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位面不断开拓 > 第三百八十章前往青州

位面不断开拓 第三百八十章前往青州

作者:画画大匠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0:25:24 来源:笔趣阁

偌大的钜鹿城现在并不是汤圣贤在管理,而是张角一个叫尹索的手下,这样也省了汤圣贤很多麻烦。这么大一个烂摊子汤圣贤可不想接手。

张角命陨弘农的消息也传了回来,群情激愤,悲痛不已,他们哭着喊着要为天公将军报仇,对此汤圣贤不为所动,只是说了一句“现在还不是时候。”

确实不是时候,这一万人就算都能以一挡百,也耗不干净所有朝廷的鹰犬,况且这一万人马还是张角在临行前郑重托付给汤圣贤的,这仗不能打。

被吓破胆子的汉灵帝赶快册封天下抗击黄巾的义军,本应该被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的朱儁已经死了,但把赵弘干掉的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白衣刘备也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这样,有更多希望搏个光明前程的豪强义士都站了起来,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募集兵马投入到与黄巾余孽的斗争中去。

作为黄巾发源之地的钜鹿怎么能置身事外呢?并州、幽州多路人马集结,开始奔赴冀州钜鹿,这些兵马虽未经过系统的训练,但参加者皆为乡间强人,自有几分本事。战斗力倒是比普通黄巾军强上数个档次。

八月二十五日,两万人马已经兵临城下,将整个钜鹿团团围住,战斗一触即发,和慌乱的尹索不同,汤圣贤一点都不着急,作为最高指挥官尹索下令让汤圣贤交出军权,对此汤圣贤只有亮剑,城外的义军虎视眈眈,城内两方又爆发了矛盾,真可谓是精彩无比。

最终两方的交涉也没有任何结果。尹索要誓死守城,而汤圣贤却要突围。如此谁也争不过谁。

是夜,汤圣贤带领大军重装而出,却谁都没有发现。在外人看来,汤圣贤是怂了,怕了,但外人怎么看汤圣贤并不关心,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离开了钜鹿才是真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至于去哪里,汤圣贤早就做好了打算,他准备前往青州,荆襄之地最为富庶,但想了想其地理位置,汤圣贤还是放弃了这里,那么青州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历史上在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向曹投降(不是战败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人,其中数万身强体健者,被曹操编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州兵”。至于那些没被收为军人的青州黄巾军则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作后方补给。被编后的青州兵在曹操的管理下已与以前的流民武装再不相同,并且不久后就投入战斗。

不得不说曹操找来十多万能种地的人进行屯田是对天下大势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汤圣贤也是看中了这点,人口,虽然他空间中钱粮无数,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啊,发展生产是必须的。至于青州流年不利,粮食歉收,很抱歉,这些都不是问题,那么胶东半岛将在汤圣贤手中重新发展起来。

况且偌大的鲁地还是孔子的故乡,虽然汤圣贤还是比较喜欢老子,但至少这里的文化素养不错,读书人一多,基层管理就好多了,虽然小哀可以将整个大军管理的井井有条,但涉及到各方政务还是要靠人。

所以不管从军事上、文化上、粮食供给上青州都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

义军也没想到汤圣贤走到这么干脆,这么悄无声息,不过一万人这么鬼魅的离开还真是让他们后怕。要是直接攻击他们的话或许就要损失惨重了,不过一万黄巾精锐走了之后剩下的就更不是问题了,攻下钜鹿城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封官加爵都不是问题。

对此汤圣贤并不怎么太在意,他现在正走在前往青州的行军路上,他正在考虑青州兵的问题。

历史学家高敏先生在他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中,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宗教自由”问题,因为,他们自从投降后,基本脱离了黄巾教派。黄巾教只是一种招兵买马和造反的口号,就如同后世的太平天国。一旦庶民能够安居乐业,黄巾教就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

确实是如此,对张角狂热的人基本上都是冀州这些受过他恩惠的民众,其他地方相应号召起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私心。

这青州的黄巾军就是如此,汤圣贤具体分析了一下,他们这群人起事是因为天灾,土地歉收,缴不起沉重的赋税,被逼无奈,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黄巾军能让他们吃上饭,还给他们勾画了未来美好的蓝图,本该成为流民的他们立马加入了黄巾军。

所以他们的忠诚度是很低了,特别是现在整个黄巾军的精神支柱大贤良师张角也战死了,他们更是成了散沙,他们也在代价而估,他们要找个新主子,历史上是曹操在192年收复了他们,但现在,汤圣贤要出来截胡了。

“报将军,前方就是青州地界了。”经过几天的行军,汤圣贤终于离开战火纷飞的冀州,来到了相对平和的青州。

“距离到达齐郡还有几日?”

