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1630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安平城

大明1630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安平城

作者:克里斯韦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44:00 来源:笔趣阁

“真是万里挑一的熊虎之士呀!”刘成的眼睛里露出欣赏之色,此时包围圈里只剩下岳托一人了,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二三十具尸体,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死于岳托之手的,在冷兵器时代能够步行杀掉这么多同样披甲的对手,这已经是千里挑一勇士了,何况岳托的本事应该大半是在马背和弓箭上,这么看来努尔哈赤的那帮子侄们可真是了不得。

看到将主对敌人流露出如此欣赏之色,刘成身旁的几个部将交换了一下眼色,郝摇旗与格桑站了出来,齐声道:“大人,请让末将生擒此贼!”

“不用了!”刘成笑了笑:“你们都是我的手足血肉,这岳托现在不过是困兽犹斗,何必让你们冒险与其厮杀?格桑——”刘成指着岳托的大腿笑道:“你往那厮大腿上射一箭,莫要伤了他的性命!”

“是,大人!”格桑有些失望的取下腰间的角弓,他心知刘成想要生擒对手,便只取了一支轻箭,瞄准岳托射了一箭,正中对方的大腿内侧,岳托右腿一软,顿时跪了下去。两旁的军士赶忙一拥而上,将其生擒。

“压下去,找个大夫给他治伤,禀告督师大人,城池已经拿下,孔有德已伤重而死,生擒虏酋岳托!”

泉州,安平城。

“少爷,安平桥到了!”

一个声音将王大成从瞌睡中惊醒了过来,他跑到船舷往北面望去,只见茫茫的海面上浮现出一条深色的影子,他眯起眼睛,右手在额头上搭了个凉棚,遮去了海平面反射出的杂光,依稀可以看到一条石桥横跨海面,连接海湾的两端。看到这条石桥,王大成松了口气,回头道:“降半帆,下桨!”

随着王大成的号令声,水手们下来半帆,然后放下船桨,随着舵手的号子声用力划了起来。船上的都是老海狗,顺着海浪的节奏发力,那条快船便好似离弦之箭,往岸边疾驰而去。不过半响功夫,船距离那石桥不过百余步距离了,这石桥就是著名的安平石桥了,长达2公里的石板桥横跨海面,连接晋江安海镇与泉州水头镇,而这安海镇便是郑成功的故乡,他发迹之后回到故乡购地建宅,改名为安平城,位于石桥的的北端桥头,又有水城保护的港口,实际上是郑芝龙集团的贸易据点和军事城堡。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王大成可以清晰的看到石桥上满是往来于安海与水头两地的百姓,郑芝龙被招安后,扫平了福建沿海的海盗,当地的治安好了许多。桥旁的水面上停泊着许多船只,一条三桅炮船在水面上慢慢的游弋,当中的桅杆上悬挂的大旗上绣着“游击将军郑”的字样。王大成想要绕过去在桥边靠岸,那条炮船却横了过来,船首上一个军官对着王大成高声叫喊,让其马上靠过去。

“少爷,怎么办?”

“就按他说的,靠过去!”王大成稍一犹豫,摆了摆手示意手下靠过去。作为一个前海贼,他对于大明官军还是有着本能的戒惧,只是这次既然是要向郑芝龙通风报信,迟早是要过这一关的,也只有咬牙撑过去了。

快船刚刚靠上炮船,对面的军官便跳了过来,粗声大气的问道:“你们这条船是哪来的?上面可是有夹带什么违禁货物,可有海防将军府发的令旗?”话音未落,炮船上又跳下来几个兵丁,不由分说便在船上东挑西捡,搜罗起来。对于这一做派,王大成他们倒是一点也不陌生,他强压下心中的怒气,压低声音道:“这位大人,小人是从大员来的,有要紧事情要拜见游击将军(郑芝龙)!”

