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八百八十二章 终是兄弟

朱门风流 第八百八十二章 终是兄弟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仁宣以来,大明朝的官员总算能再每年少之又少的假期之外得道赐假,这些假期大多是集中在冬至元宵这样的大节,尤其元宵这种难得能解除夜禁的日子更是如此。此次元宵又是解除夜禁,举城掀放花灯,再加上额外的赐假,忙碌了一年的官员们自然是喜不自胜。毕竟,如今这些当官的还没有养成凡事倚靠幕僚师爷的习惯,从内阁到部院再到府州县,当官靠帮手的不是没有,但完全靠帮手当官的却很是少见,放假自然是最让人高兴的。

所以,大街小巷四处可见高头大马华车罗轿四处拜客的官员们。入京的藩王们需要和留在京城的藩王们攀攀辈分探探消息;勋臣贵戚们彼此结姻亲,再加上世交袍泽等等关系,往往是自成体系;部院大员们彼此之间也有各自的人脉圈子,就算没有上司需要拜访,却得笼络好前来拜见的下属;哪怕是刚入仕途的文官们,也有同年同乡等等需要往来串连……总之,整个正月里,无论是谁都会现,原来自家还有那么多平日不太见面的亲朋故旧。

正月十四这天傍晚,往日应当安静下来的京城却是热热闹闹“东安门外灯市上照例开了元宵灯会,满城上下但使家境还过得去的,也都挂起了花灯。就是不去看灯,不是自家团圆,就是有客人登门。门庭冷落的地方不是没有,但对于圣对东安门的那条胡同来说,真正冷落的府邸就只有那么一座梁王公馆。

可就算是那座梁王公馆,这会儿门前也是有好几个人站在那里。为的那个人在臃肿的大袄外头还穿着厚实的大氅,可即便如此,仍然能看出他的矮小瘦弱来。可即便是这么一个瘦小的少年,倘若不是左右死活拦住,他便要直接往门前撞去,让守门的禁卫好不为难。如是僵持了许久,一阵突如其来的马蹄声一下子打破了这僵局。“这是怎么回事?”

守卫的侍卫亲军终于看清了过来的那一行数人,听到为的人喝了一声,那个总旗一下子认出了人来,就慌忙开口叫嚷道:“王公公!是卫王一一r一一一

骑在马上的王瑾也在同一时间看到了卫王,慌忙一跃从上头跳了下来。见卫王挣脱左右手下的钳制,一下子朝他冲了过来,他连忙矮了半截身子跪下,却又伸出双手候着,果然,卫王才跑了几步,就一下子跌倒在他的怀里。王一一一一一一王一一一一r一

卫王殿下,是小的王瑾。”王瑾小心翼翼地把卫王扶了起来,这才站直了身子“这大冷天的,听说殿子的病还没好齐全,怎么这就出来了?要是皇上知道了,必定是担心得了不得!瞧瞧,这风又刮得大了,您这衣裳也没系好!”

王瑾一边唠叨,一边沁心地给卫王系好了大氅的带子。瞧见卫王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还有那么一缕难以掩饰的忧心忡忡,他就知道这位年纪最小的皇弟多半是已经察觉到了。可是,皇帝这些天一直虽表现得很平静,但他怎么会不明白,天子在彻底弄清楚了京师这一连串事情之后,又如何平静的下来。所以,他此时打定主意不让这天家的长兄幼弟碰面,于是又放软了口气在旁边哄骗。然而,往日百试百灵的绝招这一回却失去了效用,卫王什么话都不说,却一个劲地摇头,那表情异常执拗。

只没过多久,西边胡同尽头就传来了又一阵马蹄声。王瑾心道不好,可看到卫王从身边冲了过去,他想也不想,连忙伸手一捞杞人抱了个正着。可这会儿的卫王就不比刚刚那么安静了,使劲蹬着双腿挣扎,到最后几乎想要张嘴咬人时,那一行人也已经停了下来。

