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七百五十九章 剪彩舞狮喜庆喧天

朱门风流 第七百五十九章 剪彩舞狮喜庆喧天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旨若说从前的黄埔镇已经是一派富庶景象。那么如今的心赏瓦以让一年前来过这里的人生出陌生的感觉。店铺鳞次栉比,单单一条横店街上,便有坐商十八行,海商十二行。都是宽三间面深一进的大店面,进进出出的客人络绎不绝,上上下下的掌柜伙计们也都是满脸笑容。去年腊月里开出去的商船中,如今已经有好几条平安回来,而这几个月来自西洋诸岛国的番船数量,何止徒增一倍,这生意自然是做愕异常红火。

而这一天,原本就热闹的黄埔镇更是比从前涌来了多一倍的人一

因为黄埔镇的新码头从今天正式落成启用。原先的码头改成内海码头。专供船只往琼州府以及福建广东以及江淅一带航行。虽说官府也役使了众多劳役,但一日:餐饭菜管够。尽管工钱还欠着,可就在昨天,去年年底从海上开出去的宝船船队中已经有五艘返回,早使了小船靠岸报了收获,如今从佛山镇的商户到付出辛劳的工匠百姓,全都翘盼望着新码头落成之后那五艘船的靠岸。

这样的喜事,张越自然不会一人占尽风头,少不得邀齐了都司桌司的两位主官,又请上了张谦和巡按御史于谦。这会儿差役鸣锣开道之后。就是手持锡槊钢藤棍的三队引导。然后就只见几乘大轿从街上6续通过,之后又是众多带刀护卫人等。比平日官员出行隆重气派得多。就是那些听说广东市舶司少有克扣盘录办事公正而从外地赶来的商人,见着这场面也都是惊叹不已一倒不是叹那赫赫威势,而是叹一桩小事就能看出广东官场的气象来。

至少在表面上,这三司衙门和巡按市舶是一条心。

码头上早有市舶司的吏目指挥杂役们搭起了高台,而广州知府以及南海番禹两县的官员们自是齐齐来凑趣,至于三司衙门也都是除留守人员之外全都来了。张越站在高台上放眼望去,就只见身穿乌纱帽冉领衫的官员比比皆是,更远处维持秩序的差役和巡丁之外,则是众多身着绫罗绸缎的商人,场面却是安静得很。

张越素来是不喜欢长篇大论的人。再加上如今日头又炽烈,他便只是褒扬了主持营建码头的官员和工匠百姓,又勉励了上下官员一番,随即就朝左右的几个高官点了点头。众人自是齐齐上前一步,到了那条扎着六个漂亮绸花的红绸前。

原本的落成仪式极其简单,但因为新码头落成的同时又恰逢海外宝船回来,张谦就建议好好操办操办,又拍胸脯说市舶公馆出钱。而由于这一年农田里稻子的长势极好,商户经营亦是红火,张越也有心好好庆祝一回,于是便示意人把如今这年头还不曾出现的剪彩给搬了过来,又死活说动了原本认为这太过铺张的于谦。

当五个人拿起了芳边托盘上的剪刀。利落地剪下了飘带之后,站在绸花面前的六个健硕汉子立刻高高举起了托盘,其中居中的那个更是一手抛下了那朵最大的绸花。刹那间,早就在高台旁边预备的一个舞狮人一个空翻跳了出来。敏捷地用狮子口接住了那朵绸花。就在他落地的同时,其余几朵绸花也都被抛了出去,一旁又几乎是依样画葫芦一般窜出了五个五彩斑澜的舞狮人。

尽管这场舞狮和张越记忆中的广州舞醒狮并不相同,甚至显得有些简单,但对于广州府的诸仲百姓来说却是大开眼界,外地客商则更是目不转睛。在阵阵欢呼声中,布政司特意从佛山请来的那几个艺人可谓是使尽了十八般解数,跑跳腾跃无所不用其极,翻腾间颇为好看。张越想着如今的舞狮艺人全都出自民间。没有武馆功底,夺彩和高桩都难以表现,心里不禁有些盘算但一想到侠以武犯禁几个字,他只得叹了一口是

