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活色生枭 > 第七十一章 鉴宝

活色生枭 第七十一章 鉴宝

作者:豆子惹的祸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52:36 来源:笔趣阁

第二卷百花杀]第七十一章鉴宝——

第七十一章鉴宝

较真讲起来,‘谁杀我我便杀谁’不能算是稻草自己的规矩。这个规矩是花小飞给他立下的。

稻草出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凤凰城大开杀戒,临行前花小飞特意嘱咐道:“在外面闯荡,要仔细记得:谁杀你,你便杀谁。”

当时国师在场,闻言笑出了声音:“哪有你这么教徒弟的。”

花小飞一向都很重视燕顶的话,认真想了想,又对徒弟补充道:“对了,有两个人是例外,一是我,我要杀你,你不能还手,不过可以跑;另个是他,”花小飞指了指旁边的国师:“他要杀你,不许还手,也不许跑。”

说完,花小飞转头问国师:“现在行了么?”

国师无话可说:“你觉得行就行吧。”

不过稻草还有问题,问师父:“如果是燕皇帝要杀我呢?”

花小飞一时语塞,国师从旁边应道:“景泰算是你的兄长,他知道你是自己人,欢喜还来不及,绝不会动你一根头发的,这一重你绝对可以放心。如果真有一天你犯下大罪,他非杀你不可,我也不会让他兄弟相残,那时杀你的差事我会领下来,”说到这里,国师笑了起来:“然后我会再把这差事交给小飞,你还是可以逃跑的。”

稻草了然,点头应下……博结贵为西域佛主,论身份论地位,都不比燕顶逊色,可他不在‘两个例外’之列,他要杀稻草,稻草就去杀他。

金顶大殿之内,兔起鹘落,连番变化的恶战只发生于片刻之间,几个重要人物几乎个个带伤,尤其国师,双指骨折但他性子倔强,不肯直言相告,宁可自刺一刀。

因为博结受伤了,所以燕顶自伤肩头,当是还了稻草刺博结的那一剑。

奉博结法旨,神殿武士悄然退散,重新隐匿于暗中,与国师交手的那十一个人此刻也清醒了过来,他们在合击时受国师浑厚内劲反挫,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奇经八脉都受重创,一身本领算是废了,彼此搀扶着也告消隐。

国师也不假手旁人,亲自出手替稻草疗伤,动作奇快,转眼功夫就处理妥当,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死不了,先在这趴会吧。”

挨了一剑之后的大活佛也变了个样子,笑容亲善笑声爽朗,对燕顶道:“这个后生有些意思,能有这样一个晚辈跟在身旁,是你的福气……他不会是你的儿子吧?”

国师也在笑:“你说是,那就算是吧。”

大活佛瞪眼:“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怎么叫算是?莫得糊弄我”语气质问、表情责怪,可目光里却笑意满满,仿佛两个人是多年老友,在拿对方打趣。

国师满眼认真:“我有个朋友,要好得和我就仿佛一个人,我朋友把他当儿子,所以他也算是我儿子,的确‘算是’,我又哪敢骗你。”

大活佛故作惊奇:“你还有朋友?”随即又惋惜道:“能和你做朋友,此人一定有趣极了,怎么没一起带过来,让我也认识认识。”

国师摇头而笑:“我那个朋友无趣之极,脾气坏得很,做人又一根筋,他要是看到你打我,非得和你拼命不可,你还是别盼着见他了。”

博结放声大笑:“你这人,看事情怎么如此偏佞呢,我何曾打你了,明明就是切磋嘛,博结有幸,能在有生之年见到盛景**师,又哪能失之交臂?不切磋一下,怕是我后半辈子都会懊悔。”

