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二章 还有敌人

大唐道君 第二章 还有敌人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9:37 来源:笔趣阁

翌日清晨,长安城寒气逼人。

李弘来到大明宫紫宸殿觐见高宗和武后时,两人还在宣政殿跟宰相们商议政务。

长安城是根据周易“乾”卦理论建造的,而太极宫被修建在里长安城北部中央,以便让地上的君王和天上的星宿相对应。所以太极宫的建造忽略地形缺陷,使得它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的洼地方,而长安城夏天又经常下雨,温度高时潮湿燥热,不适合居住。

因此早在麟德元年大明宫尚未竣工时高宗和武后就已经政务和寝宫搬迁到大明宫了!

大明宫有三大主殿,它们分别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又被称为外朝,中朝,内朝。三大殿中含元殿是帝国举行庆典的地方,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是大唐处理国事地方,只有紫宸殿才是高宗和武后两人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李弘现在就在紫宸殿静等高宗和武后。

昨晚他深思了一夜,依然没有做出决定。因为他知道高宗的懦弱和武后的强势、对权力的痴狂。因此,他不想过早的在高宗和武后两人的争斗中选择自己的立场。

只是高宗通过戴志德让他上书建议厚葬废李忠,这件事他绝对不能不遵从,因为高宗现在还是大唐帝国的天子,李弘还要依靠自己的这个父皇,不能忤逆了他的意思。

因此,他昨晚就写好了这份奏章,就是为了今天来紫宸殿觐见高宗和武后,想在两人面前陈述自己的谏言。

这种做法要是放在成年人身上,或许会被认为是在离间帝后和朝臣之间的关系。可现在李弘只有十三岁,他要是这么做了,高宗和武后也绝对不会想太多,只会以为这是他政治上幼稚的一种表现。

“太子殿下,娘娘回来了。”就在李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有一个小内侍突然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李弘忙起身,就看见武后已经在八名侍女的拥簇下大步走进了紫宸殿。

武后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可她依旧看起来光艳动人。方颐广额、丰满妩媚、神龙翘眉、丹凤长眼,让她天生就有一股子睥睨天下的气质。

李弘在注视武后的时候,武后的目光也移到了他的脸上,这道目光就像一股寒气一样,一下子就笼罩住了李弘的全身,李弘背脊一阵冰凉,他身体一凛,忙上前躬身施礼道,“儿臣参见母后。”

“弘儿,你不是身体不适正在东宫休养吗?今天怎么来紫宸殿了?”武后缓步走到李弘面前,语气变得柔和了很多。

刚才被武后目光注视的一阵心悸,李弘现在已经不敢再有什么小心思了,他极力表现出很怯懦的样子说道,“母后,儿臣身体现在已无大碍,只要再细心调养几日,就能继续读书学习了。今日儿臣进宫是特意向你和父皇请安的。”

“嗯,你很仁孝。这点你父皇和母后都知道的。”武后欣慰的说道。她轻轻的拉住了李弘的手,李弘也乘势扶着武后坐到了榻上,才开口说道,“刚才在宣政殿商议国事时,你父皇身体突感不适,已经回麟德休息去了,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就跟母后说吧!”

李弘一愣,他知道高宗在显庆末年时就已经患风疾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而风疾就是风寒湿,是发生痹病的病因,这是李氏皇族的家族遗传病。可没有到高宗的风疾会这么严重,只是一次简单的朝会,他都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高宗没有同武后一起到紫宸殿处理政务,这让李弘有点忐忑不安。

因为昨晚他想出的对策就是在高宗和武后的面前陈述自己的谏言。这样到时即便候武后再怎么生气,可当着高宗的面也不会责怪自己。而他相信自己这样坦诚的对待武后,只要她怒气消除之后一定会理解自己的苦衷。

可是现在眼前只有武后一个人,自己该不该拿出奏章呢?要是没有高宗的庇护而惹恼了武后,自己该怎么办呢?

李弘有点犹豫!

