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1630 > 第三十二章 佯攻

大明1630 第三十二章 佯攻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5:28 来源:笔趣阁

“话是这么说不错,只是,只是——”吕伯奇苦笑道:“我只是觉得至于弄到这等绝地吗?“

刘成见状,心知若是不讲事情分剖明白,吕伯奇是绝对不会应允的,便低声道:“大人,其实这并非像您想的这么危险,要不您听我细讲。”说罢,刘成便走到地图旁细细讲解起来。

吕伯奇召见刘成的时间很长,直到午饭时分,在外面等候的诸将才看到刘成从内出来,不等他们上前问候,就听到那承启官出来宣布请众将先用午饭,下午巡抚大人将继续召集众人军议。承启官领着众人前往隔壁院落,速速用了午饭,便重新回到节堂,刚刚站定了,便听到承宣官高声道:“巡抚大人到!“

众将赶忙躬身叉手行礼,吕伯奇从堂后走出来,在案后坐定了便沉声道:“列位,本巡抚方才与刘大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即可渡河,与插汗决战!“说到这里,他不待下首诸将表示反对,便对站在武将首位的刘成道:”刘大人,你出来将方略讲解与诸将听听吧!“

“是,大人!”刘成走出行列,先向案后的吕伯奇行了礼,才转过身来沉声道:“无关人员立刻退出堂外!”

待到余人退出堂下,刘成走到书案右侧的墙前,拉开遮挡的帘幕,露出后面的地图来,伸手指着地图讲解道:“列位,依照巡抚大人的部署,我军将于八天后在吴忠堡附近西渡黄河,沿黄河北上,解宁夏府城之围。为做到这一点,守金积堡的胡守备和吴忠堡的何守备回去后就立即先各自征集五百民夫,收集材料、然后合兵一处,掩护我麾下的朱守御在吴忠堡附近修建大军渡河所需的浮桥——“

“刘大人!”胡可打断了刘成的叙述:“河对岸鞑子游骑出没频繁,若是我等修筑浮桥。只怕鞑子出兵阻扰!”

“胡守备!“刘成笑道:”这些你不用担心!“随即他指着黄河下游某处道:“这里是鞑子的浮桥,在你修筑浮桥期间,我将会下令船队装出袭击其浮桥的样子,分散鞑子的注意力,你只需把民夫和浮桥所需的材料准备停当即可。还有,节堂之上不得妄语,若有不明之处,待到本官讲解完毕后再提问不迟。”

“是,下官知罪了!“胡可赶忙躬身拜谢,他本想给刘成找个差池。却不想对方早已准备停当反倒讨了个没趣。

“其余诸将回去后,便召集各部先往灵州集合,在河岸作佯动,吸引鞑子的注意力,待到浮桥修好后,再沿着黄河向西南,在吴忠堡附近渡河,沿着黄河北上。各军之辎重由船队载运,辅兵要多准备偏厢车、铁锹、大车、长牌等遮挡箭矢之物。若是鞑骑前来阻截。则背河为阵,若是鞑骑不来,则先进宁夏府。“

“刘大人,虏骑甚众。我军何必持久待敌?”

“彼骑虽众,吾背河列阵,莫非还能从水上来不成?”

就这般诸将纷纷提问,被刘成一一驳回。诸将不由得面面相觑,说句心里话,他们并不愿意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渡河在平旷的河套平原上与蒙古骑兵交战。但吕伯奇身为巡抚提出的作战计划,他们又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因此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在这个计划里面挑三拣四,找出各种纰漏来予以阻挠,却不想这吕伯奇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个娴于武事的刘成来,如此一来,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最后,一个中年将领出列向吕伯奇禀道:“巡抚大人,并非我等畏敌如虎,只是虏骑有六万之众,我等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人,其中还多半是步卒,强弱悬殊,还请巡抚大人三思呀!“

“还请巡抚大人三思!”众将齐声道。

面对手下将领如此齐心的反对,吕伯奇也不禁有几分心虚,下意识的将目光转向刘成。刘成见状微微一笑,沉声对诸将道:“两军相争,岂是仅仅以多寡定胜负的?虏骑虽然号称六万,但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插汗侵夺右翼各部所得,人心不齐;且今年草原上霜落的早,其马匹多有瘦弱,再扣掉包围宁夏府的,其中能上阵的最多不过三四万罢了。而且其甲仗破弊,无有火器,我背河为阵,粮秣辎重由船队装载,以逸待劳,彼骑虽众,又何得施展?”

