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兴亡感慨

清明上河图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兴亡感慨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59 来源:笔趣阁

几个宰相收起争执一起俯身行礼。赵桓摆手笑道:“诸位相公不必如此。”

一边说一边自己到得殿角换衣洗漱。

待他收拾齐整方才转身升座向着诸人正容道:“赵开来意朕已经知道余、秦二卿来此想必也是为了最近因变法一事起的风波吧?”

余平连忙躬身答道:“正是。这些日子坊间传言甚凶不少大臣表章弹劾臣已经自请辞职陛下勉留臣不胜感激。然则对臣的攻汗不止臣舰颜居于相位亦不能自安还请陛下诏斥以定变法之意。”

说罢从自己袖中悉悉索索掏出一张纸来让身旁内侍转递给赵桓。

赵桓略瞄一眼只见上面细细密密写满了人名都是些反对变法要求皇帝斥退余平、秦桧二人的大臣名单。

他随手将奏疏放在一边似笑不笑的道:“余卿果真是刚毅之士。”

余平生就的这种性格听得皇帝夸奖却也并不谦虚只应声答道:“王荆公变法不肯杀人使司马光、苏轼等人尽坏新法臣以为变法当得杀人陛下以铁碗手段酷治群臣则无人敢再做仗马之鸣则新法推行必不再受掣肘。”

赵开听的大怒他原本就是关西大汉满脸红润此时更是气脸色涨红浑身颤抖。只是宰相当着皇帝争吵的事还从未有过他只得不住默想绝不能失大臣之体这才忍住没有上前去辩驳。

秦桧面无表情心中却是暗骂:“蠢才!”

赵桓神情不变待余平说完方道:“卿言虽是有理不过祖宗有言在先不可擅杀士大夫。亦不可因言罪人。”

余平步步紧逼又道:“陛下宏图膜烈虽然守成实同开创变一变祖宗规矩又能如何!”

“此事朕自有考量卿不必再说。”

余平见赵桓似有不悦之色只得应诺退后不敢再说。

赵桓定一定神。知道余平这样的人必定不能久用用之某一个机构他能挥出最大的效能而用之高位他便着手对付同僚然后便会凯觎相的位子最后必定会成为权相而是否有篡位的野心还需再看。

只是此时正得用他也不必加以斥责。

当下温声缓道:“此次让诸卿上书言变法事。其实不过是障眼法。

朕亦知此时多行诸法必定会使得朝野侧目甚至致政局大变。朕已经手札李纲。让他知晓除了学校与农田水利法外其余诸法均不施行如此李纲不必来长安而事态过不多久也会渐渐平息。”

秦桧早知端底而赵开与余平二人却是只觉愕然。赵开诧异的同时又觉得欣慰。斜眼看一眼余平见对方铁青着脸心中更是高兴。

赵桓见余平要上前说话便摆手笑道:“此事到不是意要瞒着余卿只是你刚任参知国内大局并不通晓。朕在此时抛出诸多变法主张不过是乱人耳目其中细节关碍你下去后与秦桧细说。便知端底。”

余平深知赵桓表面上和蔼能容人言其实为人峻刻而且性格刚毅回长安后虽然不曾违祖制而杀人禁言其实**之处远前代宋帝。此次前来朝见一门心思要把皇帝的心火拱起来抓捕杀害一批官员然后借着皇帝的威权来树立自己地官威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怎料皇帝和风细雨几句话便摆平了此事一场诺大的风波就此消散。

他心里委实不甘然而知道皇帝与赵开还有要事当下只得告辞辞出秦桧见他离去又见赵桓向自己点头示意便也急忙离去。

见他二人6续离开赵开只觉松了一口大气向着赵桓由衷道:

“陛下决意并不变法臣以为甚是英明。”

赵桓面色阴沉向他道:“不是不变法不过是未到其时。现下的大政还是要打败金人收复燕云到那时不变法则不能变千年困局朕身肩重任非尔可以理解。”

赵开一楞听得赵桓语气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闷不觉问道:

“以陛下天纵之才驱逐女真收复燕云皆不是难事。而今天下更是吏治大好渐有国富民强之势而禁军整编后亦是精锐难挡国朝自开国百年来从未有如此好局待天下重归一统后只需谨守法度外牧蛮夷内修政治则陛下远唐太宗多矣又何苦生事呢。”

见赵桓不为所动赵开心中大急又道:“仁宗与神宗欲变法其实是国弱民贫而今局势大变虽不变而变陛下又何苦求一变法之名而坏天下大事?”

