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四十四章 交给你了

大唐道君 第四十四章 交给你了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9:37 来源:笔趣阁

“萧尚书出什么事了,让你这般急匆匆的?”就在萧德昭走进紫宸殿时,乐彦玮就开口问道。

萧德昭就将向高宗和武后施礼,却被高宗阻止了,他因为身体已有了倦意,就有点不耐烦的开口说道,“萧爱卿说正事儿吧!”

“臣明白。”萧德昭躬身领命,就开口说道,“陛下、娘娘,西市丞魏伶死了。”

“西市丞?”高宗疑惑不解,这个一个不入流的官员死了,至于让刑部尚书这么紧张吗?就语气不悦的问道,“魏伶是谁?”

“魏伶就是西市丞啊!”萧德昭解释道。

李弘听到高宗和萧德昭的对话差点笑了,不过强自忍住了没笑出声。

一旁的许敬宗皱了皱眉头,看了武后一眼,见武后也是一脸迷惑的样子,他就解释说道,“回陛下、娘娘,西市丞就是管理长安城西市秩序的官员,属于从九品下的外流六等品级小官。”

武后听完许敬宗的解释,不等高宗说话,她就怒气冲冲的骂道,“萧德昭,你这刑部尚书是不是太闲了?没事儿做了吗?一个不入流的小官死了也值得如此这般大惊小怪的来叨扰陛下吗?”

“请娘娘赎罪,这个魏伶是一名不入流小官,可是他死的也太蹊跷了。他被人砍了脑袋不说,而且长安县衙的衙役还在他家里发现了两万贯铜钱…贼人杀他竟然不是为了钱财,还带走了他的头颅,这就让人很疑惑了,而且魏伶只是一个九品不入流的小官,又不是士族出身,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微臣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才会…”萧德昭急忙解释道。

只是他话还没有说完,高宗就惊讶的问道,“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家里竟然搜出了两万贯铜钱?”

宋代黎廷瑞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宋朝的经济比唐朝发达,因为藏富于民的政策,民间百姓更加富裕,即便这样,一个人只要有十万贯钱,就已经是富绅了。

那么放在唐朝高宗年间,两万贯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嗯,除此之外还有珠宝玉器若干——!”萧德昭恭敬的回答道。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高宗目光有点阴冷的问道。

因为连年征战,“贞观之治”积攒下来的钱财已经不多,国库已经变得很空虚了,而这个时候一个不入流的小官竟然能积累这么多钱,谁会相信这钱的来路会光明正大?要是不相信,就只能有一个解释,这个西市丞魏伶有贪污了嫌疑。

李绩依旧闭幕眼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许敬宗和窦徳玄、姜恪三人见武后没有说话,就不准备开口说话。

只有戴志德和乐彦玮、孙处约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就见戴志德出言说道,“回陛下,一个从九品小官家中藏有这么多财富,必定是来路不正,此事须得详查才行。”

“陛下,微臣也是这个意思,西市丞官职虽小,可西市繁华,他若要以职务之便贪污钱财不是没有可能。”乐彦玮朗声说道,“而且,他一个不入流小官,背后要是没有人支持,敢这么大胆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这么多钱财吗?”

乐彦玮一席话说完,就已经将西市丞魏伶定性成了贪污钱财的官员。

而李弘最怕的就是这一点,真要像乐彦玮说的,高宗和武后都认为西市丞魏伶贪污,魏伶的死因就值得商酌,到时候必将派人详查,可关键是这样大阵势的查案未必就能顶用,因为有贺兰敏之和杨氏从左作梗,还有隐藏在他们背后的人作祟,这样大规模的查案,其结果多半就会是找几个替罪羊结案。

李弘认为像东西市贪污案,涉及的不仅仅是东西市的贪污问题,因此就该不动声色的慢慢详查,让隐藏的背后的大人物们放松警惕,以为怎么查也是小打小闹,不会查到他们身上,到时候再一举清查他们才对。

乐彦玮一开口,武后就忍不住了,淡淡说道,“陛下,这事儿现在就说魏伶贪污为时过早吧?”

