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唐道君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你是我的超级儿子

大唐道君 第二百七十一章 你是我的超级儿子

作者:七月初三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1:35:30 来源:笔趣阁

清晨,大军开始开拔,李弘和姚崇、姚笛兄妹就分开了,因为他要走小路,他再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赶到洛阳了,而姚崇和姚笛两兄妹要回家,他们要走大路回县城。

分别的场景很平淡,因为两人又不是什么至交好友,再说姚崇也不敢让李弘这个太子送他,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只有姚笛,对李弘表现的有点依依不舍,一个人抱住小虎崽,在一旁很伤心的样子,让人很心疼。

“薛卿,走吧!”李弘目送姚崇和姚笛离开,便向薛仁贵说道。

薛仁贵一声令下,大军继续向洛阳开拔。

洛阳,因为太子李弘要来觐见皇帝陛下,让众大臣们有点紧张…他们不是紧张太子来洛阳,会治他们的罪,他们是紧张怎么处置禄东赞。

现在的洛阳朝廷对于处置禄东赞分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是处死,是以戴志德为主的人的建议,他们认为禄东赞是枭雄人物,只要禄东赞还在一天,对大唐就是一种威胁,就要处死他,同时禄东赞是吐蕃部分贵族的希望,只有处死的禄东赞,才能让李弘更好的征伐吐蕃,才能让吐蕃人臣服。另外的一种意见是以李绩为首,他们觉得处不处死禄东赞,对李弘征伐吐蕃没有什么影响,因为禄东赞不能代表吐蕃,再说当年太宗没有处死过他的大敌突厥可汗,高宗就应该处死禄东赞,要向世人证明大唐的胸怀和高宗的仁慈。同时他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现在李弘不易征伐吐蕃,大唐现在的目标应该是放在辽东才对,他认为吐蕃识趣了禄东赞,就已经对大唐产生不了威胁,吐蕃土地贫瘠,不值得大唐兴师动众的去征伐。

两派意见争锋的不相上下,是因为两派意见的身后有两个影子的存在,一个是高宗,一个是武后。

而众大臣们紧张的是,太子回到洛阳,他的意见可以左右禄东赞的处决,太子的表态就是他自己的站位和选择,因此大臣们都很迫切的想知道太子的想法,以便于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汇报。

现在的太子李弘也已经今非昔比了,而高宗也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高宗,有了李弘的支持,他在面对武后时没有颓败到将什么权利都交给武后的地步。

因此,现在对高宗和太子抱有好感的大臣,依然还是选择了坚定的站在高宗和李弘的一边。

这才导致了现在双方的争执不休…

不然,要是放到以前,刚开始“二圣临朝”的时期,高宗有毛的权力,还不是被无忧压着欺负…

可以说,李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样他也改变了他身边人的命运,就像高宗的命运,还有武后的命运。因为他,孙思邈比历史上早几年来到了长安城为高宗医治,使得高宗的病情不但得到了控制,而且还在慢慢的治愈,而高宗身体的健康就意味着武后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再专权跋扈了…

其实,历史就是这样,稍微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往往就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现在的李弘,就是历史改变的源头…而且随着他的一步步成长和壮大,他的发展终究会改变整个大唐的历史,还有世界未来的格局。要是活在李弘的时代,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一千多年以后,他们再审视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发现,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很可能是一个全世界都在讲汉语,识汉字,穿汉服和过春节中秋节的国度…

……

李弘到了洛阳,刚入洛阳城,高宗的圣旨就到了。圣旨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李弘去沐浴更衣,之后带禄东赞到大殿觐见。高宗这时想用朝会的方式迎接李弘,用这样的方式接待他的俘虏禄东赞。

洛阳城虽然比不上长安城恢弘大气,可也是大唐的陪都,非常的繁华。

陪都皇宫里的大殿不像长安城的巍峨雄伟,可也不输于皇家气派。

李弘沐浴更衣完毕,就一步一步走向了大殿。

“太子殿下觐见——”登上玉阶时,有宦官高声喊道。

“太子殿下觐见——”

“太子殿下觐见——”

……

传达声一声一声的传到了大殿里,传到了高中的耳中。

大殿里的群臣,有不少人在听到太子已经在殿外了,就神色一凛,就像李绩…

武后在听到李弘已经到了殿外时她的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笑意,不过只有懂武后的人都很清楚,武后脸上的笑容不真实,更多的是一种萧杀…

只有高宗,笑意盈盈。

因为李弘是他的儿子,是他选择的大唐接班人,李弘现在表现的越出色,就表明他的眼光越精准,他也对李弘当政之后的大唐充满了期望。

高宗现在对于当皇帝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他更喜欢将皇位传给李弘,自己做高高在上的太上皇,享受没有早朝,不处理政务,只是吃喝玩乐的生活。

“传他进来吧!”高宗说道。

“诺!”殿内太监领旨,就向殿外喊道,“传太子觐见!”

