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五十八章 折家将

清明上河图 第五十八章 折家将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5:12 来源:笔趣阁

姚端也是精神一振向着张宪展颜一笑又将自己衣袍略一整饰这才大步迎上前去。

“费将军!”

张宪抢先一步向着费伦拱手一礼。

宜川平阳两战费伦皆是从军与役功劳自然是头一份的再有觉金兵阴谋提前调动兵马防备这都是行人司的功劳。政事堂的登闻司枢府的行人司向来是平行并重到得此事行人司由于费伦这个主官的才干在军国大事上的作用已经远远过登闻司为整个大宋禁军所敬服。

费伦虽然年轻又只是副将的职份地位还不如张宪也是远远不如姚端。只是他掌握的部门权力之大效能之高已经不是一军一将可以比肩再加上御带器械的身份又立下这些大功眼前各人都是心知肚明此人在军衔位份上的提升已经是指日间事。

“张将军太过多礼末将如何敢当。”

费伦跳下马来脸上满是谦逊和气的笑容执起张宪的手笑道:“咱们一起用马勺捞过饭的人这么多礼一则末将的位份当不起二来也太生份。”

张宪生性直爽心里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待费伦说完便嚷嚷道:“费将军你的这个位份不过是陛下爱护不想你太过年轻就把位份升的太高哪能当真不成!”

姚端虽然粗豪到底早就做了一军总管眼见这费伦虽然满脸笑容却总是教人觉得有些矜持知道这人执掌行人司已久不能和寻常武将一同看视当下上前一步轻轻挡开张宪向着费伦笑道:“一别十余天想不到费将军长安复命。这么快就回来了?”

费伦知道他试探自己长安之行微微一笑答道:“我来回走了十二天日夜不停换马不换人到长安只呆了半天陛下对姚将军、张将军并前军的诸位将军都极为赞许。当面向着末将说潼关战毕大封赏时当交待枢府从优议叙。”

“谢过陛下圣恩!”

听得费伦转述赵桓的话姚端与张宪等人一并抱拳俱是喜上眉梢。

不论如何忠义功名利禄人所欲也皇帝亲口嘉许又许愿不会亏待诸将。这可比枢府的封赏要强过许多。

费伦又矜持一笑。与张宪姚端二人一起行进边走边又道:“陛下听闻我讲完宜川和龙口之战再说起平阳战事紧张。先是欢喜又是动容。只是连声说道:姚、张二人诚忠义果敢又有智谋之士朕只道天下有韩、杨、岳、吴氏兄弟是良将今日方知我大宋兵多将广良将如云猛士如雨诚非虚言。告诉姚、张二人好生做不要计较太多朕知他们。”

这一番话。却又比适才封赏的话更令姚端与张宪动容。

张宪还罢了只是得意自己名声上达天听姚端心里却是明白所谓“好生做不要计较太多。”才是这段话的重点费伦在皇帝面前想必也曾言说姚端所部与张俊的龌龊争执而皇帝所言。自然是让姚端且先忍让有什么事将来再做处断。

想到皇帝千里之外还关切自己所受的打压妥善处置姚端只觉眼眶热差点儿流下泪来。

这么些天所受的委屈与不公只在这几句话里便已完全得到了交待。

费伦边与张宪应和一边斜眼去看姚端待看到姚端听闻自己转述皇帝话时地神情心中已是了然当下嘴角咧出一丝笑意却是故意不理姚端仍是问着张宪自己走后战事情形。

待各人回到营中大帐内平阳战后的尾费伦已是尽数了然。

他虽然坐在姚端下张宪对面各人却都只拿眼看他等他说话。

姚端此时心情平复拿眼去看费伦只见他半边脸在暗处下半边脸被光线笼罩虽然几十人等着此人说话他却是脸色如常并没有丝毫异常。他心里暗赞这费伦倒不愧是皇帝亲手调教行事风范已经是大宋将领中掐尖子的人物。

费伦却不知道姚端正在心里忖度着他进入帐内只是稍一沉吟便笑吟吟开口道:“张俊张大帅的军令来了倒和末将奉着圣命布置给姚将军的差使一般相同。如此一来这倒省了不少事。”

姚端霍然起身向着费伦问道:“陛下有诏令还是枢府有命?”

