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唐之绝版马官 > 第1132章 户部有钱

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1132章 户部有钱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6:21 来源:笔趣阁

崔嫣说,龟兹地面要施行租调庸,便须有足够的土地,那么接下来要屯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比如高峻就提过:从事屯田的劳力,除士卒和征发的民丁外,还可有专门的“屯家”。

这些“屯家”来自内地的刑徒及其家口,约束他们减些刑、固定到屯田的土地上,既有了劳力,又改变了当地的人员构成,有利于龟兹稳定。

而当下,龟兹地区只适合征收“丁税”,这里的民生以牧业为主,那么安西都护府暂时也不朝这些人要钱,只要出羊就可以了。

很快,在太子中庶子的提议下,长安下达正式批复给安西都护府:两年内,凡内地罪人,杖刑往上、死刑之下的人犯均宜从宽判决,至高打六十杖,合家迁至龟兹屯田。

龟兹的上等户,每丁每年缴输羊两只,次等户一只,下等户三户三丁,只合缴一只羊。等到两年之后龟兹屯田有了规模,再转为租调庸制。

……

太子、英国公、甚至另外的一些人意料中的事一次也没有发生,尚书令在朝堂上很少对朝政发表什么见解。

因而他们也就看不到中庶子与尚书令两个人、针对某一政策的“讨论”,更不要说不同政见的碰撞了。

李治根本没有站出来打打圆场的机会,他稍微的有些失望。

不过,中庶子的表现让他在皇帝面前也有话说,这是太子主张提任上来的人。最近中庶子屡屡在龟兹政务上、提出出人意料的见解,不正说明自己没看错人?

太子中庶子高审行,成了时常站出来发表看法的官员,尚书令几乎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相反的,有时还微微的点头。

李士有点失望,这也太没意思了。

英国公刚刚有这种想法,就出事了。

这天,中庶令像是体察到了英国公的无味,他认为这一段时间,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威望,于是突然提出:郭待诏一时之间不大抽得出身,其实英国公也适于担任兵部尚书之职。

太子看向尚书令高峻,他估计鹞国公再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了。

果然,高峻马上说,英国公的能力没有人有异议,但皇帝陛下正等着听大都护郭孝恪的意思,说不定都护府的回音还在半途,如今提此事,不妥。

高审行没有话说,因为高峻的话有道理,他看向李士,目光里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不过英国公总能体察到中庶子的美意吧。

皇帝征求郭孝恪意见的话,无疑就是圣旨,总之皇帝将话放出来之后,便拍拍屁股回了温泉宫,一点都不着急。

太子也不想英国公这么爬上来,看着高审行微微不快地退回去,太子也没法补偿他什么,说轻了不行,说重了总得在尚书令和中庶子之间有个取舍。

李治看到,鹞国公今天也有些不大得劲儿,这些日子高峻一直很低调,什么议题都不往前来,这一定就是在照顾着中庶子的意思。

但今天高审行提出了兵部尚书的人选问题,说实在的有些大了,中庶子不是宰相,在皇帝已有话的前提下,他不该当众提及这么重大的事。

高峻在这种事情上不能不说话,但太子看得出,他已经很注意分寸了,而且还得照顾李士在场。

李治笑着问道,“鹞国公,龟兹的事,不知你还有些什么见解呢?”

尚书令回道,“殿下,龟兹新定,政务也都从头实施起来,这个势头很不错。微臣这些日子在考虑安西都护府的安全之事。”

太子道,“尚书令这么久了第一次发声,寡人很感兴趣,你可详谈。”

“殿下,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已移至龟兹城,但那里刚刚到手,须防民情不稳,这是龟兹长治久安、以及各项政务开展的前提。”

太子道,“有理,不知鹞国公有什么打算?”

高峻道,“微臣在龟兹地面走过几趟,对那里的山川地势也有些了解。这些天已甄选出四处地方,臣想建议都护府郭大人,从速在龟兹城筹建四关,以保都护府安全。”

江夏王问道,“此事是很重要,看起来也很紧迫,只是不知,尚书令的具体选址在何处?”