“还有五日。”

五天吗?这个速度也算可以了,东汉时期青州的治所在临淄,而临淄在齐郡,掌握了临淄便可以辐射整个青州。

这时候的青州兵还没有真正形成,他们现在还是以黄巾军自居,幽、冀、荆、扬、豫、兖六州黄巾起义先后失败,只有青、徐两州黄巾军成为后期黄巾军的主力。徐州黄巾军遇到徐州刺史陶谦的打击,全部转入青州,青州成为黄巾军的集结地。汤圣贤倒是可以好好利用自己身上这层身份了。

看着浩浩荡荡而来的黄巾军,沿路各县官军都不敢阻挡,等到汤圣贤到了临淄的时候都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这青州刺史焦和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他的军队还未和汤圣贤交战,就望风而逃了,不过这样也好,省的他打的麻烦。

入主临淄,汤圣贤才发现青州的日子过得真是苦,就是一州之治所都粮食紧缺,等稳定下来之后汤圣贤要立即开始修行天书了,现在么,暂时只能依靠高科技的力量了。

汤圣贤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入主青州,但他都护将军的名号在各地黄巾军中还是响亮无比的,以两千攻下有两万人驻守的宛县,不得不说他就是个神话。

既然有这么块金字招牌,一时之间,他们似乎找到了主心骨。数郡的黄巾军都赶赴临淄,整个临淄都变得热闹起来了,原来的衰败之感也被一扫而空。

不过来的人是多,但一个历史名将都没有,最低的三等的都没有,看来在汤圣贤洗清黄巾余孽的身份前注定不会有谋士名将来投,有得必有失,既然汤圣贤因为这个身份汇聚了青州大半的黄巾势力,那么少了这些助力也不算什么。

大部分写三国的小说中的主线就是收历史名将,收有名的谋士,汤圣贤没有这样的收集癖,他还是习惯把宝压在自己身上,毕竟他没这样的人格魅力。

而且这些历史名人也是看不起张角的,他们觉得张角就是反贼,既然意识形态不同,那么根本不可能在一起。你说让汤圣贤去收个赵云在麾下,对方肯定只有拔剑这一个动作。

你们玩你们的,我自己玩我自己的,大家互相谁都别惹谁。

时间一晃已经到了九月中旬,众州郡的义军正在加紧对自己势力范围里的黄巾残余势力进行围剿,而汤圣贤这支黄巾军已经成了气候,要想围剿必须由朝廷牵头组织新的讨伐部队才行,这是需要时间的,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而且大军跋涉还需要月余,所以这也是张角十月就死了,但黄巾之乱一直延续到了192年,足足打了八年。

这是一场漫长的斗争,因为东汉末年发生的可不只有黄巾起义这么一件事情。

熟读三国的汤圣贤知道,再过一两个月,到了184年的冬天,凉州之乱就要来了。不管朝廷有没有东征青州的打算都要搁置了,那么除了一些小骚扰,汤圣贤将迎来数年的快速发展期。稳定的环境正是他此时最需要的。

折腾了这么久,太平天书的修习也可以正式开始了,修道无岁月,相信几年之后汤圣贤将会在三国逐鹿的舞台上大放光彩的。

在青州已经呆了一个多月,黄巾军来投共有十二万人,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观望,因为黄巾军的构成实在是太复杂了,有些是真正的贫农,有些却是有钱的地主老财,他们响应黄巾军也只是为了造反后的利益,谁曾想现在出了这么大的变化,到底要不要加入汤圣贤的阵营他们还需要考量清楚。

这些汤圣贤并不管,他也不会因此看不起这些人,利益这东西才是最实际的。不过这最初的十二万人马还有他们带来的二十多万家属倒是先可以用起来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