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 第1140章 前路不明(求订阅求月票)

在赵村时,张卫东所喝的茶叫做‘金霞岩茶’的大茶饼,据说是在庆国一个叫金霞山的茶区所产,名气很大,产量也很高,而且茶叶生意是庆国的一大特色和重大经济来源,遍布了诸多国家。

不过,张卫东买来的只是最下等的茶饼,带着苦味,只能用来解渴,就这还是好不容易从别人那里分来的,价格高,500铜币一斤,比一般的酒可昂贵多了。然而一个冬天,当初的茶饼早就喝完了。

当然了,张卫东出门来买茶叶只是顺带,了解下任县县城、边境的境况等等一些消息才是真的。

虽然带着众人跳出了赵村,但任县处于两国边境,战乱不断,说不定什么时候任县就牵扯进去了。张卫东不想将大家带进危险境地里去,再说,也与他养伤的计划不符合。最好是那种稳定的环境,才便于他养伤。

另外,与一国的军、队相比,一般来说个人武力算不了什么。所以,他得更加注意才是。

目前,考虑到女人、孩子,所以暂时留在了任县,再看下一步的打算。

“有子午茶、元雾茶么?”张卫东扫了一圈,面现遗憾,朝林掌柜一点头,询问道。

什么茶?

林掌柜怔了下,不确定的道:“客人说是什么茶?”

“子午茶,子时、午时才能生长和采摘的奇茶,一株三尺高,99叶片,茶株通体黑色。叶片通体白色,夜里能发豪光。元雾茶。一株一次产528片,金色叶片。上有奇特纹理,不需再加工。”

这是什么茶?

林掌柜被震住了,不知道怎么开口。

原本他见张卫东一身普通的棉质长袍,文质彬彬,但却完整,可能只是一个家境一般的书生、穷账房。这下却不敢轻视了。

张卫东说两种茶,若有其事,不似作假,可他压根没听过如此神奇的茶叶。难道。这人还是茶道大家?

张卫东看看,遗憾的说道:“看来林掌柜没听说过了,那就算了。”

“林掌柜,你这里有什么好茶,麻烦介绍一下?”

“哦,好,客人有什么讲究?”

“叶茶、花茶都无妨,绿茶、红茶、乌龙茶都行,但品质要好。只要散茶,不要拿那些茶饼、茶末的来糊弄我!”

林掌柜一听,顿时再收起了打算敷衍的态度,介绍起了几种茶叶。

实际上。别看茶坊开在南街上,但经营的茶种类并不多,一半是金霞茶叶。只是分了几等,还有几种小量茶叶。但价格略低,品质也差点。只图喝个新鲜。

到最后,张卫东还是买了金霞茶,三峰金霞,据说是天云茶坊最顶级的茶叶,一两得2银币。他有一个好鼻子,就算不用看,一闻就知道好、差。林掌柜没说谎,天云茶坊里,这所谓的‘三峰金霞’茶,无论色、香、味、韵在众茶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2银币一两,一斤20银币,价格非常高。许多人一家三口一年都花不了10银币。

当然了,在任县,这种茶叶怕是最上层的一些人才能享用到了。因此,林掌柜也没准备多少,存货堪堪五斤,1金币的价格被张卫东打包了。这乐的林掌柜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客人是才到任县的吧?不知客人贵姓?”林掌柜接过金币,检验了真伪后收了起来。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穿着普通,但出手却大方,买走五斤顶级茶叶眉头都没皱一下,看走眼了。

张卫东一拱手道:“好说,鄙人姓张,添为东街‘永和堂’的坐诊大夫兼掌柜!”

大夫?东街那条贫民街开了新药堂么?

林掌柜恭敬了几分,说道:“原来是张大夫,失敬失敬!张大夫不忙的话,不妨坐坐,小柳子,取我珍藏的‘乌云茶’!”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一会儿功夫,店伙计勤快的提来了水,取来了一小簇的黑色茶叶。

林掌柜动手沏茶,十分的小心,完后斟茶,张卫东也没客气接过,略略一闻,面现惊异。

“好茶!”

