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斗狗大赛(10)

大唐道君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斗狗大赛(10)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9:37 来源:笔趣阁

关于封赏的事情解决完了,高宗就开口说道,“再说说下一件事情吧。”

这次李绩没有再开口,说话的人是许敬宗,“陛下,十月份,你要跟娘娘一同去泰山封禅一事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安排?”

泰山封禅自古有之。

其实,每一朝的每个帝王都想有这么一次,可惜并不是谁都可以有封禅的资格。高宗之所以敢去泰山封禅,是以为有太宗留下的雄厚国力,再加上大唐在西域的扩张以及在东北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这才有了封禅的底气。而许敬宗口中的封禅之事之前早就定论,现在讨论的就是谁留守长安城,谁随行前往。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这次封场仪式最重要的是,武后要随行高宗进行封禅仪式,还要参与祭祀典礼活动,这才是需要商讨的。

历史上,高宗和武后先从长安回到东都洛阳,让李弘留守监国,而他们又在洛阳待了三个月,才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

这次武后想要参与封禅的祭祀活动,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以武后现在的实力,想要改变是不可能,因此李弘在这件事情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他很清楚,武后的权力**膨胀就是因为这次封禅开始,他现在也没有办法。然而有一点李弘很清楚,就是这次封禅,武后会借武元爽和武惟良的手毒死魏国夫人贺兰敏月,其次会以贺兰敏月的死而弄死武元爽和武惟良。

李弘对武元爽和武惟良这两个便宜舅舅没什么好感,不说没有好感,他还很讨厌他们。但是对于贺兰敏月,就这么被毒死,成了武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李弘有点于心不忍。

说白了,贺兰敏月当初入宫侍奉高宗,其实并非出于她的本意,只是后来她的母亲韩国夫人死了,她和贺兰敏之需要有个依靠才行,才选择了心甘情愿的侍奉高宗,慢慢的就养成了她现在的跋扈性格。

因此,关于讨论泰山封禅一事时,李弘基本上在心里全都在想该不该救贺兰敏月。

等到大家商讨完毕,高宗便对李弘询问道,“弘儿,父皇的意思是让你留守长安,继续修养身体,而你母后的意思是,让你跟随我们去东都洛阳,一同去泰山封禅,你是怎么想的?”

还可以这样?

李弘没有想到武后会让他跟随他们一同去泰山封禅,不过仔细一想,李弘也了解的武后的心思,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历史上的他了,现在的他对武后的威胁很大,武后只有将自己带在身边才会安心。

李弘确实也想感受了一下泰山封禅的感觉,毕竟这是百年难遇的机会。但是他非常清楚,他要是跟高宗和武后离开长安城,监国的人就会变成李贤,这让已经知道了李贤对他的太子之位很有想法的李弘很不安,因此高宗这么一问,倒是让他陷入了纠结之中。

其实,李弘自己很清楚,他要不随行高宗和武后一同去封禅,武后也不会答应。就是说,这事儿李弘不答应也得答应,答应也得答应,他没有选择的余地,谁叫他现在的实力已经让武后很忌惮了呢?

不过李弘还是拒绝道,“父皇,儿臣愿意跟你和母后一同去泰山封禅,不过儿臣也不想这么早就离开长安城。”

“噢,为什么?”高宗不解的问道。武后听到李弘这么说,平静的脸色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这次吐蕃使团到长安城觐见父皇,虽然在儿臣这里没有占到便宜,可不代表着吐蕃对西域没有想法,不代表着吐蕃对大唐的西北没有想法。因此,儿臣想留守长安城防备吐蕃的不轨之举,能够让父皇安心去东都休养身体,再安心去泰山封禅。”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李弘只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高宗听李弘这么说,微微叹息了一声,就不再言语了。泰山封禅,对他的意义很大,对李弘的意义也很大,因为作为大唐的储君,能够在封禅过程中举行一次祭祀仪式,这对李弘的声望和今后的人望有很大的帮助,他之所以让李弘留守长安城,是因为担心李弘的身体,要是李弘真的能去泰山封禅,他倒也很乐意李弘随行,只是现在李弘自己拒绝了,他也没有办法了…

“弘儿,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次机会难得,可不要错过了。”武后语气轻柔的说道。李弘以国家大义为借口,要留在长安城,她也就没有再逼李弘的理由了,只能这么劝阻李弘了。

“儿臣也想跟父皇和母后同往,只是…”李弘为难的说道。

“臣有一想法,不知当不当讲?”突然,就在这时候乐彦玮开口说道。

武后很不喜欢乐彦玮,就淡淡的说道,“说吧。”

“陛下和娘娘十月份才从东都出发去泰山封禅,现在只是四月底,陛下和娘娘六月份便要去东都洛阳,要在洛阳待三个月才出发去泰山,这段时间里要不就让太子殿下留守长安城监国,等到陛下和娘娘出发去泰山时,再让殿下回洛阳一同前往,岂不更好吗?”乐彦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武后一听乐彦玮的建议,突然间脸色变得就更加阴沉了。

乐彦玮的建议,不但可以让李弘留在长安城监国,还能参加泰山封禅仪式,可谓是一举两得。李弘在长安城监国四个月,足够他在没有高宗和武后的情况下安排好一切了,到时候从长安城到泰山,来去只有两个月,就是让李贤替他监国,他也不怕什么。

高宗听乐彦玮这么说,不由的大笑道,“不错,不错,这个主意不错,爱妃,朕看就让弘儿留在长安监国,等我们十月份出发去泰山,再让他来洛阳跟我们会和吧?”

