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1630 > 第五十一章 通商使团

大明1630 第五十一章 通商使团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4:00 来源:笔趣阁

“我是你的将主,是延绥镇副总兵,我说你有功就是有功,巡抚大人那里自有我去说便是。“刘成笑着拍着杜固的肩膀:”你下次小心点便是了,谁生下来就会打仗?莫要理那些闲言碎语,实心办事便是,我心里有数!“

听到上司这样一番暖人心扉的安慰,杜固早已热泪盈眶,他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将主爷您对我这般抬爱,末将便是肝脑涂地,亦难报得万一!”

“起来,起来!”刘成将其拉了起来,笑道:“接下来我打算要筑城,你好生准备一下,明白吗?”

“是,大人!”杜固擦了擦脸上的泪痕,突然想起方才的事情来,赶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来,双手呈上,低声道:“将主,这是赵文德赵大人派人送来的书信。”

“建生兄的书信?”刘成接过书信问道:“他回来了?为何不亲自前来?”

“大人,赵大人说府城里人多口杂,他这次带来的人有些碍眼,就在城外找了个地方住下,派人送信来,请大人亲自去一趟。”

刘成一边看信,一边问道:“嗯,来人呢?”

“末将将其安置在一个僻静院子里,让人送上酒食侍候!”杜固小心的答道。

“做得好,阿固你长进了!”

“都是大人平日里提点!”杜固赶忙谦谢道。

刘成将书信看了两遍,最后送到油灯旁点燃,带到烧得只剩下一角纸边方才丢到地上踩灭,他思忖了片刻,对杜固下令道:“你马上挑二十个嘴巴严实的手下,都换上便装。随我出城!“

“是,大人!”

当刘成见到赵文德的时候,立刻就明白了为何他在信里说“碍眼”了,在他的身旁站着五六个金发碧眼的的男人,让早已习惯了黑发黄肤的他有一种穿越回去的错觉。

“大人,这位便是洛巴诺夫.斯特罗加诺夫!“赵文德伸出右手。指着为首的那个约莫四十出头的金发白人男子介绍道:”洛巴诺夫先生是托木斯克商人协会的特使,他的哥哥穆尔西诺夫.斯特罗加诺夫是托木斯克商人协会的主席,也是当地最大的毛皮与盐业商人!“

“很荣幸能够见到您,总兵阁下!听说您刚刚赢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祝贺您!”赵文德刚刚介绍完毕,洛巴诺夫就用带着很浓重腔调的汉语问好,并向刘成深深的鞠了一躬,他身后的其他随员也随之向刘成行礼。

“欢迎你们的到来!”刘成矜持的笑了笑:“这没有什么,不过是一群鞑靼强盗罢了!”一个通译将刘成的话翻译成了俄语。俄国人们交头接耳的说了几句,洛巴诺夫笑道:“总兵您太谦虚了,鞑靼人是勇敢的民族,我们俄罗斯人可是亲身体会过了。”

“是的,鞑靼人很勇敢,但勇敢不等于胜利,有组织的少数可以轻而易举的压倒无组织的大多数!你们俄罗斯人在与鞑靼人的战争中应该是胜利者,不然你们就没法来到我这里了。不是吗?“

听到通译的翻译,俄国人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钦佩的神色。洛巴诺夫小心的又向刘成鞠了一躬:“总兵您说的很有道理,俄罗斯人的确打败了许多鞑靼人,不过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和平、为了通商、为了友谊,而非为了战争!”

刘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自然不会相信这些俄罗斯商人的话,可以这么说。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就是对外扩张的历史,在俄罗斯对西伯利亚与中亚地区的殖民征服中,其大商人起到了极其特殊的作用,他们不但收购产品,建立城市、甚至还有组建军队、越疱代俎。代替沙皇亲自出兵远征。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十六世纪末,该家族就曾经招募了一支多达840人的哥萨克雇佣军,进攻西伯利亚汗国,甚至攻进了该汗国的首都伊斯凯尔城。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也从中获益匪浅,十六世纪的俄罗斯是一个极其落后、极其野蛮的封建国家,在欧洲市场上唯一有竞争力的商品就是皮草,而广袤的西伯利亚森林里有数之不尽的水獭、貂、狐狸,寒冷的气候让这些动物的皮毛远比欧洲的同胞厚实肥美,而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在皮草贸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该家族的财富多至这样一种地步,乃至于在1613年的全俄缙绅大会上,能够出资帮助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成为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国君主米哈伊尔一世。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政治投资获得了及其丰厚的回报,其在西伯利亚拥有了无数的产业,其家族成员也进入了俄罗斯帝国的上层,由一届商人逐渐向贵族转型。

看到刘成的态度并不太热情,洛巴诺夫向随员做了个手势,随员们送上了一个个木盒,他在刘成面前一一打开,露出金沙,大块的宝石、琥珀、最后是两件厚实的黑貂皮大衣。刘成注意到其中一个随员走路一瘸一拐,细看才发现对方有一条腿少了半截,裤子下面是一条木腿,伤痕累累的脸上透着一股身经百战的老兵特有的刚毅,便留了神。

“总兵阁下,这些是斯特罗加诺夫家族送给您的礼物,希望您能够喜欢!”洛巴诺夫自信满满的向刘成指着面前的一个个盒子,但让他失望的是刘成并没有像先前打交道的那些酋长、大汗那样被这些贵重的礼物所俘获,甚至连看都懒得看木盒里面的东西,只是点了点头示意身后的部下将其收起来:“你们从这么远的地方带东西来,也挺不容易的,这份心意我收下了,那么你们这么远来有什么目的呢!“

看到刘成的态度如此冷淡,洛巴诺夫的一开始的自信去掉了不少,他强提一口气,大声道:“蒙上帝的恩典,我们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得到沙皇阁下的授权。希望能够与贵国通商;除此之外,还希望总兵大人不要再出售火器给蒙古人,以及其他的鞑靼人,这会给上帝的子民带来莫大的伤害!”

