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怎么延续

大唐道君 第一百六十四章 怎么延续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9:37 来源:笔趣阁

“弘儿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吗?”高宗见李弘没有离开的意思,就开口问道。他这个时候虽然已经累了,可因为李弘有事情要说,他怎么也准备坚持一下。

“父皇,佛教被赶出长安城之后,儿臣想以道教为基础,创立一门附和大唐的国教,不知道父皇能否答应?”李弘开口说道。他很清楚在以皆能为主的大慈恩寺众僧反叛大唐的这个点上,他要以道教为主建立国教,高宗一点不会反对。

只是,李弘的话刚说完,高宗还没有表态,武后就严厉的斥责道,“太子,你这是胡闹,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你知道自己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吗?”

其实,武后很清楚,李弘真的在长安城建立符合大唐利益的国教,而且以道教为基础。那么她在长安的气运势必要衰落到最低点。也就是说,以后只要她还在长安,就永远都压不住李弘。

虽然说她要跟高宗去洛阳,以后长住洛阳的时间要比长安多,可长安毕竟是大唐名正言顺的国都,大唐的气运都聚集在长安城。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她还是想跟李弘争一争。

“母后,这件事情做起来确实不容易,可对大唐的长治久安很有好处,尤其是在刘举叛贼死心不改,想要篡谋我李氏江山的时候,建立国教是很有必要的。”李弘也反驳道。

他说话时将巩固李氏江山的话说的很重,就是想告诉武后,你要阻挠,就等于阻挠李氏江山的稳固,同样也在告诫高宗,想要让大唐长治久安,建立国教势在必行。

“你有具体的想法吗?”高宗突然开口说道,李弘的话显然让他很动心,他也很清楚没有长久不衰的王朝,可要是能在他手里建立国教,延续大唐的国祯,他即便没有高祖一样的建国伟业,没有太宗一样的治国才能,同样也会比肩于两位先祖。对于一位帝王来说,他想要的现在都有了,能奢望的是什么?还不是在史书上留下尧舜禹汤的美名?

李弘听高宗这么问,忙将关于建立国教的奏折呈给了高宗。

武后见李弘反驳自己不说,就连高宗也忽视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她有点愤怒,不过还是强自忍住了没有发作,只是眼神犀利的盯着李弘。

高宗看李弘的折子看的很认真和仔细,一边看他一边问道,“教君要在国教中选取,不过还需要国君任命才能有效,这个想法不错。”

“嗯!让国教拓展西域版图,让他们在西域和西域以西的地方传教,朕觉得可行。”高宗又满意的说道。

武后听到高宗对李弘的奏折上的评价很高,她的脸色就更加阴沉了。因为听高宗的口音,他似乎已经同意了李弘的建议。

建立以道教为基础的国教,这对武后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啊!

当然,同样是李弘的话,倒是给了她一个惊喜。就是李弘能在长安城建立国教,难道自己就不能在洛阳建立寺院吗?

对,李氏的根基在太远,国都在长安,自己在长安城难以撼动他们。可是自己到了洛阳,建立自己的寺院,再培养自己的气运,以便跟长安城的李弘抗衡,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想到这里,武后的脸色就不再难看了,她也没有心思再关注李弘和高宗谈论关于国教建立的问题了,因为她的心思已经放在了怎么将高宗长久的留在洛阳,又怎么在洛阳修建寺庙,招纳得到高僧,再怎么经营好洛阳。

“父皇觉得怎么样?”就在高宗将奏折看完时李弘开口问道。

“想法确实不错,很大胆,很新颖。要是真建立这样的国教,大唐的统治必将千秋万代。”高宗唏嘘道,“只是,想要建立国教,似乎困难重重啊。朕可以在钱财和人力方面支持你,但是有些地方还得你自己想办法。让李淳风办这件事情朕很放心,就怕他一个人,力所不逮啊!”

高宗的意思是,建立国教硬件方面他会权力支撑,包括政策方面。但是国教的教典、教义和其他的软实力就等李弘自己想办法了。

而李弘也很清楚,建立国教并非一日两日就能完成的,因此他也不急。

他觉得当务之急是解决佛教在长安城的残留问题,其次便是建立国教学院,培养国教良才,再建立国教大教堂。

“弘儿,你为什么要让李淳风做第一任教君?”突然,高宗开口问道。

李弘笑道,“父皇,因为李淳风他姓李啊!”

