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朱门风流 > 第七百八十三章 伤往昔,念血脉,思结援

朱门风流 第七百八十三章 伤往昔,念血脉,思结援

作者:府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1:25 来源:笔趣阁

同样是大过年,翠海沐王府别院却没什么过节的气氛。一来是黔国公沐晟领兵在外尚未回归,随时有可能往交阯进兵,虽然听说那儿的仗已经打得差不多了;二来是阳武伯张攸一行之前刚刚抵达,上上下下不但要忙着伺候,还要安排随行的其他人等;至于其三,那便是只有几个程夫人顶顶心腹的人才知道的隐秘消息了。

阳武伯张攸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故地重游得到的第一个消息,竟然是方水心的死讯。他在交阯镇守这些年从来没有回过京,东方氏间或有信过来,不过都是张超张起兄弟代笔,说些京城的大事和儿女的状况,顶多是偶尔有一笔提及方水心给他生的儿子。他昔日喜欢过她的明艳开朗,可相处多了,却也知道她的性子和大宅门格格不入,再加上常常闹腾,久而久之就有些厌倦,离得远了虽也想起,可总没有专写信捎话给她的道理。在他的心里,建功立业远远盖过儿女情长,更何况之后每每细想,他就能觉察到沐晟主婚的另一层意思。

然而,她竟然从家里跑了出来,还是听说他重伤难救的消息而引刀自尽!

“爹……”

“之前为什么不告诉我?母子皆亡办了丧事的事情,之前你为何只字不提?”

张超从小就是在祖母和母亲跟前长大,和父亲并没有多少相处的机会,印象中张攸虽偶尔也会沉下脸摆老子的架子,但多数时候却是开朗的人。此时那样额头青筋毕露的凶狠模样,他还是平生第一次得见,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虽然很想说是因为让父亲安心养病方才暂时隐瞒,但他心里却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为了那场丧事,他和张起兄弟俩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可却被母亲那番气恼的话压了下去。

“她跑了一次又一次,这么回回折腾下去,家里还要不要过了,咱们张家还要不要脸面?找了一个月都不见人,也不像上回那样有什么了不得的消息,就权当她死了!我当初是气不过你爹带回来这么一个刺头,可自从她跑了那么一回,老太太临去时又嘱咐过,我哪个月不是照自己的份给她供给,衣食没缺过,丫头婆子任她使唤,也不要她到跟前来立什么规矩,就这样她还是要走,谁能拦得住?”

犹豫了良久,张超终究是心里憋气,当下就把母亲的那一番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听了这话,刚刚还气急败坏的张攸顿时跌坐了下来,久久无言。告诫张越的那会儿,他就已经知道当初这门亲事结得莽撞,可从前想着沐晟对他的仕途有助,方水心又确实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人,若是知道会闹成现在这般局面,他可还会娶她?直到现在,他还记得桃花林中那双明亮得犹如一汪清泉般的眼睛。

“你出去,让我一个人静一会儿。”

听出父亲声音中明显的疲惫和无奈,张超便默不作声地退了出来。在门外徘徊了好一会儿,他总觉得心里堵得慌,咬咬牙就去了隔壁院子。在门外使丫头通报了一声,听见张倬唤了,他才进了门,到了西边屋子,见张倬放下笔从书桌前站了起来,他叫了一声三叔,随即就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捧着脸不吭声。

张倬知道二房父子俩如今在闹什么别扭,心里自也叹息,更知道眼下最棘手的不是别人,却是那个孩子。于是,挑拣着话语安慰了张超两句,他就问道:“如今你爹方寸已乱,大约也没心思想别的。丧事沐王府按着远亲的例子操办了,但孩子毕竟还留着,他是你爹的嫡亲血脉。京师办了丧事,这孩子究竟该如何安置,你得帮你爹想想。”

“还有什么可说的,那是我的嫡亲弟弟,自然要带回家去……”张超艰难地抬起了头,见张倬叹了一口气,他又低声说,“母亲有母亲的苦处,父亲有父亲的难处,方姨娘……我去看过他,小小年纪还不懂得什么事情,我哄了他一阵子,他倒是对我还亲近。不如便对人说那是父亲在沐王府看着喜欢收作义子的,三叔觉得如何?程夫人几次三番道歉,说倘若没法子就把孩子留在沐王府,她会当成自个的儿子看待,可家族血脉怎么能流失在外?”

