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四十六章

清明上河图 第四十六章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59 来源:笔趣阁

待诸多政事议定朝会结束诸官向皇帝行礼之后开始退出。

赵桓命人将赵鼎留住请他到后宫清漏阁相见。

张浚正自暗中笑只觉皇帝虽允众人所请毕竟还要对赵鼎加以训斥。却不料自己抬脚刚行几步又有小宦官上前请他亦到后宫阁内。

到得此时自然是皇帝要与枢密商量军事不但赵张二人还有几个枢密院承旨也被一并召入。

前线形式已是紧急金兵动员几个月前锋部队已经开始与宋军边防力量小有效战双方互有斩获而金兵因为天气的关系攻势并不大宋军也摸不清楚对方主攻的方向只得固守防线不敢轻率出战。

双方彼此都很清楚决战和大战的时机必定是立秋之后。而时光荏再而过盛夏已过各个地段宋军的对面金兵调动越频繁显然是大战将起。

想到这里张浚也将自己心中的杂念抛下紧跟赵鼎之后往着后宫而去。

宫室疼小各人不过走了盏茶功夫穿过几条深巷和朱门便已到得后宫阁前。

此是赵恒办事和召见大臣的地方虽然(一路看小说网,)地处后宫花园不远却是拆掉了不少房屋整出大片空地周围侍卫林立防备的很是森严。

只是如此重地阁门外不远处却有一群相扑力士。正光赤着上身顶着烈日卖力互博不停吆喝。

张俊与寻常宋人一样也极喜欢看人相扑只是此时此刻。却是皱眉摇头。

待到阁门处早有几个文学常侍侍奉在外随时准备被皇召见。

张浚冷眼去看见这些身着绿袍的官员看向不远处地相扑力士一个个也是皱眉不已。

他忍不住向一个比较熟识的常侍调笑道:“徐常侍既然不堪吵闹不如将他们驱赶开去。”

那徐常侍连忙摇头。答道:“岂敢岂敢他们亦是常侍大家品秩相同。怎可如此孟浪呢。”他说罢连连摇头不敢再说。

想来是因为这伙相扑力士自缘故吃了不少的苦头。

宋人的两大体育运动一个是便是踢球另一个就是相扑。

皇宫内院也拳养相扑力士混地好的力士还加以常侍官衔。

而赵桓重视相扑甚至有打算让相扑力士更加显耀使得这种民间娱乐活动。更加繁荣在宫中和军中形成制度。

文人贵戚也看相扑却在内心鄙视这些以力气和搏击技巧吃饭的人以赵桓的打算。恨不得让这些手不提四两的老夫子们也下场搏击一番才好。

张浚也顾不得与这徐常侍探讨皇帝的举措是否合理眼前有更重要的事需得他入内参详。

一脚迈入。只见皇帝正端坐阁中便连忙低头急步趋前向着皇帝跪地行了一礼。

因着适才朝会时已经见过便也一跪起身在内侍送上来的椅子上坐下。

赵恒的脸色也与刚刚不同。

适才虽不是大朝会也基本上集中了长安城内地升朝官有很多话私下讲来无妨而在几百人面前讲来却只能让赵恒难堪。

他自己也很奇怪后宫他宠幸的宫人不少算算也有十来人一年多来竟还没有人受孕。

此事一天不解决他的心里始终是有不安。

近来兵事紧迫加上很多改革地事要提上日程赵恒心中压着事情在房事上便更不着紧如此一来更显的赵鼎所说的立储立后一事更加紧迫。

只是身为现代人宠御着那些如同木头一样对自己千依百顺的宫人虽然都很美貌趴伏在她们身上个中滋味却越来越形同嚼腊。

赵桓微微苦笑看着几个坐在自己身前的近臣心道:“这些东西却是自己下贱。女人么哪有不变的。象这些人这样心里就没有对女人的感情二字可言岂不是也很好么。”

他自己安慰自己却也知道他与这些真正的古人不同。

当下不肯再想轻声苦笑向着诸内待吩咐道:“给各位大人上茶。”

“是陛下。”

