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一百一十章 讲武堂

清明上河图 第一百一十章 讲武堂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5:12 来源:笔趣阁

赵桓吩咐之后便即回宫却甚喜岳云的武勇爽直每常召见就在宫中寻一场地命岳云等人与班直侍卫们互相考较武艺自己兴致上来也上场与岳云比试一下骑术射术。

只是他虽然勤练不缀又有良师教导只是底子太薄与寻常士兵相比他的骑射武艺自然精强遇着普通将领也并不弱与岳云这样的天赋异禀又身经百战的万人敌相比功夫却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几次下来赵桓便也知道自己底细因此守拙不只闲时去看岳云与御前班直们较量武艺从旁观看也落个热闹欢喜。

这一日岳云入得宫来却正遇着散值右班都知李显忠两人年纪相差不多都是青年才俊又都武艺精强李显忠虽然在太原战事上立得大功又被赵桓选入宫中任指挥使和班直都知与岳云相比无论战功名气都相差极远。他也是心高气傲的人心中原不服气这几天岳云又屡败宫中班直各人都憋气在胸暗中在李显忠处怂恿却要让他与岳云较一较高下。

两人都是青年盛气一见面就如霹雳火石一般当即就要动手。

还好赵桓就在一旁观看好生劝嘱几句又暗中给岳云打了一个眼色让他务必给李显忠留有余地。

岳云很是机灵一看皇帝眼神已经知道意思。当即与李显忠动起手来时却是不紧不慢刀来枪往打的甚是热闹。围观的班直侍卫们哪里看的出来岳云有意相让一声声吆喝叫喊为着李显忠叫好。

赵桓武艺一般眼花却甚是老倒已经看出来李显忠确实不是岳云对手若不是自己命岳云留手。只怕早就被打翻在地。这种半真半假的比武殊无意思赵桓略看一会神思却已经悠游天外。

他此时婚期已近自己想想也是好笑前生结过一次婚有子有女赵桓这付躯体亦是曾经立后。朱后贤德。北狩时不愿受辱投水而死用着这个借口赵桓一面在后宫大享齐人之福这几年什么也没耽搁自皇子赵敦生后这大半年来又有皇次子赵政帝姬德金依次降临这帝王家算起来已经是二女一女。赵敦的母亲朱氏母以子贵。

已经封为贵妃其余侧妃、美人亦是不少。

如此这般。赵敦皇太子的地位其实早就确定其余皇子也想必会6续诞生害怕万一皇帝出个意外天下无人继统的尴尬已经不复存在。

至于皇帝无后已经成为皇帝的家事不劳士大夫和百姓操心。

赵桓自己地心理其实亦是以解决生理需要为主。以他的见识经历如一个少年一般的看重爱情已经是绝无可能。而后宫女子多出身寒微。加上内外守备森严防微杜渐绝无兴风作浪的可能。

宋室没有外戚为祸亦无宦官当国却有权相与太后垂帘之事。赵桓不喜欢大权旁落所以最信任倚重的宰相李纲远在襄阳只留参知政事们在长安。后宫里没有位份高人一头与他平起平坐的女人现在少点掣肘将来还要想办法留下制度。不使自己的后代再有女主当国的祸乱。

司马光地史书上说真宗皇后出身虽然微贱然而对宋室有不低的贡献而废弃王安石尽罢新法和新党间接引党争的亦是垂帘的太后。

时人夸说宋朝太后皆是英明保国对于这些赵桓却有不同的认识。

赵桓说到底不是圣人这江山势必由他的后人来接手任何一点他知道的弊端都需在萌芽况态就将其杜绝。

迎娶折月秀赵桓在心里一直计较着得失。

不可否认他对这个有将门传统说话做事爽利直接骑射与相貌都不凡的美丽少女有着不一般的好感不过迎娶过来却有着与感情完全不搭的利害计较。

立后之前他已经正式册立赵敦为皇太子名份已定就算皇后将来生了嫡子也不能再争皇位。而出身高贵又贵为皇后地折月秀进宫后外头地好处也不必说对压制近来后宫女子们出现的那些争风吃醋争权夺利的风头也有着极大地压制作用。

一想到这里赵桓只能摇头苦笑。

原以为帝王之尊后宫些许女子算的什么?岂不知道这天下最难料理的就是自家女人。任你是大英雄大豪杰对方却是低眉折腰的绕指柔。难不成你一巴掌没事就呼在那笑颜如花的女人脸上?