宋朝制度非比后来的明清在用兵和政务上并不是皇帝直接下诏就可以政务要经过政事堂军务则要经过枢密院手续繁杂若是要拜大将出征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然皇帝尽可以颁阵图来约束但自靖康二年后就连赵构也不会这么行事

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已经非与往日可比。

眼前费伦的意思却明显是说皇帝对军务有所部置如此一来其实是将枢府抛开一边却也难怪姚端动问。

费伦连忙摆手向着姚端笑道:“将军不必如此并不是陛下地正式诏命只是事情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并不从枢府下正式的诏书军令。”

“哦?请费将军代传圣命。”姚端却并没有随着费伦的话而放松下来正如对方所说事情越是机密则可能越是难办。只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想要退缩却是万万不成。

看到姚端等人站起身来一副如临大宾模样费伦笑道:“陛下的话是交待给我我才是依着圣命行事诸位将军就不必如此了。”

他站起身来指着帐内一角的沙盘木图正色道:“麟州紧靠长城沿线与夏国毗邻折家将镇守三州多年战事多半在此对辽国用兵不多倒是与夏人打了不少恶仗这些事诸位将军想必比我清楚?”

这帐内诸将除了张宪之外全是大宋西军出身在金兴辽亡之前年纪稍长一些的还在与夏人交战对宋夏战事如何不知。

当下由姚端答道:“折家祖籍云中是当地大族自折从阮时就是石敬塘的节度使镇边大将为国家抵抗契丹我太宗灭汉前折家既不归汉也不归宋民间称折王后来太宗灭汉折家便举家归顺为大宋世镇三州。民间话本里的余太君其实就是折杨联烟共抗契丹。两家世出名将然而杨家经常断代而折家名将不断不论是打契丹还是打西夏都是比不吃亏。人称:家声著河北忠勇冠山西。”

他正讲的兴起费伦却是插话道:“可惜出了个折可求。”

“正是如此!”姚端地脸涨地血张怒道:“折家种家、杨家刘家人称西军四大家。这几家世镇河东、关陕都是忠勇传家怎料到得种家这一代折可适不幸早死折可求成了家主打仗也还是个样子怎料想折可求这个败类为了儿子被女真人抓为人质就这么降了敌人折家百多年的名声全毁在这一个人的身上。”

张宪也接口道:“折可适何等英雄!骑射智略无所不能夏兵十万入境折可适以八千兵迎战大破敌军赴涧死者无数河水为之断流。可惜英年早逝让折可求这种无德小人做了折家地家主。好在折可存、折彦质都继续为大宋效力可以不堕家声。”

话说到这里帐内各人都是掐尖子的人精已经隐隐觉得皇帝和费伦眼前此举必定不是下令去强打麟府丰三州而是别有办法所以才如此诡异行事。

费伦待各人说完才又接口道:“你们想的不错折可求确实该死不过陛下提起此人也很悯然。大丈夫战死疆场死则死耳敌人抓他一门老小威胁纵是铁石心肠也难免有一时糊途的时候。陛下说他投降朕不怪罪怪就怪他降后一心为金人效力为虎做怅晋宁军和延安府若不是他折家鼎力相助金人没那么容易拿下。朕不取他的就是这一点。”

姚端冷笑道:“他开初投降是不愿意降了之后颜面大失反而要在新主子面前竭诚效力以挽回威望颜面。其实折家为大宋效力百年岂是这样就能坐稳家主的位置?我听说这几年来折家内乱不断都是折可求铁腕压了下去嘿若是我擒了此人非得先让他对着太宗皇帝的御容和折家历代先祖面前先谢过罪然后再斩他。”

“你说的第一句是对的折可求投降并非本意。陛下的意思就是要从这一点着手。早在金兵动作之前陛下就有先手派了人去麟州与折家接洽几个月下来折可求已经心动陛下要赦他地罪对他攻打晋宁军和延安府一事既往不咎只要阵前反正便可复他折家昔日荣耀。”

他竖起手来止住要说话的姚端正颜厉色道:“陛下赦书有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请诸将军慎思之。”

其实各人憎厌折可求十有**倒是为了自己撇清当日不但关陕全天下大局都是糜烂场中各人除了寥寥无已的几个人外多半都未必是没有过投降的心思。今日这费伦转述皇帝的话却也是正击中各人心里却教人再也做声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