“这个?“那将领不禁哑然,他正想着如何才能反驳刘成,却听到刘成继续说了下去:”可若是拖延下去,鞑子饥者得饱,弱者得食,以所得之铁器打制箭矢、兵甲、从草原上招募流骑,只会是越来越强,若是府城中的守军生变,那时只怕悔之晚矣。”

刘成的最后一句话提醒了吕伯奇,如果宁夏府城失守,别人他不知道,他自己这个宁夏巡抚肯定是跑不脱的,他霍的一下站起身来,厉声道:“莫要多言,诸将都回去照计划行事吧!“

“是,大人!”

乌古鲁,蒙古大营。

“大汗,‘玛哈噶喇’已经修补好了!”沙尔呼图克图躬身对林丹汗禀告道。

“太好了,快带我去看看!“林丹汗从榻上跳了起来,沙尔呼图克图对身旁的喇嘛低声吩咐了几句,外间便有两个喇嘛抬进来一个小神坛,上面供奉着那尊‘玛哈噶喇’,林丹汗伸出右手,在上面轻轻抚摸了一遍,发现除非凑近了细看,绝对看不出什么异常,他这才松了口气,低声问道:”修补的工匠呢?“

“已经处置了,绝不会有泄露出去!“沙尔呼图克图低声道。

“嗯,那就好!”林丹汗点了点头,如果这尊大元帝国的护国神像被损坏的事情泄露出去,只怕那些对自己改宗怀恨在心的格鲁派僧侣与蒙古贵族又会造谣生事,在自己复兴蒙古帝国大业的紧要关头,决计不允许再出什么差池。想到这里,林丹汗又不禁有些心慌意乱起来,他挥手示意其他人退出帐外,压低声音问道:“上师,这会不会对大黑天神的护持有所影响?”

“决计不会!”沙尔呼图克图也看出了林丹汗的心事:“八思巴上师的法力何等高明。又岂是这点邪魔外道能够伤害的?纵然有一二伤损,以百名明军战俘的血为引做一番法事即可。”

“哦?“林丹汗听到这里,松了口气,笑道:”若是如此那倒也是简单,待到我拿下了宁夏府城,便是千人血祭也不难。“

“多谢大汗!”

“只是这明军倒是奇怪了,自从上次夜袭我浮桥后,就再也没来了,倒是让我白准备了!”林丹汗笑道。

两人正说笑间,外间突然进来一人。大声道:“大汗,明军的船队又来了!“

“好大胆子,这次居然白天来了!”林丹汗兴奋的站起身来:“好,这次本大汗要给汉狗一点厉害看看!”

河面上的风并不大,桅杆上的帆只是被吹得微微鼓起,不时发出轻微的哗啦声。旗舰位居中间,其余的十七条船排成了两列,每两条船之间的间隔不超过二十步。看到部属们已经熟练的保持阵型,杜固的心中感觉到一阵自豪。

虽然临行前他已经知道自己此番不过是承担吸引敌军注意力的佯动任务。但知晓大部分作战计划内情的杜固清楚在接下来他手下的船队将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换句话说,假如这次能够赢得胜利,他也将获得相应的奖赏。对于这一点,杜固深信不疑。

岸上传来了呜呜的号角声,深沉入耳,仿佛魔鬼的呼唤。“蒙古人已经知道我们来了!”杜固的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他大声下令道:“收起船帆,把船上的多余东西都捆扎好,桨手就位!”

