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四十九章

清明上河图 第四十九章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59 来源:笔趣阁

进到城内看着熙熙攘攘的来往人群姚平仲敞开道袍抹一抹额头上的汗水向着虞允文苦着脸道:“都要交八月了天还是这么热。”

虞允文的脸也是热的通红却不象姚平仲那么随意一头长仍然束的齐整衣袍也是穿的严实。

听到姚平仲抱怨再看他袒胸露臂虞允文先是一笑然后又叹道:“人都说八水绕长安现在竟成了这般模样。咱们一路赶来天旱的厉害沟渠都干涸了只怕连渭河也可以平趟过去了。”

姚平仲虽然是武将需得精通地理却不如虞允文这样对环境优心。听到他这么感慨便大大咧咧答道:“关中败坏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咱们太祖、太宗、真宗三代皇帝都有想迁都关中的意思就是因为漕运不顺只得放弃。定都东京不也是很好天朝上国之都他国无法比拟。”

虞允文瞪他一眼道:“几位皇帝为什么想迁都姚兄不明白么?”

姚平仲无所谓一笑答道:“地利之险算得什么若是陛下当年是现在的作法女真人过的了河又如何?东京城内外大军几十万怕个鸟!”

两人的对答很是隐讳其实说的也很是简单。

宋自立国以来就面临着迁都的大难题和困局。当今朱温篡唐自立洛阳长安都被毁坏关中疲敝不能供给军队和朝廷只得迁往大梁从此之后五代中的各国都开始在汴梁定都。

宋太祖篡周立宋后先是因循在汴粱立都改为东京。然后时隔不久便开始寻找合适的替代地点。

若以供给京城禁军和文武百官及皇室的便利来说东京无疑是最佳的地点。无数河流连接着东京城与江南的联系粮食和各种城市所需的物品。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运到东京城内。也正因如此。东京城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繁华富足的大都市。

或者在城市规划上东京不如长安但是在富足程度和辐射周边经济的能力上。宋地东京远远过唐的长安。

只是有利便有弊与当年八水绕长安有潼关肴谷之险地关中相比坐落在中原腹地的东京却在防御上处于极其薄弱的状度。

由南向北也好。由北向南也罢东京都处于一个极攻难守地况态。自石敬塘献上幽云十六州后北方的契丹和女真都可以轻松的自长城沿线南下由着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攻到黄河岸边只需渡过黄河。便可以直到东京城下。

这样的形式对一个国家地都来说显然是一种致命的危胁。

因是此故自宋开国迁都长安或是洛阳一说便一直没有停止。

而关中的败落和漕运的庞大代价却使得迁都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虞允文与姚平仲江南游历至陕西沿途考虑风土人情。金兵驻防情形待路过旧都时。虽然姚平仲忍不住抛洒下几滴眼泪心情极为激荡。两人都都有相同的见解都觉得就算是能在某个阶段击败金兵然而还都东京并不是一个上好的选择。

待进入到关中地界却又是另一番模样。

大地干裂到处是光秃秃地黄色高山和深谷因为持续的干旱大河无水小河断流又没有可资利用的水利工程结果便是大规模的农业减产甚至绝收。

两人一路行走虽然看到了各地的防御森严官府也在尽全力帮助农民并不是不管不顾怎奈时代的局限性和积弊已久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皇帝身在长安虽然力求节俭整个陕西的供给仍然要远出以往。

如此一来等若是以全国的力量往着关中输血。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此次关中大旱在史书上也有明确地记载是整个大6气候变化所致倒不是年年如此。

待到长安城内时以姚平仲经验之丰富虞允文天资之高自然知道暂且驻跸长安尚不是问题若是长此下去却只是拖疲整个国家的力量而地利之优却退而其次并不足以为这一场抗金之战带来胜利。