高峻道,“在安西都护府治所,也就是龟兹城的北面设雀离关,西北面设盐水关,西边设立柘厥关,除此外,在龟兹东面勾联焉耆,这是都护府临急时的退路,是最该先建好的,可在焉耆西边界增设铁门关1。”

高审行道,“说来说去,依本官看尚缺南面。”

尚书令解释道,“南面正是新任都护府长史阿史那社而的沙丫城,且背临赤河地势开阔,又有金矿,耳目众多,可不设关口。”

这句话不得不解释,但无意中便显出了中庶子对安西地势的不熟悉,中庶子隐隐不快,再道,

“可龟兹方定,民力疲弊,我们一建便是四座关口,岂不有违施政的初衷?要知道,此时当地连租调庸都不能实行,只能暂收几只羊充数,这个方案是不是有些大了?”

高峻道,“中庶子大人的担心也有道理,但苏伐与龟兹丞相那利脱网,须防其反复。安西都护府的安危事重,不然任何的政务都可能半途而废。”

高审行道,“陛下都说过,修民之德胜于长城,我们刚刚得了龟兹,便大兴土木建城建关,让当地人怎么想?昭示敌对之意吗?”

看来,太子中庶子刚刚在兵部尚书一事的提议上,被尚书令不软不硬地顶回来,是有些不爽了。这是为着面子,有些故意。

要是别人的提议被尚书令委婉地反对的话,哪怕是赵国公长孙大人也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但高审行在黔州便说一不二,此时又是老子,入职中庶子之后,又是建成言献策计无不从,他有些受不了。

尚书令道,“常言道,有威慑方有平安,修民之德不假,但功夫在于长久。我们新得了龟兹,只在租役、赋税方面放宽,其实这只算是小恩小惠。但我们以短时之恩应对苏伐在龟兹十数年的经营,大人以为有多少胜算?只有恩威并重,方保万世无虞!”

赵国公长孙无忌一看,这父子两个针锋相对,非打起来不可。他了解高审行,有时也够拧的,他只要认为自己能占住三分理,就能支巴一气。

但朝堂上的局面就不好看了,于是,长孙大人出班道,“殿下,鹞国公的提议不可不重视,四关一建,既可拱卫大都护府安危,日常亦可查禁末游、伺控奸匿、稽查行旅,其意重大啊。”

太子沉吟不语,赵国公的话有很明显支持鹞国公的意思,但高审行的大道理也不是没道理,反而在注重仁孝的太子心中更有说服力。

但太子知道,高峻这么久了不说什么,今天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观点,那这个提议,就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中之重了。

李士出班奏道,“建立四关,这对保障安西都护府大本营的安全、以及维护龟兹地面稳定有相当重要之作用。但中庶子之言,微臣以为不无道理。”

他说,“前些日子户部所倡加一分租的事,尚书令已然不认同,府库里没钱,龟兹地方的租子只、只靠几只羊来顶,钱也收不上来,如何处之?”

高审行向李大人投去感激的一瞥,他并不孤独。

正二品的尚书令高峻,对自己手底下一位正四品上阶的侍郎,就没必要像对老子那么小心,他被中庶子纠缠,凡中早有不爽,也不能表现,对英国公就不必忍。

鹞国公说道,“李大人,你以为花钱与安危……谁在前谁在后?安西淘金、冶铁、粟麦以及广阔的土地值多少钱?站得稳才有繁荣,不然钱从何来?”

英国公嘀咕道,“下官不是不赞同建设四座关口,下官说的是没钱……这可是户部亲口说的呀。”

太子原打算在自己的中庶子、尚书令中间经常做做调停之事,但今天这么多人掺和进来,那么他的一句话、一个态度就得更谨慎,一时拿不定主意。

高审行说的他还好理解,但建关之事是军务,事关瞬息如何裁断?

鹞国公据理力争,更能说明此议的重要,想不到啊想不到,抹个稀泥竟然也这么麻烦,实难下手!