国师目光带笑语气轻松:“你从小就是转世灵童,获高僧大德悉心指点,无数经典秘卷任你翻看,长大后更成了密宗之正、西域之君,佛学精湛修法通天,我万万和你比不来。可不管怎么说,我也做了半辈子和尚,翻烂过十几本佛经,敲碎了几十只木鱼,资质再怎么愚钝,多少也受了些佛法熏陶……你要真想分个高下,不妨直接和我说,我认输就是了;可你不言不语,忽然来找我切磋…看,这可不都受伤了,以后还是少切磋吧,我就剩下一条胳膊,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燕顶的话云山雾罩,一旁的乌达全没听明白,但是大活佛能懂,国师把动手较量说成了佛法切磋,罗里罗嗦了半晌,传过去的只有一个意思:大活佛既是皇帝,也是佛主,我燕顶不过是个大燕禅宗的和尚头,无论如何比不过你,可真要是相拼相撞,最后免不了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于你没有半点好处。

博结的笑声更响亮了:“我又不是个武疯子,切磋过一次也就是了,哪能没完没了?你不嫌烦我自己还嫌烦嘞,怎么样,你的伤势用不用先看一下?”

燕顶给稻草疗伤,和博结谈笑,但始终没看自己的伤势,那把短刀现在还插在肩头。国师低头看了一眼,应道:“先不拔了,就这样吧,估计你看着也高兴,全当送你份开心。”

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小气似的,大活佛眉飞色舞:“看你身上插着一把我密宗的刀子,我这心里…还真是高兴。趁着大伙都高兴,要不说说正经事?”

金顶上大家各展手段斗一场,究其原因不过是你想压我一头,我不让你压我一头,‘切磋’一番后落了个平手之局,国师则自损一刀,算是认了个下风。现在闹完了,也该说正经事了。

国师点头叹道:“可算等到你这句话了。”随即直切正题:“望谷鬼兵已经准备就绪,随时都能起兵东进,大燕这边我也安排妥当,战事起后一段时间里,鬼兵所向披靡、燕军一触即溃……大活佛答应下的八万兵马,不知准备好了没有。”

在两人图谋中,吐蕃叛军望谷鬼兵袭击大燕,国师先做内应,让鬼兵无往不利,由此燕国内乱,大雷音台再火上浇油趁势而起,吐蕃还要借给国师八万精兵,做起事之用。待国师稳固了势力,再转头灭掉鬼兵,既是帮吐蕃铲除叛军,也能为燕顶在国内更添声望。

另外燕顶‘请客’,出金百万买犬戎十万狼卒,配合吐蕃两面夹击回鹘,这么做倒不是为了灭掉回鹘,主要是为了在大活佛与国师图谋大燕的时候牵制住回鹘,为吐蕃免去后顾之忧;另则是给大活佛出气,报复回鹘办登基大典、与吐蕃的七七大庆唱对台戏。

博结没急着回答,而是反问:“犬戎的事情怎么样了?我听说你送给狼主的金子在边境上出事了。”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感慨:“这么多的金子,被燕兵缴了去…景泰平白发了一笔大财,真让人羡慕。”

百万两黄金分做三十万定、七十万本金,其中的大头被帛夫人和谭归德劫走了,而被大雷音台置于边关重镇的三十万黄金,帛夫人没能力去劫,但她也没闲着,把这件事‘告密’给燕国的边关大将……这还是宋阳在饭馆后院给他们疗毒后出的主意。

燕顶的所有算计都不瞒景泰,皇帝知道这笔钱的用途,可边关的将军又哪里会晓得,还道成功阻止来路不明的一笔巨款流入敌国是大功一件,给抢了回来上缴国库了。景泰曾还为此事暴跳如雷,险些诛了那位将军的九族。

百万黄金出了岔子,但燕顶犯不着和博结详细解释,是以大活佛不晓得这笔钱实际是被两伙人劫走,只道都被燕国收缴了去。

“出事后我就传令弟子,再重新筹集金银,勉强还算是应付下来了,如今定钱已经送过去了。”重新筹集巨款,比起第一次要更小心的多,但过程一帆风顺。究其原因,谢门走狗的主事、高手全都赶赴草原救人去了,没人在和国师捣乱事情自然也就顺利了。

燕顶说完,抬头看了大活佛一眼:“这件事你清楚得很,何必明知故问?”

