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七百七十一章 只悔少轻狂,不悔离家远

朱门风流 第七百七十一章 只悔少轻狂,不悔离家远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张攸前前后后在交址十余年,最初从参将到副总兵的那敌训。纳了方水心为二房,回朝之后再次挂印到这里当了镇守总兵官,先后也收了三四个侍妾。这几个女人有的是下属搜罗来的本地交人,也有的是贬谪此地的犯官后人,也有买来的女子,本想着随这位总兵安稳度日,谁知如今这头顶的天骤然坍塌。她们自然最是凄惶。

如今张攸虽说有所好转。但她们谁不知道这一路回京路途遥远,说不得会生什么,因此心里全是七上八下。

这天,听说上头三老爷和大少爷要见她们,一众女人想到这关系着自个的未来,也忘了从前明里暗里的争风,进屋之前竟是彼此搀扶了一把。

一面是接待前来探望的文武官员,一面是打人回京报信,一面是准备回京事宜,一面还要日夜侍疾尽孝,不过是数日,张就已经消瘦了一大圈,眼窝也深深四陷了下去。面前这些女人父亲都不曾向京里的他和母亲提过,不过是大家彼此心中有数,因此他只扫了一眼便垂下了眼睛。

“如今我和三叔要侍奉父亲回京,前时父亲稍好时,嘱我好好安置你们。他说了。若是有愿意一起走的,便随我们回京去,父亲也会给你们正了名分。”顿了一顿,见众女都在踌躇。张又淡淡地说,“若是愿意家去或投靠亲友,也请尽管明说,各位侍奉父亲一场尖亲绝不会薄待。”

话说到这个份上,四个侍妾你眼望我眼,面色却是截然不同。就在先头那会儿,她们还在担心这位长公子因为心伤父亲重伤而迁怒于她们。如今总算是放下了心事。然而。休说前往北京这路途遥远,就是张攸能否挺过去也未必可知。她们又没有生育,若主母以后或是卖或是用其他手段打了她们,还不如早作决断。

于是,一个明艳秀丽的女子便第一个盈盈行礼,用明显带着几分生硬的汉话说:“我是本地人,如今若是跟着大帅回京,兴许我一辈子都回不来了,所以我想留在交州府陪着父母。”

“大少爷体恤,贱妾也是南方人。不服北方水土,打算去蒙自县投靠姨母过活。”

“贱妾也打算去投靠亲友,”

“我预备回乡去祭扫祖坟。”

听四人这么说,张就点。了点头,旁边就有两个仆妇各捧了盘子上来。每个盘子上都有两个绸布袋。人手一个分匀了,张就开口说:“这里头是一百两银钱,回头你们可以兑了铜钱或是宝钞他用。除此之外,你们的饰钗环,也可以全都带走。要留在本地的可以回去了,至于要出了交址去投亲访友的,到时候不如跟着我一块走,免得路上遇险。”

此言又引来了众人一大番感激。等到人全都退走,张不禁颓然长叹。看着旁边一直不曾言语的张掉说:“三叔,这一回真是多亏你在。否则连这点事情都备办不好。父亲在交址镇守多年,除去那些笨重的东西和宝钞以及御赐金银钱之外,竟是身无旁物。”

“这些钱值什么,你爹的脾气我还不知道?想当初回开封送礼时就是如此,不分好歹东西就是一箱子,他素来不管这些银钱账面上的事,毕竟俸禄和勋田的出产都是送到家里,你母亲管着。那些象牙犀角玳瑁等等固然值钱,可你看看他那么收着。就知道他没把这些当一回事,总不能用这些遣散人吧?怎么样,你都预备好了,明日上路?”

“嗯,如今只等三弟回来。”

“井么事要等我回来?”