所以这些明争暗斗乌烟瘴气赵桓尽自烦恼却也无法理会。终不能派一队禁军将她们全拖出去尽数杀了而且论起本心这一种事也自难免。男人只有一个宠爱却不在一身侍候的下人每月的份例赏赐人前体面一桩桩一件件都使得那些原本清纯可爱的贫家女子渐渐转变。而始终俑者却不是赵桓又是谁?

只能怪自己不是圣人吧赵桓摇头苦笑。

不过笑容里很快就带有一些诡异。他与折月秀在赏灯时相识其实在探视折可求时就曾见得一面。上元灯市一见后皇帝便经常借着微服的借口以探视折老夫人的名义有事没事就往着折家跑。

时间没过多久折府上下都知道皇帝对折月秀有意。顺理成章地皇帝隔了不久便已经下式下诏册立折月秀为皇后。

他自然不能和这折家大小姐花前月下私定终生。宋人话本里倒是有不少可惜并不都是佳话。况且他的身份地位闹出这么一出形象可要大大受损。他是要娶折月秀以安抚将门世家定西军人心抚慰后宫可不是什么柔情刻骨的爱情故事。

以他的身份他的阅历他的报负怎么会当真在心里有什么儿女私情?

天地间成物生灵尽在掌握予求予取这才是男儿胸襟!

正呆的当儿岳云早一剑瞌飞了李显忠手中的长矛两个人调换过兵器李显忠仍然不能敌而且也隐约感觉到对方在手下留情他虽然高傲自信却不是小心眼输不起的人当下向着岳云一抱拳笑道:

“岳少将军武功精强我远远不如这便认败服输。”

他身形高大容貌俊美身上自有一种百年将门世家才有地独特气质战败之后不再纠缠亦不曾虚言矫饰而是坦然认输。如此光明磊落的风范却也教岳云很是敬佩当下也恭恭敬敬拱手还礼笑道:

“哪里我也只是取巧才胜了将军一招。”

赵桓回过神来见他们如此相投也自欢喜当下令道:“赏两位将军新打造的横刀一柄。”

横刀亦是唐人常用而至宋渐渐失传俗称“唐样大刀”因打造不易而唐末战乱工匠流失技术失传也没有经济力量支撑起横刀的打造和配带所以渐渐失传于世。而仿着唐刀的式样和学习唐人的工艺而打造的倭刀后来竟成为举世名闻的宝刀宋与日本当时并没有朝贡关系日本人并不把虚弱的宋朝放在眼里一直不曾如唐朝那般对中华上国那么恭谨而倭刀却因为两国贸易渐渐风行于大江南北成为需要重金才能购得的传家宝物。

赵桓有着后世人才有的对日本独特的心理既仇恨于两国战争往事亦敬佩对方民族性的好学与强韧为了不给对方任何赚钱和藐视中国的机会借着军备之机又广召工匠甚至暗中派人到日本偷学横刀的锻造工艺终于又可以将失传不久的工艺又重新承接回来。

皇帝就要办喜事连着宫中的气氛也洋溢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气。几个内侍听得赵桓命令喜滋滋的捧出新造出崭新的横刀捧至两个青年将军的身前。

岳云与李显忠相视一笑双手将刀接过又谢过赵桓先将自己原本的佩刀接下再将横刀系在腰上。

赵桓满面春风先叫这两人上前又将场中数十内殿直的侍卫们一起叫将过来笑道:“岳飞与李显忠一个是世家家传武学一个也是自幼从父习武久经战阵你们输了给他们其实也算不得什么。以前东京的内殿直侍卫多半是取自世家多有武艺不凡者你们虽然是当日选取的军中精锐到底不能和世家子弟相比。”

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这一番话是何道理。其实世家子弟中有争气的自然比平头百姓出身的军汉要强但也多有纨绔子弟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的。当日东京城中虽然有不少武艺精强的世家子弟却也有不少连禄米都背不动需要雇别人代扛的禁军子弟。

却听赵桓皱眉又道:“自从女真乱起国家失地甚多而更感人才凋零。就从现下来说朕手中大将不少而大将之下却凡多庸懦之才。真如岳云、李显忠这般的又有几个?所以朕这几天看着大伙演武其实心里也有盘算。要从长安伊始在各地兴建讲武堂精选武艺高强久历战阵的将军充任教官而选取散直中武勇聪明者入堂学习朕在由其中选拔佼佼者为将则强兵有望。”

李显忠将门世家却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办法岳云也是心中怀疑当面却无人敢质疑皇帝的决断两人当下躬下身去答道:“谨遵陛下圣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