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之绝版马官 > 第880章 热火朝天

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880章 热火朝天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6:21 来源:笔趣阁

高峻道,“我只剩高尧这一个老妹子了,西州这边儿嫂子就有**个,拿少了不成,怎么不得三千两。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丽蓝道,“可我已应出了三千两了,怎么办?”

高大人道,“好办,不是还剩九百缗,你就交九百罢,三千莫动了。”说罢,高峻走了。

麻大发连忙道,“丽蓝,高大人说的更是正事,你就交九百,多的退还你,我给你记上九百缗。”

丽蓝也没不好意思,大大方方退回两千一百缗大钱,帐目也改了。

谢大不会想到高峻和丽蓝在演戏,但他来得快,知道丽蓝那九百缗已经无望,便大声埋怨,“长安有这么大的喜事也不告诉,害我也没预先留出余富!我也少记一千缗,那一千就给长安的妹子!”

谢大嫂是陪丈夫一块儿来的,闻言对谢广道,“那我们也得上一千两的喜礼,这事不能含糊!”谢广点头,两口子记了两千五百缗走了。

但把谢大气了个够呛!心说我还算亲兄弟,把织绫场的大股押给你都借不出钱来,这回一说给长安上喜礼你们倒有钱了。

钱筹集起来,高都督又不大过问,司马刘敦行有了个大展身手的机会。他与户曹罗大人仔细研究了两处村子的走向、规划了街道布局,立意要比牧场新村搞得更好。

牧场村要再度扩建新村的消息立刻传出去,临近各县都瞧出了牧场村良好的发展势头,壮力们茶余饭后谈论的大事就是,“你有没有打算去牧场村?听说天山牧新扩建的三座牧场都在招牧子……”

年轻姑娘们放下了手中的织梭、绣弓,跑到闺中好友那里嘀咕,“要么,我想去牧场村,同样织绫,干嘛不去天山牧的织绫场?”

老人撺掇自家的小子,“你也去试试,到了高都督的眼皮子底下要好好干,万一干得好,也穿一身官袍子来、到你祖父的坟上去烧纸!让我和你娘高兴高兴!”

高峪重操旧业,在两村新址的中间地带再起了三座砖窑、请了烧窑师傅,窑上的烟火再度日夜冒了起来。

刘敦行亲历亲为,带着麻大发和几名手下洒着石灰、在新村址上划线。而建筑的壮役们也在招募中。

他现在没有旁的想法,刘家官职最大的是他了。

他在西州干的好与坏,就代表着中庶子倒下后刘府的气数。一位大员的倒掉往往伴随着一连串的人事变动,但这次却是个例外。

西州的安静似乎也影响着长安,大哥刘弘业的官职也没有动。

但高大人对他反而比之前客气了,这让刘敦行更加认为,自已家中的变故与高峻没有任何的关系。刘敦行的职位没变,对一位失了根基的司马大人,就连那些普通村民们尊重之意也让他感动莫名。

桑林扩植了,从柳中牧场的北大门外,往东一直扩到了旧村的村西、往北到了丽蓝的温汤池子院墙外面。

丽蓝的温汤再往北的悬崖下、便是高峪的紫花苜蓿草场,这里也有一拔儿壮役在施工,他们在修砌一条石渠,将温汤池子中的废水引到草场的地头上去。

修水渠的工钱和石料钱居然由丽蓝出,然后每天泡过的废汤水再朝高峪二哥要钱。

高峪一点儿意见都没有,那些牧子们天天一身的汗泥、马粪,正是草场所需。而丽蓝每一天的每一锅水就收了两次钱。

谢广和谢大听说后,不由得再一次暗叹丽蓝的精明,这哪是温汤池子,聚宝盆又能什么样儿?!

有一次谢大输了个狠的,回家后瞅着媳妇发牢骚:

“穷命脑袋!脑筋怎么和模样一样的不堪!以前天天在那里出出进进,可曾想过建个池子?看看人家丽蓝,脑筋就和模样一样的水灵!我怎么碰不到呢!天生的一副好根基全让你个村妇毁了……”

谢二嫂像斗鸡似的,“你想过!你们哥俩一对儿活宝都没想过凭什么让我想!”

庭州那边,由别驾改任长史的王达,带领一州民众挖渠引水也取得了极大进展,人工水渠已经修过了浮图城,很快便到田地城了。

织绫场的成品绢成批下了机,质量有很大提升,苏殷做了长史后很少再来织绫场,但她画出的许多图样子,这时都在那一匹匹的彩绢上。

有花鸟、有四时景致、还有西州女子们生活、劳作和游玩的片断,有天山牧野牧的、万马奔腾的画面……这就比内地传统的暗格绢、条纹绢更有卖场。

有西域来的专门贩卖丝绸的胡商,先到长安去游玩一番,看看那里的丝绢价格,有的就空手返回来,在天山牧的织绫场进货后西去,而长安的东市里也开了西州的丝绢门市。

当陈赡护着妻子乘坐马车进入牧场村时,他的眼前就是这么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之前他与年轻的牧子们住的通铺,在牧场村没有合适的地方,就直接将马车赶到了新村高大人家,把他从黔州带来的信交给高都督。

柳玉如等人把陈赡的妻子吕氏拉进家里,她们都知道陈赡当初为什么从黔州来这里,因而对这位脸上略显旅途劳顿的女子十分热情。

高峻看信,原以为信是苏殷写来的,但打开后却是崔夫人的口吻,里面也没有黔州抗旱的只言片语。信中说,“赡去西州后,其妻吕氏于都濡县,一人无依,县令李引遣其随赡同返,望为安顿……”

这封信让高峻好生奇怪,按理说,黔州之下一座县中的普通女子,大可不必由一位刺史夫人亲自写信叮嘱。而既然是一位县令出面,怎么不是刺史出面写信?

一封信中的三个人:吕氏、李引、崔夫人,似乎刻意避开了一个人。

这个李引身为县令、多半知道陈赡刑徒的身份,陈赡不满期限而回,他非但不提、还将吕氏送出来。再看看吕氏随身带来的东西,除了几件衣物之外再无其他,这也不正常。

高峻一时想不明白,当陈赡对高大人说,这位李引县令曾说与高都督是故交时,高峻没有细问,马上对柳玉如道:

“旧村已经没有闲房了,要有也就是苏殷那个院子,让高白把那里收拾出来给他们暂住,一应日常用具、米粮让高白操办。安顿好住处后,再让婉清带她到蚕事房,有事情天天做着,就算安家了。”

吕氏一下车就在打量这位高都督,知道他就是黔州刺史的独生公子,他说话不打官腔,也没有黔州刺史的威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