若是真的如电影里武馆林立黄飞鸿狮王争霸那般光集,那就大大糟。

下头已经是一片欢乐的狂潮。高台上头的三司高官虽说矜持些,但看着这些从前不太容易得见的情形。也全都是三三两两站在一起,满脸笑容地评点议论着。张谦自然是和张越站在一块,他笑呵呵地看着下头那六个舞狮人将绸花重新放置在了早就准备好的六根木桩上,不禁笑着对张越问道:“这舞狮之戏倒是不错,胜在热闹,又喜庆,亏得你从佛山弄来了这么些人,否则光是剪彩还太冷清了些。佛山镇的那些商号倒是聪明,向你举荐了这么些人。”

“其实我从前看过几本佚名的杂书,上头的舞狮之戏比这个更神奇。那些舞狮人可以在离地三尺高的高桩上头表演,脚下可以腾挪闪转扑跌等等,那更是好看。只是要能够那样的表演,就得有相当的功夫功底。可若是有那样的功夫,不在军中搏出身却来舞狮为戏,却是不可能了。如今让他们来不过是图一个热闹喜庆,这么一来,这些人日后的营生就不愁了。张公公不妨想想。今日之事后,广州和黄埔镇有多少家商号开张或是逢年过节会请他们?”

“看看,三句不离本行,说着说着又转到了正事上头,你呀你呀

打趣归打趣,张谦歪头想想张越说的高桩舞狮,倒是颇有些神往。但想一想也就过去了。见高台上桌司一拨,都司一拨,藩司一拨。只有于谦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因低声叹道:“都已经上任半年了,于廷益还是和别人格格不入,他也太孤直了。不过,为着二季稻和三季稻的事。他几乎是一直在外头跑,很少呆在广州。有几个州县为了讨好上头下令百姓连桑田乃至于山地都改种稻子,结果因为他在,这才没能铸成大错。”

“不错,若没有他这样的人。便不会看到下头人的急功近利,只会看到他们报上来的成就。纵使是惠民的好事,做的不好一样会变成坏事,所以,朝廷派了他这个广东巡按御史,咱们倒是可以放心省心了。昔日王荆公负天下大名二十年。新政也未必一无是处,可就是因为用错了人,使得新政变成了党争的工具。如今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种愕。丑若是味用强令。样是好心办,了坏事。有这样铁骨火町刚人。就不怕底下弄玄虚邀功。”

“铁骨难得,这样的人也就是在都察院配上顾佐那个铁面人最合适。京城里头黄谁退了,吕震死了,别人都说少了一个刺头一个滑头,可真正说起来并不是如此。都说君明臣贤,可贤臣之间未必就不会斗心眼,,算了算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暂时和咱们不相干。”

张谦叹了一口气,随即又笑了:“对了,如今广东官场畏他于谦如虎。你那布政司暂且不提,桌司和都司恨不得见了他就绕道走。

这半年他平均每月要上五六本奏折,而且本本有物,不比其他巡按拿琐事充数。你大概不知道,就是你我,都给他参了两三回,更不用说李龙和喻良。御史当到这孤直的份上,着实是少见,”

见于谦形单影只地站在那里。却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寂寞之态,张越最终还是没有上前去,至于被人弹劾。他也没怎么在意,横竖以前也没有少过。待听得张谦说着说着渐渐提到了万国来朝,他不由得想到了这次庆祝码头落成拿出来的那些钱:“如今张公公可是咱们广东一省最大的财神爷了。海商还在备办船只,下海的还少,但从四月开始,番商的船就没断过,你这抽税抽分可是天天盆满钵满。对了,昨天划到码头上那只小般板上说郑公公他们那些人扫荡了西洋诸岛上刚刚成了气候的几伙海盗,恐怕这次除了满船货物,还有使臣。”

“进账多了,那是因为没人敢做假账糊弄,总能多一些钱。市舶司提举李文昌那家伙虽然是可恶的牛脾气,可做账等等却是一丝不芶,交给他倒也能放心。子于使臣,应付应付也就罢了,不要让那么多人进京,免得浪费钱粮,,哎,你看,船进港了!”

