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六十六章 吐蕃使团(2)

大唐道君 第六十六章 吐蕃使团(2)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49:37 来源:笔趣阁

李弘到了紫宸殿,发现除了武后外高宗也在场,而杨氏就坐在武后旁边低声哭泣,只是让他惊讶的是贺兰敏月竟然也在紫宸殿。

以往贺兰敏月跟高宗卿卿我我时武后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前提是贺兰敏月跟服侍高宗时不能太明显,让她看见。

就是说武后不待见贺兰敏月,平时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这个侄女儿。可是现在贺兰敏月、武后和高宗同在紫宸殿,这让李弘就有点难以琢磨武后的心思。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李弘快步走到高宗和武后面前施礼道,他顿了一顿,又道,“还有外祖母和魏国夫人。”

武后脸色阴沉,什么都没有表示,而一旁的高宗一脸慈爱的说道,“弘儿,快起来吧!”

“多谢父皇!”李弘忙起身道,他是看出来了,今天武后对他态度很冷漠,他的后果将很严重啊!

就在李弘刚起身时,杨氏就开口哭腔道,“娘娘,你要为母亲做主啊!”

杨氏早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武后和高宗叙说了李弘在周国公府的举动,因此她这么一喊。一旁的贺兰敏月也跟着喊道,“陛下,娘娘,请你们一定要救救阿兄啊!”

两人虽然同时向武后和高宗诉苦,可说的话性质不同,杨氏是想让武后惩治李弘,而贺兰敏月则是为了哥哥贺兰敏之求情。

“太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儿?”武后语气冷冷的问道,“你为何要私自搜查魏国夫人府和周公国府?还要将贺兰敏之下大狱?”

李弘手里有证据自然就不怕武后的责问了,就义正言辞的说道,“父皇、母后,贺兰敏之身为周公国、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不仅不思报国,反而以权谋私,利用周公国家丁武二勾结西市丞魏伶贪污西市商税,儿臣通过魏伶的死因找到了他的罪证,才会去魏国夫人府和周公国府搜查赃银,将他缉拿下狱的。”

“贪污西市商税?你可有证据?”武后假装自己不知道似的问道。

“不止。”李弘见武后听了杨氏和贺兰敏月的诉苦,还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就语气凛冽的说道,“他除了贪污西市商税,还跟这次孤的遇刺有关,而且他还让自己的手下武友之在城外圈养死士,人数达到了三百之多…”

李弘说到这里,武后就已经不想再听了。

今天他通过眼线得到李弘率兵去搜查贺兰敏之的住处时,就已经知道了李弘究竟想干什么。因为她是皇后,已经全权*高宗处理政务多年了,又在暗卫方面经营多年,又岂能不知道李弘在查东西两市的商税问题?

只是她没有想到一向温文尔雅,办事谨慎小心,不惜动兵戈的太子,今日会做出这样雷厉风行的举动。因此才会慢了半拍没能阻止李弘,等到她想要阻止时就已经发现晚了。因此她在李弘离开周公国府时,将杨氏接到了宫里,询问清楚在周公国府里李弘具体做了什么之后,才将李弘召集到了紫宸殿。

本来像这类大事是需要通知宰相们,大家一起商议才对。

可是因为武后向杨氏问清楚了在周公国府发生的一切,她清楚李弘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要是跟宰相们一同商议,贺兰敏之就只有处死的份。因此才没有召集宰相们,而是单独召见了李弘,目的是想保住贺兰敏之。

现在突然听到李弘说出这一番话时,她再也不能任由李弘说下去了,而是开口说道,“不用说了,将你的证据拿本宫看看吧!”

高宗对李弘的安全很重视,见这都过去好几天了,许敬宗和李绩在查找太子凶杀方面没有多少进展他也非常恼怒,现在突然听到贺兰敏之跟此事有关系,他就不顾武后想息事宁人的态度,立马开口问道,“弘儿,你说的是真的?贺兰敏之真的跟你遇刺有关?”

“是,父皇!”李弘回答道,“有他的谋士赵先生可以作证,是他将孤的行踪透露给了刺客。”

说完,他从袖子里取出张柬之给他的供词,将赵先生的供词呈给了高宗,将张县丞和胡商、还有贺兰敏之的罪状呈给了武后。

因为这事儿涉及到了自己的安危,李弘就是再怕跟武后起矛盾他也不能不再妥协。因此他在将赵先生的供词呈给高宗时,看到武后看他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愤怒时,他也装作没看见。

李弘很清楚要是将赵先生的供词交给武后,武后未必会给高宗看,这样即便是他再怎么解释,高宗也不会相信他被遇刺是贺兰敏之所为。而将赵先生的供词交给高宗,高宗就能清楚的看清供词上面贺兰敏之犯下的大罪了。这样待会就是武后想要赦免贺兰敏之,他跟武后讨价还价时,高宗也一定会支持他,一定会坚定不移的站在他的这一边。