张越掀开门帘进屋,见父亲和张都在,忙不迭地行了礼,随即歉然解释道:“大军快要进兵了,外头事情多。我竟是帮不上什么忙。实在是对不起二伯父和大哥。”

“三弟你再这么说,我就要无地自容了。”

见张仿佛欲言又止,张悼就冲张越点了点头,借口出去看看一应事宜打点得如何,出了门去。他一走。张就深深吸了一口气,肃手正色朝张越深深一揖。面对如此光景。张越先是一愣,随即就隐约明白了过来。

“大哥可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张却没有立刻答话。尽管是白天,但屋子前头放着厚厚的双层竹门帘。四面窗户上也糊着厚厚的防蚊纱,显得异常昏暗,只有那盏簌簌跳动的油灯照亮着兄弟俩身前这么一小块地方。沉默了好一阵,张才艰难地说:“从前祖母故去的时候。我虽觉得伤心,也品出了祖母待我的好,可终究爹还在,家里仍有顶梁柱,所以我和二弟都觉得有主心骨。从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直到如今我才知道,那天塌了究竟是什么感觉。”

从小和张张起一同长大。张越自然明白,兄弟俩素来就是跳脱冲动的性子。毕竟。父亲在外是前途无量的武官,后来又成了勋贵,母亲当初陪嫁丰厚,家中田庄店铺样样不缺。哪怕是不少正牌子的靖难功臣。也未必有这一家过得惬意。再说大家族里最初有顾氏挡着,顾氏不在,远在交址的张攸也是真正的当家人,兄弟俩不用太操心,如今张攸虽说已经脱离了最危险的时刻。但若是照何太医的说法,驰骋战场怕是再也不成了,这当家的必定会换成两个儿子。哪怕张不承袭爵位。那重担一下子压在肩上,感觉自然不同。

“放心,咱们都是骨肉至亲,大哥你总不会认为我和爹爹就此撇开你们不管吧?”

“我知道你和三叔的好。这次三叔二话不说就赶到了交州府,陪着爹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日,爹也对我说过,他最欣慰的,便是咱们家不像有些人口众多的世家大族那样窝里斗。最庆幸的就是能有三叔那样的兄弟”爹这些天日日对我唠叨。便是嘱咐我和二弟自立自强,让我好好帮着二弟维持家名不坠!三弟,我明日就要和三叔一同护着爹爹回京了,不管我和二弟以前如何混账如何胡闹,从今往后,我们一定会洗心革面。不负张家的名声!等到你此番得胜回朝之后,我们兄弟一定会当你最好的后盾,你信不信?”

听张越说越是坚决,最后竟是带出了斩钉截铁的铿锵之音又抱口。为双肩。张越也不禁伸出了手搂着他的肩膀。重重点玉熙次:“我当然信!你放心,在京里等着我回去!”

张这才露出了这些天少有的笑脸,又说道:“爹爹今天难得精神了些,之前你每次回来,他不是正睡着就是难以言语,所以临走之前,他想再见见你。我就不过去了,省得爹爹一见着咱们俩就对我吹胡子瞪眼。又拿我和你这个简直不像人的家伙比较!”

揣着简直不像人这五个字的评价。张越苦笑着往后院张攸的寝室走去。由于已经定下了明日起行,一应细软都已经装箱装车,笨重家伙变卖了一部分,余下的则是分送了总兵府的下属,也让不少人欢喜了一阵。于是,如今空荡荡的寝室中就只有简单的家具,那些象牙紫檀雕刻等等全都不见了踪影,就连床上帐子的银挂钩也都收好了。

之前张除了奉父命遣散了一应姬妾之外,那几个来自本地的侍女也一一给了银钱放其回家,只有两今年纪幼小没有亲人的愿意跟着去北京,但这会儿也不在跟前。唯一在床前服侍的小厮颌福将张攸扶着坐起。上前磕了个头,旋即默默地退了下去。

张越在床前的小抚子上坐了下来。见张攸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尽管消瘦。但仍能看出往日不怒自威的样子,他不禁心里一阵悸动。这是他抵达交州府之后第一次看到清醒的张攸,轻轻吸了一口气之后,他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知道,看着我现在这个样子。你这心里除了不好受,恐怕还在埋怨自己,其实大可不必。

我这一辈子为了出人头地,早就习惯了在战场上搏功勋。再说了。当初是我自个愿意到这里来,也是太宗皇帝认为我合适!别人认为这是蛮荒之地,但我的一切都来自这儿。这里是我起步的地方。如今也是我退出的地方,要怪就怪我自个掉以轻心,埋怨不得别人!”