高审行道,“英国公说得不错,本官也是这个意思……钱,本官是说你这钱从哪儿来?”

鹞国公咬着牙道,“有钱没钱,怎么你们比本官还清楚呢?是你们管户部??这样的军中大事,怎么能有迟疑!连太子殿下都在一力倡导减少东宫的排场,你们却在担心钱。”

李士听了,倒没觉得怎么刺耳,别说尚书令了,就是高峻所兼任的兵部尚书,也是李士的顶头上司,也别说什么自己是英国公了,人家也是国公。

但中庶子就受不了,尤其是高峻情急之下一口一个“你们”,这不把中庶子也兜进来了吗?

别说高审行此时的身份是中庶子,就算是黔州刺史时,谁敢一口一个“你们”?

太子中庶子面色微红,显然不爽了,他举目看到户部尚书低头缩颈地躲在后边,便朝他道,“户部尚书就在这里,说说有钱没钱?”

户部尚书被太子中庶子推到了台面上来,竟然发现这个问题很不好回复。

前不久,户部尚书刚刚以没钱为理由提议加租,此时就说有钱,那不是打自己的脸吗?你竟敢瞪眼胡说!

说没钱?尚书令、鹞国公显然也把弓拉满了,太子殿下、赵国公、中书令褚大人纷纷把目光聚到户部尚书的身上来,这让他有些迟疑。

高峻道,“安西都督护府的身后便是焉耆,而焉耆归入也没几年,在焉耆的身后,庭州划州只不过一两年的事情,西州要久一些,但也未过十年光景。”

数位重臣频频颌首,表示认同。

鹞国公道,“正因为西边有这些地方在,阳关、玉门才能止干戈、度春风,武凉一带由之前长安的重要拱卫,化身为粮田牧场,军士们由枕戈待旦,转为荷锄执鞭,人们安居乐业,多少钱能买得到?”

“我们身在中枢,虑事就得着眼大局,不能低头数兜儿里那几文钱!本官认为,为建四关,就是倾空了沙丫金矿的所有存金也是值得!”

户部尚书终于抬起头来,坚定地说道,“殿下,本官听了鹞国公一番话简直如醍醐灌顶,为兴大事,户部有钱!没钱也得有,一定要搞出钱来不可!”

中庶子道,“尚书令之言有理……但依本官看,西域此时建关,郭待诏便没有机会从速至京了。”

尚书令好像没有听到,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今天真是烦透了。半晌,方道,“陛下可都能等!”

太子不能不拍板儿了,开言道,“两方面都有道理,寡人便取个折衷,就由尚书令决定,四座关先建两座,这样户部的压力也可小一些。”

……

永宁坊,高峻一回来,在中厅里先一脚踢翻了一只凳子,下人们不知他从外边受了什么气回来,吓得大气不敢出。

柳玉如问道,“峻,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中庶子?”

尚书令大声道,“这是谁出的昏招!弄这么块绊脚石来,”

吓得柳玉如连忙上来捂嘴道,“我看你才昏了呢!能决定一位中庶子去留的,还能有谁?也不防隔墙有耳。”

高峻把嘴巴挣脱出来,嘘了口气道,“我怎么这么累呢!”

柳玉如道,“一向没什么事难倒你过,你可不能急,好好想想办法呗,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还怕一个中庶子吗?”

崔嫣说,“我这就去兴禄坊,他现学现卖怎么还能这么神气!”

高峻消了气,沉着脸道,“莫去,你们让我想一想。”

他没吃饭,起身去了书房,崔嫣又跟过来,见他桌子上摆着西域的地图出神。

太子一下子将四座必建的关口砍了两座,尚书令又怎么好再坚持!那么,只能先建北面的雀离关和焉耆西境的铁门关。

雀离关在龟兹城的北面,郭待诏这次取龟兹,便是从此处出奇兵偷袭的龟兹北城。

只要在此设关,只须派五十人驻守,便免除了被人以同样方式偷袭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