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小领主 > 第三百三十章 人必自辱

春秋小领主 第三百三十章 人必自辱

作者:赤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48:59 来源:笔趣阁

赵武轻声笑了:,“阿舒还是想打吗?。

魏舒一愣,眼见得楚国令尹子荡越走越近,赵武不好再多说,只轻轻的补充:“其实这场战斗,能不打就不打吧。我们已经为胜利付出了许多,再打下去,收益是什么瘦狗母食

魏舒眼睛渐渐清亮了。

魏舒是个聪明人,当然,是个有野心的聪明人,赵武的话虽然隐晦,魏舒脑袋转了转,立刻明白了兵法云:虚虚实实,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赵武把弱兵排在前阵,这是“虚兵于前前方的鲁**队还算好,毕竟他们曾与楚国人狠狠干了一仗,也算是名声在外。但鲁军身后的列国混杂军队则纯粹是废柴,卫国虚弱不堪,在列国纷纷展常备军的情况下,卫国国力跟不上,养活不了太多兵力,于是,他们伞出来的军队本来就是婚变的农兵。

而滕、曹、杞三个国家更弱了,这些国家的军队,可以算的上是单纯“仪仗队。”其国家本身要依仗晋**队维持安全,那点点军队,平常也就是当作君主的仪仗。如今运些军队抱着耀武扬威的旅游心态南下,只想着在盟会上处处威风,然后打包回家”这样的军队,如果骤然遇到攻击,别指望他们战斗,能找见回家的路已经是他们的幸运了。

因为有这三支军队在前,整个大军的行进度快不起来,如此,等赵武带领这样一支军队赶到宋国边境,恐怕智盈已整合好当地军队,与楚军对峙上了。红了眼的楚国人见到赵武“虚兵。而来,会做出什么反应。

第一反应恐怕是:一不做二不休,干掉北方来的军队,打破封锁再说”然而,赵武的队伍里还有子荡。

按照春秋惯例,子荡是使者小赵武不能禁止他与外界通讯。他自己的队伍走得慢,这是一种合理的慢,子荡找不出任何理由催促。那么,子荡的信使,度便会越晋军。等赵武赶到战场,楚人已提前得知赵武的到来了,赵武的前锋虚弱,但楚人绝不会相信由“天下第一将。赵武,与“晋国第一兵魏氏军队组成的殿后军,虚弱不堪一击。

春秋时都是车战,车战讲究阵型配合。楚军完全可以轻易粉碎联军前锋,但当楚军阵型散开,追杀晋军前锋的时候,遇到以强悍著名的魏氏军队,以及以擅长突袭著若的赵氏骑兵,结果会怎么样,即使其蠢如猪也能猜想到。所以,楚军必定陷入,“第二反应”:前方有智盈步步紧逼,后方来的军队是个热馒头,抓吧怕烫手,不抓可惜了。楚军会在迟疑不定中争吵,直至双方军队合拢那时,楚军也不用争吵了,因为他们已无可选择。

赵武所说的后一项:我们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许多,再打下去,没有新收益”这一点魏舒也能理解,楚国人已经被榨干了,他们拿不出新东西让联军抢劫了。联军千里迢迢而来,前赴后继的动一场战争,战场却在郑国,或者宋国。这样的话,即使战胜楚军,联军的收益也不大。

一条瘦狗,浑身都是骨头,啃起来费劲不说,一不小心还能蹦坏牙,不值得。

战争,是要讲究投入产出的。晋国为这场战争已经投资过多,现在追加投资,收益也就是那些。还不如单纯恐吓,威逼,折磨,欺压,让楚人心志软弱,既然兴不起抗争心里,然后晋人把已经预定好的收益拿回家,大家分赃了事。

明白了这点,魏舒看迎面而来的子荡也顺眼许多”哦,全指望这厮通风报信,咱态度要好点。

魏舒柔声问候子荡:“子荡,一路上伙食可对你的口味?”

伙食?子荡现在不关心伙食问题,虚虚应付几句,子荡冲赵武拱手:“真是威仪赫赫啊,我周游列国,从没看到全铠的军队,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赵氏与魏氏的联军确实是一只全铠军队连马夫都是。

尚武的男人最喜欢的收藏品就是武器铠甲,这玩意几乎是男人的成年玩具,只要资金充足,每个人家中都会置办几副,平常把玩。而春秋时,晋国武风最盛,连续的胜利,以及武士带回来的爵战利品,让武士成为乡间儿童崇拜的偶像,也使得武士有资材置办武器铠甲。

国人攀比之风,可谓自古有之。别家有的东西自家不能没有,只看现代人用普及手机的度普及家用轿车。就知道此风有多源远流长。铠甲武器也是这样,如今晋国乡间,家中男人没有几套上好的武器与铠甲,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而赵氏这次动员,外人不知,赵武清楚赵氏已经到了力量的底线”但凡在底线挣扎的人,没有不好面子的。所以这次征召军队,连应征的马夫,哪怕除借也要弄一身木甲柳条藤甲,就指望出战后,从楚人那里获得足够的战利品,偿还除借的武器与铠甲。

赵氏如此,魏氏就不用说了。魏氏休养了两年,兵精粮足。这次出战就指望能越中行吴的风头,所以魏舒拿出来的都是魏氏精兵,个个魁梧高大。这样的武士俸禄自然不少,足够给自己的仆人也置办一身铠甲一要不然,岂不被赵氏的马夫比下去?咱丢不起那个人!