听得这番爽利明朗的话,张越只觉得眼前阴霾一下子散去了多半,竟是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道:“二伯父真是豁达大丈夫!”

“什么大丈夫,别看我是武人。这心里比谁都细,否则,我怎么能到今天的地步?”张攸苦笑了一声。又长长叹了一口气,“纵酒高歌拔剑杀敌,刀锋所指纵横不败,这是演义话本里头的名将,兴许从前那些朝代都有,但如今的武官,哪个不是谨小慎微?我远在交址,只要对那些文官好些,也就没有掣肘,总比在京城自在。而且,能够把这块蛮荒之地治理好。有了这功劳保底,将来只要子孙后人不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就能保着他们生生世世,这便是我的念想。所以。争强好胜了半辈子。如今成了这样,我亦不悔!”

许是很久不曾痛痛快快说过话。张攸说到兴起,紧跟着又到出了很多心里话,到最后却郑重其事地说道:“你素来是少年老成,其他的我也没什么好提醒你的,只有一个人你需得注意一些。黔国公沐晨这个人,外人都说他是寡言笑喜读书的正人君子,但论心计。就是朝中公卿也及不上他。你爹和他在银钱上打过交道,应当知道此人的精明。沐氏永镇云南,滇人侍沐氏,便犹如百官事朝廷。就我所知,沐氏在云南的田土不下于数千顷,而沐员在打仗上头并不擅长,用兵若顺遂,少不得他的功劳。用兵若不利,你的防着他丢下你们领兵先退!”

见张越只是稍有愕然,随即就认真地点了点头,张攸又歇了口气,这才缓缓解释道:“你如今虽是文官,但太祖皇帝的祖制就是勋贵不得预朝政,所以你反而是咱们张家如今最要紧的一个人,沐葳必定会对你示好,到时候你可得小心些。据我所知,沐氏给朝中权贵送礼的数目,别人恐怕难以想象。就是我那时候并不是什么勋贵,他也不惜纤尊降贵亲自主婚把芒市土司之女给了我做二房,更何况别人?如这样的女子,沐员送过不少出去,但那一次的婚事不但对他有好处,对我也有好处,所以我便应了。但你却不得防着一些。”

沐氏是老牌勋贵,而张氏则是新兴的勋贵,但两家交情很不错。再加上沐晨的女儿嫁给了成国公朱勇,王夫人本家和朱家也有亲,总之三家人是姻亲连着姻亲。面对张攸谈及方水心时的平淡,提醒他时的诚心恳切,张越不禁微微一愣,这一次点头时就有些不自然。

而张攸也看了出来,便又加了一句:“所以,你爹原本是劝我回广州休养,我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转道云南,在沐家的地头调养一段时间再回京,那样沐葳总会收敛些,”除却妻室,其余女子不过是怡情。事实证明,那一次我就做错了,所以不想你也蹈我的覆辙,,你大堂伯如今是太师英国公,顶着今天字第一号勋贵的名头动弹不得,以后张家就看你的了!”

领兵后继的黔国公沐葳如今已经驻扎在了临安府蒙自县,恰是云南入交址的最前站。当初从张辅入安南的时候,他还是西平侯,人也还年轻,总有几分盛气,可后来一举封公。差不多到了人臣极致,他更知道自己在领兵上头的本事,向来是遇事缩一头。便如同此次遇到交址大变,麾下不少人劝他自请领兵。他却不为所动,心里更惦记的反而是其他的事。

“报”

外头的一声叫嚷一下子将他惊醒了过来。他出声吩咐了一句之后。大门就被人推开,却是一个心腹家将把一封急信捧了过来。待看见上头写的是张悼和张即将护着张攸从蒙自县走,在云南府停留调养一眸子,他不禁变了脸色,思量好一会儿方才看着面前的家将。

“派人去向夫报个口讯,告诉她在阳武伯等人留在翠湖府邸中休养期间,让她好生派人服侍,决不可怠慢!还有,家里该料理的事情。请她好生料理干净,不要横生枝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