“传太子觐见!”

“传太子觐见!”

“传太子觐见!”

……

传达声再次出了大殿,在殿外回荡。

殿外太监领命,将李弘领进了大殿。

李弘走进大殿,就感觉到了一股压抑的气氛,这股的气息来自于殿内的群臣,同样来自于大殿之中的武后,自从他走进大殿,他就注意武后的目光一直在他身上没有移开过。

李弘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央,面对高高在上的高宗和她身边的武后,跪地道,“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平身!”武后的声音传到了李弘的耳中,武后竟然在高宗之前开口说话,还显得这么自然,这让李弘很惊讶。

“多谢父皇,母后。”李弘起身说道。

“太子,这次让你在长安城监国,你率军打败了吐蕃人的进攻,还生擒了禄东赞,真是让母后很开心,你做的很好,没有让你父皇失望。”武后的声音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里,“不过,作为太子,你竟然不务正业,反倒是跑到西北跟吐蕃人交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是太子,不是大将军,你该知道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这个——”李弘早就对武后的责难有所准备,所以他也不着急,而是很淡定的承认自己的错误道,“是儿臣鲁莽了,还请父皇和母后惩罚。”

“惩罚什么,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又生擒了大唐的强敌禄东赞,父皇想要封赏你还来不及,怎么会惩罚你。”高宗不给武后说话的机会,“不过,你不是要征伐吐蕃吗?朕觉得现在封赏你为时过早,等你灭了吐蕃,将吐蕃的地图并入大唐的版图,到时候朕才封赏你,你看怎么样?”

高宗一开口就确定了自己鲜明的立场,他肯定了李弘在这次大战中的功勋,而且表达了自己对李弘征伐吐蕃的态度,他是非常支持的。

“多谢父皇。”李弘欣喜道。

今天不管武后怎么刁难他,只要高宗还坚定不移的站在他的一方,他就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他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再有太大的阻碍。现在的高宗不是以前的高宗了,不是武后几句话就能够受到影响了。

“当然,这次立功的将士们朕不会忘,你请功的折子朕已经看了,该怎么封赏他们就怎么封赏,朕不吝啬官位和爵位。”高宗很高兴,说话也很霸气,不像之前的颓败。

“父皇英明!”李弘笑道,“父皇,要不要将禄东赞带上殿来?”

“将他带上来吧!”高宗说道,眼中期待之色很浓。当初,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一次禄东赞出使大唐,他在宴会上远远的看过几眼,现在他做了皇帝陛下,禄东赞做了吐蕃的大相,他终于能高高在上的用胜利者的姿态俯视禄东赞了。

高宗很骄傲,因为抓获禄东赞的是他的儿子李弘。

禄东赞之所以有今天的下场,只是因为他有一个超级儿子,英雄一般的儿子…

“传禄东赞——”殿内的内侍喊道,声音再次传到了殿外,片刻功夫,就见两位千牛卫押着禄东赞来到了大殿上。说是押,其实就是将禄东赞带到了大殿上。禄东赞要觐见高宗,怎么可以让他以囚徒的身份觐见呢?因此在李弘沐浴更衣的时候,禄东赞也在沐浴更衣,现在他换了一身清爽的衣服,再加上可以打扮过的头发,倒是不像之前那么狼狈,有点吐蕃大相的风姿了。

禄东赞走进大殿,就这么盯着高宗,看了片刻,他也没有施礼的意思。

“大胆禄东赞,见到陛下还是施礼。”李绩出声后吼斥道。

禄东赞对李绩的话充耳不闻,而是目视高宗说道,“没想到,我还是输给了你。”

“其实,你早就知道,你会输给朕,不是吗?”高宗笑了,他笑的很高兴,笑的很开心。因为他赢了禄东赞,因为了他的敌人,他恨的咬牙切齿的敌人。

禄东赞在做吐蕃大相期间,做了很多对大唐不利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是在高宗当政时发生的。

因此,说他跟高宗是敌人,一点都不为过。

“没想到你会这样赢我,我真的有点不甘心啊!”禄东赞声音有点失落,他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会实现以往吐蕃历代国王和大相都没有实现的目标,就包括松赞干布都没能实现过的目标,可是他在被李弘俘虏之后才发现,他丢了吐蕃历代王国和大相都没丢过脸。他被俘虏了,而且还是高宗的儿子,大唐的太子,一个不到十六岁的还在。

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孩子,只用几万大军就灭了他二十万精骑,还生擒了他自己。

禄东赞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他究竟输在了什么地方。

“没有什么不甘心的,你败就是败了,成王败寇,这个道理你该懂,不需要朕再向你解释吧?”高宗笑盈盈的回答道。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这样的场合见到禄东赞,他确实没有想到。当李弘的战报传到他的玉案上时,当看到李弘歼灭了吐蕃二十万精骑,还生擒了禄东赞时,高宗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竟然能做到这一步,而且还为自己收拾了自己的敌人,曾经嚣张到极致了的禄东赞。

“不用说了,我懂。”禄东赞说道,“我这次来洛阳,就是想见你一面,现在见到你了,我心愿已了,你们想怎么处置随便吧!”