“这‘乌云茶’产自万里之外的大秦国,金霞茶区之外,本打算进一点货,但可惜产量太少了,据说一年才产不到2000斤,极难制作,就是郡城的大行商也很难买到,大多进王宫、皇宫了,我这也是十年前从朋友那里分润了一点自己喝的,也要喝完了。”林掌柜看出了张卫东的心动,便解释道。

茶汤墨色如一团乌云,凝聚不散,茶如其名,十分奇异。

张卫东面上遗憾,心里却惊喜。

这哪是什么凡茶?

上面有比较浓郁的元气波动,两三倍之强,就算远比不上最差的下等元茶,那也有百分之一的程度了。若他天天喝此茶,坚持几年,或许能缩短疗伤时间。而且凡人长期饮用,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武者来说。

可惜,这乌云茶太少了。

而且听林掌柜的话,这茶叶极难买到的,价格必定很昂贵。

“哦?这乌云茶的确比三峰金霞要好,不知那里能买到?大概什么价?”张卫东还是问了句。

林掌柜笑道:“张大夫是茶道高手,不过,乌云茶每年进入庆国的不到200斤,还大部分在王侯手里,到了市面上的估计只有50斤,一两作价20银币都有价无市!”

“有钱也买不到么?”

“基本买不到,上面的跨国行商把控的很严,不够资格的拿不到货。”

张卫东顿时明白了。

跨国行商将此当做了福利,分给了下面的大行商,便于影响和控制。

喝了会儿茶。张卫东打听了一些药材渠道、帮派消息,总算不虚此行。

林掌柜的确算地头蛇。一些生意上的事多少知道些。比如永和堂新开,挤入了任县县城。肯定受到同行的排挤。而偏偏,任县的药材至少一大半掌握在七八家药堂手里,不给永和堂发货,永和堂只能干瞪眼。

不过,还有一小半的药材渠道掌握在行商手里。

实际上,那些从外地来的行商要经过任县这关卡,被收税,同时也会做点生意,五花八门。而药材就是部分生意。至于采药人,那作用很小,而且采药得碰运气。因此,永和堂要有稳定的药材供应,还得从行商身上想办法。

再说帮派,猛虎帮分舵、本地的狂风帮,其中猛虎帮是过江龙,狂风帮是地头蛇,涉及的生意有镖行、武馆、赌场、保护费等。就比如。西街、北街掌握在狂风帮手里,而猛虎帮分舵则瓜分了贫民区的东街和南街,似乎略占下风,但摩擦不断。

林掌柜提醒。若要稳当开药堂,一定要按时交纳保护费。类似张卫东这月中开药堂的,下半月免了。下月初统一收取,至于多少。林掌柜没说。但天云茶坊一月的保护费是2银币。

交浅不言深,喝茶之后。看林掌柜偶尔忙下,张卫东再三感谢之后,提出了告辞。

临了,张卫东还拜托了林掌柜一件事,那就是看能否买到‘乌云茶’,一两可以按40银币的价格。同时,又买了50斤的下等茶饼。这让林掌柜心情大好,尤其是这50斤下等茶饼,以为是示好之意。但他不知道,茶叶可以入药,配伍成不同的药剂,作用奇佳。

提着茶叶,回了东街,这时已是午饭时间,众人都在,准备开饭了,外出打探消息的赵弓箭也回来了。

将茶叶放好后,大家在一起吃饭。小庄园里在厨房的隔壁专门开辟了一间餐厅,几张四方高桌、矮桌摆着。今天开始,还多了一位有四十来岁的私塾先生,赵夫子,童生出身。这人是郑县尉介绍的,据说颇有才华,可惜时运不济,考了几次没中秀才,潦倒至今。

张卫东也是第一次见,给出的待遇很高,包两顿饭,一月还有1银币可拿。

赵夫子尽管四十来岁,留着长须,但已是老态。不过在赵夫子面前,一群孩子表现的很乖巧,和平时的捣蛋的模样可不一样。这让张卫东看着一乐,看来,赵夫子教授这帮小家伙们是足够了。

在开饭前,张卫东和他交谈认识了下。

“这位是赵先生吧,孩子们有劳先生教导了!”

