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王朝 > 第272章 热门话题

动力王朝 第272章 热门话题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0:30:08 来源:笔趣阁

ps:兄弟们,已修改。

————————————————

难道这些老板们傻吗,他们竟然肯拿出7500块的现金来买一辆不能吃、不能喝、不能骑、只能摆在那里看着的摩托车?

他们当然不傻,对于商人来说,砍头的生意有大把的人去做,但赔本的买卖那是一定没有人做的,如果你看到有商人在做赔本的买卖,而且还做的不亦乐乎,那他一定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赚到更多的钱——互联网时代的免费大餐就是如此,你看着似乎一切都是免费的,但这种免费策略,赚的比收费赚的还要多。

最终,一众经销商们仿佛心有默契的将价格停在了11000元这个价位上。

11000?老实说,这个价格都超出了陈耕的预料,他之前最好的设想也不过是6000多,能够达到7000就已经非常高兴了。现在不是卖关子的时候,陈耕当即道:“感谢大家对我们润华实业的抬爱,这样吧,这个价格我厚着脸皮接受了,不过我也不能白要大家的钱,这个价格算是20辆车的定金,不管是三轮摩托车还是两轮摩托车,又或者是将来的踏板摩托车,都可以……”

不等陈耕说完,人群里顿时传出一阵巨大的叹息声!

大家与润华实业、与陈耕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都清楚陈耕不是那种一心钻进钱眼里的人,知道就算自己开出一个高价,陈耕十有**也不会白拿自己的钱,但知道是一回事,可当真金白银的拿出来的时候,谁心里都不舍,11000块钱啊,在这个万元户都是被无数人羡慕的年代,11000块钱相当于一个万元户家庭全部的家当,相当于5到6个工人一年不吃不喝全部的收入,但现在只能买一辆只能看不能骑得摩托车,值得吗?这是经销商们在心里头向自己问的问题。

刚刚他们认为是不值的,这可是11000块啊,不是一块一,但在听到陈耕的话之后,他们后悔的恨不得撞墙!

相反的,刚刚咬着牙决定拿出11000块钱来的经销商则是喜形于色!

自己赌赢了,11000块钱确实让人很肉疼,但很显然,陈耕就是打算借着这个机会从经销商里面甄选出个三六九等,而自己这些人就是被甄选出来的。

而且陈耕也没让自己吃亏,11000块钱虽然不是个小数目,但却可以折算成定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一点没吃亏!不但没吃亏,反倒是赚到了便宜,赚大发了!

“陈经理,我出12000……15000!能给我一辆车么?”终于,有“聪明人”反应过来了,当即跳着脚叫道。

对啊!

这世界上就没有笨蛋,就算有笨蛋,在商人这个群体当中也一定不会有笨蛋,在第一个人喊出声之后,其他人也立刻跟着反应过来:既然这钱能算作是定金……不管陈耕说的是定金还是订金,反正都差不多……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不管是11000还是22000,甚至是33000,那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有没有什么损失,倒是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在陈耕跟前好好表现一下才是正经。

短短不到2分钟的时间,价格已经从从15000直接飙升到了36000。

赵东已经看傻眼了:这些人,这根本就是不拿钱当钱嘛!

面对如同火箭一般蹭蹭蹿高的价格,陈耕摇了摇头,声音很温和,但态度却异常的坚决:“谢谢大家的厚爱,不过我们之前的计划就是20辆,所以……不好意思了。”

这摆明了是要拒绝后面疯狂加价的这些人。

人群再次响起巨大的叹息声,与此同时,一阵略小一些的欢呼声也随即响起。但不管是叹息的还是欢呼的,大家看着陈耕的眼神则是佩服多过埋怨:对于商人来说,有陈耕这么一个讲信用、对经销商不错的上游生产企业,真的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陈耕的做法,最起码赵东就不能,当他坐在陈耕办公室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陈经理,您为什么不接受后面的报价、同时顺便提高一下产能呢?”

在赵东看来,应该是没有任何一个生产商会放过这种从经销商手中赚钱的机会才对。

陈耕却笑了,赵东的这种想法才是当今商业世界的主流:不管怎么样,我先赚到钱再说。赵东是一个媒体人,陈耕只给他解释了一句:“润华实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到现在,靠的就是将经销商看做是自己的伙伴。”

赵东的脸腾的红了。

————————————————————

当天晚上,江南省电视台《江南新闻》频道对润华实业进行了长达3分钟的报导,新闻中不但向民众介绍了到场的主要领导,还简略的介绍了一下润华实业,在看了这个报道之后,很多江南省的老百姓的反应是这样的:咦?咱们江南省还有一家这么厉害的企业?

江南虽然地处我国沿海地区,未来也是共和国经济版图上的重镇,但在80年代初,江南省在共和国各省的gdp排名中并不突出,在10多名开外,和以工业、重工业为主的东北三省以及近在咫尺的魔都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在工业方面甚至拿不出一两个叫的响的工业企业的牌子,随着这则新闻,老百姓们忽然发现:咦?咱们江南省也有一面工业企业的旗帜了嘛!

想要了解润华实业的电话、信件仿佛雪片一样的飞向了江南省电视台。

恰好在这个时候,省宣传部门的指示也随即而来,面对省里的指示,江南省电视台的领导坐不住了,还在海洲的赵东就成了和陈耕协商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陈经理,咱们台里准备给润华实业做一个专题报道……”

陈耕惊讶的打断的赵东话:“给我们润华实业做专题报道?”

