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决战(1)

大唐道君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决战(1)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9:37 来源:笔趣阁

河州城内因为太子殿下的突围而出儿弥漫着一股子沉闷之气。守将郭侍封清楚太子殿下没有遇到危险,正在跟禄东赞在城外大草原斗智斗勇,而且他清楚这是太子殿下计划,可就是不放心。谁叫李弘是大唐的太子殿下,谁叫他是河州城的守将?可是他担心没有用,李弘给他的命令很简单,击退攻入河州城的吐蕃人,再严防守城就行。因此他即便很担心和焦急,除了派更多的斥候出城侦查,向凉州的裴行俭,向滁县的孙处约传递消息外,就只能坐在城里等了。

滁县的孙处约在等了几天,依然没有得到太子回城的消息之后他也坐不住了,立马跟戴志德两人赶到了河州城。

这样河州城的气氛就更加凝重了。

要是大唐的太子被吐蕃给生擒了,这得多挫大唐的锐气,多让陛下丢脸。要真到这一步,估计参与这次大战的所有人都脱不了干洗吧?

没准大家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看到孙处约和郭侍封等人焦急的样子,刘文杰和语文重天多次请战,让郭侍封下令让他们率领铁骑出城寻找太子殿下,郭侍封都没有答应。

这一天,孙处约正跟郭侍封、黑齿常之三人在城楼上远望,讨论是不是该出城寻找太子殿下,就见一匹快马冲到了河州城下。郭侍封一眼看出这是太子的斥候,就忙领士卒开门,将这名斥候领到了城楼上。

当郭侍封三人从这名斥候的口中得知太子殿下大败禄东赞准备回城的消息时,他们既是欣喜又是惊讶,欣喜的是太子殿下终于可以回城了,惊讶的是突围出城时太子殿下身边只有五千不到的铁骑,怎么可以打败有五万多铁骑的禄东赞呢?

不过当他们知道有两万吐蕃精骑协助李弘时,他们便释然了。

当然他们不知道德勒黑反叛了李弘,斥候也没有详说。不然他们会更加惊讶于太子殿下的指挥能力和手下铁骑的作战能力。

“孙相,这下你能安心睡个觉了吧?”郭侍封笑问道,这几天为了太子的事情孙处约可没少熬夜,时常大半夜睡不着会登上城楼看看,郭侍封知道他这是担心太子殿下的安慰。

孙处约爽朗的笑道,“不止我能睡个安稳觉,苏相和乐相两人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他口中的苏相和乐相就是苏定方和乐彦玮,苏定方是军中老将,在西北军中很有声望,又是太子少保,是李弘器重的人,孙处约很尊重他,乐彦玮跟孙处约一同受封宰相,可他投靠李弘的时间不及乐彦玮,现在乐彦玮在宰相团里的地位已经排在了他之前,他也只能以乐相称呼乐彦玮。

“对,我差点将这事情给忘记了,我立马派人给长安送信。”郭侍封恍然大悟道,就匆匆的下了城楼。

这段时间,苏定方和乐彦玮没少往河州城派信使探听李弘的消息,即便苏定方知道李弘的全盘计划,可对于初次领军,还是以太子身份领军的李弘,他多少有点不放心。

当郭侍封将太子殿下不日就要回城,还击败了禄东赞六万大军的消息告知河州百姓时,城里的百姓兴奋不已,因为击败了禄东赞大军,就等于保住了河州城,保住了他们的家园,保住了他们的亲人。

一时之间,太子李弘的形象再次深入到了河州城百姓的心里。

李弘从一个体弱多病的皇太子,一跃之间成了河州城百姓心中的保护神。

太子李弘大败禄东赞的消息传到长安城时,苏定方听到这个消息,狂笑不已。他终究还是没有看错人,没有选错人,太子果然不负他的才学和胆识,用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当初,他死活不会长安城,就是不想参与皇族内部的斗争,像武后和高宗的争斗,像武后和太子之间的争斗,他只想明哲保身,做一个游离于朝堂之外的人。

可是李弘的封上书,高宗的一封封赏彻底打破了他的防备,他被任命为宰相,还继承了李绩太子少保的官职。苏定方是官场老人,岂能不懂高宗这封封赏背后的意图,这是想让他以军人身份入相职,以便抗衡李绩在朝堂上的实力,因此他又岂能不知道这封封赏背后的人是谁?所以这份封赏是逼迫他在太子和皇后之中做出选择啊!

