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之绝版马官 > 第1130章 嫂子小叔

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1130章 嫂子小叔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6:21 来源:笔趣阁

赵国公此时早就看出里面的关节,连忙笑道,“审行你这是何故,我若能得一位女王做儿媳,正是求之不得,你怎么还恼起来了!”

褚大人也打圆场,高审行知道不能再耍大刀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但高峻敬的这杯酒他就生着心眼子不喝,也不动杯、不理高峻,转向了李士说道,

“本官知道,李大人退居侍郎之职,是有些委屈的,还不都是为了后生晚辈们有个施展的地方?要说高风亮节,本官看你才是。”

能在今天这个场合里好意思再提公事的,也就是高审行了,他偏偏要提一提,反正提的也不是自己,难道高峻还敢再出言制止?

李士欲言又止,看了看尚书令,事情到了眼下,连他都看出高审行是成心的了,长孙无忌也微微皱了皱眉。

恰巧大郎高雄手里举着糖刮儿跑过来,本来孩子们是有乳娘们带着、在廊下另辟桌子用饭,但这孩子一直与父亲感情上近乎,抓了个功夫就跑上来。

他手中举了插着根竹棍儿的糖刮儿、非要让爹也尝尝,高峻低身尝了,这小子得寸进尺,还要骑大马。

虽然这是在家里,可当着往日里、那些对尚书令毕恭毕敬的官员呢,柳玉如早就听到了这边剑拔弩张的架势,示意樊莺过来,给高峻解围。

樊莺跑过来,拉了高雄道,“乖孩子,你随三姨娘去那边。”

高雄偏偏不干,不见爹生气,就更坚持自己的主张,与三姨娘相持不下。

而李士则插了这个功夫说,“高大人,下官走到今日的职位,没什么不可以,只要社稷有靠,又何在乎区区一个英国公呢……”

高峻腾地一下趴到地下,对儿子道,“你有本事就给爹爬上来!”

李士听得大吃一惊,仿佛尚书令这句话不是对高雄说,而是在接自己刚说的这半句话似的。

高雄喜出望外,使着奶气大声说,“爹我能!”一边说就往上爬。

樊莺没能完成柳姐姐解围的吩咐,反而还越来越热闹了,她被这父子俩惊得手足无措,只好俯身护着高雄,不让他摔到。

但她看到师兄趴在地下,脸扭向她,只用口形对她道,“一会儿给我闹。”然后就驮着儿子“驰骋”出去了。

高审行再度挑起来的话题就这么被打断了,连那些大员们在内,人们都盯在了地上,尚书令四蹄着地,像大马似地绕着圈儿、驮着儿子这一趟那一趟,厅内传来孩子的笑声。

高峻此举有些……怎么说呢,这可真是在家里了!

柳玉如要起身去抱高雄下来,认为在今天高朋满座时,这太不雅观了。但樊莺坐在柳玉如的身边,拽她不让她动。

高审行不能喝止,不然扫了孩子兴致、也就小题大做、破坏了气氛。

但高峻故意中断了他刚刚挑起的谈话,也真够让人不爽的,而且高审行还得停箸看着他们,对李士道,“能让老夫高兴的,也就是这些孩子们”。

此时高峻已经驮了儿子跑到了女眷的桌边。

因为往日在永宁坊里,父子俩没少玩过这个游戏,在别人看来高峻爬得都有些快了,而高雄仍然能够双手抓紧了爹的肩头、身子一耸一耸的稳如扎根,真像骑大马一般了。

高峥新得了县令,干劲儿正足,过年也说不回长安了。

高峥的夫人安氏十分地乐见夫君上进,一直心情不错,此时她已经从桌边扭过身子来,看着地下这一幕夸奖道,

“真不亏是总牧监的儿子,这么小也骑得有模有样。”

安氏说罢,又伸筷子夹了一块精肉,举着对高雄道,“大郎你骑过来,三伯母有肉给你吃。”

