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五十二章 纵论天下

清明上河图 第五十二章 纵论天下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5:12 来源:笔趣阁

见虞允文默然不语赵桓知道他虽然年轻其实学识功底很深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对一些不符儒家经典的学说并不能立刻接受也只得罢了。

当下又向他勉励几句最后吩咐道:“长安防御使不过是从权是因为你没有军职又是白身只得如此任命。今夜灭火昨日却敌你都是功天下士民大臣军人都不会对重用你有什么异议你的意思是要到地方做安抚使还是在朕的身边赞襄军务?”

虞允文吓了一跳下意识答道:“臣怎敢骤然当此重任!”

赵桓笑道:“你昨日今夜展现的才能让你做宰相枢密都不过逾只是身白身一下子做到这个地位只怕有伤物议所以留些余地才好。怎么你不满意么?”

“臣岂敢!”

虞允文已经回过神来看着皇帝脸色似乎也是说笑的多当下更是定下心来侃侃又道:“陛下也说臣只是一介白身臣又太过年轻一下子得官太过并不是好事。以臣的意思最好陛下并不授臣官职而是让臣继续参加科举中式之后再量才使用让臣多历练几年更好。”

他一心要从正途出身以堂堂正正出来做官岂料在赵桓眼中他一则是能力强二来正好成为打破科举僵局的一大范例。

谁说名臣能吏一定得是进士及弟?

当下连连摆手向虞允文道:“你的事朕听姚平仲说了一些。原是担心父母年老并不打算出来做事。同时也是觉得朕和九弟都不堪辅佐更是淡了出来应试做官地心。怎料朕从金国逃回后励精图治修缮甲兵你和姚平仲一起心动。游历天下又在临安助朕一臂之力更是坚定了出来做事的决心。此次长安一战又是天意以你授朕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拘泥形式非得从科举应试出身后再循序渐进?”

见虞允文沉默不语。赵桓拿出当年开会时鼓动人的眼神和语气又循循诱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今天下板荡若是一个个都拘泥成法又何助益于天下大势?诸葛亮二十七岁便献了隆中对。他可不是什么劳什子进士!虞卿朕看重你的才能视你为朕的卧龙你可不要负朕所望才是。”

虞允文尽管天资极高到底还是年轻。哪经得住赵桓这个老油条用这种口吻来鼓动当下一张脸涨得通红半晌过后才吃吃道:“臣哪里敢当……”

“你当地起!”

赵桓猛一挥手断然道:“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先授你枢密同知。加阁门赞善舍人跟着张俊赵鼎二人好生做事。”

说到这里。打量了对方一眼又笑道:“现下看来还太年轻。再过得几年做个枢密使或是仆射都象个模样了。”

他身为帝王居然如此许诺官职当真是难得之至的殊荣。

虞允文二十来岁年纪哪经的住赵桓如此做派当下双目微红差点流下泪来。勉强忍住过得半响之后方向赵桓沉声道:“陛下如此待臣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下又跪下叩谢皇恩待他起身后身份已是不同赵桓便向他正色道:“张俊太累王野管的都是细务赵鼎不在朕身边你年纪很轻这些时日就多在朕身边赞襄可成?”

“陛下但有所需臣自然竭力报效。”

“好。”

赵桓用赞赏的眼光看他一眼又吩咐人送上椅子让这年轻的大臣坐下才又向他问道:“虞卿你对当年战事是如何看法?”

虞允文微微欠身向着赵桓答道:“若是在几日前臣尚且担心龙门失守敌人前后夹击既然陛下英武睿断在长安挫败敌人奇兵这一仗不必再说咱们已经赢了。敌人不傻不会在潼关千里谷道和我大宋二十万禁军硬打他只会损兵折将。倒是现在咱们已经得了先手如何扩大战果在这一战后使得天下大势更有利我大宋实在是需要提早着手布局这才最是重要。”