因为这样,苏定方才以军务太多,难以短时间内交割为由,没有及早回长安城,而是在高宗和武后离开之后才回到了长安城。

到了长安城,他本想学李靖,以身体有疾,不能理政的理由拒绝入朝参政,准备在家闭门谢客,了此残生。

没想到,他到长安城之后李弘的一系列做法让他很感动,再听到李弘的豪言壮志,苏定方的心思发生了变化,他觉得跟随这个一个太子殿下未必就是坏事,没准他还真的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当时,他选择效忠李弘,有豪赌的一方面。

果然,他苏定方赌对了,太子殿下还真不是一般的强,是非常的强大。假以时日,等到太子殿下等级称帝,他相信太子殿下一定会达到太宗的高度,有可能还会超越太宗,成为像秦皇汉武一样的英主。

孙处约在得知河州城有消息传到了长安城,就急急忙忙来到了苏定方的府上,他从苏定方的口中得知太子大胜禄东赞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他本就是一个愣头青一样的人物,不然当初也不会冒犯了武后差点被革职。而跟了李弘,他得到赏识,得到了太子的支持,他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个性,反而更加的张扬了。

所以他很清楚,他的一切都要归功于太子,太子一旦失势,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自己,他是在拿自己的性命赌太子不会被武后压垮,会奋起反击的。

没想到他赌对了。

对,是他很的赌对了。

试问经过这次对吐蕃的大战,太子要是能够灭了禄东赞的大军,除了大唐的几位老将之外,谁的功勋还能比得上他?再加上太子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处理政务方面得到的认同,他就是能武能文的皇太子。这样的太子,即便武后权势再大,又怎么能撼动他的位子呢?更不要说太子得到了苏定方的支持,获得了西北军的军心。

想到这里,乐彦玮比苏定方还要高兴。

一个人做官,封侯拜相,光宗耀祖,这是每个人的梦想,只是每个人为了这个梦想采取的手段不一样。有的人做了小人,有的人做了奸臣,有的人做了酷吏。

“苏相,该不该将太子大败禄东赞的消息告知陛下和娘娘?”乐彦玮问道。

苏定方微微点头道,“陛下和娘娘很担心西北战况,他们也担心太子的安危,必须要尽快将消息传递到洛阳。不过,关于这次大战,我们还需要详细的消息才行。不然陛下和娘娘问起来具体的细节,我们恐怕难以对答。”

“嗯。”乐彦玮点头表示赞同苏定方的意见,长安城现在就他跟苏定方坐镇主持政务,苏定方为主,他从旁协助,这是太子的安排,对此乐彦玮也不反对,他很乐意接受苏定方在政务上的指点。

“这么看来殿下都不需要东北军的支援,就能灭了禄东赞的大军,解了西北之围?”乐彦玮感慨道,仅凭西北那么点人马,就能解决了禄东赞的二十万吐蕃精骑,这样辉煌的战果,估计也只有眼前这位跟李绩才能做到吧?

“这次大战是用不到东北军了,可下次大战就未必。”苏定方点头说道。

乐彦玮大惊,忙开口问道,“苏相,听你这么说,太子不想就此罢手了?”

