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一卷 蒙尘北国(2)

清明上河图 第一卷 蒙尘北国(2)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1:59 来源:笔趣阁

沈拓身着青袍头戴毡帽典型的小老百姓装扮就这么悠悠然负手而行渡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五国城内。

把门的金兵见多了他这样散步也并不奇怪。沈拓的脸就是最好的通行证众人将矛一收任他入内。

这小小城池一共关押了一万多宋人很是拥挤。除了俘虏外还有一猛安的守兵。

金人军制以猛安谋克为最高的军事长。猛安按宋人翻译实为千夫长谋克则为百夫长。实际上一猛安或一谋克统领的兵马并没有这么严格看守五国城的一猛安实际人数也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并不是军中精锐赵氏父子孱弱的一塌糊涂当日安坐京师勤王兵马数十万金兵不过五六万人他们也畏惧不敢战在金人心中派这千多人来看守他们都属浪费。

进城之后路上的行人除了金兵看守之外都拱手让在路边静静的看着沈拓走过。

宋时君臣大义已然分明沈拓虽然丧权辱国懦弱无能却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君主而城内居民又多半是被俘来的大臣君臣分际更别明显。

“陛下咱们是回行在还是?”

一进城内就有几个太监上前迎着恭身哈腰向沈拓请安问好。

就连金人分配给沈拓住的那个破茅草房也被他们称为行在。

沈拓微微苦笑摆手道:“暂且不去先去看看父皇。”

赵佶与赵恒父子被分开关押在五国城的两端。城池虽然不大沈拓却还是要依着当时的礼法规定每天晨昏定省早晚请安徒步行走遇到刮风下雪的恶劣天气当真是苦不堪言。

不过什么时代守什么样的规矩沈拓现在除了一个身份外别无任何基础是以他自然不会加以毁灭。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沈拓在这个时代赖以生存和展的土壤想活的更好更开心就得先适应它。

听得沈拓的答话那太监咪眼一笑一边弯腰引路一边道:“陛下孝感恪天太上皇一定会很欢喜。”

沈拓知他原本是专门服侍道君皇帝后来金兵薄城赵佶害怕传位给儿子也将这些心腹太监指派给他其实也是有监视的用意。此时落难这太监仍然重视老主子在人心目中的地位甚是无聊。

当下也不理他只是自己信步而行。

五国城内很是荒凉四处都是矮小的土围子和茅草搭建起来的房屋。城内居民又全是俘虏一个个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再加上金兵来回巡逻挺胸凸肚骄横不可一世气氛真是压抑之极。

再加上前几天大雪之后雪化泥泞行人在烂泥般的街道上行走当真是苦不堪言。

沈拓若不是少年经历贫苦打熬的好精神未必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下来并且信心一日大过一日总想着摆脱困镜。

他们由西门入城一直往东直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了城东的一处荒地前。

因为赵佶和赵恒身份特殊金人并没有安排他们与常人同住而是各在城池东西两侧安排了一大片空地建起房屋令二人分别入住。

近侍和太监也不能同住而是远远的住下方便照顾起居便是。

沈拓穿过一片辗压的还算齐整的院场到得小屋的柴门前略整衣衫然后朗声道:“儿臣恒给父皇请安。”

屋内传来一阵老人的咳嗽声半响过后方听赵佶道:“是恒儿进来吧。”

沈拓依言推门而入因天近傍晚屋内昏黑一片眼睛适应不了一时竟不能视物。却听房内一阵悉索声响赵佶却是点燃了一盏油灯灯光先是微弱跳动几下之后便散出一片昏黄而又明亮的亮光来。

赵佶已经是满头白的老人虽是精神看起来还好依着史书也还有好些年头才会逝世。刚来北国时的不适应浙浙离去反正除死无大事南方又有赵构保住宗庙看来一时还不会全然亡国赵佶却是很能安慰自己。同时还在幻想着有天赵恒能够返回大宋重新为帝所以对他还寄有厚望。

沈拓依着规矩在房内地上展衣跪了向着赵佶叩行礼然后方才起身。

虽然见着赵佶已经多次沈拓每一见他却总是百感交集。就是眼前这个清瘦老人任用奸佞苦害民力。北宋的军事实力毁在他信用的宦官童贯手里北宋的政治制度毁在他信用的奸相蔡京手中除此之外花石纲一事使得天下民力凋敝江南富庶之地竟也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可见当时的朝廷对农民的压迫的残害有多么的严重。

再有便是在处理金辽关系上不自量力与金一起打击奄奄一息的辽国全然看不出前后拒狼后门入虎的大势。而在金人攻来后又百无一策只知道传位给儿子自已躲在深宫不再管事。

爱虚荣皇帝的尊号加到几十个字也是由此人开始。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人写的一笔瘦金体好字一笔好画流传后世艺术成就不在任何知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之下。

这样的一个人按说是该被唾骂和痛恨的。可是与在书上读史不同当这个老人以自己父亲的身份颤巍巍的与自己说话时沈拓却很难有特别痛恨的感觉。

有时他也不免自嘲的想人真是感情最复杂最难揣摸的动物了。

却听赵佶又咳了两声沈拓忙道:“父皇可是着了风寒要不要传御医来看看?”