在皇帝身边侍候的多半是逃自东京大内的宦官多年来学地就是这一套侍候人的本事。一个个轻手轻脚走路时仿若无声却又快捷无比。

片刻功夫已经将官窑精致的白瓷细盏放在张浚与赵鼎面前的几案上。

至于几个枢密承旨则没有资格享受皇帝的赐茶并且也没有赐坐只是站在两个长官地身后等待备询。

赵恒待这两个大臣放下手中茶皿方才向这两人道:“今晨曲端来报.说是潼关外金兵数量不减而且行人司有细作在外查探可能是完颜宗弼为主帅。”

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这两个枢密使的耳中。

皇帝此时提起自然是询门他们是何打算有何见解。

此事两人在上朝前早已有过商议当下对视一眼由着赵鼎先道:“依臣之见多半不是疑兵。自古以河东下陕西易守难攻。前次延州等地有失实则是西军多次勤王又援太原耗尽实力加上折可求叛降金兵甘为引路加上完颜娄室自潼关沿渭河河谷直入到长安两边侧应咱们才失了陕西过半的地盘(一路看小说网,)。今请陛下亲镇永兴军前方禁军经过淘汰充实战力大增前方镇守将领也是名帅宿将如此以来自河东等地来攻困难重重倒不如由潼关强攻而入的好。潼关虽然号称天险不过多年战乱加上我朝立国并不以长安为都年久失修加上被金兵多次摧破关门用来阻敌已嫌薄弱敌人集结重兵叩关之后可以一路长驱直入直薄长安。臣等商议若臣等在彼处领兵也多半要如此行事最为妥当。”

赵恒目视张浚问他道:“卿意也是如此么?”

张浚连忙点头答道:“是臣意亦是如此并无异议。”

“好吧。”

赵恒点头起身在阁内一角双手背后目视沙盘地图。

沙盘在中国早已有之并不奇怪只是并不如后世那么科学赵桓有心要加以改良不过这种东西只怕是军事院校毕业地正经军人也未必能弄的好更何况是他。

他此时接触到军事上的东西已经很多不似当初对军事一窍不通略看一会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两个大臣所言确实是实。

陕西地势是四面被山环绕自太原西进沿途都是险峻山谷而突破潼关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只要沿着渭河河谷前进一路上对然有不少堡寨城池却很难阻隔敌人的重兵集团若是一路突到长安要么据城死守要么就得儿狼钡而退。

这样一来对赵恒辛苦建立起来的英武天子形象殊为不利。

他定下决心断然道:“既然如此金秋将至敌人动手的时机也是就要来到。朕的意思调吴玠兄弟二人去援助潼关备守河东敌人则调长安张俊前去。”

“是臣等计议也是如此最好。”

张俊虽然在资历上比吴氏和刘氏兄弟都要更老一些然而多年征战其人能力如此各人都是知晓。

既然敌人主攻是潼关就没必要让吴氏兄弟等大将困守延州等处不若将精兵劲旅调入潼关附近迎敌而长安地处腹地也没必要留驻一军的兵力驻守。如此一来调张俊填补其余各军的空挡最为恰当。

此事既然并无异议而后勤的粮草储备军械盔甲补充由着军器监和三司共同负责绝无问题。

江南既然事少财赋便被集中到陕西来使用大量的物资也顺江而上由四川运至。宋朝的武器原本就是制式制造这些些来很有荒疏也被赵恒下立痛加整顿这一年多来生产出了大量的强弓劲弩。

此战已经尽足了人事至于下一步的胜负如何就得再看天命了。

凡人只道是努力做事便会成功岂不知人事之后尚有天命。有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充满着偶然性并不如如某种学说上所言是历史的必然。

赵恒回转座中看向赵鼎与张俊二人。

赵鼎很有才干处理起事来刚中有柔对待下属也谦恭有礼也很有权变。就是对气宇偏小稍有不对的便绝不容忍。

这样的个性脾气用来做宰相还好执掌枢密还嫌不足。

而张浚善于驭下识人也很自信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不容人反驳。能在疲敝的陕西经营不到一年就集结几十万大军与敌决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能力也具有很大的胆识。

然则就是太冒失轻进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军事统帅。

此次与金兵交战虽然没有象富平一战那么艰险却也非比寻常。赵恒原有亲征的想法却又知道帝王并不是军事统帅他又与李世民这样在军阵中成长的开国帝王不同有许多事在留在深宫着手比自己亲临前线要更加重要。

因此势必要精选一个枢密前往亲线统军然而他在赵鼎与张浚身上打量半天却终是很难决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