灭了禄东赞二十万大军还不想罢手,难道太子想一口气灭了吐蕃不成?要是太子真的灭了吐蕃,这可是功比太宗的一件伟业啊!当初就是太宗健在时,大唐国力强盛之际也没有灭掉吐蕃的能力,才不得已将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要是这次太子灭了吐蕃,后面的话乐彦玮就不敢想了。

“大唐虽然很强盛,可还没有到达真正的让周边诸国忌惮的不敢放肆的地步,就像吐蕃、就像天竺等,因此想要彻底平定西域,稳定大唐在西域的统治,就得杀鸡儆猴,这次灭吐蕃,再稳固西域都督府,就是殿下接下来要做的。”苏定方缓缓说道。

其实,这些也只是他一个的猜测,不过之前李弘跟他提过,他现在也就说给乐彦玮听了。乐彦玮听到这里,眼睛都瞪圆了,因为他不敢相信,太子还真想要灭了吐蕃。

“这件事情要不要告知陛下?”乐彦玮愣了片刻说道。

“这么大的事情太子岂能不告知陛下,不过再等等吧,只要太子回到河州城,估计他会立马给陛下上书。”苏定方说道。乐彦玮微微点头,今天跟苏定方的谈话,他确实是被震住了。

……

当李弘大败禄东赞,歼灭了禄东赞十万大军的消息传到洛阳时,还在用早膳的高宗立马放下碗筷,兴奋的在大殿里来回走动。吐蕃有多强悍,他可是很清楚。当初,就是他的父皇在大唐军力强大击败了突厥,让周边国家战栗时也不敢跟吐蕃交锋。而现在的吐蕃在禄东赞的经营下国力再次大涨,实力比十年前更大强盛了。可是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败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吗?高宗通过长安苏定方传来的消息可以分析得出,要是这一战再计划的详细一点,大唐不但灭了禄东赞大军,就是斩杀了禄东赞这个吐蕃巨擘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自己的父皇被誉为天可汗,可是在他的时代都没有击溃吐蕃,而到了自己的手上,不但击败了强大的吐蕃,灭了他们的数十万大军,再过不了几年还能平定东北高丽三国。

这样的丰功伟业,是不是已经超越了父皇呢?

大唐兼容包并,从帝王到大臣,从平头百姓到商贾渔夫,从贩夫走卒到山野村妇,都有一股子作为大国人民的气度。

高宗也没有之后历代帝王不敢超越先祖的虚伪和胆战心惊。因此想到这里,能够超越自己的父皇天可汗李世民,他的心里就很兴奋。

当初他想要去泰山封禅时有不少大臣反对,说现在的大唐还没有到封禅的地步,说白了就是说他的功绩还不够。现在自己的儿子打败了吐蕃,平定高丽三国指日可待。试问谁还敢再说封禅时机还不够成熟?

高宗兴奋的在大殿上走动,可武后的脸色就难看了,她没有想到禄东赞会这么菜,二十万吐蕃精骑攻打大唐,大唐在西域的守军不到十万,就是加上李弘从长安城带到河州的兵马,可也不到二十万,而且这些士卒的战斗力能跟吐蕃精骑相比?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马兵在李弘的指挥下竟然接二连三的大败禄东赞,歼灭禄东赞大军。

现在,竟然大败禄东赞亲卫大军,杀的禄东赞像狗一样到处逃窜——武后实在是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何时变得这么厉害了?之前自己怎么就没有发现?现在自己再对付他,是不是已经来不及了?经历了吐蕃大战的李弘,有了苏定方等一群军方将领的支持,又有乐彦玮、孙处约等新任宰相的协助,还有秦、程、尉迟等开国功勋家族的鼎力支持,自己还有跟这个儿子一争长短的资本吗?

这一刻,武后内心深处关于跟李弘争夺权利的想法有点动摇了。

要是这么发展下去,他很清楚大唐在东北的大决战估计也轮不到李绩了,相对于李绩统领大军取胜大胜来说,高宗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取得灭过大战。

这样大唐皇室才能屹立不倒,才能让山东士族信服。

难道就这么认命了?武后的心里很矛盾,因为她想不出对于现在强势崛起的李弘,该用什么方法对付才行。现在的李弘身边,文臣武将全都不缺,而且全都是年轻一辈,全都是一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反观自己一方,老的老,没能力的没能力。武后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今后的路更难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