身为联军统帅,赵武自然知晓马夫的心理,子荡的马屁到是提醒赵武,他拱手讪笑着说:“说起来小武尚需逊谢楚国的支持啊。”

子荡一个倒似”

有这样说话的吗?

噢,我夸奖你的军队威仪赫赫,你说这些东西全是我们楚国赞助的。没错,三年前你南下楚国的时候,军队还没有全铠化,如今你做到了,用那些从我们楚国掠夺的战利品装备起来的这是一个贵族说的话吗?这是一位元帅该说的话吗?

子荡脸色沉郁,以吟诵反驳:,“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群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这诗是《国风周南麟之趾》。是赞颂贵族风范与气度的,歌词大意是:“麟的脚趾呵,仁厚的公子呵。哎哟麟的风范呵!

麟的额头呵,仁厚的公姓呵。哎哟麟的气度呵!

麟的尖角呵,仁厚的公族呵。哎哟麟的宽厚呵!”

孔夫子编《诗经》,以《麟之趾》开始,与《关睢》构成一个互相呼应的关系。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一国之事,系于一人之本”。,“麟之趾”教化行为,使人伦美厚如麟趾”“关睢。则教导夫妇关系。夫妇是人伦之本。夫妇正,则人伦备。

赵武转着弯子骂楚国,但他毕竟不是春秋人,没学会春秋人那种婉转的犀利。子荡以《诗经》谴责赵武:你一国执政,肩负饵兵大会的重任,却在这里轻佻地嘲讽楚国的失败,这合适么?恐怕不是贵族行为吧。

赵武脸不红心不跳,坦然承认错误:“鄙语曰: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我在子荡面前做了不符合仪态的事情,子荡教的对啊”。

赵武都认错了,身为一个贵族,尤其是刚刚被霸主国执政夸奖过的贵族,子荡觉得还是不为己甚的好,他接受了赵武的恭维,转导走到河边,背着量军队过河的进展。

子荡一走,魏舒皱着眉头问:“元帅,楚人向来得志便猖狂,况且元帅本来说得对,战争是由楚人挑起来的,现在他们咄咄逼人,又好了疮疤忘了痛,正该提醒一下他们,元帅怎么道歉,仿佛我们说错了一样,”哦,不过,这话由元帅说不合适,元帅该让我来说呀。”

赵武一声冷哼:,“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这话说的岂止是晋国。子荡是智者,现在他应该明白了

没错,子荡现在已经明白了。

站在蒲津桥边,看着鱼贯过桥的士兵,子荡刚开始久久不能平复兴奋的性情,高兴啊,咱把霸主执政说的哑口无言,反而郑重向我道歉,嗯,这段历史值得大书特书,我回去一定让史官把它书写下来”咦,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这话倒也是句名言”且慢。

子荡的脸慢慢红了,他想起赵武在邦都城下的骄傲,当时,赵武傲慢地说:“谁都有权动战争,但结束战争,必须由胜利者的许可。我是胜利者,我需要得到胜利者的尊重

子荡又想起初次来晋国出使小赵武在自家庭院里招待他,当时,赵武闲闲的甩着鱼竿,漫不经心的说:“鱼上钩了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说话细声细气的人,突然间对楚国恶语相向,是为了什么?

身边,军队鱼贯而行,正在过河黄河的是杞**队,这支军队完全没有军人的整齐与严肃,他们一边过河一边语声嘈杂的谈论着。子荡眼睛盯着杞**队,焦距却不在士卒身上,他慢慢回想自己在新田城的外交韩旋。

他这趟出使,楚国想要达到的目的,几乎都实现了。然而,随着他的步步紧逼,晋人表现的越来越不耐烦”,

晋人一向是睚眦必报的!

晋人全国动员了!

晋人一向以为魏氏与赵氏的军队,属于国中数一数二的,现在这两支军队齐下,而且是全铠装的。他们武装到了牙齿!