就在李弘犹豫不定时,他发现武后正在目视自己,双目中除了有一份作为母亲的慈爱之色外,还多了一份玩味神色,李弘的内心一颤,立即收回思绪,硬着头皮说道,“母后,儿臣昨晚写了一道奏章,今天想请母后斧正。”

说着,李弘就将昨晚写好的关于厚葬李忠的奏章递到了武后面前。

武后似乎早已对李弘的举动了然于胸,她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在李弘拿出奏章时她眼中还闪过的一抹不容察觉阴冷之色。

武后一直都很关注李弘在东宫的生活和起居。

因为对于自己的这个长子,她有着特殊的感情。

当年她能够在王皇后和萧淑妃两强环伺的情况下在后宫稳住自己的位置,就在于她为高宗生下了皇子李弘。之后她又之所以能够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刘奭等宰相的高压下能够坐稳皇后的位置,还在于李弘被册封为太子缘故。

因此她早就知道戴志德曾建议李弘上书厚葬李忠的事情,而且她也知道戴志德这么做,根本就不是他的意思,是高宗的意思。

只是以她对李弘秉性的了解,她认为李弘一定会公开上书陈述自己的主张,可没想到今天李弘会将奏章拿给自己过目。

武后的目光像刀子一样盯在李弘的脸上,再次仔细的打量着李弘,她发现李弘眼神是这么干净、质朴、纤尘不染、就像一泓清可见底的泉水,像极了当年的高宗李治。

这一刻,武后心中似乎被什么东西给触动了一下,内心激起了一阵涟漪。

她感觉这两个月的休养让自己的儿子身上发生了某种变化,只是具体有什么变化她也不清楚,不过她很喜欢现在的李弘对自己的恭顺和听话。

因此她没有看李弘的奏章,而注视李弘的目光也柔和了很多,突然面露微笑,语重心长的说道,“是不是关于厚葬李忠的奏章?”

李弘也没有因为武后没有看他的奏章,就知道他奏章的内容而吃惊,因为要是未来的女皇没有这么点能耐,她又怎么会成就自己的千古伟业呢?就点头应道,“是。”

“弘儿,这是你的意思吗?”武后目光直视李弘,似乎要看透李弘在想什么?

李弘被武后的目光逼的不敢说谎,就如实的回答道,“之前戴相就建议过儿臣上书,而儿臣也觉得李忠虽被贬为了庶人,而且谋反被处死,可他终究还是我皇室子弟,这份血脉是改变不了的,因此他死后抛尸荒野,确实有损大唐的颜面。所以,儿臣也同意戴相的建议。”

武后听完李弘的话,知道儿子没有跟自己说谎,心里更加舒畅了。

她威严的脸上再次露出了淡淡微笑,语气轻柔的说道,“弘儿,母后知道你仁孝,温恭有礼。只是,你现在身体不好,不易过于操劳,以后还是少参与朝政为好。还有,作为大唐的太子,你就是大唐未来的天子,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判断是非,自己做出决定的,切不可随便就听信他人的谗言碎语。”

“儿臣谨遵母后教诲!”李弘诚恳的回答道。他何尝听不出武后话中的意思?

“弘儿,你最近是否为了找一个叫孙思邈的郎中而动用了自己的亲军右监门率的铁骑?”突然,武后又语气严厉的问道。

“这事是儿臣鲁莽了,只是,因为儿臣听说孙思邈医术精湛,能够……”李弘忙请罪认错道。

他不敢说这是闫庄自私做的决定,不然以武后的性格,闫庄就是不死也得少层皮不可。同时他也清楚武后这么说不是在询问自己,而是在告诫自己,不管他做了什么她都一清二楚。

“今天朝会堂上就有人弹劾你,说你放纵自己的亲卫,让他们四处扰民、张扬。弘儿,你是大唐太子,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唐,以后可不能在这么胡闹了?当然,关于上书弹劾你的人母后会处理,只要有母后在就绝对不容许他们对你胡乱诽谤,你以后要做的就是听母后的话,好好做你的太子。”武后说这句话时她的语气中含有一股子睥睨天下的威仪。

李弘明白武后话中的意思,武后的意思是让他做一个乖孩子,以她马首是瞻,而她也会为他解决一些找麻烦的人,就忙答应道,“儿臣明白!”

“行了,你的奏章就放在这里,等你父皇身体好点之后母后会拿给他看的,现在你就去麟德殿给你父皇请安吧!母后这里还有政务要处理。”武后今天对李弘提点目的已经达到了,就起身走到玉案前开始处理政务。

李弘再次拜谢武后,这才躬身退出了紫宸殿。

待出了紫宸殿,李弘才发现刚才只是简短的几句对答,他就因为紧张背脊已经被汗水浸透了。仔细想想自己刚才跟武后的对话,他发现武后跟他说的话中处处藏有锋机。这时他也知道了武后不是一个可以按世俗规范去衡量、可以用人之常情去揣度的人。

这让不得不让他重新考虑,今后自己该怎么在高宗和武后之间和睦相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