“呵呵!”那军官好似听到什么极为好笑的神情一般大笑起来,他回头对身后的兵卒模仿王大成的口气说道:”小人是从大员来,有要紧事情要拜见游击将军!你们说好笑不好笑,将军大人每日里有多少事情要处置,岂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见的?这厮不知道从那儿冒出来的,也要见将军大人,敢情他以为这是他家村口的王爷庙,谁都能进去拜拜呀!“

“你——!”王大成强压下胸中的怒气,向众人拱了拱手,用南安当地方言说道:“这位兄弟,家父是游击将军的故旧,受将军所命在大员那边,有要紧事让小人连夜赶来报信,将军他曾经见过小人,是真是假一见便知晓,您又何必担这个干系呢?”

那军官听王大成满口的南安方言,神态不亢不卑,心中不由得一动,他上下打量了下王大成,冷哼了一声道:“你随我来!”

王大成随那军官上了炮船,回头对身后的部下道:“你们几个把船停好了,在桥头附近找个地方吃饭歇息,我事情一了就回来找你们!”

那三桅炮船进了水城,王大成随那军官上了岸,穿过青石砌成的城墙,在一个亲随的引领下走进郑府。府邸的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两旁翼堂、楼阁,亭榭互对,环列为屏障。东有“敦仁阁”,西有“泰运楼”,前厅为“天主堂”,中厅为“孝思堂”,规模宏耸。大厝背后辟有“致远园”,周以墙为护,疏以丘壑、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王大成不过是个土豪之子,看在眼里不由得目迷神移,宛若进入了仙宫一般。正当他暗自感叹没有白来一趟,大开眼界的时候,那亲随推开一间耳房,冷声道:“你进去候着吧!”

“是!”王大成下意识的进了屋,见那亲随转身便要走,赶忙拉住对方道:“这位小哥,我这可是有要紧事从大员港赶来的,要等多久呀!”

“我哪里知道!”那亲随着了恼,一把从王大成手中抽回衣袖:“你老老实实在这里等着便是,若是到处乱跑,冲撞了贵人,小心脑袋!”说罢便拂袖而去。

王大成在屋里等了快两个时辰,口干舌燥,腹饥如鼓,眼见得日落西垂,已经快要到晚饭时分了,可莫说是郑芝龙,就连送茶水的也没来一个,再也忍耐不住的他在门口找到一只梆子,推门来到走廊一边用力敲打梆子,一边高声喊道:“来人啦,快来人呀!这里着火了!”

王大成这一招还真有效,转眼功夫,便有十几个人跑了过来,为首的是个体格魁梧,满脸浓须的青年汉子,高声喝道:“哪里着火了,哪里着火了?”

王大成把手中的梆子往地上一丢,笑道:“并无着火,我这是有要紧事要禀告将军大人,想要找个主事的人来罢了!”

众人闻言大怒,几个脾气火爆的便要上前打人,那青年汉子却将手臂一横,冷声道:“好,你不是有要事禀告将军大人吗?你说吧!”

王大成看了看那青年汉子,迟疑的问道:“你是何人?我带来的是要紧消息,必须亲禀将军大人!”

那青年汉子冷笑了一声:“将军有要事去福州了,这安平城中是我郑彩做主!”

王大成听了,赶忙跪下磕了两个头,口称:“小人拜见郑头领!”原来这郑彩与郑芝龙相同都是当时泉州府南安县石井乡人,与郑芝龙算是同族兄弟,他的年纪比郑芝龙要大概小十岁,因此并不是著名“十八芝”结拜之一。但凭借个人的能力和与郑芝龙的密切关系,他在郑氏集团中的地位上升的极快,到了此时已经是郑芝龙的心腹了。王大成虽然未曾见过郑彩,也有所耳闻。

“罢了,起来说话吧,你若是诓骗我,自有你的好看!”