“这都是人治人亡政息。朕所在意的是朕身后。“

赵桓脱口而出又见赵开目瞪口呆自己也是好笑。与赵开这样标准的“古人”讨论什么人亡政息兴亡规律确实也太过前。他自己的忧虑也只得由自己一个人来解决了。

因又向赵开解释道:“朕实不惧外患不怕内乱而朕之子别贤愚不等焉可不事先设法。不然太祖何等神武太宗连一个幽州也攻不下反而受了箭伤忧愤而死真宗、仁宗诸帝守成尚且不可”隍论进取。”

赵桓肆意攻汗着自己的祖先诸帝赵开不便接话虽然听地心惊肉颤却也不得不承赵桓所说是实。

“所以变法不得不行而且托言新法其实是要立万世不变之法度。赵开你等着瞧罢了朕必定会使大宋再不致受辱于外夷。”

赵开终接口道:“然则任用奸佞所托非人亦是当日变法失败的主因。”

“不然奸佞有奸佞的用处他们眼中只有利益而不见义。而士大夫所说的义其实多半只是书生见识用来做事是不成的。不过义这个东西也是中华道统所在朕不会忽略的赵卿你可以放心。”

“陛下英明睿智臣相信陛下必定不会犯神宗犯过的过错。”

赵桓哈哈大笑向着赵开道:“朕自然不会。”

又问赵开道:“今日你来必是今年的支出已经算出?”

赵开点头答道:“正是。”说罢将自己袖中折纸拿出开口念道:

“去岁收入七千一百万贯支出六千九百万贯尚余两百万藏于长安库中。今年计收七千三百万贯若依陛下盘算恐收入不敷使用将入不敷出。其中军费占了七成农田水利两成而官员俸禄诸项开支则不满一成了。”

他看一眼赵桓脸色又道:“这只是大略明显请陛下自己细看。”

赵桓一手接过略看几眼便笑道:“这么些东西其实若是精通财会算术之法早就能算的出。”

见赵开面露惭愧之色赵桓摆手道:“这怨不得你现下愿学算术的人越地少半部论语治天下?笑话。赵开朕地太学最少有三成的人要学算术学出来一样做官五年之后你便不会再有今日之忧。”

赵开面露沉思之色还未细思又听赵桓接道:“也罢了仗打起来总会得对方府库收入可以弥补些不足。稍差一些并不关碍大局。今年大战打过明后年禁军使费必定减少到时候又可省下钱来做些别的事。而我朝搜罗赋税之重远过前代过几年能大量减免赋税使得百姓息肩稍减劳苦然后民富而国强则朕再没有忧心之处了。”

“陛下有此一念上天必佑我大宋。”赵开心中极是感动宋朝历代皇帝也多有爱民之说而其实每常想地都是国家军队的强大而诸帝之中真正说得上俭省而恤民力的唯有眼前这个皇帝而心心念念要减免赋税的也是眼前的这位皇帝。

他躬下身去有心多说几句称赞的话却只觉词穷口拙一时说不出口。

赵桓看他模样忍不住大笑道:“卿但为朕理财使朕没有后顾之忧比说几句颂圣话要好的多。”

说罢又看手中清单一边看一边念念有词道:“一千辆霹雳车便费钱三百多万贯当的朕心惊肉跳……一把陌刀近五十贯?”

赵开忍住笑意答道:“步人甲陌刀等物皆新制打造生产之前研制便耗钱不少。不过臣亲眼见过那陌刀铁柄三尖厚重锐利若有万人勇士着重甲持此刀敌人纵千骑万马亦不能近身也。”

宋朝时并没有大规模的贵金属出现白银多半产于南美和日本而此时这两个地方一个还是蛮荒之地一个也不懂制银办法银的产量很少宋人以铜钱为最基本地交易方式经济展到了这个时候铜钱一则是面额太小二来则因制作铜器获利更大宋朝以百万矿工昼夜不停的采矿锻炼也不敷使用。而根据后世推算宋人一贯钱约等白银一两赵桓一边念念有词一边仿佛看到成堆的铜钱长江大河一般的流走委实心痛。待听到赵开的说辞只得笑道:“但愿如此亦但愿前线将士不负朕望亦不负赵卿辛苦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