“张大夫客气了,老夫应该的。”

“赵先生请坐,我们家没那么多规矩。”

“——”

大盆的肉臊子,大盆的面条,香喷喷的,想吃自己去舀,吃到饱,吃的好。这样平时的伙食在任县都是上等的了。

张卫东吃饭快,饭量大,先吃完就出去了。而赵夫子在临走时,赵猎狗送出了门,同时,许清还将剩下的肉臊子面让他端盆带回了家。赵夫子矜持,有读书人的清高,但最后还是接下了。

这是许清打听到了赵夫子家里还有幼孙,日子过的很差,而张家这样也是收买人心,让赵夫子在教授小月月、狗蛋他们时能够上心。果然,之后赵夫子的授课更加认真了。有时,赵二宝几人也被张卫东赶去认字,赵夫子也没有不耐。这是后话。

张卫东正要去药堂,许清叫住了他,进屋取出了两张拜帖。

“张大哥,上午有人上门拜访,留下了拜帖。”

“哦?”

张卫东接过打开一看,却是东街其余两家药堂的,圣手堂、济世堂。不过,拜访的人却不是两家的大夫,也不是大掌柜,而是二掌柜,说白了来人只比伙计高一档。

张卫东淡淡一笑,说道:“看来东街不大,永和堂一挤入,这两家马上就来打探虚实了。”

许清一惊,急忙道:“那怎么办,我们是新来,对方可是地头蛇,万一使坏的话——”

“不用担心,永和堂不怕它们,况且,永和堂也没打算做穷人的生意,只做富人的。”张卫东说道。

一个任县县城里有七八家药堂,这不算少了,多一个永和堂,竞争巨大。况且,张卫东开永和堂,也不是真的准备行医,只是打发时间,同时赚点生活费罢了。以赵二宝等人练武的消耗,一月一人1银币那是不够的,最起码得3个银币。而再他们没成长起来前,还得张卫东来赚钱,赚足够的钱,只有从富人身上才能满足。何况,众人在任县能呆多久,那也是未知数。

许清有些不解,但也没再说什么,她知道张卫东有了决定,那不会轻易更改。

“那要不要回帖?”

“不用!”

“你打算亲自回访吗?”

“呵呵,不会,好了,你不用操心这些小事了,回头他们就知道永和堂的打算了。”张卫东拍了拍她的手,宽心道。

许清脸蛋一红,忙瞧了下四周,但没抽出手。

一会儿后,张卫东和赵弓箭去了永和堂。

赵弓箭买了十几本医药书籍,还是好不容易翻出来的。整个任县里的医药书籍大多掌握在大夫手里,书贩那里并不多。另外,他还花了点酒钱,打听了到了行商的事,也找到了几名采药人。采药人的接触倒是顺利,哪里的价格高,他们采到的药材自然卖给哪里。

不过,通关的行商并非天天有,往往十天半月才有一拨经过。

而想要及时得到行商的消息,只能让守城门的军士通报了,但那属于‘平南军胡骑营’,连县令都命令不了。自然的,让守城军士给永和堂消息,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老爷,不如找郑县尉帮帮忙?”赵弓箭建议道。

看张卫东和郑县尉谈得上话,而且郑县尉在任县是实权大人物,若能搭好关系,对永和堂自然有利。而且永和堂和租住小庄园、请私塾先生,也是托了郑县尉的关系。

张卫东却说道:“上次和郑县尉、李长坤交易,那只是交易,并非人情,我们与郑县尉的关系也只是认识罢了,可不到熟稔的地步。而且,就算有点小人情,我们也用光了。”

赵弓箭顿时傻眼,这可怎么办?

“好了,这也不是多大的事,目前药堂里暂时没什么事,你的任务是尽快熟悉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三教九楼的消息也不妨听听,这样我们也不会耳目闭塞。”

整个下午,永和堂里一片安宁。

没病患上门,张卫东一边翻看医药书籍,通篇略读,一边喝着‘三峰金霞’,等到看天色不早了,直接关了门。

这第一天过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