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综漫的水晶宫 > 第402章 曹操伐吴

综漫的水晶宫 第402章 曹操伐吴

作者:绪个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0 17:53:51 来源:笔趣阁

阚泽的话让刘备十分的不爽,不过他这番话倒也算是合情合理,因此,刘备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于是乎,刘备悄悄的示意了诸葛亮一眼。

诸葛亮自然明白刘备的意思,于是笑着反问道:“德润之言差矣,吾主何时说过不归还荆州啊?”

阚泽顿时傻眼了,没错,刘备是没有说过不归还荆州,当初还好心的给关羽写了一封信,叫他让出荆州的一部分州郡给东吴,可关羽就是不给,明明傻子都知道刘备和关羽是一伙的,关羽不让荆州也是出自于刘备的授意,可阚泽愣是不能多说什么,在中国,有些事情是不能搬到明面上来说的。

看到阚泽无话可说,诸葛亮冷笑道:“吾主乃是高义之人,倒是孙权,哼哼,其人乃真小人也,不仅与汉贼曹操同盟,而且还背盟偷袭关君侯,若非有庆之相助,关君侯只怕连性命都没有了,倘若汝主只是为了荆州也就罢了,可汝主却还想加害君侯,须知君侯乃汉中王的生死兄弟,尔等东吴欲加害君侯,此等大仇,安能不报?”

听到诸葛亮的话,阚泽也不由得冷汗直冒,虽然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能言善辩,可他却不认为自己会输给他,可是今天这一辩驳,他才明白,诸葛亮的舌战能力,绝对不是他能够比拟的,双方差得太远了。

早知道就不装逼了。虽然这句话不是阚泽的心理所想,但却也差不多,这一刻,他真的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太坑爹了,早知道就直接说明来意了。

发现阚泽无话可说后,诸葛亮却不打算放过他,反正都打算和东吴撕破脸皮了,哪里还需要介意这么多。

“德润来此,莫非就是为了说此小儿之言?”听到诸葛亮的话,阚泽的脸顿时气得通红,他实在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咄咄逼人,难道他看不出蜀吴联盟的重要性吗?

虽说如此,但他还是硬气的说道:“我今来此,乃是奉我主之命特与汉中王结为攻守同盟共抗曹贼,只是汉中王如此羞辱我东吴,我看,这盟不结也罢。”

闻言,刘备冷声说道:“备可不愿意再让云长遭受一次败走麦城!!!”

听到这番话,阚泽不由得大怒,而刘备则是拂袖而去,就差没有赶人了,对此,诸葛亮依旧保持着那一贯的云淡风轻。

至于阚泽,在被刘备怒骂后,也是转身离去,不过,他却丝毫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对于结盟的事情这么不上心。

......

阚泽最终还是离开了成都,被刘备这么羞辱后,他可没有脸面继续留在成都了,要是他选择恳求刘备与东吴结盟,那就是侮辱了东吴,要是他真这么做了,就算蜀吴真的同盟了,孙权也要狠狠的治他的罪。

就在阚泽还在回吴的路上时,曹操撕毁了与孙权的盟约,派兵奇袭了庐江,同时还采用吕蒙当年用过的白衣渡江之策,迅速的突破了长江的防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孙权傻眼了,他根本没有想到,曹操竟然会用白衣渡江的计策,在他看来,白衣渡江的计策就只能用一次,因此也没叫守军要小心身穿白衣的人,再加上长江实在是太过宽广了,因此,曹操只要选择一个比较偏僻的港口偷袭就行了,事实上,曹操的这一次行动确实把孙权打蒙了,曹操的速度太快了,快的让人不可置信,不,孙权甚至怀疑,这是处心积虑已久的行动。

当他打听到曹操杀往江东的军队数量时,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三十万兵马。

说真的,没有打夷陵之战前,孙权对于这样的兵马或许还不怕,怎么说他这里也有三十多万的兵马,可是自从陆逊兵败夷陵后,东吴的兵马就缩水了近三分之一,当然,或许有人可以说据城死守,可很遗憾,东吴最厉害的还是水军,因此,东吴水军的数量达到了近八万人,但失去了长江天险的东吴,八万水军起到的重要性就极其低微了,所以,东吴真正的可战之兵,大概也就只有十二万左右。

虽然手上还有二十万的兵马,可孙权愣是无法淡定,没办法,东吴的步兵和曹魏的步兵相差得太远了,而曹操要是再把骑兵投入战场,那么江东哪里还能够抵挡曹操,这一刻,他无比希望阚泽能够早一点回来,这样,他就可以联合刘备共抗曹操了。

......

当阚泽回来时,孙权热情的迎接了他,在他看来,这次同盟是十拿九稳了,可阚泽的话让他愣住了,刘备拒绝了同盟,而且还羞辱了阚泽,这回,孙权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刘备竟然拒绝了同盟,难道他不知道东吴灭亡的话,蜀汉迟早也要灭亡吗?

不仅是孙权,东吴的其他文臣也是颇为不解,门外传来了一阵骚动,不久,一名侍卫跑进来说道:“主公,荆州的关羽为报麦城之仇,已经起兵攻打我们了,如今,柴桑已被关羽围困,不久就要陷落了。”

听到侍卫的话,孙权震惊了,他这回是彻底震惊了,光是曹操进攻他就有些吃不消了,现在竟然还来一个关羽,难道东吴真的要灭亡。

就在此时,诸葛瑾站出来说道:“主公,我愿去面见关羽,向其陈述厉害,劝其退兵。”

闻言,孙权就像是捉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说道:“如此,就有劳子瑜了。”

诸葛瑾离开后,张昭对孙权说道:“诸葛子瑜知魏兵势大,故假以请和为辞,欲背吴入蜀。此去必不回矣。”

张昭的话让孙权一阵心惊,但表面上还是严肃的说道:“孤与子瑜,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负子瑜,子瑜亦不负孤。昔子瑜在柴桑时,孔明来吴,孤欲使子瑜留之。子瑜曰:弟已事玄德,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其言足贯神明。今日岂肯降蜀乎?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