“你的意思是?”高宗有点茫然不解的问道。

“李淳风做第一任教君之后,国教的第二人教君就在我们李氏子弟中选吧,只要国教前三人教君都姓李,国教以后的教君还能有其他姓吗?”李弘淡淡的说道。

高宗一听,眼睛都亮了。

他最担心的就是国教做大,以至于朝廷控制不了国教。

现在李弘的办法解决了他的担忧,只要国教的教君姓李,而且还是皇族子弟。

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突然,就在这一刻,高宗的心思已经转到了国教第二人教君的身上,以李淳风现在的年纪,做二十年教君没问题,二十年之后的教君要在李氏皇族子弟中选一个,那何不在自己的儿子中选一个人呢?不过二十年之后能做教君,还能在年龄上占优势的,恐怕就只有不到四岁的李旦了吧?

想到这里,高宗很兴奋。

李弘是以后的大唐国教,李旦是以后的国教教君,大唐和国教的最高统治者都是历史皇族子弟,而且还是他的儿子,这江山能不稳固吗?

“行,这件事情朕答应了,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高宗大手一挥说道,“还有,再过几日朕就要跟你母后离开长安城去洛阳,你要独自一个人留下来监国,关于西北军务和政务,你自己能处理就全部处理吧,不用过问朕。”

高宗这么说,就是彻底将长安以西的政务和军务交给了李弘的意思。

以往监国,李弘只能处理一些小事情,大事情还需要向高宗和武后汇报才行。很多情况下,他即便有权处理大事情但也得通过高宗和武后的同意才行。

现在,高宗即便没有全部放权,可依然将长安以西的地方的全部政务和军务交给了他,就等于将半个大唐的军务和政务都交给了李弘,让李弘全权处理,不必过问他,这就很让李弘吃惊了,高宗今天的决定也太有魄力了吧?即便大唐在精锐大军都在东北战场上,可大唐在西北和西南防御的地方很多,再加上西域的兵力也有不少。让自己全权管理这么多大军的调遣,管理大唐一般多土地的政务,西域十数个国教的邦交。

这…

李弘被震的自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说李弘,就是一向沉稳冷静的武后,也被高宗的大手笔给震住了。

半响,回过神的武后忙开口劝阻道,“陛下,太子年级还小,你这样安排似乎不妥吧?”

武后的话说的很委婉,可她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同意高宗的决定。

“皇后,从弘儿现在的做法来说,他不但已经长大了,而且还成熟了,他担得起这份责任。”高宗语气淡淡,但不同武后质疑的说道,“再说,我们离开长安城去洛阳,还要去泰山封禅,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有一年的时间,西北和西南情况复杂,要是发生什么大事,弘儿能够不浪费太多的时间就能将事情解决了,岂不更好吗?”

“封禅路上,我们舟马劳累,处理长安以动的军务和政务就已经受不了了,西北和西南的政务、军务就交给弘儿为我们分担吧!”高宗再次强调道。

见高宗铁了心的要扶持李弘,要让李弘接受这半步天子的权力,武后也不敢再忤逆高宗的意思了,毕竟太子和皇帝已经联手了,她要是再不识趣估计又要吃瘪,就只能微微点了点头。

“太子,既然你父皇决定了要将大唐一半的政务和军务交给你处理,你可不要再让他失望啊!”武后语气严厉的对李弘说道。

她看似是在教导李弘,实则李弘自己很清楚,武后是在敲打他,即便他接受了这么大权力,有半步天子的权力了也不要嚣张。

李弘自然听得懂武后话里的意思,忙躬身谦卑的说道,“请父皇和母后放心,儿臣绝对不会辜负你们对儿臣的期望。”

“你下去吧,朕累了,想休息会儿!”高宗一脸疲惫的说道。

“诺!”李弘领命,躬身退出了紫宸殿。

待李弘离开,武后又向高宗问道,“陛下,你确定真要这么做?毕竟弘儿现在的年纪还小,恐怕没有能力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武后始终还是有点不甘心。

“皇后,以前弘儿身体孱弱,朕才没有给你过大的政务压力,现在他的身体好了,而且又变现的这么突出,我们是该要好好培养他了。”高宗很欣慰的说道,他现在觉得当初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李弘就是他千挑万选的大唐储君。然而就在高宗说完这句话,闭上眼睛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注意到这时的武后脸色早已变得很难看了。而且眼中还是闪过一抹阴霾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