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无限之华山掌门路 > 040 父子

无限之华山掌门路 040 父子

作者:会飞的火星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1:10:58 来源:笔趣阁

看到林不凡点头后,王焕章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王焕章对于林不凡能否搅乱西夏有着充足的信心。九年前由于完颜洪靖的临阵脱逃,导致横山防线全面溃败。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可怕景象,王焕章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自己的部下,死守横山要塞。把自己的生命当成祭品,献祭给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而就在王焕章万念俱焚之际,一个年岁不大的少年,来到了两军阵前。并运用不可思议的手段,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逼得西夏大军黯然回返。

这种扭转乾坤的本事绝非凡人可以拥有,这位来自华山派的少年,莫非是天神下凡吗?说实话,这种念头不止一次在王焕章脑海里浮现,但是马上,就被他扔到西伯利亚去了………………

王焕章自小深受儒家的教育,对于这样神神鬼鬼的事情,一向是敬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一直都是儒家弟子,面对一些神异之事的基本处理标杆。

当年孔子在教育弟子之时,对于怪、力、乱、神四类奇谈怪论一向是三缄其口的。

怪,说的是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天文现象,比如日食,月食,彗星等等。和一些反常的气候现象,比如六月飞雪什么的…………孔子对于这类事情一向不多话,因为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制约,孔子不可能知道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既然不知道那就闭嘴,胡乱的猜测,只会造成庸人自扰。

但是可惜的是,自从汉朝董仲舒提出了制约皇权的天人感应之后。那些儒生不但大谈特谈,而且以这种事情作为武器,去打击政敌,夺取利益…………

力,说的是勇武。后来孟子曾说过“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我用力量来让别人听我的话叫做霸道,我用德行让别人听我的话才可以称王。武力或霸道不符合儒家

的原则。当然,这也是孔子的看法。儒家认为靠武力征服别人不是正途,将来一定会有不当的后果,譬如等你衰退的时候,别人也可以用武力把你征服。儒家“尚德不尚

力”,德是可大可久的人文理想,力则必有后患。所以孔子对于武力征服这种事情,一向是不谈的。

但是后来的文人为了打击武将,把这句话,断章取义。要知道孔子他说的武力征服和德行征服,都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征服………………换句话说,无论孔子还是孟子,都是支持国家扩张的…………他们只是在手段方面有异议,但是目的却很明确………………征服!!!而且王道,不是说直接给敌国送东西………………所谓的德行征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至少一手甜枣,一手大棒,是最起码的手段。

乱,说的是犯上作乱。春秋时代,礼坏乐崩,昏上乱相固然不少,乱臣贼子随处可见。孔子不去谈论这些事情,因为谈多了,好像心里也跟着受到干扰,人性的负面情绪受到刺激,以为天下都是不正常的人,自己又何必坚持原则呢?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当然绝口不谈“乱”了。

可惜呀!后来犯上作乱,就成了帝王和文官打击异己的一种借口。嗯,不管你是不是犯上作乱,只要你挡了别人的路,必须被“犯上作乱”…………

神,这个说的不是鬼神,说的是神秘事件。对于人们信仰鬼神,孔子一向是支持的。比如他曾在孔子说禹很伟大,“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自己吃得很简单,对鬼神祭品却办得非常丰盛。这就是在谈论鬼神。孔子从未怀疑鬼神的存在及意义,那是属于信仰的领域。信仰需要诚敬之心及实践之志,光靠言谈是不够的。孔子反对的是那些自商周流传下来的类似占卜,算命之类的事情。

说实在的,算命的事不能说完全不准,像有些人可以预言将来如何。只是通常一个人算命算十次准一次,九次不准都没人说,那一次准的却被很多人加以宣扬。以今日来说,求神拜佛或者烧香算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使人疏忽自己的责任,无法活出人的尊严。

孔子之所以不谈怪、力、乱、神?是因为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理性清明的人文主义者。他认为人生有正路要走,你不要费太多心思在“怪、力、乱、神”上面。在