武后还能怎么说,是她执意要让李弘去参加封禅祭祀的,现在有个一举两得的方法她能反对吗?就只能冷着脸微微点了点头。

“同太子一起留下来监国的人选陛下可有决定了吗?”武后开口问道。

“朕还没有想好究竟让谁辅佐太子。”高宗摇头说道。现在的宰相团中武后一家独大,他很难做出取舍。因为留下他的心腹给李弘,他到洛阳之后跟武后的交锋中会落了下风,要是留下武后的心腹,他们要是对李弘监国掣肘怎么办?不是给李弘留下了隐患吗?因为监国可不是小事儿啊!

“要不就让乐彦玮、姜恪、窦徳玄三人留下辅助太子吧?”武后询问道。

既然不能将李弘带在身边,就只有留下姜恪和窦徳玄两人监视和掣肘李弘了,不过她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就又给李弘将乐彦玮给留下了,谁叫乐彦玮不受她待见呢?

高宗微微一想,就点头答应道,“就这样吧!”

因为姜恪是个老好人,对李弘的掣肘不是很大,仅凭窦徳玄一个人想要制衡李弘恐怕有难度,再者不是还有一个跟李弘走的比跟他走的还要近的乐彦玮嘛。

然而,这个时候,大家却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唐现在宰相不止是七位,还有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苏定方,武后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可她也忽略了苏定方,要是他们离开东都洛阳,苏定方回到长安城,以苏定方在军中的威望,再加上他太子少保、北衙大都督的权势,窦徳玄又岂能是苏定方的对手?估计大唐也只有李绩和许敬宗才能跟苏定方一较高下吧!

见高宗对自己的决定没有异议,武后也很满意。

两件大事商量完毕,高宗也累了,就让大家退下,不过却留下了李弘。

待到宰相们退出了紫宸殿,武后便开门见的问道,“太子,长安城的白鹭书坊是你开的吧?”

“回母后的话,是儿臣让闫庄开的书坊。”李弘诚恳的回答道。

“活字印刷术也是你发明呢?”武后继续问道。李弘不敢隐瞒武后如实的回答道,“这倒不是,儿臣只是有一个想法,具体是安排少府监安良臣做的。”

“那现在长安城人手一本的《道德经》也是你下令刊印售卖的?”武后的脸色有点阴沉,声音也大了几分。

“对。”李弘回答道,“因为《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字数少,容易刊印,而且价格便宜,大家都买得起,儿臣才会这么做。”

“弘儿,你身为大唐太子,自开书坊经商,这不合你太子的身份吧?”武后将目光移向高宗问道。实则是告诫高宗,太子做了有失他身份的事情,现在需要你惩罚他。

“回父皇和母后,儿臣开设书坊,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大唐读书人,因为长安城的书坊一本书要卖一贯钱,有的书要卖十几贯钱,很多寒门子弟都买不起书看,科举也就成了士族门阀子弟的科举,而儿臣的书坊一本书籍只卖二百文,儿臣开书坊,就是想通过便宜卖书,能让大唐的读书人买的起书,读的起书,全都是一片爱国之心啊!”李弘诚惶诚恐的说道。

话说,他开设书坊,不光是为了挣钱,还在于收买天下读书人的心。因此,说什么他也不能将书坊给让出去了。

“爱妃,朕倒是觉得太子这么做没什么过错,这件事情就算了吧?”高宗说道。他本来也不想李弘开书坊卖书,可一听到李弘说,能够让寒门子弟有书读,今后的科举不再是士族门阀子弟的科举,他就心动了,因为高宗也很厌恶士族门阀左右大唐的朝政,很厌恶大唐的科举成了士族门阀子弟的科举。

武后心里也很清楚,李弘这么做对大唐的统治有好处,她清楚高宗之所以支持李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也不想在这件事情恶了高宗,就淡淡的说道,“陛下说的是,不过太子刊印这么多《道德经》售卖,让长安百姓人手一本道家典籍,这是否会引起佛教的不满呢?以为朝廷偏袒道家,这样做会不会激起佛道之间的矛盾呢?”

高宗彻底无语了,大唐离国之处,就尊道教之祖李耳为始祖。那么道教就是大唐的国教,李弘刊印《道德经》怎么了?只是他也知道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跟武后交恶了,就向武后说道,“那爱妃的意思是?”

“佛教和道教都是大唐宗教,我们都该一视同仁,不该有所偏袒,太子既然刊印了这么多《道德经》典籍,不如也刊印相同数量的佛教典籍放在白鹭书坊售卖吧?陛下以为呢?”武后终于说出了她心里的想法。李弘的道家气运,她是佛教气运,她跟李弘争权夺利,说白了就是气运之争,现在李弘的道家气运因为《道德经》而增强了很多,她想扳回局势,就得做同样的事情才行,因此让李弘刊印佛教典籍,再放到白鹭书坊卖才是正道。

“太子,你说呢?”高宗将目光移向了李弘。

“既然是母后的意思,儿臣必将照办,半年之内刊印佛教典籍二十万本,放于白鹭书坊售卖,母后认为如何?”李弘说道。

武后对李弘的态度很满意,就微微点头道,“弘儿能顾全大局,母后自然很高兴了。”

随后,武后又询问了一些关于**印刷术的具体事情,发现李弘已经将彻底控制了这门技术,是她想插手的计划落空了,因此她跟李弘简单的手了几句话,就让李弘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