高宗匆匆看完赵先生供词上的内容就大发雷霆的骂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他,他这简直就是要造反啊!他的胆子还真够大啊。”

平日里和颜悦色的高宗突然这么一声吼斥,一旁正在装委屈的杨氏也被吓了一跳,贺兰敏月更是惊吓的脸色苍白,她服侍高宗时间不短,自然清楚高宗这么吼斥时愤怒到了极点。武后因为要看三份供词,没有高宗看的快,就还在浏览三份供词上的内容,猛然听到高宗愤怒的骂声时,她不由的抬头问道,“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哼!”高宗冷哼一声,将赵先生的供词交给武后,语气冰冷的说道,“皇后你自己看看吧!看看你这个侄子做的好事儿——!”

自从“二圣临朝”之后武后权势暴增,高宗就再也没有对武后使过脸色。现在为了贺兰敏之的事情高宗不但冷言说他,还一副埋怨的口吻,这让武后心里非常不高兴。可在众人面前她也不敢将高宗怎么样,就只能忍住心里的怒气,从高宗手里接过赵先生的供词,只是匆匆看了几行她就看不下去了。供词上的内容不多,可上面写的贺兰敏之犯下的每一条罪证都足够杀贺兰敏之一次,更何况供词上说了的关于贺兰敏之八大罪状…

而最让武后不敢不正视的就是,上面记录的关于贺兰敏之让武二将太子的行踪透露给了叛贼刘举的眼线一事…武后很清楚叛贼刘举在高宗心里威胁有多大,高宗看到这一条罪证时,岂能不大发雷霆?

“陛下,武二已死,我们仅凭赵先生的一面之词就断定这件事情跟贺兰敏之有关,这似乎有点欠妥啊!”武后慢悠悠的说道。突然想到武二死了,现在是死无对证,她的心里倒是放松了不少。

“哼——!那他在城外圈养死士,这条怎么说?”高宗怒气冲冲的说道,“这是大唐的江山,这是李氏的天下,他圈养死士想干什么?是想谋反吗?”

这个帽子很大,一旦扣到贺兰敏之的身上,是诛九族的罪名。

因此高宗这么一说,杨氏和贺兰敏月都被下住了,她们再也不敢堂而皇之的坐着了,而是起身“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声喊道,“还请陛下和娘娘详查,阿兄是不会做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的——”

杨氏也在一旁哭诉道,“陛下、娘娘,敏之虽然任性胡闹了一点,可他终究是陛下和娘娘的侄子,他是不会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的,还请陛下和娘娘明察秋毫啊!”

只要武后表情依旧,无动于衷。

可是李弘能看的出就在高宗说出“大唐江山,李氏天下”时,武后的眼中闪过一抹阴冷的寒光。

“这件事情属实吗?”武后目光冷峻的望向李弘问道。

“李多柞已经率领一千铁骑剿灭了三百死士,还抓了贼首武友之,就关在长安县衙的大牢里,儿臣已经让张柬之和李峤连夜审讯,过了今晚就能得到供词。”李弘沉稳淡定的说道,“因为事出突然,怕打草惊蛇,才没有立刻禀报父皇,还请父皇恕罪!”

他只是太子,只是大唐的储君,还是不是天子,就像今天这样私自调动一千铁骑,这虽然是他的亲军,可在高宗眼里是犯了大忌的,所以才会向高宗请罪。

“弘儿,这件事情你处理很对,对于这些敢颠覆大唐江山的人,敢夺我李氏天下的贼子,就得灭杀才行,你没做错什么,朕怎么会怪你呢。”高宗语气强硬的说道。

他这话别人听了不会有什么想法,可是武后挺起来却很刺耳。

“贺兰敏之可否承认这是他圈养的死士?”武后问道,见李弘刚准备要回答,她却不给李弘回答的机会,而是继续说道,“既然贼首武友之已经抓获,我们还是再等等他的供词吧!”

“陛下,贺兰敏之的这件案子,除了他贪污东西市商税之外,其他的罪名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只是赵先生和一面之词,以臣妾的意思,还是再详细查查再做定夺吧!”武后继续说道,“敏之是臣的侄子,自然也就是你的侄子,又是太子的堂兄和敏月的阿兄,他也算是我们的家人了。而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会影响到我们皇室声誉,臣妾的意思是就交给臣妾和太子负责吧!”

高宗见武后这么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就像目光移向了李弘问道,“太子的意思呢?”

李弘听了武后的建议,就知道武后这么安排是什么意思,她是想跟自己谈条件赦免贺兰敏之啊!这正是他的本意,就躬身答道,“回禀父皇,儿臣听从母后的安排!”

高宗也不想跟武后闹的很僵,再说贺兰敏之还是贺兰敏月的哥哥,要是真将贺兰敏之收拾了,他怎么面对贺兰敏月啊!

现在见李弘也做出了妥协了,他也就顺势说道,“那就听皇后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