人的能力所及范围,绝不逃避责任;在人的能力所不及的范内,则乐天知命,不再徒逞口舌或强为说词。

当年林不凡宛如天神下凡一般,帮助王焕章逼退了西夏大军。这件事在当年跟着王焕章死守横山要塞的老兵中,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有些士兵把林不凡当神仙来看待,毕竟在关中到处都流传着陈抟老祖的传奇事迹…………

现在这些士兵,已经成为了王焕章军中的中层,乃至高层军官。他们现在还会对新兵们,讲述当年的林不凡造成的神迹。当然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真的很像神迹…………

王焕章从小可是受过正统的儒家启蒙教育的,同时他更是一位杀伐决断的统帅。那些士兵不清楚,但是他很明白。他知道,林不凡之所以能扭转乾坤,那是因为他有一手神鬼莫测的神功。他麾下也有不少是精通武艺的将领,那些将领在战场上配合大军,确实能发挥出不可思议战果。比如今晚跟着他来的两位心腹将领,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王焕章却丝毫没有阻止,因为他的纵容,现在横山防线的士兵们,都对这个神奇的华山派掌门,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王焕章想得很深远啊!!!

为此,他甚至宁愿在延安府等林不凡一句话,也不前往横山要塞指挥大军。在他看来只要林不凡能够答应前往西夏,那么横山防线外面的西夏大军就根本不足为惧。

当王焕章放下心头的巨石后,他就把视线投向了自己儿子。说说这就八年了,儿子也从一个十多岁的顽童,变成了翩翩少年。但是无论王元贞怎么变,王焕章都能第一时间的认出他来,这可是自己亲生骨肉。

当年,他为了取信于金国朝廷,不得不忍痛将王元贞送到了华山派出家为道。一则是为了取信于金国朝廷,二则是为了取信于林不凡,这三则就是为了保他的命…………

王焕章娶得那个金国公主,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常年都驻扎在外,一年都回不了昭武大将军府邸,要是把王元贞一个人扔在家里………………王焕章想想都不寒而栗…………

当王焕章的视线投向王元贞之时,林不凡就顺势说道:“王将军,你身后的这两位将军甚是勇武,不知可否引荐?”、

王焕章闻言,立刻就感激的看了林不凡一眼,说道:“你们随林掌门去那边叙话,我要和这位道长…………”他身后的两位心腹也都是伶俐之人,朝王焕章一躬身,就朝林不凡伸手做出了请的姿势。林不凡点了点头,就和他们去了另一边…………

当三人都走远后,王焕章就迫不及待的伸出颤颤巍巍的右手,下意识的就想要摸摸儿子的脸庞。

当王焕章的手马上碰上王元贞的脸庞时,王元贞忽然后退了一步,朝王焕章拱手道:“华山派元贞,见过昭武大将军!”

王焕章看着满脸戒备的儿子,脸颊狠狠地抽搐了两下。不过片刻他就长叹了一声,伸出的右手在虚空抓了抓后,就收了回来。看得出来,王焕章并没有抓住他想要的东西………………

“当初让你出家,不过是权宜之计,在为父面前,就不要叫你的道号了…………”王焕章嘴角嗫嚅了两下后,怅然若失的说道。

当初王焕章把王元贞送到华山派出家后,完颜璟可是亲自御笔为王元贞取了道号,而道号就是元贞…………

一时间,父子二人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时隔八年,王焕章有一肚子话想对儿子说,但是话到嘴边,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一遍一遍借助天上微弱的月关,贪婪的打量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为了避嫌,他这些年虽然思念儿子,但是却不敢踏上华山半步。

此时王元贞心里更是心乱如麻,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亲。小时候,父亲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他武艺高强,弓马娴熟;他胸中藏有百万兵,谈古论今,神采飞扬;他一腔正气,一身傲骨,粪土万户侯…………