当日城破被俘却也有不少宋室御医被一起押来被金人带走不少也还有几位留在此处为皇室和百官看病。

赵佶摇头道:“不需要只不管是偶感风寒已经命人煎了药服了感觉好了许多。”

沈拓不安道:“儿臣出城太久竟不能来服侍父皇罪莫大焉。”

他的话自然是应景之辞虽然对这个老人恨不起来却也不可能与他有父子之情。

赵佶却是不知他心中所思在他心中在他眼前这个儿子是他的长子先封韩国公然后是京兆郡王定王政和五年封为皇太子一直是顺顺当当没有波折。他对此子很是满意而赵恒也对父亲心怀感激在金人侵到东京城下时曾经勒令赵佶出城谈判赵恒虽然胆小懦弱却也不忍心将老父推到风口浪尖没耐何只得自己亲自出城到金兵大营与敌人谈判。这样的行径若不是此人确实孝顺当真是不可想象的。

却听赵佶道:“恒儿前日让你看的书可读完了?”

沈拓躬身答道:“是的儿已经读完了。”

赵佶点头道:“我自来此失帝王身份反而开始爱读史书每日不缀。这李泌原本不知道他是何等人读史之后方知此人是命世良臣对大唐忠心不二。我儿要将他的传记好生看了日后观识大臣也好有个准则。”

他说完就咳沈拓连忙上前将他扶住又在他背心捶打片刻赵佶的咳嗽方才止歇。

半响过后赵佶匀过气来方向沈拓道:“我儿要记得亲贤臣远小人。这一条千载之下思之仍有道理。”

沈拓苦笑现下被金人严加看管而且他也知道赵构绝无可能迎还他父子二人回去偏生这个老人却对将来充满信心沉迷在让赵恒重新执政的幻想当中。

其实不但是赵佶在宋人心中赵恒亦就是沈拓仍然是大宋最名正言顺的君主由他重新执掌大政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下却也难怪赵构打死也不敢迎接这个兄长回国。

只是苦笑归苦笑却也不必在赵佶面前顶嘴辩论只得答道:“儿臣记得父皇放心。”

赵佶叹道:“来此之后读书越来越多方知道自己以前的事很多荒唐之处可惜现在追悔莫及。儿重掌国柄后一定要多行善政以为父赎罪。”

沈拓只得又道:“是儿臣一定铭记在心。”

赵佶这才无话又问了几件沈拓生活起居的小事便摆手道:“好了我这里没有什么事天色眼看要黑透了你早些回去路上也好走些。”

沈拓原待答应却见灯光影射的墙壁上有几行字却是黑迹未干不由好奇问道:“父皇又写新诗了?”

赵佶嘿然道:“闲来无事又想想以往的事很是后悔何以解忧?只好没事写上几以算是为来者所鉴吧。”

沈拓无语可以应答只是踱到那墙壁之前注目细看只见墙上一笔漂亮的瘦金体字笔走龙蛇漂亮之极。沈拓虽然对书法并无研究却也是知道这是难得的上品。

却见上面写道《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沈拓看完只觉凄凉难禁想及自身遭遇岂不是一样有家难回。虽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却也是忍不住潸然泪下。

却听赵佶断喝道:“我老了所以才写这种东西以寄哀思。你还青壮不要做这种模样。我父子二人误国误已久矣还要继续误下去吗?”

“是儿臣知错了。若是有机会回到故国誓要强兵富国以定我大宋万年之基。”

“好好吾儿此语甚慰朕心!”

赵佶大悦着实夸奖了沈拓几句。又道:“构儿已经建极称帝不知道几时能与金人达成和约迎我父子二人返国。他非长子称帝亦是不得已之事返国后仍然是你做主的好。”

沈拓看他神情又是欣悦又是惶恐又有期盼却也不想伤害这老者之心只勉强敷衍道:“九弟天性纯孝友爱兄弟只要南面大局稍定使得金人不敢小觑我大宋必能达成和约到时我父子便能回国了。”

“好好就盼这一天早点儿到。”

两人自此无话沈拓又施一礼方才倒退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