听完了通译的翻译,刘成点了点头:“这么说来,你们此行来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希望与我国通商;第二是希望我方不再向蒙古人出售火器。是吗?”

“是的总兵大人,就这两个要求,希望您能够应允!”

“这样吧,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要求,答案是不行!”刘成的声音不大,但一字一顿,语音铿锵有力,仿佛金石之声:“得到火器的准格尔人乃是我大明的藩属,乃是我大明的守边之人。他们得到火器是用来抵抗外来的强盗,你说这些火器打死了你们的人,那么请问这些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入侵的蒙古人打死的,还是在入侵别人的土地中被打死的呢?如果是前者你可以提出要求,可如果是后者,难道保卫自己的边疆不是蒙古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吗?”

洛巴诺夫没想到刘成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将蒙古人称之为大明的藩属,心知与刘成争辩那些蒙古人到底是否是明国的藩属根本毫无意义。毕竟他是在做生意的,而非划分疆界的外交谈判。他灵机一动,赶忙答道:“自然是前者,我们的人都是在堡垒和商站里被打死的。“

“这不能说明什么!“刘成笑道:”我说的是土地而非堡垒与商站,谁又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别人的土地上修建的堡垒与商站呢?“

“既然如此,那这一天暂且放在一边吧,那是否可以通商呢?“洛巴诺夫听到这里。已经知道想要刘成应允对蒙古各部的火器禁止令是不可能的了,不过这也并非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毕竟大明与俄罗斯两国现在的实际控制区之间还隔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游牧民部落联盟,除了刘成这个来自几百年后的穿越者之外,谁也不会考虑相互威胁这么遥远的问题。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打通一条商路。作为俄罗斯著名的商人家族的一员,洛巴诺夫自然知道茶叶、丝绸、瓷器以及香料都是极为利润丰厚的商品,但俄罗斯是一个封闭的内陆国(当时俄罗斯还没有赢得对奥斯曼土耳其支持下的克里木汗和瑞典的战争,没有打通通往波罗的海与黑海的通道),只能对这一获利丰厚的贸易垂涎三尺,若是能够打通一条通往神话中的丝绸之国、瓷器之国、茶叶之国的陆上商路,仅凭这一点,洛巴诺夫.斯特罗加诺夫就可以被沙皇陛下封为贵族。

“如果俄罗斯人愿意遵守大明的法律,以商人而非强盗的身份来到大明,本官自然是应允的。“说到这里,刘成脸色一冷:”不过在此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洛巴诺夫先生回答我!“

洛巴诺夫听对方并没有一口拒绝,心中一松,笑道:“总兵大人,您请问!“

“第一,你们主要想要购买什么货物呢?又有什么货物可以出售呢?“

“我们想要购买茶叶、丝绸、瓷器、香料,尤其是茶叶,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我们出售的商品主要有毛皮、琥珀、药材、金沙、宝石、蜂蜜,如果您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出售奴隶!”

“这很好,不过请恕我直言,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假如商路打开的话,贵方出售给大明的货物的价值将会远小于大明出售给贵方的价值,请问其中的差值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支付呢?“

洛巴诺夫顿时被刘成问住了,作为一个老练的商人,他立即听出了刘成的言下之意。刘成尖锐的指出了隐藏在双方贸易中的一个隐患:由于在古代陆上交通条件恶劣,所以在古代陆上长途贸易中的绝大部分商品都必须是体积重量小,价值利润高的,否则就划不来,这类商品通常是给权贵使用的奢侈品。但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这类商品的市场容量通常很小,但古代中国却是一个特例,茶叶、丝绸、瓷器虽然价格昂贵,但实际上却是日用品;而俄方能够拿得出手的商品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富有者才消费的起,无论其单价多高,但其总量却远远小于他们所需的商品,更不要说有皮草、宝石、金沙与琥珀出售的又不只俄罗斯一家,可大明的商品却只有一家。这种贸易条件下无论俄罗斯商人怎么精明能干,其结果必然是进口量远远超出出口量,用现代国际贸易的术语来讲就是“入超”了。假如在现代社会,某个国家在与他国的国家不断出现入超,那这个国家可以通过贬值汇率,即降低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比率来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让双方的贸易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但十七世纪的中国唯一接受的通货是贵金属,俄罗斯人必须用金银来支付其间的差额,这样的生意做上一年两年也还罢了,如果长时间做下去,早晚会因为贵金属大量流失而失血而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西方盛行一种叫做“重商主义“的经济学派,即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那么该国就越为强大,所以国家应该想方设法多出口,少进口,让金银留在本国国内以提高国力。显然,重商主义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学说,施行的必然结果是各国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与贸易权而不断爆发战争。

“总兵大人,您的智慧与远见让我十分钦佩。的确正如您所说的,假如像这样下去,我国将会陷入非常窘迫的境地,这一贸易也无法长时间施行下去。那么您有什么高见呢?”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刘成笑道:“要解决这一麻烦有两个办法,第一:找到几种大明需要的商品,增加向大明的出口量,让双方购买的商品重新恢复平衡。”刘成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从翻译口中听到刘成答案的洛巴诺夫脸色变得暗淡起来,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他很清楚本国的手工业水平,他在进入大明的疆域后将其暗自与明国人的衣食起居比较,心知要找出几种明国人愿意掏银子的商品难如登天。其实不要说十七世纪的俄罗斯,就算是两百年后工业革命前夕的大英帝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也是入超连连,最后不得不找出鸦片这一贱招才搞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