去各部衙门视察,更何况特意带上了朱瞻基。即便是得知了军报心情烦躁出来走走,可一头扎进兵部职方司,说不定就是朱瞻基的撺掇。于是,心不在焉的他直到万世节又问了一遍,这才回过了神。

“京营里头的世袭军官众多,要是那里也有不利于我的流言散布,上那儿调人麻烦更大。何况这次去的人是你不是我,难保路上有人生出别的心思。再说了,府军前卫本就是京卫,皇太孙殿下答应了,下符征发的事情就是职方司做主,别人不好说什么。要是可能,我自然想让周百龄随你同行,只可惜人家已经高升了,眼下人还在大宁。”

人都认为安远侯柳升恶了他,这当口他还是少出面为妙。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还真是颠扑不破的理!”

一时间忘记了这一茬,万世节只能懊恼地摇了摇头,随即迸出了这么一句感慨。接下来的一路上,他们这一对挚友兼连襟再也没说什么多余的话。等拐进了六部胡同,张越眼看万世节在礼部衙门前下了马,把缰绳丢给了一个皂隶就往里走,他又高声提醒了一句。

“好好准备,等你回来的时候,我请你吃我家田里种出来的新鲜玩意!”

“知道了,我又不是今天就走!”

万世节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等迈进了大门之后就换了一幅郑重其事的公文脸,心里却转着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念头——张越田里种出来的新鲜玩意,这不会吃死人吧?

张谦那一日在郑和王景弘杨庆面前问了一句,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各种各样几大包种子,他诸事繁忙,竟是连一句提示都没有便使人撂给了张越。张越虽说惦记着玉米花生番薯辣椒之类的,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种子却犯了难,只好拿到田庄上找了几个种地的能手,吩咐他们慢慢试验起来,随即就当了撒手掌柜。毕竟,他那点可怜的农业知识放在这里并不顶用。

而且,看那些种子的模样,似乎也没有他最喜欢的玉米和辣椒,权当尝试一下西洋特色作物好了……

随着九门紧闭宵禁鼓响起,白日里喧哗热闹的京师一下子就静寂了下来。自打天子抱恙,城中那些大宅门都停了笙歌曼舞,反倒是官员们的彼此串门多了起来。张府大宅却是没什么访客,用过晚饭之后,张越先去看了看张赳和方敬,顺便拿回了一摞他们白天做的破题和文章。回书房看了一遍,他把这厚厚一叠纸往旁边一扔,忍不住长长嘘了一口气。

这科举阅卷只有区区数日的功夫,要看的却是成千份卷子,能否取中却是运气成分居多。除此之外,一是靠那一手书法,二是考官巡阅时能否让他当场看中那份卷子,至于第三,则是能否写出一篇惊才绝艳的传世名作了。张赳的文章已经是火候很不错,方敬虽然稚嫩了些,但也已经算是出色了,只能否考中却仍是说不好。

眼下是同辈,将来就该是子侄辈了。他虽说没指望他的儿子将来倚靠这块敲门砖,可是,他更不想养出单纯躺在父辈基业上混日子的纨绔。想到这里,他便抬起了头,看见的却是连生连虎两人正在那里来来回回打眼色。

“咳!”一声咳嗽把神神鬼鬼的两个人给叫回了魂,他便正色问道,“你们两个如今也娶妻生子,老大不小了,以前跟大哥二哥的人早就另行有了安排,我也打算给你们挪个地方。”

由于张越如今有了牛敢他们四个,彭十三也经常是寸步不离地跟着,因此连生连虎这跟班的差事差不多是完全丢了,白天几乎都闲着,也就是晚上到书房伺候。此时听到这一说,两人顿时大惊失色。要知道,他们如今只是能认字,武艺稀松平常,出去当掌柜经商更不行,这要是张越不要他们,他们就算改了别的好差事,到头来说不定仍得丢了!

“少爷,咱们兄弟没什么别的本事,您就留着咱们俩在身边吧!”

“在书房中一直伺候笔墨有什么出息,跟班小厮能当一辈子?”

张越心中早就思量过这回事,此时自然不会和两人继续磨牙:“连生,你性子稳重,之前我在庄子上种的那些地,你多多留心,此外还有我和少奶奶的几个庄子也会慢慢地一并交给你。连虎,你比你家大哥机灵,先去族学看一阵子,今后那里归你管。除了笔墨书本以及各色用具之外,眼下先有一件事,我回头拟一张卷子给你,你回头给学生们做一做,到时候把这些拿来报我。你们都跟了我多年,情分不同,我也不想罗罗嗦嗦嘱咐你们别的。”

他顿了一顿,随即加重了语气:“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们只要记着这话就好。”

连生连虎没想到张越竟然早就替两人设计好了,一时间竟是呆站在那儿,直到听见最后这句话方才醒悟过来。连虎究竟灵动,连忙拉了大哥跪下磕头,旋即赌咒发誓似的说道:“少爷放心,小的一定尽心尽力,决不辜负少爷的信赖!”

“小的一定好好看着庄子,不让那些混账行子黑了少爷和少奶奶的钱!”

连虎的话听着还好,可一听连生这粗声粗气的保证,张越不禁笑了起来,没好气地上前用脚尖捅了捅他,等到这家伙抬起头,他方才没好气地斥道:“做事情不要一味严苛,你死死看着,那些人没法捞钱,脑筋就会动在其他的地方。总而言之,你们俩全都跟着高泉好好学。你们连家当初种过地,如今你们又识了字,也该好好给子孙挣个将来了!”

眼看时辰不早,张越见两兄弟浑身是劲头,心里不禁好笑,遂站起身来准备回屋。才走了两步,他想起一事,就回过身将那厚厚一摞墨卷抱在手里,然后才出了门。等一路回到了屋子里,见杜绾正在炕桌上写着什么,他就将这叠东西往那炕桌上一搁。

“贤妻大人,这是四弟和小方的文章稿子,你白天若是有空就帮忙看看。你别瞪我,我知道你学的不是八股,只是让你看看立意和对仗,此外还有他们的字。你也是沈氏的得意门生,如今的主考官无一不是深受那金版玉书的影响,四弟和小方都是临的沈体,这方面自然是没人比你更精通了。老万要走了,我这几天得做些预备,恐怕顾不上他们。”

杜绾原本还想说张越就知道说好听的,待听得最后一句,她那一丝笑意顿时无影无踪,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不想让张越去冒险,可是,为什么偏偏就是万世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