尽管觉得张超这一招义子实在是说不上好,但思来想去,张倬也想不出更稳妥的办法,只得点了点头,说来日等张攸情形好些,他再过去说。叔侄俩正在说话,外头就传来了一个丫头的声音,说是奉夫人之命送来了野鸡崽子火锅。

须臾,两个丫头便抬着一张小方桌进来,却是摆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等摆好了,前头那丫头垂手屈膝行礼说:“夫人说,大过年的,之前那顿饭又吃得冷清,所以外头正好送来了新鲜野味,就让奴婢拿来让老大人和超少爷尝一尝,权当夜宵了。夫人还让奴婢转告喜讯,说是交阯那边有信送来,南边的最后一州也已经拿了下来,交阯已经几乎全部克复,不日便能凯旋。京师也有信使来,说是朝中打算召小张大人尽快回京。”

虽说屋子里须臾就弥漫着火锅的香气,张倬那顿年夜饭也没吃多少,但这会儿他毫无恶意,反而是丫头所说的那两个消息更让他留心。思忖片刻,他就开口说道:“事关重大,我这个为人父的有些放心不下,不知夫人如今可有空闲?”

那丫头来之前就得了程夫人的吩咐,闻言立刻笑道:“夫人正在斌少爷房里,老大人若是要见,请随奴婢来。”

听得此语,张倬就嘱咐张超在房里自用,自己则是起身跟了出去。翠海别院规制极大,他们这一行占的是西大院,眼下出了北面角门,沿夹道先是往东,继而再转往南,东面一带全都是下人的屋子,此刻因着是过年,都还点着灯。跟着提灯笼的婢女入了后廊东角门,便是程夫人的后院。他经人引着入内时,恰好沐晟的长子沐斌也在,沐斌连忙行了晚辈的礼。

“这么晚了还来惊扰夫人,实在是过意不去。只是乍然得知消息,不免想着我那儿子。”

“爱子之心都是一样的,若是我家斌儿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地方,我只怕比世弟更不堪。”

程夫人笑着扭头看了看身旁的沐斌,脸上满是慈爱。吩咐身旁的妈妈把先后两封信全都给张倬看了,她又感慨道:“早听说你家里是一匹千里驹,这回到了咱们南边,我才真正知道,传言竟是不但没夸大,反而犹有不如。交阯的消息是确凿无疑,至于朝中的消息……斌儿,你来给你世叔说一说。”

沐斌年近三十却尚未离开父母身边一步,对于比自己年轻却名声赫赫的张越自然很有一些好奇,但此时母亲问的是京师的事,他就清了清嗓子,说起了京师部堂阁院之间的纷争,末了又添了一句:“据京中传来的消息,如今皇上流露出立储的口风,群臣之间各有各的意见,而内阁杨学士正在争取主持会试。谁都知道皇上和元节世弟非比一般君臣情分,想着让他尽快回去也很自然,身边也能多一个出谋划策的人。”

“多嘴,皇上的心意也是你揣测的?”

程夫人沉着脸训了沐斌一句,旋即才对张倬笑道:“他年轻不懂事,你只听过就罢了,这些事情也不是操心就能解决的。倒是如今大过年的,你们这一行里头只有两个年纪十二三的小丫头,不知冷也不知热,虽然我选了几个丫头过去,可这几天冷眼瞧着却都粗笨得很。阳武伯如今正是伤心的时候,我也不好添人,倒是世弟和超哥身边,不妨再添一个灵巧能干的照料起居,毕竟这一养病恐怕得三五个月,免得别人说沐家连个人都不舍得……”