虞允文尚是年轻心里想着人能胜天贪图着关中之利。而姚平仲却是老成也好保守也罢心里再也没有迁都地考量。

两人此时虽然是白身一个却是宋军宿将一个是少年英杰只要一个肯出来低头向皇帝求官一个肯去应试则必定前途无量。

临安苗刘兵变两人虽然拒绝保举却也知道在这场兵变中的表现是就上达天听。

这几月来皇帝不断暗中派人寻找他们也是明证。

此次来到长安却也是虞允文知道今秋将恢复进士考试既然决意出来做官自然要先去大比考试然后才好方便行事。

姚平仲无可不可心里一面犹豫一面也跃跃欲试借由着陪伴虞允文地理由相随这个年轻小友一同前来。

两人沿途搭伴记录山河险要观察民心人情交情已是越来越深而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对老成的姚平仲还是年轻的虞允文都是难得的经验。

此时虽然天热到得天子脚下虽然烈日当头却也并不怎么觉得辛苦。

姚平仲身为大将多年饶有资财虞允文也是官宦之后因此两人稍一计较便决定先找一个酒楼休息用饭然后再去寻找住处。

宋代酒楼之盛不但远古人后世的明清同样也是拍马也追不上。

东京的丰乐楼光是地基就十几丈高三层的酒楼可容几百酒桌和宝剑最高一层可以将东京皇宫尽收眼底。

宋朝的皇室家法不严不但皇帝和嫔妃可以在外头叫食物送到宫中来吃更是可以在上元灯节的时候皇室一起出动在民间品尝美味。

更有皇帝微服出宫只为到酒楼去品尝美食更看世间百态。

至于赵桓的父亲赵佶品尝美食之余还勾搭上了东京名妓李师师又是别话。

象清朝皇帝那般喜欢吃的食物吃了过三筷下次吃饭就看不到的祖宗家法其荒唐可笑当真不值为宋人一洒。

因着京师丰乐楼太过出名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具有仿而效之的。姚平仲与虞允文二人走不多远到得长安闹市.离的老远一看一幢高耸入云的酒楼迎面压来诺大的酒幌上写的分明却是“丰乐楼”三字。

两人相视一笑都道:“且看这一家如何。”

待走的稍近一些却又见这酒楼并不是临街而建而是隔十余步一个幌子将人一步步引向那巷陌深处。

直绕过了三五个巷子才渐渐听到食客喧嚣酒香扑鼻。

再近些便是修竹夹道桃林成片一群群的鸟儿显然是酒楼养熟了的并不怕人在树林间跳跃鸣叫。

姚虞二人一看心中便是欢喜。当下虞允文笑道:“当真是野卉喷香佳木秀阴别有一番意趣。”

姚平仲也点头笑道:“不错虽然尚不及东京的华美富丽模样连杈子也没不过到底很有山居野味也是难得。”

两人信步而行到得酒楼门外早有店小二迎将上来不免又是那一套迎客惯技。

姚平仲也不理会随口道:“还有雅间么?”

那店小二远远看了原以为这二人是贵客待只是仔细一看姚虞二人的衣着打扮虽觉得这二人气宇不似平常却只得笑道:“二位老客二楼和三楼的包间却是满了两位不如就到一楼就坐如何?”

姚平仲将眼一瞪就欲作虞允文将他拉住笑道:“两个人坐什么雅间怪没趣的不如热闹些的好。”

“也罢。”

姚平仲知他不欲生事只得悻悻而罢。

待入内坐定便向那小二道:“你们的店既然说是丰乐楼那眉寿、和旨可有么?”

他说的这两样却是东京丰乐楼的名酒天下闻名。东京三千余家小酒户的用酒俱是从丰乐楼购买的这二种。

“有的二位放心准保不比东京的差。”

“你们店家只会说嘴。也罢就先上两壶来若是不好却饶你不得。”

“好勒。”

那店小二答应一声过不多时便将二人点的酒菜送上。

宋人酒楼最重杯盏乡村小酒户倒也罢了稍上档次的酒店便是以银壶银盏等客。若是与酒店相熟的人家自酒楼中叫上几样酒菜却仍是以银盘银盏送将过去全然不怕。

这酒楼显然也是长安城中的豪阔所在姚虞二人粗略一看就知道这酒楼中的家什不但是纯银打造而且是精工细雕价值都是不菲。

这些却也罢了姚平仲也不待人筛自己拿起酒壶便是几大口饮将下去。

这一口却是如长鲸而饮一直喝完方才放下。

然后方赞道:“不错味道虽然稍有偏差也是不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