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神探神探

大唐道君 第二百六十二章 神探神探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1:35:30 来源:笔趣阁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狄仁杰就来到了书房,他先是跟李弘施礼,就向李弘介绍了一下他这段时间在大理寺的工作。其实就是他在纠察以前的错案和冤案,审理以往各地错案和假案,有了苏定方和乐彦玮的支持,他彻底掌控了大理寺,查出了不少错案假案和冤案,一时间在长安百姓心目中他成了神探的代名词,一想到冤情要得到,百姓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大理寺的少卿狄仁杰。

所以,当李弘一踏入长安城的地界时,他就听说了狄仁杰的事情。

他的心里很高兴。

狄仁杰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以后他要是提拔狄仁杰,武后也不会有什么话要说。

这样,对于他来说,就多了一个可以抗衡武后的中坚力量。

再加上已经在高宗面前站稳脚跟的张谏之和李峤两人,李弘很清楚今后他在朝堂上的实力将不会属于武后,而且他的实力只会更大庞大,而不会慢慢减弱,因为他是老中青三代英才的组合,而武后现在的心腹大臣已经逐渐在变老,新人又没有足够的资历入住中枢,李弘相信武后要是看不到这一点,只要再过四五年的时间,武后在朝堂的实力终究将会被他代替。

而这也是李弘想看到的结果。

毕竟母子相残的事情他也干不出来的,要是能跟武后和解,能让武后放下权利跟高宗颐养天年,将政务交给他,李弘相信他还是有足够的度量能够容得下武后的。

“狄卿,你做的很不错,没有让孤失望。”李弘听完,很欣慰的说道。

是他将狄仁杰调到长安,调入大理寺的。现在狄仁杰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他在朝堂上也有光彩。当然,他提拔的人有不少,张谏之和李峤都是,而且两人分别在中书和门下两省混的也是风生水起,让中书门下的宰相们很满意。

这使得李弘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被朝中大臣加上了一个有了识人之明的太子的称谓。

自古君王,识人方面也是一门学问,因为你要驾驭一个帝国,就需要重用和提拔贤才和良才,而要杜绝奸臣和庸才占据庙堂。

古代帝王在太子人员方面,这一门学问占的比例也很大。

现在李弘有识人之明,这让高宗更加喜欢自己选定的这个接班人了。

“多谢殿下的栽培,臣还做到不够。”狄仁杰谦虚的说道,只是得到一个神探的称号,还不足以让狄仁杰满意,狄仁杰还有很多理想和报复等着他去实现,不过在李弘的手下他干的很开心,因为太子赏识他,对他全力支持,他只需要做他认为对得起大唐对得起百姓的事情就行了,他不需要再去考虑其他的。

当然,很多情况下他也不是个鲁莽的人,他是太子的人,太子跟娘娘的争斗他很清楚,很多涉及到太子的问题,他也会尽量的去回避或者不去触碰。

因为他知道孰轻孰重。

“狄卿,你在孤这里就不要客气了,你做的好就是好,跟孤栽培没多大关系。”李弘笑道,“孤提拔的人不多,你、李峤和张谏之,你们三人都身居庙堂,你们都做的不错,孤很欣慰,只要有你们的榜样在前,我想以后孤再举荐他人,朝中就不会再有人反对了。”

李弘说的反对的人,自然是指武后和她的党羽了,这点狄仁杰还是很清楚的。

不过狄仁杰因为清楚,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李弘也不为难他,直接开口说道,“刘举已经被关入了大理寺,这个清楚吧?”

“臣知道,已经加派人手看管他,不会出什么问题。”狄仁杰保证道,通过苏定方和乐彦玮的支持,狄仁杰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掌控了大理寺,现在大理寺的人都以他马首是瞻,他有绝对的信心可以保证,只要将刘举关入了大理寺的大狱,没有他的命令,刘举想要出来是很难了。

“狄卿,想要关住刘举不难,难的是怎么可以利用他做文章。”李弘说道。

“殿下的意思是?”狄仁杰问道。

“洛阳现在的情况你清楚吗?”李弘问道。

“殿下是说,娘娘在洛阳大肆兴建庙宇?”狄仁杰问道。武后在洛阳修建白马寺,准备安置从长安城被赶出去的僧侣一事他早就听说了。对于佛道之争,狄仁杰没有什么想法,他觉得佛道都是一种文化,一种宗教信仰,没有对错之分。可是这涉及到了两位大人物的博弈,狄仁杰就不得不关注了。

