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1630 > 第一百零二章 光海君

大明1630 第一百零二章 光海君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5:28 来源:笔趣阁

“没有这么简单吧?”刘成皱起了眉头:“我也知道朝鲜军力羸弱,不过哪里牵涉到倭国和大明,须得速战速决,若是迁延时日可是不成的!”拜大明近三百年来对朝鲜的禁运所赐,到了明末朝鲜连制造角弓所需要的水牛角都没有了(朝鲜太冷,南方的水牛无法自产),逼得士兵不得不使用竹弓,像火器必须的硝石更是严格查禁之内。明末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跌落到了一个低谷,如果给岳托两千骑兵打进汉城倒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可问题是刘成的目的是迫使朝鲜割让所需要的港口,获得必须的人力资源。要是朝鲜国王跑路去日本或者明朝,再玩一出“申包胥哭秦”的戏,战争长期化,扩大化,那就不是刘成所愿意看到的了。

岳托笑道:“殿下请放心!您听说过光海君这个人吗?”

“光海君?”刘成闻言一愣,摇头道:“这是何人?”

“呵呵,在下敢这么打包票,把握便是在这个人身上了!”岳托笑着解释起来,原来这光海君乃是朝鲜李氏王朝的第十五任君主,由于他是被侄儿绫阳君李推翻,废除王位,所以当时人多以他未曾继位前的封号“光海君”称唿。此人原本是朝鲜宣祖的次子,虽然在诸子中以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俭朴,颇得人心,但宣祖最喜欢的却是宠妃仁嫔金氏所生之子信城君李,若是依照常理,光海君李珲并无继承大位的希望。但万二十年,丰臣秀吉驱使大军跨海而来,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首都汉城。在这种危急关头,满朝上下都请求宣祖立有贤能之名的光海君为储君。宣祖不得已立光海君为储君之后,逃亡到鸭绿江边,惊魂未定的他还要渡过鸭绿江逃亡到明国的辽东,这自然遭遇到随行的诸多文武大臣的反对。经过商议之后,这个流亡的小朝廷被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宣祖渡江逃到辽东,另外一部分则由光海君为首,奉宗庙社稷留守朝鲜。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光海君以“权摄国事”的名义,收拾流散逃兵,抚慰军民,配合援朝的明军,为击退入侵的日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在朝鲜民间还是明朝内部都积累了很高的威望。但是功绩和威望给光海君带来的只是更多的烦恼,感觉到儿子威胁的宣祖越发忌惮光海君利用这个机会架空自己,他拒绝授予光海君便宜行事之权,事事都要报告宣祖所在行朝,使分朝大受掣肘。除此之外宣祖甚至连王世子之印都拒绝颁给,显然他一直寻找着机会废除自己这个颇得人望儿子的储君之位。

因此在壬辰倭乱后,光海君的日子就越发难熬起来,宣祖甚至就连儿子前来问安都拒之门外,若非宣祖的长子临海军有被日军俘虏的污点,最受宠的信城君也已经病死,只怕光海君的储君之位已经不保。但在万三十四年,宣祖与新王后生下了嫡子李?(永昌大君),光海君的储君之位又岌岌可危了起来。而更让光海君揪心的是,作为明的藩国,朝鲜的世子之位必须得到明的认可,而当时明王朝正好陷入了国本之争,万皇帝宠爱次子朱常洵(福王),而大臣们支持长子朱常洛,自然不会同意朝鲜立光海君为世子,开了这个坏头。于是朝鲜五次请求册封光海君为王世子的奏疏都被明王朝驳回,理由是破坏了长幼有序的规矩,这也让光海君暗自对明生出了怨尤之心。

光海君的危机在万三十五年宣祖病危时达到了顶峰,支持他的大臣被纷纷流放,本人前往探视父亲病情被严词责备,眼看光海君就要性命难保之时,宣祖却突然在次年的二月初一病逝,形势一下子便扭转了过来。