钱是国师掏的,但‘买家’是吐蕃,与卖家回鹘联系的也都是大活佛的人,对于旧款被劫、新款到位、犬戎向西关增兵,这些事情博结都一清二楚的。

博结伸手搔了搔光头:“也不算是明知故问,主要是我挺好奇的,不知道你到底有多少钱,刚才又不好意思直接问,总得先抻出来个话头。”

燕顶腹语沉闷:“小门小户,三瓜两枣,不值得大活佛挂心。”

博结哈哈一笑,暂时没再追问,暂时转开话题,回答了燕顶刚才的问题:“你要的八万兵早就列于东疆了,什么时候想要,随时都可以拿去。不过…他们的身价,你没忘记吧?”

“折损一人,赔金二十两,大活佛放心,我记得牢靠。”见博结总是在钱上打转,燕顶的语气渐渐变得清淡了。

博结一本正经地解释:“不是我矫情,也不是我小气,主要是帮你办事非得出尽全力不可,给你的这八万人,真正是我高原上的精锐,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哪怕折损了一个,我都会心疼上几天。”

燕顶没和他兜圈子,直接问道:“想加些价钱?”

博结眼睛一亮,身子前倾:“你也这么想,那可好得很了……”

不等说完燕顶就冷笑了一声:“二十两金子一个人,不算少了,大活佛走遍天下,也找不出这样的价钱。”

燕顶的语气坚决,博结呵呵笑道:“不加就算了,你也不容易,算了算了,不提了,仍是原议,死一个人你就赔我二十两金子……对了,以前都没提过,这笔钱怎么给?”

说着,他还伸手一拍光头:“我这个人,一沾到银钱事情就心里烦躁,难免想得不周全,莫见怪啊。要说你也有不对,你的心思比我细致多了,我没想到的,你该提就得提出来,哪能样样事情都要操心。”

燕顶不理会他的废话,只是追着正题,淡淡道:“什么叫做这笔钱怎么给?你给我八万兵,最后我还回来七万,就再加二十万金,差了多少人,我作价补还给你,如此是了。”

博结‘哈’地一声笑:“幸亏我问了一句吧!不妥不妥,简直大大地不妥。你看啊,这八万兵随便你怎么用,不打仗的时候你要让他们唱高原调子给你听,也由得你…可是我又有什么依仗?万一连你都回不来了,我岂不是白白扔掉了八万儿郎?你把人领走了,总得给我留下个‘保证’吧?你这个结账的法子不成。”

大活佛语气商量,说出了自己的办法:“你放下心,我不会加价,不过是过程变一变,一个人二十两,八万个人一百六十万两,你先把钱送过来,然后再把人带走,等将来你登基大统,还我兵马的时候咱们再算账,少几个人我就扣下几个二十两,剩下的还给你,当然了,你要是一个都不少的还给我,我敲锣打鼓地把钱如数奉还。这是儿郎们的卖命钱啊,我可真不忍心去挣。”

燕顶冷笑不语。

博结等了一会,见他还不出声,又关切问道:“怎么不说话?可是囊中羞涩?哈哈,不能够,你有钱……咳,算了算了,念在同时佛门一脉,我再退一大步,不用你把全部价钱都押过来,直接削掉一半,你先押五成,八十万两,可以了吧?”

说着,博结的口气忽然冷了下来:“不能再少了,否则我都没法向他们交代,我们高原儿郎不比你大燕子民那么顺从,人人心中都有一把火气,若你太计较这几两金银,惹怒了他们不肯跟你去,我也没办法。”

燕顶目光平静:“鬼兵枕戈以待,大事图谋在即,八十万两黄金,一时半会我凑不出,你若一定要见钱才肯借兵,我们便不用谈了。这就散了吧,你去忙你的七七大庆,我去告诉望谷不用攻燕了,他们以前做什么,以后就借着做什么去。”

一旁的乌达立刻厉声叱喝:“大胆!”

