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动力王朝 > 第288章 产能不足!产能不足!

动力王朝 第288章 产能不足!产能不足!

作者:千年静守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27:16 来源:笔趣阁

ps:兄弟们,已修改。

————————————————

“撑不住了,撑不住了啊陈经理……”贺永清急的团团转,脑门上的汗水哗啦啦的往下淌……似乎是急的,但脸色却兴奋的潮红一片。

“不着急,坐下慢慢说,”陈耕示意林书瑶给贺永清倒杯水,才笑着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撑不住了?”

作为帕斯卡尔·舒尔茨的助手,贺永清的工作能力和悟性得到了帕斯卡尔·舒尔茨的高度评价,认为贺永清只要再经过几年的锻炼,绝对是国内能够找到的最好的生产管理人员,如果有机会到国外进修,学习一下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未来的他成就不可限量,甚至有资格到世界500强企业当中任职。

对于80年代的一名中国人来说,说某人的能力到了国外也不愁找不到动作就已经是对他能力的巨大肯定了,若有个外国人言之凿凿的评价说某人有资格去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简直就像是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差不多,足以让当事人摆酒庆祝了。

喝了两口水,贺永清的情绪缓和了不少,这才道:“陈经理,咱们的产能撑不住了,销售部门的提货单都快把我的办公室给堆满了,可咱们的发动机产能就这么大,我又不是孙猴子,上哪儿变出这么多发动机去?”

原来是这么个撑不住啊,陈耕和林书瑶同时笑了:这可真是个幸福的烦恼。

贺永清却是急需说道:“经理,我和销售部门的同事联系过,他们说咱们的合作伙伴们都有扩大产能的计划,我算过了,按照销售部门的同事提供的数据,公司需要把发动机的产能提高最少3倍,这需要重新调整发动机工厂二期的规模产能,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听说公司有调整二期产能的计划,”说着,贺永清可怜巴巴的望着陈耕,道:“老板,咱们先说好了,要是还继续执行之前计划的二期产能规划,到时候生产不出来这么多发动机,可不是我们生产部门无能。”

陈耕拍拍脑袋,笑着对贺永清道:“我记得当初我制定发动机工厂的二期、三期远景规划的时候,你们还一个劲的反对,我说的做法太乐观了,是放卫星、******?”

自己当初说过的话现在却被老板拿出来打脸,贺永清脸上顿时有些尴尬:“这个……谁能想到市场发展的竟然这么快?当初您说三期规划产能是50万台,大家都以为您疯了……”

不等贺永清说完,陈耕就把话接了过去,笑道:“不过三期毕竟是未来很遥远的事情,说不定到时候还要调整,说不定我就是当时脑袋一热,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正经是先把一期搞好了再说,你们是这样想的吧?”

贺永清顿时有些尴尬:当时大家的确是这么想的,此前大家还为自己的“智慧”而暗自得意,可现在看来真正高瞻远瞩、深刻的的把握到了国内摩托车市场需求的是陈耕陈经理,说不定当时陈经理看自己这些人根本就是在看笑话吧?

“好了,不说这个了,”小小的翻了一下旧账之后,陈耕适时的转移了话题:“所以你们生产部门的意思,是尽快启动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建设?”

“是,”自己的小心思被老板给看透了,贺永清讪笑了两声,道:“之前不是打算到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再启动二期工程么,看现在这个趋势,我觉得还是越快越好,有钱不能赚,大家心里都着急啊。”

润华实业有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开放,当初陈耕研发出了一款搭载rh100型二冲程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并且将除发动机之外的所有零部件的数据公开、免费提供给了所有的摩托车零部件和整车生产厂家,因为不用花一毛钱就可以得到相关的数据,所以零部件的成本大大的被降低了,又因为润华实业承诺自己不生产整车,只生产发动机,所以国内除幸福、嘉陵、轻骑等寥寥几家大厂因为面子的缘故不肯从润华实业引进发动机之外,截止上个月,和润华实业达成了合作协议的企业超过了50家,其中有30家是自行车生产厂家。