看到随行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房陵跳下马要上前,朱瞻基却突然出口喝止了他,随即一拉缰绳跳下马来。大步走上前时,王瑾已经是松开了抱着卫王的手,卫王趁势一溜烟跑了上来,却在离他还有三四步远的地方扑通跪了下来,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一下子趴在了地上。看到卫王都跪了,其余人虽说还有不曾看清来人面目的,却全都跪在了地上。

由于卫王是兄弟姊妹当中最小的那个,甫一出世就体弱多病,所以朱瞻基尽管和其他兄弟都没空亲近,却素来心疼这个小弟弟,每每有好吃的好玩的总会捎带上一份。等到仁宗皇帝朱高炽去世,郭贵妃殉葬,他对频频生病的卫王更加怜惜,多数时候都把人留在宫中养育,其他诸王部阁都已经在商议就藩的事,唯有卫王他了明话要留在身边。

看着那个趴在地上蜷舫成一团的小人儿,朱瞻基狠狠吸了一口气,上前使劲拽了人一把。现卫王竟是用死力相抗,他不禁怒吼一声道:“起来!”

卫王终究年纪小,再加上他在长兄身边的时间竟是比见父亲的次数还多些,哪怕梁王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长,也比不上朱瞻基的威严,所以被这么一吓,好容易玫起的勇气一下子消失了大半,不由自主地被人拉了起来。

下一刻,他就感到脸上被人用绢帕使劲檫了几下,虽然被那力气弄得生疼,眼眶边直打转的洎水更是哗哗流下,但他心里却比刚刚好受多了。

“男子汉大丈夫,别没事就学女人一样,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朱瞻基随手丢了那块手绢,这才负手说道,“御医不是说你还在病着吗,大冷天跑出来干什么?是想生一场大病?你别忘了从小到大吃了多少药,难道这么大年纪还要朕哄你吃药?”

卫王素来胆小怕苦,此时被这么一喝,头顿时更低了,好一阵子才嗫嚅说道=“皇兄。我只是想去瞧瞧九哥。我怕……”

后头的话卫王没有继续说,朱瞻基自然听得明白。若只是为了别的小事,疼爱幼弟的他自然可以答应,但如今母亲还在仁寿宫病着,至于是否真能有起色还不知道。因而,看着卫王好一阵子,他才一字一句地说:“回去。要是你还想你九哥好好的,那就回去!”

对于从来没受过朱瞻基半句重话的卫王朱瞻蜒来说,这一句话无疑是当头一棒。往后头踉踉跄跄连退几步,他方才站稳了,原本就苍白的脸色在火炬光芒的照耀下,却是流露出了一种病态的艳丽。站了一会儿,他木然点了点头,随即就转身往自个的公馆那边走去。刚刚从卫王公馆追出来的几个宦官忙追了上去,心里却都是暗自叫苦。“好好养病,等病好了,朕让你见你九哥!”

卫王原本走得跌跌撞撞,听到这话一下子回过头来,哪怕是见朱瞻基再没有理睬他,而是径直走向了梁王公馆的大门,他也没有在意,只是死死盯着那背影。直至一行人都跟了进去,他什么也瞧不见了,他这才收回了目光,由着两个宦官上来架住了他,随耳就急不可耐地说:“回去让御医过来诊脉,让他开药,开最好的药,哪怕多苦我都吃!

几个太监哪里敢违逆,自是连声应了。随着他们这些人也回去了,一整条胡同中也安静了下来。尽管毗邻就是襄王公馆越王公馆郑王公馆,但这些往日常常笙歌燕舞不断的地方,在这样大好的年节却是安静得有些过了头,仿佛连人气都没了。只有尽头处那座郡主府不时还隐约传来孩子的哭声。至于更远处灯市上的喧嚣,则好似来自另一个世界一般。

王瑾小心翼翼地服侍着朱瞻基往里走,眼睛不时往四处瞟。尽管房陵是说这里内内外外的人都换了一遍,几乎都是锦衣卫东厂抽调出来的精兵强将,可他还是免不了有些警惕,直到从仪门内仪门来到了正房门口时,他才松了一口气,却不料皇帝直接甩开了他的手。