但是当父亲接受金国的册封,迎娶金国的公主后,这一切的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当年的王元贞无比痛恨自己的父亲,尤其是爷爷临终前一番恶毒的诅咒,更让他午夜梦回,泪湿枕巾。但是现在他已经二十岁了,不再是孩子了,他跟着林不凡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已经可以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了。但是…………理解是一回事,他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父亲,甚至无法面对这个父亲。

他其实不想来的,但是在林不凡的高压之下,他没有选择。当没有选择后,他一路上不止一次的在心里酝酿,见面后,该怎么骂他,该怎么…………但是他现在什么都说不出来…………

面对热情的父亲,他心里甚至有些惶恐,有些戒备。

“你这些年在华山派过得怎么样?”王焕章踌躇了一会后,还是决定说点什么,哪怕是废话也好,他不想浪费这个难得的见面时机。

“师父对我很疼爱,师兄对我很照顾,我过得很好…………”

之后,父子二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今天和你师父一起住进客栈的还有一个少年,和一个小丫头,他们是谁?”实在受不了诡异沉默的王焕章,开始没话找话了。作为延安府的实际执掌者,王焕章对于延安府的控制,可谓严密无比。查到林不凡一行几人,还是没问题的。

“那个少年是我师弟,几个月前,才刚刚入门。至于那个丫头,他是我们在路上救下来的…………”说到这里,王元贞嘴角忽然露出一丝冷笑,对王焕章说道:“大将军想听听她的故事吗?”

“说来听听!”这个小女孩的故事,他兴趣不大。他在乎的是,这是儿子说的………………

“当日,我们师徒经过庆阳府时,看到有一些流民在庆阳府周围徘徊不去…………”

“没道理呀!这几年关中又没有遭灾,虽说算不上风调雨顺,但是老百姓应该还过得去呀!!!怎么会有流民?”王焕章刚听了一点,就提出疑问。流民一般是遭遇的大型灾荒,呆在原地已经快饿死了。被逼无奈,才四处流浪,希望能为自己找一条活路…………一旦流民泛滥的时候,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所以王焕章对于流民非常敏感。

“当时我也是这么问师父的,师父说,这些流民仅仅是小部分。不像是遭遇的灾荒逃难的,倒像是田产被侵占,被迫流浪的…………”

“嗯,这样就说得通了。不过这样大规模侵占百姓田产,庆阳知府就不管吗?”

古代的百姓都是以耕作为生,土地田产就是他们生活下去的保证。土地是个好东西,谁都想要。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就开始利用各种手段侵占那些可怜百姓的田产。那些百姓有些会成为佃户,为他们的东家耕作,然后东家负责养他们。但是有些百姓就会被驱赶出来,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

“管————”王元贞忽然拔高了语气,冷笑道:“那个知府竟然还派出官差,驱赶那些可怜的百姓。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百姓,被那些凶恶的官差打的四散奔逃。然后庆阳府,继续是太平盛世…………”

已经是官场老油条的王焕章,一听就明白前因后果了,立刻就摆了摆手阻止王元贞继续讲下去。

“庆阳知府是荆王的人,我动不了他!!”

“是的,庆阳知府是出身荆王府,永兴军路转运使是胥持国的门人,秦凤路转运使是元妃的堂兄,他们来路都不小。但是你这个昭武大将军就是泥塑的吗?你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霍乱关中而无动于衷?你是不愿意管,还是不敢管,亦或是…………”

听到这里,王焕章眼角立刻闪过一丝精光,饶有兴致的看着儿子,问道说:“亦或是…………什么?”

王元贞瞪着王焕章,一字一顿的说道:“故————意————纵————容!!”

当王元贞说出这四个字后,他瞬间感到一股刺骨的冰冷气息从王焕章双眼中射出,他整个人不由的打了个哆嗦。好在不过片刻,这股气息就消失了。

“好小子,林掌门前些日子曾来信告诉为父,说是你该学的都学的差不多了,希望为父能带你历练一番。为父原本还不信,不过现在看来你还有些本事。为父明日就要动身前往横山要塞,你也一起来吧,让为父看看你到底有几分斤两!!!”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