继位之后的光海君第一件事就是处死自己的兄长临海君,不久后他又将曾经威胁自己储君之位的幼弟永昌大君处死,并幽禁其母。万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称汗,两年后努尔哈赤开始进攻明朝,辽东战事一触即发。作为宗主国,明派出使节要求其出兵协助明讨伐后金。当时朝鲜的大臣们普遍赞同出兵,一来可以报明援朝之恩,二来也可以消灭后金这一威胁。也许是出于当初被拒绝封为王世子的积怨,也许是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光海君反对出兵援明,而且还劝说明朝使臣后金的实力强横,要慎重行事。但在明朝的一再要求和满朝文武的支持下,光海君还是不得不派出了大约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参加了萨尔浒之战,其结果是除去都元帅姜弘立率领五千人投降外,其余全军覆没。

萨尔浒之战后,光海君坚定地采取了“等距离外交”的策略,即对明金双方施展纵横捭阖的外交技巧,多次拒绝或拖延明朝的再征兵请求,对于后金则尽量不刺激,与之进行国书往来,以避免陷入两个巨无霸之间被撞的粉身碎骨。但这种做法激起了众多朝臣的反对,尤其是其包庇向后金投降的姜弘立,加之战争中损失的大量青壮劳力,光海君的统治逐渐陷入了危机之中。到了天启三年,光海君的侄子、定远君之子绫阳君李发动政变推翻了光海君的统治,并将其流放到江华岛,其党羽多半被杀,妻子也在不久后被处死。

听完了岳托的叙述,刘成皱起了眉头,思忖了好一会儿问道:“你是打算用此人来做招牌?可是据我所知现在朝鲜国王的世子就在盛京,要拿招牌用他们岂不是更好?”

“殿下所言甚是!”岳托点了点头:“若是只想易其君,自然是以世子最好,可是您要裂其土,迁其民,只怕世子继位之后便会反复。而光海君有三个好处,第一、有能;第二、有仇;第三、时日无多且无后。有能故能服其众,有仇故而能痛加鞭挞,时日无多且无后故行事无所顾忌,正和我们的需要!”

“不错!“刘成笑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从朝鲜回师之后,你便到我的枢密府中当个参事如何?”

岳托深吸了口气,强自压下心中的喜悦,深深低下头去:“身蒙殿下厚恩,末将敢不从命!”

扬州、瘦西湖。

和风吹过,掠过湖畔的一片桃林,桃花虽然已经谢了,但风中依旧带着一股暖人的香气,熏得人迷迷瞪瞪的。就连湖畔边上的艄公、贩卖小食茶水的小贩也有些懒洋洋的,挑一个舒服的地方,倚着靠着,享受着这美妙的天气。一条游舫滑过水面,激起了几只水鸟,一个打盹的小贩被惊醒了,艳羡的看着那游舫,自言自语道:“上面的想必都是贵人吧,当真是好命呀!”

“侯公子!”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士子,他的年纪比侯方域要大得多,脸上却满是谄谀之色,倒好似他是侯方域的晚辈一般:“听说京师有传言令尊将出任大司农(即户部尚书,明代士大夫间喜欢用古官名代指当时的官名),不知是真是假?”

“嗯!”侯方域懒洋洋的点了点头,目光却在瞟着窗外的景色,他这种举动本来是极为无礼的,但是对面的那士子却不以为忤,笑嘻嘻的问道:“既然令尊已经当上大司农,那入阁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侯兄此番进京,亦必获大用,那时莫要忘了我等社中兄弟呀!”

“说这些还早了些!”侯方域将视线转过船内,他打开折扇用力摇了两下:“你们以为家父这个户部尚书是好做的吗?”

“这话怎么说?“那士子愕然问道。

“你也看了塘报吧?”侯方域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后,冷笑道:“这次杨文弱除了召家父入京当户部尚书之外,一同入阁的还有两人,吕伯奇和陈新甲,你们看出里面的花样了吗?”