稍停,赵武在郓都城下说的那句话如洪钟大吕,反复在子荡耳边轰响:“谁都有权动战争,但结束战争,必须由胜利者的许可。”

子荡只觉得如芒刺在背,心中暗想:“这不知羞耻,行为毫无贵族风度的,岂止是赵武?赵武好歹知错认错。我楚国草签了盟约,现在却又节外生枝,不停地在细节上纠缠不休。大约,在晋人眼里,我们真正成了蛮夷。好笑的是,我指责赵武没有风度,人家认错了,我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呀呀呀,刚才被羞辱的那里是赵武,明明是我。”

子荡背上的冷汗淋漓,魏舒站在赵武身边,看着子略臂部的衣物摇渐被汗水浸湿,他笑了,低声说!“示帅,大申畴了被羞耻感击到的子荡,必然会对我们的”。

“嘘。赵武轻声提醒:“他距离我们不远,现在心神激荡,无心注意周围的动静,等他清醒过来

“我明白”魏舒低声说:“元帅,为了防范突袭,过河之后,我打算把兵车排在前锋,并列成疏散阵型,这样,前方的溃兵可以通过我战车缝隙进入我军本阵。”

赵武也是老行伍的,魏舒一提他就明白:“没错,虽然我们估算楚军没胆量袭击,但有备无患小你去做吧

好不容易,乱糟糟的杞军渡河了,轮到魏氏军队,行军度陡然提高。早已列阵河边的魏军以一两辆为单位,战车先行,73名徒步步卒紧跟在车后上桥,这一两的队伍走到桥中央,另一辆战车开始移动”稍后,渡河的战车继续行驶,久经战阵的晋国士兵不用军官吆喝,战车驶出一段距离后停步。后续战车跟着,紧紧贴着那辆战车停稳。“行云流水。”目睹魏氏士兵渡河的子荡脑海中唯有这四个字。

魏军的行军节奏仿佛一片美妙的音乐。当所有的军队依次排列在河岸,填满了河对岸的空地,刚才先渡河战车依旧停的稳稳一他预留空地刚刚好,晋军整齐的战车队小每一辆战车仿佛一块砖石,构成了整个一堵墙,这堵墙严丝合缝地竖立在对岸,看的子荡目旷神宜。

“起歌!”河对岸,魏舒大声下令。随着他的喊声,晋军唱起了“出车”这军歌。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蒲津桥对岸是,“王野。一天王之野。晋军唱起这歌,以此向天王致敬,恰恰符合当下的场景。

不是吗?晋军打服了楚国,替王室增加了一位臣子,衰弱的王室因此又增加一笔赋税,他们值得受到王室奖励。

歌声雄壮,不久,这歌也感染了前方的先驱军,顿时,四野响起了迎合声:,“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拚施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獭犹于襄

子荡回身,打量赵武的军队。随着魏军向前挺进,河对岸又让出一块空地。赵武骑在战马上,轻轻摆摆手,第二军军尉籍张立刻大喊:,“便步过桥,第一师当先

众军都在歌唱,赵军保持着沉默,他们脚步轻盈迈上大桥,快地通过桥粱,而后毫不在河岸停留小快地追上魏军的脚步,在行进中,各部队不断调整度,不一会,他们就在行进中完成了队列整合。

“强军,天下强军”子荡不由自主的出感慨:“魏氏强悍之名,列国左右耳闻,但终不脱晋国一贯的整肃。而赵氏”不好说啊。不愧是一直擅长偷袭的军队,竟然能在行进中调整队列。这要是双方真打起来,赵军岂不是能在战斗当中,随意变换阵型?”

“没那么严重。”赵武坦然领受了对方的恭维子荡这是变相道歉。

“我赵氏与魏氏士卒的选拔标准不同,魏氏注重力大魁梧,所以他们的军队擅长苦战,擅长持久的屡战,而我的军队注重灵活,注重奔跑”他们天天绕城跑一圈,行进中调整队形,是早已熟习的事了。而说到战斗中调整队形,恐怕我还做不到。我估计,神也做不到。

因为战斗中,生死在于一刹那,士卒注意力高度集中,听不到其他号令

子荡笑了:“两军对阵,排兵布阵需要花很多时间,赵氏能做到在行进中整理队形,哪怕是在战前如此行事,已经比别人减少许多列阵时间了”只是,赵军怎么没有兵车?”

说话间,骑兵走上蒲津桥了,马蹄踏踏,悬索桥摇荡着,一队步兵赶紧上桥,站立在悬索两边,帮助悬索稳定。赵武瞄了一眼桥上,冲子荡一拱手:,“楚使先请

说话间,赵武一直没下马。子荡一会站在兵车上,一会跳下地去,但无论他选用什么姿势跟赵武说话,赵武都是居高临下。

子荡爬上战车,顺嘴说:“不急,让骑兵先走吧,我正想请教元隼一赵氏怎么没有兵车配置。”

赵武手指划了一下,将他的军队划入围子:“兵车战戈,是青铜时代的标志,但现在,新的武器明了,于是,移动缓慢的兵车就成了活靶子。失去了攻击的犀利后,战车的诸多弊端暴露无遗,比如它对战场比较挑剔,对道路状况要求严格。所以我思虑再三,干脆去除昂贵而不实用的兵车,用步骑混杂的方式战斗,如此,我对战场的选择就更宽泛了一我军招之即战,战之能胜!”

子荡想了想,问:“元帅说的那种新武器,是弩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