两下里已经很近,高雄的两条腿在爹的身上敲打着,一眨眼“骑”过来,腾出一只手去接肉。

但底下的“大马”冷不防一掀,就把小骑手整个地掀起来,头前脚后、一下子朝安氏的怀里抛来。

包括安氏在内,什么人都没有料到会出这种事,安氏慌忙丢了筷子和肉,一把揽住了高雄,不让他跌到膝头下边去。

柳玉如惊呼一声,高雄已在安氏的怀里了,孩子丝毫没有被惊到,“肉肉呢,我要肉!”,但是肉早不知掉到哪里去了,高雄找不见,两只小手在安氏的胸前去翻。

而安氏刚抱住了高雄,就感觉有只大手在她裙子里一捞,她“呀”地叫了一声,抱着孩子、红了脸跳起来。

不是她跳得快,高峻就要一脑袋撞进来了。

此时,高峻已直起身子,但仍跪在地下,把手中那块安氏扔掉的精肉塞在嘴里大嚼,咕咕哝哝地、又拱着手对安氏道,“谢谢三嫂的肉。”

安氏抱着高雄、侧了侧身子说道,“一块肉罢了,但尚书令也不必这么大的礼呀。”

樊莺不嫌事大,指着高峻嚷道,“你敢揩三嫂的油,柳姐姐,他敢揩三嫂的油,我见他手不老实了!”

高峻愣了一下,他明明是去捞那块肉,怎么成了揩油!但他知道这是樊莺按着自己的意思成心搞事,也不反驳,反而道,“我就揩了,三嫂的肉就是好吃了,怎么地?”

满堂的人愣了片刻,包括长孙无忌在内,人们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大唐有个习俗,小叔子和嫂子闹不算失礼,但今天的场合不同,有那么多的长安官员都在场呢。

安氏红着脸啐道,“你个死货,没大没小的,等你三哥回长安来,看我不告诉他!”

柳玉如跑过来接了高雄,又去拉地下的高峻,“你还不快给我起来!”

高峻分辨道,“夫人,我只是去接肉,可不是揩什么油!”

柳玉如急道,“你不起来还说个没完,看你以后还怎么到朝堂上去混!”

正拉扯着,大门外长孙润和高尧就跑进来,高尧问道,“柳姐姐,你说的是什么肉?”

柳玉如笑道,“是三嫂的肉,刚让你哥给掏着吃了,你没看着。”

高尧连忙去看三嫂安氏,果然见她前襟子有些凌乱,却不知是高雄翻的,于是笑着对高峻道,“哥你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长孙无忌一见老儿子两个到了,酒也喝得不少,再一想小辈们在一起过年热闹,自己留下来就有不便,遂笑着起身道,“不错不错,这才像个年味,本官已经多年没这么乐过了,这就告辞回家找肉去。”

说罢扭身,寻思着自己的话,又是哈哈大笑。

褚遂良也起身告辞,心里品味着高峻整出来的这一出儿,成心不让在府上说什么职位之事,但让高审行说不出什么来,而且有气也无处撒了。

人们接到了暗示,纷纷起身。

高峻送走了众人,又跑到外边去,与仆人们燃了阵子鞭炮,柳玉如则拉着安氏、王氏在内,人人披了那件雪狐斗篷试过来、试过去。

今夜不能再回永宁坊,高峻拉着夫人、孩子们去挤高审行的院子,把几间屋子塞得满满的。轮到高审行时,只得去四哥高真行的院子。

……

高府发生的这件乐子,很快便让长孙大人带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从中也就猜到了高峻在黔州刺史任职上的态度。

将高审行安排到中庶子位置上来,皇帝一直就没有这样的打算,谁都知道黔州刺史是不合适的先不说能力,这不是给鹞国公碍手碍脚吗?

皇帝问长孙大人,他对中庶子的人选有什么看法。

长孙无忌说,“微臣猜到了陛下的意思,但这有些不大合适呀。”

君臣二人也没明说这个中庶子人选是谁,只是皇帝在听过高峻吃肉的乐子之后,偶然的有一问,双方你知我知,因而赵国公才好说话。

“为何不合适?”皇帝问道。

赵国公不能说高审行,因为话重了不妥贴,毕竟那是表弟、也是鹞国公的老子,而浅了也不达意。

因而一语双关地回道,“陛下的白蹄乌……在六骏之中,掠阵无数,什么危险关头都遇过,也是唯一没有受过伤的一匹。”