“娘娘——”乐彦玮刚要辩解,一旁的许敬宗就已经开口说道,“陛下、娘娘,魏伶一个小小的不入流小官,他的死因就是再蹊跷,也不至于朝廷这样兴师动众,所以微臣的建议是,还是将这件案子交给长安县衙比较妥善。”

“许相此言差矣!”许敬宗话音刚落,一旁的孙处约就开口反驳道,“要是我记得没错的话,西市税收要通过长安县衙才能交到户部,既然魏伶有贪污嫌疑,就不能排除长安县衙没有同伙,要是将这件案子真交给长安县衙,到时候只怕什么都查不到。此案涉及到了贪污商税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慎重考虑。”

孙处约这么一说,再次将魏伶的案子定成了贪污西市商税的大案,案子的性质就更加严重。

“陛下、娘娘,臣不同意孙侍郎的看法。”姜恪出言说道,“西市丞魏伶死了这是实情,而长安县衙的人又在他家搜到了巨额钱财这也不假,可是说他以权谋私贪污西市商税,这只是一个猜测,现在还做不得数,更别说长安县衙有他的同伙了。因此微臣认为,许相的建议不错,将此案交给长安县衙比较稳妥。”

一旁的窦徳玄也表示赞同许敬宗的建议,否定了乐彦玮和孙处约的猜测。

这样,官员魏伶死因以及交由哪个衙门查出,众人的意见又出现了分歧。说白了就是高宗和武后之间的斗争又开始了…

见双方陷入了僵持,乐彦玮将目光移向了李弘。

因为刚才就是李弘力挺高宗,才没有让高宗在跟武后的争锋中落败,他就将希望放在李弘的身上,“对于这件事殿下怎么看?”

对于这件事情李弘不想置身事外,不过他也没想这么早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还有一个人没有开口,这个人就是李绩。

李弘最看不惯的就是李绩现在倚老卖老的样子了,双目紧闭,老神在在的,身为宰相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就开口向李绩问道,“英国公,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李绩没有想到李弘会直接问他的意见,他猛然睁眼时,双目中闪过一抹外人难以察觉的警惕之色,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魏伶一介不入流的小官,没必要让朝廷兴师动众的去查他,还是交给长安县衙比较妥当。”

再次见李绩站在了自己的一方,武后心里乐开了花,这才是她需要的李绩吗?

其实这是因为李弘的原因,不然以李绩的秉性,他即便是归顺了武后,可也不会这样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立场。

“殿下,你的看法呢?”李绩说完,还是不忘了询问李弘的意见。

很显然,今天两次议事李弘都没有给李绩流面子,李绩对李弘对他的态度非常的不满。因为李绩觉得,就是高宗和武后都对李绩客客气气的,李弘只是一个太子,有什么资格敢这么不将他放在眼里。

“魏伶之死确实有蹊跷,不过现在我们还不能确定他死因,所以诸位刚才的猜测都没有意义,只有查了才能弄清楚…”李弘说到这里,乐彦玮和孙处约的脸色就有点难堪,因为李弘这句话就等于否定了他的建议,不过李弘的话锋突然一转语气严厉的说道,“只是,一个从九品小官,又不是士族出身,家里竟然藏了有这么钱,就不能不让我们重视了。”

“那殿下的意见呢?”就在李弘刚说完话时孙处约就忍不住开口问道。

“将此事交给长安县衙。”李弘语气坚决的说道。

“这——”孙处约和乐彦玮愣住了,就是戴志德也没有想到太子会这么说,只有高宗和武后颇为好奇的盯着李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儿子说了这么多,不可能就是为了这么一句结论。

“不过此事即便是交给了长安县衙,儿臣也不是很放心,因此恳请父皇和母后,将这件案子交给儿臣负责!”李弘突然向高宗和武后请旨道。

这件案子不管再怎么淡化,有了“帝后”之争的额外因素在里面,查案就不会太纯粹,因此他就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了。

因为将案子交给长安县衙算是顺了武后的面子,他要参与这件案子之中是为了保全高宗的面子。

他这样做,可能会让高宗和武后的目光全都移到他的身上,会过早的将他的能力暴露在他们面前,可别人也就不会再怀疑到他介入这件案子会有其他的目的了。

他的这个决定有利又有弊。

可是为了查清东西市贪污案,以及这件贪污案背后更为复杂的关于大唐税收贪污案问题,他就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了!

紫宸殿里的七位宰相没有想到太子会这么说,只能将目光移向了高宗和武后,因为关于太子的问题他们决定了。

高宗看了武后一眼问道,“要不就让太子去锻炼锻炼吧!皇后以为呢?”

武后没有立即回答高宗,而是深深的看了李弘一眼,这才微微点头道,“太子,查案不同于你处理过的政务,你可要注意分寸啊!”

李弘听到武后这么说,身体不由的一颤,因为他清楚武后这么说可不止是教诲他这么简单啊!注意分寸,这话里不就有话了吗?就忙躬身道,“多谢武后,儿臣将谨记母后的教诲!”

武后下旨让太子李弘负责西市丞魏伶的案子,让刑部协助李弘之后就跟高宗离开了。只是她在离开时没表情很阴沉,只有高宗很欣慰的看了一眼李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