“是!”王大成又磕了个头,站起身来,双眼盯着郑彩身后的几个人,却没有说话。郑彩明白他的意思,示意众人退下。王大成方才将大员港遭到明军袭击,热兰遮城遭到围攻的消息一一讲述了一遍。郑彩听罢了,神色越发严肃起来。他想了想,低声问道:“你说是明军水师里中有西班牙的夹板大船?”

“不错!”王大成点了点头:“小人看的十分清楚,那大船上有西班牙人的徽章,而且西夷的船只与大明的船只形制完全不一样,决计不会有错!”

“嗯!”郑彩点了点头,这点他倒是相信王大成不会看错,当时明军中多半使用福船、沙船等作为战船,与西方殖民者使用的船只完全不一样,像他们这种老海狗一望便知,决计不会看错的。

“那会不会是一伙海盗与西班牙人联合起来,假冒大明王师的名义呢?”

“也有可能!”王大成想了想:“不过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为何这么说?”

“郑头领,小人父亲在海上混了二十多年,小人见过的海上头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什么模样的都有见过。可是那天看到的那几人的气度完全不一样,而且士卒甲仗精良、火器更是犀利,不要说小人,就连家父也看不出半点破绽来,实在是想不出是哪家头领有这等本事!”

郑彩没有说话,不过他心里也颇为理解王大成的意思,当时已经是崇祯七年了,大明东南沿海的其他海盗势力都被郑芝龙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实在是想不起来海上有哪家有这么强的势力能够敢于围攻荷兰人的要塞,要知道当时虽然郑芝龙多次在海战中击败了荷兰人,但那都是在近海或者海湾这种,一旦进入海面宽阔的大洋,船只更高大、火力更猛烈的荷兰人就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可是大明各省的水师自守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跑到孤悬海外的去攻打荷兰人呢?

郑彩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应当先派急使前往福州将这件事情禀告郑芝龙,再做主张。想到这里,他便对王大成和颜道:“我会把这件事情立即禀告将军大人,你便在这里休息几日,等到将军回来了,再给你答复!”

京师。

约莫亥时,城里已经净街了,路面上显得格外的阴森。由于东虏破边警报还没有解除的缘故,重要的路口都有兵丁驻守,盘查可能经过的行人。道路两旁的高门大户外都挂着纸灯笼,冷风一吹,在屋檐下摇摇晃晃,更显得昏暗。借助这可怜的光线,可以看到各条街道门口的墙壁上张贴的布告。在狭长的胡同里,无精打采的更夫提着小灯笼、梆子,身形时现时没,节奏缓慢的梆子声被冷风一卷,听起来更是凄凉。

周延儒坐在轿子里,刚刚从宫里出来的他脸色并不好看,原本白皙而又丰满的双颊看上去却苍白而又憔悴,眼角已经几条深深的鱼尾纹吗,眼窝也有些发暗。自从这次东虏破边以来,他已经有好些天没有睡好觉了。今早四更天就起床上朝,然后崇祯又与他们几个阁臣商议添兵增饷的事情,作为首辅的他首当其冲。面对崇祯的逼问,周延儒颇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从崇祯的言谈中,他可以感觉到天子一心“励精图治”的迫切心情,但主观愿望是一回事,客观实际又是一回事了,无论是填兵还是增饷归根结底都是要更多的钱粮,就是要加税。周延儒心里很清楚,如今的帝国就好像一条满是漏洞的破船,就这么敷衍还能勉强维持下去,如果真的要“有所作为“,反倒会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但最让周延儒烦心的却不是这些事情,而是在与崇祯的交谈中他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了天子对自己的厌烦和不信任,自己与年轻的天子的蜜月期早已过去,对方虽然还是口口声声说着“那就托付给周先生了”,实际上却越来越多的背着自己会见其他的亲信臣子,这对于一个首辅大臣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毕竟大明的首辅并非真宰相,归根结底不过是天子的首席秘书,失去了上司的信任,这个秘书的日子自然也做不长久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