皇帝道,“这是实情,它可真是匹好马。”

在皇帝的军旅生涯中骑过六骑马,拳毛、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这都是些出名的好马,个个脚力强劲,行动如风。

但最让他喜爱的首数白蹄乌。

此马纯黑色,偏偏四蹄俱白,它不但脚力好,还十分机灵,在枪林箭雨之间,数次在间不容发之际动之分毫、而令主人与危险擦肩而过。

其它的几匹马就稍差一些了,连它们自己也都负过伤,胸前、背后有时接连中箭,连中三五支的时候也是有的。

但只有白蹄乌从未中过箭,皇帝骑着它也从未负过伤,在平薛仁杲时他就是骑的此马。

有一次,薛仁杲暗派神射手在远处潜伏,要暗算皇帝,那次皇帝只带了长孙无忌、几名亲卫登山观望地势,刺客的箭突然就射出来了,刁钻凌厉、又快又准!

连亲卫们都来不及反应,但白蹄乌听到远处密林中弓弦一响,猛地一打扑棱,载着主人一跳,那支箭恰好擦着皇帝的后背飞过去了。

君臣二人回忆了这次凶险经历之后,皇帝说道,“你与我谁跟谁?就不必打哑谜了!”

赵国公说,“像白蹄乌这样的马,假使用绳索将它蹄子绊住,会如何?”

皇帝道,那还用说,也许朕的咽喉就中箭了,也许就没有了我们君臣今日面对面地坐而论道。

赵国公说,“陛下,微臣的话说完了。”

长孙无忌的意思很明白,既然已打算倚重于高峻,那就没有必要再给他绊手绊脚。

等赵国公走的时候,皇帝不用高审行的主意又坚决了一些。

等褚遂良来的时候,为了再看看中书令的意思,他又问褚遂良,这次就提了高审行的名字。

而褚大人也很干脆,“陛下要想省心,还是不要作此打算为好。”

皇帝暗道,“这可不是朕省心的时候!”

李治过来时,不等皇帝问,便小心翼翼地提到了高审行,皇帝问他的意思,太子说,“高刺史也未见不行呀,但孩子儿还要听父皇的。”

皇帝想了想道,“那就依你的意思,让他试一试?”

培育大材,总不能让他顺风顺水,要有些逆风才行,河中的水草倒是一直顺流而生,一波而万应,但它们绝对长不成大树。

大年三十兴禄坊的乐子、赵国公和中书令的异口同声,竟然让这位皇帝突发奇想:何不再看一看,高峻这小子在面对来自于老子的掣肘时,还能不能保证按既定的方略施政。

太子在中庶子的使用上虽然言犹不明,但他的小算计皇帝岂能不知?简直一眼就被他看出来了。

他也欣慰于太子能够有这样的头脑,这是典型的制衡之术。

那就让这一对年轻的君臣玩一玩,只要两人之间不伤筋动骨,皇帝不在乎用个中庶子的职位给高审行注注油,让他在中间搅和。

贞观十三年正月初六,庚戌日,皇帝好像预知有事,因而没有回温泉宫,又来坐朝了。

兵部侍郎李士果然提起了太子中庶子的人选提议,他直言黔州刺史高审行德能卓越,足可出任此职。

高峻面无表情,他没法儿开口。长孙无忌在皇帝问他意见时只说了一句,“回陛下,微臣只凭陛下裁断。”

褚遂良和几位大臣都知道高峻与李士一直在顶着劲,因而当面也不发表什么意见。皇帝拍板,新一任太子中庶子高审行走马上任。

这件事情给整个长安带来了巨大的震动,高府的父子两个,一为太子中庶子,一为首宰,这威望和权势是再也没人能及了。

高审行志得意满,升任中庶子的头一天晚上,便彻夜未眠,在府中酝酿了一宿,提笔先给西州写亲笔信一封,向崔颖报告这一大好消息。

他认为,太子中庶子这个新身份、已能够给崔颖一惊了,他让崔颖见信速回别回黔州,来长安。

这次的信中就少了些恳求的意味,更多了些平平常常的叙事口气,他要让崔颖知道,回到长安是势在必行。

对于一位从三品的太子中庶子的屈尊邀请,崔颖总不可能无动于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