“没错。”

陈耕沉吟起来,现在给润华实业做个专题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不同于出现在新闻文当中,如果是专题报道,就意味着润华实业真正成了一家被大众所熟知的企业,润华实业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思索了片刻,陈耕终于开口了:“专题报道可以做……”

太好了!赵东可没想到陈耕居然答应的这么痛快,他刚要说点什么,就听陈耕接着道:“不过我希望报道的重点主要是我们润华实业的工人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不要报导我,最好是不要让我出现在报道里面。”

“为什么?”赵东惊讶的道:“如果不报道您,这个专题怎么做?”

报道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的一把手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在省电视台工作了这么多年了,给企业做过的专题报道也不少,但在已经做过的无数次企业专题中,他遇到的要求都是一把手请记者们努力提出自己在企业当中巨大的作用和光辉伟大的形象,对于这种情况他早就习以为常了,甚至宣传部门都是这么要求的,这多年了,赵东也从来没见过哪家企业的一把手会提出这么古怪的要求,一个一把手竟然在这么露脸的活动中淡化、甚至是直接忽略自己的存在……他只能认为:陈耕是傻了么?

陈耕指了指自己,向赵东反问道:“赵主任,你觉得你们报道我的话,该怎么报道?”

赵东顿时“啊!”了一声:是了,陈耕这才毕业还不到一年啊,刚刚毕业还不到一年,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才刚刚熟悉手头的工作,可陈耕呢,同样是刚刚入职还不到一年,他竟然已经带领着一家几乎发不出工资的企业走到了现在这一步,这样的专题报道出来之后会有人信么?

这样的报道一出来,不但大家不相信,说不定江南省电视台还会成为众人的笑柄,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陈耕似乎都不适合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只是……

“这样对你太不公平了。”赵东喃喃的道。

“这有什么不公平的,”陈耕笑道:“对我来说,企业发展的好,就是对我最高的褒奖,我倒是觉得现阶段对我少报道一些甚至是不报道,反倒是对我的保护。”

既然陈耕这么说了,仔细想想,似乎不报道陈耕的确是更好一些,赵东终于点点头:“那我把你的意思和台领导们说一下,估计领导们会同意的……不过这次的机会太难的了……”

赵东还是替陈耕觉得惋惜。

“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那就帮我们多宣传一下好了,”陈耕笑道:“不但是你们电视台,还有报纸、杂志,都帮我们公司说说好话。”

“这个好说,”听到陈耕的话,赵东顿时就乐了:“我把你的意思和我在省里几家报纸任职的朋友提了,你放心,只要你们公司在他们报社、电台和杂志做广告,大家一定帮你们多宣传一下你们公司的新产品。”

“太感谢了……”陈耕说着,扭头向林书瑶示意了一下。

林书瑶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交给陈耕。

接过信封,陈耕将信封往赵东面前一推,意识到这个信封里面是什么的赵东脸色不由的一变:“陈经理,你这是干什么?”

“赵主任你误会了,我可不是在向你行贿,更何况咱们两家单位根本没有隶属和利益关系,说我向你行贿也得有人相信才成啊,”陈耕面不改色的将信封推过去:“接下来的事情还要麻烦你,到时候请媒体界的朋友喝杯茶、简单的吃顿便饭总还是是要的吧?所以这个钱可不是给你的,是先预支给你的招待费。”

预支的招待费?

虽然这个说法根本就是掩耳盗铃,可看着信封的厚度,赵东还是下意识的咽了两口口水:话说回来,自己请朋友帮润华实业说两句好话,确实不好空着手,请大家吃顿饭、喝点小酒总是要的,既然是帮润华实业办事,这钱由润华实业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的?

而且我也不是把这钱装自己包里了,只要尽心尽力的帮陈耕把事情办好,吃两口东西也可以理解不是?这么想着,迟疑了一分多钟,赵东犹豫着、终于点了点头:“那……这钱就算是我帮你招待电台、报社和杂志的朋友的,不管剩了多少我都还给你。”

“这个好说,”陈耕笑着点头:“如果不够你也给我说,千万别自己硬撑着,大家都是朋友,没有让你花自己的钱帮我们公司办事的道理。”

说着,陈耕意味深长的看了林书瑶一眼:大概是被李雪山保护的很好的缘故,林书瑶这丫头的性子跟学生差不多,天真的以为世界总是美好的,人们总是热情的,为了说服林书瑶这个秘书配合自己,自己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

上级指示加金钱开道,威力巨大的一塌糊涂,一时间,整个江南省的媒体都被润华实业给“刷屏”了,江南省电视台、江南省下属的多家电台以及报纸都对润华实业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导,老百姓们知道了润华实业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不但拥有自己的摩托车和发动机技术,现在正在开发一款踏板式女装摩托车和一款家用微型轿车,最重要的是,他们竟然与普桑有合作!

这一点是最有逼格的,普桑是什么?普桑是我国近10年来引进的最有影响力的中外合作项目,在国人的眼里,普桑是国产轿车的标杆,润华实业居然能够为普桑提供配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润华实业的技术很厉害!

既然他们的技术这么厉害,他们的产品的质量还能差的了吗?

从报道出现的那一刻开始,润华实业对外联系的电话机就没停下来过,更有人直接带着大笔的现金和车队来提货!

看到这热闹的场面,海洲的领导们已经笑歪了嘴,他们再一次的佩服自己的英明:有了这个摩托车产业基地,还愁海洲的经济不发展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