船内士子们对视了一会,脸上露出茫然的神情,侯方域冷笑道:“你们当杨文弱这次是真心召我老父入京为官吗?此人野心极大,当初便独揽大权,意图祸乱朝纲。流寇和东虏在的时候,天子还能容他三分,现在流寇归降、东虏授首,天下已经大定了。他要是继续这么干,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去诏狱蹲着了!”

“侯公子,你的意思是杨文弱这是在利用令尊分谤?”方才那士子问道。

“不错!你们看看陈新甲也好,吕伯奇也罢,一个是他的心腹,一个是他的同党,家父不过是拉上来陪绑的。现在仗是打完了,国库可是如洗了,最难做的是哪里,还不是户部?让家父去顶这个漏子,其心可诛呀!”

“其用心何其毒也!”方才那士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旁人赶忙应和。侯方域冷笑了一声:“还有,吕伯奇与陈新甲都不过是个举人出身,却能登阁拜相,国朝开国以来何曾有这等故事?杨文弱开了这个先例,必将遗臭万年!”

听侯方域说到这里,旁边一直保持沉默的陈子龙再也忍不住,插口道:“侯公子,话也不能这么说,举人也好,进士也罢,不过是个出身而已,俗话说‘职以授能爵以赏功’,陈新甲陈大人的本事我不清楚,可吕伯奇吕大人的功绩可是举世共睹的,他入京做这个大司马没什么过分的吧!”

不等侯方域出言反驳,方才那个一力讨好侯方域的士子便接口应道:“子龙兄,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朝选士用能,凭的就是三榜功名,要说吕大人的功绩,入阁拜相也没有什么。可这个先例若是开了,举人可以,那秀才可以吗?白身可以吗?勋贵可以吗?”

“这个”陈子龙顿时哑然,正如那士子说的,明代士大夫是凭什么将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呢?不就是科举功名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合法性吗?如果举人和进士的界限可以被打破,那秀才和举人,普通人和秀才的界限呢?既然朝廷可以任用一个举人入阁,那自然也可以任用一个秀才、甚至一个白丁为官,那士大夫们凭什么来垄断国家的权力呢?

“砰砰砰!”突然船首传来几下琴声,打断了船舱内的争论,陈子龙抬头向船首看去,只见柳如是跪坐在几案旁,琴弦断了两根。他赶忙起身走到柳如是身旁,柔声问道:“如是,怎么了?没伤着你的手吧?”

“没有!”柳如是摇了摇头,低声道:“只是方才听你们的争论,觉得有些厌烦,手上用力了些,想不到竟然断了琴弦。”

“断了就断了,待会续上就是了!”陈子龙低声安慰道:“没有伤者你就好!”

“琴弦断了可以续,可是命断了也可以续吗?”柳如是看着陈子龙,眼中满是绝望。

“命断了?自然是续不了的,如是,你干嘛问这些?”

“可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是一直想着续大明的命吗?”柳如是说到这里,目光转向舱内正在高谈阔论的士子们:“子龙,你记得当初你在我家中偶遇徐大人和程二先生吗?那时候内有流寇横行江淮,外有东虏破边倡乱,大明的江山也岌岌可危,我们也惶惶不可终日。转眼之间流寇被招抚了,东虏授首了,好像一切都好了,天下太平了,可是是谁带来太平的呢?你觉得是这些人吗?”

随着柳如是的目光,陈子龙转过头来,只见舱内的每一个人胖乎乎的脸颊上都洋溢着满满的自得之情,而眼中满是对权势的艳羡和渴望;再与那天在院子里看到的那些刚毅质朴的骑士一比较,陈子龙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不,不行,断了就是断了,再也续不上了!”陈子龙沉痛的低下头:“汝辈清歌于漏舟之中,痛饮于焚屋之下,而不知覆溺之将及也,可哀也哉!”

“是的,可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柳如是眼角泛出一丝泪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说来还是他们幸福些,至少他们在临死前还能快活一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