随着大嗓门的传令官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水手们迅速的降下船帆——这在水战时是火箭的好靶子、在甲板上撒上细沙——这样可以避免滑倒、将两舷的竹排升起。打开火药桶,点燃鸟铳上的火绳。甲板上一片忙碌,但并不慌乱。

杜固向西望去,成群的弓箭手出现在河堤上,双方的距离还太远,还没有进入弓箭与鸟铳的射程,不过杜固可以看到那些蒙古人在向他们叫骂。他正考虑是否要靠过去给他们一阵狠得,却看到前面不远处的港汊里出现了一片船影。

“鞑子居然要和我们水战?”杜固几乎要笑出声来了,尤其是当他看到敌人的船队居然是由上百条大小不一的皮艇、舢板、筏子、大船组成时,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笑声。

“下桨,成列,给这些骚鞑子一点教训!”杜固傲慢的发出了命令。也难怪他如此得意,水战最忌讳的就是像这样大船小船混在一起,因为船只的性能和速度不一样,这样只会让小船跑不快,大船也发挥不了其威力。面对这样无知的敌人,杜固甚至不屑于使用什么战术,用基本的撞击就能解决问题。

这段日子的操练出现了效果,桨手们随着鼓声的节奏划动这长桨,并排的第一列战舰保持着相同的速度,舰首几乎的冲角几乎排成了一条直线,两条船之间的保持着二十五步的距离——如果有哪个冒失的家伙冲进其间,等待着他的将是毁灭性的夹射。第二列战舰与第一列之间保持着七十步的距离,他们的任务是打扫余烬,并防止第一列的漏网之鱼回头夹击。

反观蒙古人一边,队形就混乱多了,才划了一百多步,各船就由于各自的速度不同拉开了距离,从天空上看下去,就像一只巨大的纺锤。看到这一切,杜固的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加速,把这些鞑子撞沉!”

随着杜固的号令声,鼓声的节奏越发的快了,木桨飞快的搅动着河水,船只几乎快凭借这些木制的翅膀飞起来了。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弓箭的射程以内了,没有任何号令,船上的蒙古人纷纷向对面的明军船队放箭起来。

“把盾牌举起来,不许放铳!要把鞑子赶到两船之间再开火!“

蒙古人的箭矢大部分都落入了水中,即使有偶尔落到船上的,造成的伤害也微乎其微,在那次夜袭后的这段时间里,刘成将所有用作战舰的船只都进行了改造——加装了冲角,并在加装了一层甲板,这样不但可以装载更多的士兵,而且在底舱的桨手也不会遭到箭矢的伤害。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河面上充斥着吼叫、呼喊、号角、鼓声以及其他乐器,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蒙古人一方,他们每一条船上都装着一两个乐手,发出的声响就好像一群蜜蜂。箭矢雨点般的向明军的船队飞来,船首的梁木上已经被钉的像一只巨大的刺猬,杜固不屑的笑了笑,微微蹲下,以备在即将发生的撞击中跌倒。

砰!

随着一声巨响,旗舰的冲角就好像一把铁锤将敌船撞碎,将血肉与木头混杂在一起,幸存的蒙古人发出绝望的惨叫声,跳入水中,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被木桨敲碎脑袋,葬身河底。绝大多数撞击的结果都对蒙古人不利,他们的船只没有冲角,没有经过特别的加固,也更小些,看到前车之鉴的其他船只纷纷调转船头,企图穿过明军行列的间隙,从侧面靠上去打一场接舷战。但他们只是落入了另外一个陷阱,保持着良好队形的明军战船上的铳手与弓箭手安全的隐藏在两侧船舷的竹排后面朝侧面的敌船发射箭矢与铅弹,他们居高临下,头戴铁盔;而蒙古人则处于毫无遮掩的船舱中,几乎任人宰割。即使有少数人投出火把越过高高的竹排落在甲板上,也很快被事先准备好的细沙扑灭。当这些大胆的突击者穿过第一排明军战船的行列时,上面已经没有还能站立的人,底舱里流淌着可以淹没脚面的鲜血。

“碾碎他们,射穿他们!”旗舰的船艏上,杜固跺着脚大声叫喊道,胜利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明军只投入了一半的兵力就击沉了超过七条敌船,俘获了两倍于此的船只,落水和被射杀的敌人超过了六百人,如果不是水战没法斩首的话,仅凭这一战的胜利杜固就能青云直上了。幸免于难的蒙古人船开始调转船头,企图逃脱,用不着杜固下令,明军就追了上去,胜利是最好的兴奋剂,桨手们也仿佛觉得手里的木桨变得轻便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