张倬虽说做官本事寻常,为人处事却称得上是人精,程夫人说了一小截他就醒悟到其中三味,因此不待程夫人说完,他就赶紧摇头道:“不是我要回绝夫人好意,此番打扰原本就已经过意不去了,更何况添人。超哥当初是在女人上头栽过跟斗的,为此将来甚至无望承袭爵位,老太太在的时候就严令,今后不许在他身边再添人,免得再出了事不好收场。”

他直接把已故的顾氏拿出来当挡箭牌,甚至干脆半明半暗地点出了张超当年的事,旋即也不等程夫人再说什么,又叹了一口气说:“至于我就更不用提了,少时夫妻老来伴,都老大不小了,又不是年轻人,那点心思早就淡了,没来由耽误了别人。再说了,我也常常出门,不过是起居而已,就算没人服侍,自己也能应付得来。”

程夫人隐约也听说过张超当年似乎是因为外室而惹恼了朱棣被贬,于是自然不会再多说,毕竟阳武伯一支多半也会沉寂一阵子。至于张倬,沐晟谈笑间也说起过张倬惧内,她不过是当成玩笑话听了,此时方才醒悟到这竟然是真的,心里不禁嫉妒起了孙氏。

沐晟也说过什么少年夫妻老来伴,可那些下属和部族不时有美貌少女送进府来,一年到头就是不正经纳妾,也会收上两三个丫头,而送出去给其余部将的更多。不过,那些姬妾便犹如阿猫阿狗似的,来来去去也不知道淘换了多少,有什么记挂的?她是国公夫人,毕竟不能像孙氏那样,给丈夫留一个惧内的名声!

沐斌却忍不住好奇地打量起了张倬来,心想有其子必有其父,张越那么能干,张倬在仕途上却仿佛没有什么建树,是不是就因为他的惧内?见程夫人丢过来一个眼色,他便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道:“世叔,京城还有消息过来,侄儿过完年得往京师去拜谒皇上,此后当入国子监读书。四叔人在南京,三叔得帮忙父亲料理军务,京师那边竟是没人了。侄儿年轻,不少地方都得有人提点,到了京师之后,也请您一家庇护一二。”

这话说得谦和婉转,可张倬听着却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倘若这里坐着的乃是英国公张辅,那自然是能够轻轻巧巧地答应了起来。可他只是托着儿子的福才得了二品官,又没有爵位,对方却是国公世子,用得着眼巴巴来求他?此时此刻,他连忙蹭地一下站起身来。

“这庇护二字哪里敢当,就是看在这么多年来沐世兄和我打过无数交道的份上,贤侄就是不说,我也理当多加照拂。贤侄若是在京师有什么不便之处,但只要我力所能及的,自然是绝不敢辞。”

见张倬虽答应了,但除却强调力所能及,还小心翼翼地把张越从中摘掉,程夫人自是有几分不悦。然而,倘若可能,她完全不想让嫡亲的儿子离开身边,此时想想之前得到的消息和沐晟捎来的口信,她便半真半假地感慨了一通,话里话外透出儿子进京这是圣意。等到张倬告辞离去,她才疲惫地往后头靠了靠,又抬头端详着沐斌。

“沐氏镇守云南,你爹是国公,掌握通省兵权,你三叔也掌着都司的事,布政司按察司凡有事全都得先报咱们沐家,这虽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但终究是容易招人忌。先头是妻儿家眷都留在京城,眼下虽都在云南,可日后每代往京城国子监读书,随即又在京师住着,恐怕要成为定例了……沐家在云南固然是势大,可京师那地方水深,我实在是不放心你。你爹说了,英国公已经是极致了,在朝堂上恐怕是摆设居多,不能一味帮你,但张越还年轻,上升的地步无限。”

“母亲放心,这些儿子都知道。只要儿子不任性妄为,纵使那些文官再讨厌,也难能奈何得了我。”沐斌却比父亲多了些锐意,微微一笑后,声音便低了下来,“再说,那么多勋贵中间,多有人才,凭什么事事便得听那些文官的?咱们勋贵子弟中间若是能多出几个张元节这样的人才,将来才不会被撇在一边!”

PS:月初求几张保底月票……话说回来,能在乌镇游玩侃大山的同时保证更新,真是让我长出了一口气^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