国师缓缓转头,看了乌达一眼,目光里忽然透出了一抹笑意:“你千万别再开口了,切记,切记。”

铁面生冷,诡异而僵硬,唯独那双昏红的眸子里透出笑意,乌达心上一冷。

博结对弟子挥挥手,用吐蕃话呵斥了两句,随即又转向国师笑道:“你看你这人,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转眼就急了,好歹你也是佛门弟子,总得有些涵养功夫不是…没现钱不妨事,你慢慢凑,一年半载的无妨,我等得…不过大事不等人,耽误不得,或者这样,你先给我写个条子?有张白纸黑字的文书,我至少能给儿郎们一个交代。”

这次国师犹豫了下,点了下头:“纸笔拿来。”

博结一个劲地摆手:“不急不急,话还没说完呢,我们吐蕃习俗,将士出征前,要先行犒赏激励士气,他们替你去打仗,这笔钱总不该由我出……”

不等说完,国师就打断道:“我给你打一张百万金的借书。”

博结命人摆上笔墨纸砚,国师纸笔歪歪斜斜地写了一封借书,落印落款一应俱全,大家都是明白人,细节上也休想能隐瞒,燕顶没私藏小小心机,最后不忘摘除手套,画上了一抹脓血,他的独门暗鉴。

博结看过借书,满意而笑,待笔墨和血迹都晾干后,将其收在自己怀中,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对国师道:“刚才不是说要讲一讲正经事么,结果怎么就拐到出兵、打仗这些烦人事情上去了。”

原来刚刚说的那些都不是正经事,燕顶无所谓地摇摇头:“你的正经事,是什么事?”

博结兴致勃勃:“我的七七大庆,你是贵客中的贵客,又是中土第一号的大财主,我实在忍不住想问问你,给我带来了什么礼物。”

大活佛的竹杠越敲越响,燕顶笑了起来,单手重负背后,正视博结,缓缓说道:“盛景和尚祝大活佛万寿无疆、开创吐蕃亘古未有之盛世。”

说完,燕顶收声了。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礼物么,就是这一句不咸不淡的祝辞。

仿佛不甘心似的,大活佛又等了一阵,总算是明白了燕顶的意思,毫不遮掩脸上的失望,用明知燕顶能听懂的吐蕃话咒骂了两句,随即又复喜色充盈:“拜领国师好意,有你这一句话,可比得上百万黄金的重礼了……”假惺惺的半句客套,博结又把话锋一转:“最近我得了件宝贝,可惜旁人见识短浅,大都不识货,给他们看也没意思,难得国师法驾光临,正好来请国师一起赏鉴。”

说完,放开声音吩咐了几句,一个金殿武士走出来,手中捧了一只锦缎包袱,恭恭敬敬摆放在大活佛与国师之间。

大活佛走下宝座,亲自动手打开了包袱……包袱里是一张皮子。随着博结手腕一抖,皮革尽数展开,四肢齐全,五官仍在,赫然是一张‘手工精湛’、完美剥下的人皮。

就连乌达也不知道师尊的用意何在,抬眼望向人皮,依稀觉得有些眼熟,运足目力再仔细观看,心中猛地大吃一惊!虽然已经变成皮子、没了充实人形,但此人生前的特征全部得以保留,脸上的红痣、胳膊上的胎印、还有左脚少了一根尾趾……果然是熟人,基恰堪布。

大活佛座下两个最信任的人,心腹弟子乌达、柴措答塔宫大总管基恰堪布。

最近几天里乌达都没见到基恰堪布,还道外出公干未归,哪想到他竟被大活佛活剥了人皮。只是乌达还有些糊涂,大活佛把基恰堪布的皮当做宝贝、给燕国师看是啥意思。

不过乌达的心思不慢,略略一想便恍然大悟,随即又惊出了一身冷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