禄东赞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高宗和群臣了。

高宗知道他跟禄东赞的话已经说完了,就让千牛卫将禄东赞押解了下去。

“太可恶,太嚣张了,陛下,这样的人一定要处死,不然难以泄民愤。”戴志德出言说道。禄东赞刚才大殿上不给高宗施礼,不将自己看成求图的态度让戴志德很不满意,要是谁都可以这样对待皇帝陛下,那还了得?

“对,非杀他不可。”又有一员大臣出列说道。

“陛下不可,禄东赞是吐蕃大相,不能因为他今天的失礼,我们就处斩了他。”李绩忙出列反对道。因为李弘堵死了他回头的路,现在他只能跟着武后走到底了。所以他现在成了武后的急先锋,只要高宗提出什么意见,武后不答应或者不满意,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比武后的昔日的铁杆许敬宗还要积极。

“是啊陛下,今日禄东赞确实太施礼了,可这样就杀了他,未必太…会被他人说闲话,说我们大唐,没有气度…”许敬宗也开口说道。作为武后的头号心腹,他现在在武后心中的位置虽然比不上李绩了,可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依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维护者武后的尊严。

李绩说的话分量不重,再加上许敬宗的话,这分量就重了。

见到两位大佬都说话了,大殿上武系一党的大臣们都出言,反对戴志德的提议,反驳处决禄东赞。

武后一系的人反对,自由高宗一系的人支持。

骤然间,大殿上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个阵营。

当然,还有不少中立派官员,就像张谏之和李峤之类的李弘的嫡系,还有一些不入流的清水衙门里的官员,再剩下就是皇族子弟了,他们的态度很暧昧,既不帮助高宗也不反对武后。

“太子,禄东赞是你抓的,你是什么态度?”突然,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武后突然开口询问李弘的意见。刚才被高宗打断了她的话之后武后就一直没有开口说过话,现在一开口说话,就又开始针对李弘了。因为李弘的话现在就决定了他该站在谁的一方,要是高宗的一方,今后李弘跟她就是敌人了,她会以对手的身份对待李弘,要是李弘站在她的一方,就会在高宗面前失宠,李弘以后的前景会很堪忧。

所以,武后现在的话,其实是在逼李弘表态。她想看看李弘究竟是什么态度,她不像李弘一直表现出暧昧的态度了。同时她也想看看通过李弘今天的态度,朝中有多少人在支持李弘,有多少人是李弘的嫡系。今后李弘做了她的敌人,她要是对付李弘,就不能不从李弘的嫡系力量下手…

武后这么一说,争执的双方全都将目光移向了李弘,想看看太子的态度。

“弘儿,说说你的想法吧!”高宗也将目光移向了李弘说道。

李弘没有犹豫,而是朗声回答道,“父皇,你觉得他该杀,我们就处死他,你觉得他不该杀,我们就囚禁。”

“为什么?”高宗好奇的问道。

“因为,复航你是大唐天子,你有权力处决大唐的敌人。”李弘义正言辞的回到道,“不要说是禄东赞,就是吐蕃的问题,你也可以一言决之。”

李弘的话很霸气,这是在力挺高宗,是坚定的在力挺高宗,是在维持皇权。

群臣听完李弘的话,全都愣住了。因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太子殿下,霸气,敢于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很有主见。

高宗微微点头,他对李弘的答案很满意。

是啊!他是大唐天子,禄东赞现在是大唐的俘虏,是一名囚犯,他想怎么处置禄东赞,难道还需要其他人来指手画脚吗?想到这里,高宗就厉声说道,“太子说的对,这件事情大家不要再争论了,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陛下——”李绩还要说话,就被高宗给吼止了,“英国公,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朕知道该怎么做。”

要是放在以前,高宗会很尊重李绩,因为李绩也算是他的肱骨大臣,是他依赖的最信任的人。可是通过李绩之前在长孙无忌问题上的妥协,已经之后在他跟武后争权时的暧昧态度,到现在彻底倒向武后,高宗对李绩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再也不像以前一样看待李绩了,因为他觉得朝中有不少人可以代替李绩,而且这些人还会被李绩做的更好…

李绩比高宗吼斥,就不再说话了。而群臣看到高宗的态度,就知道高宗现在在想什么,他们即便是武后的心腹和铁杆,可是见到皇帝陛下的态度这么强硬,他们也就不再坚持了。

就这样,李弘回到洛阳之后参加了一次朝会,一次不一样的,意义非凡的朝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