“回头卫王府换一批人,先是外院,然后近身内侍也另挑几个。竟然让那么身体孱弱的卫王都从府邸里跑了出来,简直是酒囊饭袋!”嘱咐了这个,朱瞻基就径直往那边大门走去,上了几级台阶之后又停了下来“你们都不用跟着了,在外头等!”“皇上!”王瑾哪里放心,慌忙追上去几步“就算您不让子里难道还会没人看着?”撂下这几句生硬的话,朱瞻基就头也不回地推门进了屋子。

尽管不比正经王府的前殿正殿后殿,但公馆的规制仍是可以和公侯伯府并肩,站在那轩敞的正厅里,朱瞻基体日四顾,立时觉这屋子里的一应家具摆设都有些特别。果然,上去随手推了推那椅子,他就现这些家具都是直接钉死在了地上。

等进了东次间,他就看到了呆呆坐在床上的梁王。屋子里点着灯台,却是在极高根本够不着的地方,就连床上的床单被褥等等,似乎也是特制的。当瞧见梁王茫然看过来的时候■,他一下子皱起了眉头,眼睛甚至没看见角落中站着的两个健壮太监,径直走上前去。

床上的梁王瞳孔收缩了一下,终于认出了面前挡着自己光亮的人。他歪着头打量了朱瞻基老半晌,最后淡淡地说:“早就知道皇上回来了,只没想到竟然这么久才到运儿来。臣弟没什么可说的,什么罪名我都认,您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处置,这时候你和我说处置?”朱瞻基冷笑一声,突然一把抓起了梁王的衣领,把人拎得站了起来“除了卫王,这几今年长弟弟里头,朕什么时候亏待过你?这几年你们几个还没有就藩,郑王、越王、襄王、荆王、淮王,每个人都是每年给钞五万贯,只有你是每年十万贯!逢年过节,朕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到你和十弟,可你就是这么四报的!”

朱瞻基的声音越来越大,梁王愣了一愣,一个字也没有辩解。直到人被扔在了床上,他才默默整理了一下满是祠皱的前襟,头也不抬地说:“臣弟知道对不起皇上,只是有些事情不是想放下就能放下的。只要想起母妃引刃自尽,只要想起八哥死得不明不白,我就觉得胸口好似有一因火在烧似的。臣弟刚刚说了,事情都是臣弟做的,任凭皇上处置。

“都是你做的?郭聪是你杀的?李茂青也是你杀的?”看到梁王一下子枯起了头,脸色勃然大变,朱瞻基越觉得锦衣卫报说此事可疑并不是胡说八道,遂加重了f6气说“朕刚刚才见过十弟,他哭得泪人似的,你就算不为自己打算,也该为他着想!”

梁王终于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了神,随即一下子把头埋在了双手中,继而使劲摇着脑袋:“李茂青我不知道,可表哥不是我杀的!”

就在皇帝亲临梁王公馆的时候,张越几兄弟正在阳武伯府后花园看月亮。八月十五中秋节素来是赏月的好时节,而元宵虽也是十五,人们的心思却都放在了花灯和焰火上,没几个人在意天上月亮如何,更何况今天还只是正月十四。

天上正好浮云散去,现出了一轮滚圆的月亮来,兄弟几个聚在后头的一个草亭中,一个个裹着厚厚的大氅。看到张赳冷得直跺脚,张赴二话不说就把手炉递了过去。张赳犹豫了一下,见这个素来交往不多的弟弟脸色真诚,就接了过来,又谢了一声。这时概,张越方才对张起问道:“二哥,你真想放外任?”“没错,一直闷在京城,没劲透顶了,我实在恐不住了,准备请缨去辽东!”

张起见张赳眉头大皱,而张张赴则是不做声,他自然转头看着张越“三弟现在掌了兵部,我还留在京卫,说闲话的就太多了。我一个武官,又不像四弟这般翰林清贵,去哪里不方便,非得在京师碍事?放出去至少是一个指挥使了,总比在京师混吃等死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