其实不待他说以赵桓深厚的历史知识和这两年增长的军事常识在长安战后他已经隐然觉得宋金战事已经由宋朝地绝对劣势开始转变为一种比较平衡的战略相持阶段。

金国打不下关陕下不得江南潼关大战开始于金国兵力在潼关附近的集结而结束于长安的坚守。此战过后面对慢慢恢复原气的宋如金国综合国力不足地弊病必定会慢慢凸显出来虽

然现在宋军野战尚不是金兵对手但赵桓心中已然有了定论**往后和金国做战在他手中已不象纯粹的古代战争只是沙场争雄。

要打就打的是综合国力打的是全面战整体战在他手中必定会使宋朝的国力得以完全挥使得眼前地这种战略相峙的平衡得以向着宋朝有利的局面扭转。

只是他脑海中还并没有完整的策略每每深夜静思想到热血沸腾时也觉得自己指点江山激扬意气很是英明睿智到得每天处理日常政务时才觉得千头万绪很难着手。而真正能将所谓的整体思路落在实处时委实太少他每每重重打出一拳就好象一粒石子落在长江大河中只是激荡起几滴水花然后又归于平静。

只有在这种时候时他才深深明白凭一个人改变一个王朝一种行之千年的制度有多么困难。

到这时思想起那些开国帝王凭一已之力得天下变天下地人们才觉得自己的才能远远不足差的老远。

他唯一可以比普通帝王强地便是他通晓天下大势变化以这一长处才可傲视天下群雄。

而眼前的虞允文凭着长安一战后地结果和平日观察所得就推演判断出天下大局的微妙改变却不得不令他佩服非常。

眼见皇帝一脸赞赏虞允文却很是谦逊向着赵桓笑道:“其实天下英才很多臣的见识也不能说远胜常人。就是适才的看法朝中当有不少大臣可以判断的出。”

赵桓也不理他这谦虚之辞只是盯着他眼又问道:“既然你说天下大势倾向于大宋以你之见下一步该如何走?”

虞允文并不迟疑赵桓所问也是他近日来苦思之事一听讯问立刻便答道:“得河东收复太原以形胜之地与关中互为犄角可保金兵再难入川陕半步此其一;选调任用大将精练江南两准禁军及水师与荆襄互为犄角则金兵再难入两湖两准此其二。”

赵桓并不满意摇头道:“这都是守势我禁军在张浚一役后敌人气沮如何将这胜势用好?”

虞允文目光炯炯答道:“敌军主力都集结在潼关一线。河东空虚骑兵溃败以臣愚见张俊所部有张宪姚端等悍将绝不会当真被河东残敌拖住一定会有所举动这一步三万禁军精锐就可搅得敌人阵脚大乱。而敌人一乱咱们就有机会退可稳守进可破敌!至于荆襄现下被钟相逆贼拖住手脚却也罢了而两准有韩世忠、杨沂中三军十万兵马对面只有伪齐李成等人的兵马根本不是对手以臣之见陛下宜下诏命这二人自准扬等地进军直入山东如此一来敌人等若腹背受敌必定阵脚大乱到时候克复中原有期与敌人隔黄河而相峙其后整军再与敌人相战就从容的多了。至于后手再如何就不是臣可以现在预期的了。”

这些看法当真是虞允文苦心孤诣所得其中还有与姚平仲在游历山东京西河东等路时沿途观察互相商讨所得的结论。而说完之后赵桓只是微笑静听并没有什么特别惊诧的表现却令这个青年有些气沮。

半响过后方听赵桓笑道:“这些原是难得你能想到这里已经极是难得。不过最重之事倒不是克复中原或是河东太原你仔细想想朕说的是什么?”

虞允文沉思良久见赵桓渐露失望之意却是脑海中灵光一闪猛一拍腿叫道:“马么?没有良驹战马怎么与敌人在河北平原争雄又怎么收复燕云?”

赵桓闻言大喜站起身来到得他身前盯着他道:“卿果真是奇才也!”

古人都以赵构不允岳飞北伐为遗憾其实当时岳飞虽然大胜但打败的并不是金兵主力完颜宗弼的实力未损岳飞所部的骑兵却已经折损很多而且很是疲惫完颜宗弼示敌以弱诱使岳飞继续进攻真打下去胜负其实难料。

在中原腹地尚是如此严重缺乏骑兵的宋军如何在河北平原上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国铁骑?所以北伐之事根本很难施行这也是宋朝很多文臣武将的共识。

明朝北伐也是有着常遇春指挥的强大骑兵才能成功。

只是此时宋军还处处挨打举朝之中想的都是如何抵抗敌人的进攻而谋算天下大势想着反攻敌人又能认识到非建骑兵不行的怕是唯有赵桓和眼前的虞允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