锣鼓喧天中,更多人的目光却望向了码头外面的大海。尽管这区区几艘船远远比不上去年冬天的千帆蔽日,但不单单是众多来自佛山镇的商人,就连那些负责营建新码头的工匠和短工等等也都翘盼望。当第一艘船稳稳当当地停好下锚之后。立刻就有人搭上厚实的船板几个,身穿红许袄的军士三步并两步踩着船板跳下了船,然后就对船上吆喝了。

很快,船上方才架起了更多的船板,这次下来的是一队十几个身材健壮彪悍的军士。眼见张谦等人已经下了高台上前迎来,为的那个军官顿时加快了脚步。待到近前。他毕恭毕敬地单膝跪下行了军礼:“卑职神威左卫百户项蛟,参见各位大人。”

张越刚刚走过来的时候,就认出了此人是数年前南京因借粮犯夜而被自己带去马府街郑府,之前又跟随郑和下番的那个军汉项蛟。见张谦叫了他起身,他少不得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个昔日故人,见其精神饱满红光满面,不禁微微一笑。

项蛟偷膘了众人一眼,却只认的张谦和张越,不禁想起了临行前郑和的吩咐,不敢把话说得太明白,只是叉手低头禀报道:“卑职奉郑公公命,领大明神威舰五艘回航。”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有心打听此次下番收获的李龙和喻良大为失望。之前镇远侯顾兴祖被夺爵之后,李龙由于有张越和张谦说了几句好话。不但没有追究之前受顾兴祖挑唆的罪过,还得了几句嘉奖勉励,如今已经在广东不想挪窝;而喻良也从自己的渠道得到了干满这一任之后就回京任职的准消息,于是越和布政司毒调一致。但尽管是统一战线上的人,对于布政司和市舶公馆先头联手做的这笔大生意,他们仍是有些垂涎三尺。

旁人的心思张越又怎会不知道,然而,这不是吃不吃独食的问题。而是他还等着这笔钱急用,这其中更有一部分是上交国库的钱粮。毕竟,先头为了去岁的秋粮,布政司还落下了不小的饥荒。于是,瞅见张谦使了个眼色过来,他便颌道:“项百户一路辛苦了,中午三司衙门在彩云楼上有饮宴,不过那儿人多,还走到码头东边张公公的别院歇一歇吧。”

当初在南京那会儿能悍然犯夜。又为支米还是支钞的问题在张越面前理直气壮坦然直言,项蛟自然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机敏灵巧的人。但他却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极其惦记恩情,于是在下番官军裁汰了一批年老体弱的在南京养老之后,他才的以升迁至百户,这次更让郑和交托了这样一个大任务回来。默不作声地随着张谦张越来到新码头着边的那座小院子,一进屋,他就抢上前几步,从怀中掏出一本账簿呈给了前头的张越。

“张大人,这是此次五船货物的明细账目。”

张越接过之后随手翻了翻,又递给旁边的张谦,这才对项蛟笑道:“账目回头我会让懂行的专人去看,具体事宜我却想听你解说解说。”

项蛟闻言不禁一呆,见张越正含笑看着自己,他立时想起郑和说过。给他这个百户就是为了赏识他当初的诚实敢言,便挺直了腰杆说:“回禀张大人,在到达吕宋之后,王公公已经带着二十艘船往更西边去了。带了好几个当地熟知海路的向导。这五船货物中除了有西洋岛国的紫檀木乌木以及各色木料压仓之外,原本也要带上各种染木、胡板等等。可因为广州如今不比从前,所以郑公公指示不用这些,而是就地换上金、银以及沉香、龙涎香、犀角、象牙、宝石玛瑙等等。其中后头不少是贡给朝廷的,其余则可偿付之前的货值”

相比那些官场老油子的口才。项蛟的禀告可以说是没什么条理,起初还在说五艘船上的货物,可突然就说起了在海上剿灭海盗的情景不一会儿又说起了接见番王时的热闹场面。临到末了,他这才醒悟到自己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却是不着边际,顿时有些讪讪的:“咱们这五艘船还带回来黄金大约二千二百两,白银两万六千两。”。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心,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该童节由涧书凹印凹书友卜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