所以,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当前的形式之后,狄仁杰得出的结论就是,国教的建立有利于大唐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大唐文化的传播,更加有利于大唐疆土的扩充。

至于佛教,狄仁杰认为有点避世的年头,避难的念头,他不是很赞同。

就像很多杀人犯犯下了大罪,躲到寺庙了出家做了和尚,一切罪名都解脱了,这是完全不行的。

这段时间查案,狄仁杰就遇到了不少这类案件,大都是凶手被查出来时就出家做了和尚,而案件也就不了了之了。这种现象让狄仁杰很不满意,绝对的不满意。

“你该知道孤准备建立国教,想整顿大唐存在各种宗教流派,让百姓能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不至于生出悲观、避世和避难的情绪。可是现在母后在洛阳兴建白马寺,又收留了从长安被赶出去的大庄严寺和大慈恩寺的僧侣,她这是变相的表达了对孤组建国教的不满,而在洛阳兴建白马寺,她更是想有与孤的国教分庭抗衡的意思。”李弘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国教正在组建之初,要是再出现一个白马寺,而且声势这么庞大,对我们非常不理。刘举就是佛教之人,被誉为佛祖转世。我们现在既然抓住了他,就该在他身上做点文章。你觉得呢?”

“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了,不过这得容臣想想才行。”狄仁杰说道。

李弘莫名的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狄仁杰还来不及考虑,自然不会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了。

“这件事情不急,你慢慢想,什么时候想清楚再什么时候告诉孤。”李弘说道。

因为禄东赞被抓,高宗对禄东赞一事很慎重,特意让李弘先将刘举关押在大理寺的大狱了,专门带禄东赞道洛阳见他。因此李弘有足够的时间在刘举身上做文章。

“臣知道了。”狄仁杰说道。

突然,狄仁杰欲言又止。

李弘问道,“狄卿,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殿下,几个月前我们在查贺兰敏之贪污案时发现这件案不同寻常,之前是因为有诸多阻力,才没有继续进行下去,不过现在跟之前不同了,殿下有权处理长安以西政务而不必询问陛下,臣也掌控了大理寺,有足够的精力去查这件案子,臣想问的是,我们还也好继续查下去吗?”狄仁杰开口问道。

对于当初没有彻底查清东西市贪污案,狄仁杰耿耿于怀。

现在,他做了大理寺的少卿,又掌控了大理寺,他自然想将没查清的案子的查清楚了。

这就是狄仁杰的性格,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的很好。

“狄卿,你的心思孤清楚,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李弘拒绝道。他何尝不想查清这件案子,彻底铲除寄生在大唐官场的蛀虫们。可是现在高宗不在长安城,他又要征伐吐蕃。这种时候让狄仁杰大肆查处贪污案,没有他或者高宗坐镇长安城统御全局会出很大的问题。

狄仁杰有点不解。

李弘就解释道,“狄卿,贪污案背后的大人物非同小可,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一个人就能够查清出他们的底细的,而现在父皇不再长安城,孤又要出征吐蕃,长安城只有苏相和乐彦玮坐镇,你在这个时候查这件案子,恐怕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要是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大唐在辽东战场上的形式不错,可想要攻下高丽和新罗、百济还需要时间,孤又要征伐吐蕃,这种情况下,大唐的官场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你说呢?”李弘反问道。

经过李弘这么一解释,狄仁杰也觉得太子说的很对,就不再言语了。

“对了,现在崇文馆的典籍署不是在大量刊印书籍吗?你在刑狱方面很有想法和见解,要不你就以这方面内同为题材,写一部书吧。”李弘说道,“大唐出现了这么多错案冤案,很多情况下不是官员不勤勉,不是他们不想替百姓昭雪,是他们没这个能力,因为谁都不是万能的。孤想不少官员很需要你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看法。”

“当然,让大理寺的仵作有写本关于验尸方面的书籍,孤准备向全国县衙的仵作们推广,让验尸成为审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弘说道。

他想改进大唐的审案制度,想引导大唐的官员用科学的方法判案,而不是仅凭自己的一点见解。

狄仁杰先是一惊,再听到李弘将话说完,他微微点头,就答应了李弘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