对于哪怕像是自行车生产厂家这样的单位来说,只要他们来海洲摩托车产业园转一圈,就能买到组装陈耕设计的这款摩托车的全部零配件,从轮胎到轮毂、从大灯到外观覆盖件、从空滤到座包……所有的零件一应俱全,如果你觉得这样还是麻烦了,润华实业甚至可以将所有的零件一起打包给你送过去,让你轻轻松松的组装摩托车。

一切都很美好,唯一的问题就是润华实业的rh100型发动机的产能太小,而对于50多家企业来说,润华实业的这点产能现在已经够紧张的了,若是等到明年……

不用说了,根本就等不到明年,如果等到明年,大家非得急疯了不可。

“好,我知道了。”

“太好了,”看陈经理的意思是打算慎重考虑自己的建议了,贺永清顿时喜形于色:“这么一来,咱们厂可就……”

但是没等贺永清说完,陈耕却是向贺永清问道:“不过永清同志,你认为咱们的问题是提前开工二期规划就能够解决的吗?”

“当然不是,”意识到陈耕话里面真正的意思,贺永清的眼珠子瞬间瞪圆了:“经理,您的意思是……”

“根据现在的市场反应来看,我觉得咱们之前规划的rh100发动机二期规划太过保守了,甚至将三期规划拿到二期都显得保守了……”

贺永清只觉得自己的嗓子眼里干的厉害,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您的意思是将三期的规划用作二期?可是……可是……”

他就没敢想在三期规划的基础上再加一加码的可能。

“我知道,这么做有很多的困难,资金、工人、设备、原材料、管理、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但是我对市场的前景很乐观,比半年前还要乐观,”陈耕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自信:“做企业哪有不遇到苦困难的?和那些产品堆满了库房却卖不出去的企业相比,咱们的这点小苦恼完全就是幸福的幸福的烦恼。”

贺永清顿时觉得脸上有些发烧:是啊,润华实业为未来发动机工厂的年产能定在30万台还是50万台而苦恼,但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烦恼?不知道有多少企业想要拥有这种幸福的烦恼而不可得呢,自己竟然还嫌麻烦。

这个时候,陈耕也在琢磨一件事:要不要直接将发动机工厂二期扩建工程的产能提升到100万台呢?

这是一个让人很纠结的问题,市场容量是不用担心的,要知道,巅峰时期的共和国摩托车行业的整车年产量超过2500万辆……你没看错,就是2500万,这还是整车,单单摩托车发动机的年产量一度突破3000万台,所以不要担心润华实业现在的摩托车发动机产能扩大的太多会如何如何,哪怕润华实业在未来的10年内将发动机的产能规模提升100倍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何况就算国内市场满足了,也还可以去开发国外市场不是?

国内市场是否消化得了这100万台发动机呢?这根本不是个问题,陈耕虽然是混汽车界的,但他清楚的知道一点,到90年代初,国内的摩托车产量还在100万至200万之前徘徊,但当94年开始,轻骑铃木、五羊本田、金城铃木等合资摩托车企业正式投产之后,摩托车的年产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从100万辆出头骤然升至500多万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摩托车的市场供应一下子多出来5倍还要多,正常的逻辑下,摩托车应该大幅度降价了吧?但是完全没有,摩托车的市场价格一直坚挺,到了1995年,摩托车的总产量更是直接飙升至500多将近800万辆,再次递增了差不多50%,但价格却是依旧无比坚挺。

所以增加100万的市场供应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规模效应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更低的价格又能刺激原本很多买不起摩托车的潜在顾客选择摩托车,所以这100万台发动机投进来,说打不起个水花那是夸张了,但其实也就是刚能够打起来个不大不小的水花的程度,不过现在。

不过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说服大家接受扩产,扩产已经是大家共同的认知,其他的工作可以慢慢谈,最主要的问题是原材料的供应,一台rh100发动机的自重就是37.5公斤,100万台发动机需要的原材料的数量简直头疼的要命。

在当前这种什么物资都通胀的情况下,想要保证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这考验的已经不止是采购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了,更考验润华实业领导层的公关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