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雪还京路

清明上河图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风雪还京路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5:12 来源:笔趣阁

长安的冬季终于到来。

这一年的冬季比靖康五年时强过许多入冬以来多半是晴天并不甚冷。到了年底时却又断银扯絮一般下了几场好大的雪。这样一来冬后的防虫与灌溉就省了许多心力。宋朝时的农业技术已经比较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太宗时就曾经有“农师”之设专责教导农民改良耕作技术提高单亩产量。国初时一亩产量还仅是两三石到得此时皇帝比前朝更加重视农业技术诸多扶助教导很多地方特别是荆湖一带单亩的产量已经可以达到八石以上。

关中已经残败纵是赵桓开始着手收拾短短几年功夫也不可能恢复旧观。而且以赵桓的认知知道此时的关中最好的保护方法便是减少居住人口恢复森林植被疏浚原本的水利工程便可。况且关中之地论起粮食产量仍然不能与荆湖等地相比。

饶是如此这一年下来关中百姓眼看丰年有望俱是喜上眉梢。

而皇帝不能免除全天下百姓的赋税对自己驻跸的关中颇多照顾免除了不少杂税更使得整个关陕六路的百姓盛赞天子圣明。

潼关是宋军面对敌境的最前敌虽是天险雄关仍然守备森严。这几日雪下的大昼夜不停整个关城都笼罩在白皑皑的大雪里。千里谷道处处落雪周围重山叠嶂皆是纯白一片通关大路亦是被雪盖的通透当世之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要想以人力扫除大道积雪纯是痴人说梦了。

风雪肆虐天地间一片纯白守关的军将心也懈了任谁都知道金兵的骑兵在这样的天气断然没有出动的道理。

况且。流言纷传自入夏以来宋金停战入秋之后金主完颜吴乞买病逝庙号太宗其侄孙完颜合刺继位后几个主和派的宗室亲贵掌握了大权甚得合刺信任。上下联手将宗弼等主战派排挤在外后便一意与宋言和。两国文书来往宋已经有签书枢密端明殿直学士韩肖胃在金主持和事。因皇帝一意要收复全部故土两国谈和不成一拖便到了年底。

这样一来大战没有边境也极少冲突唯有襄阳宋军一部。因主将岳飞存了战场练兵的想法。时不时越境征战万人以下规模地战斗时有生。总的说来整个靖康六年除了年初攻克太原一役。两国间漫长的边境线多半是在平静中渡过。

这一天已经将到傍晚在关城中眺望远方的士兵却突然有所现号角一迭声的响将起来呜咽成片冰天雪地中显的分外凄厉可怖。

负责守护关城的军官职份不低是指挥一个团的正将。

新军制已经下达在正将法后又是一次大地变革。每军三万人由一统制统领。每军分三师师万人由一副统制统领每师三团设正将、副将若干再下设营、队官职分明与军衔配套。这样的军制已经与后世三三制相同无二。而且设有军衔更有大量的职业军士还有讲武堂不停的培训军官。

与之相应的则是武官地位的不断提高。枢密使本就与宰相同级而在这个年头枢密使的重要性还在宰相之上。其余各级将领在俸禄、赏赐、爵位以及田产的颁给服饰的改制等种种细微处上都已经不在同级的文官之下。

到得年底时军中得到消息在长安城中兴建忠烈祠与以往专供奉大将不同日后只要为国捐躯牌位便可入得祠中永受香火供奉。

如此种种军心大振很多事情不需要将领下令自有下级军官与经验丰富地士官上前。

听得关城上号角声大作守在城池背风处地一小队骑兵早就准备停当一等守关正将的命令下来立刻开启关城马蹄得得向着远处的来客们奔驰而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这队出城盘查地骑兵打马返回为的都头下得马来便又立刻奔行到关城之上。

入得敌楼之内却见原本向火取暖的几个长官都肃立不动两个青年将军满头满脸的雪大马金刀也似的坐在火盆旁边几个亲兵顾不得自己只拿着毛巾在给将军拍打盔甲和领口处的积雪。

把守关城的正将王权原是韩世忠麾下去年因潼关大战吃紧被从准南调来一直至今。

见自己的属下都呆头呆脑的看着王权瞪眼道:“外头是什么人探查清楚了?”

“查清楚了确是韩大人一行。”

“嗯。”

王权一点头也不理那都头转向那两个将军笑道:“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果然是韩大人。”

两个青年将军对视一眼当即站起身来向着王权吩咐道:“随我们一同去迎韩大人。““是遵令。”

适才那都头用奇怪的眼神看了自家将军一眼心中委实不解。眼前这两个将军也就肩佩一颗金星军衔与正将相同却不想王将军对这两人如此恭谨。

王权哪理会得大声喝令着自己地亲兵整装列队到得城下时与适才赶路来的两位将军同列一起向着关城外的韩肖胃一行赶去。

韩肖胃还是在初冬时就已经动身路上足赶了两个多月若是他自己早就到得长安偏生车队里颇有几个得罪不起的人物对方娇生惯养几年前赶过一次路差点就把命丢在路上这会子他一则是担当不了这个责任二来也委实没有身份逼迫对方赶路。

他此时远远见得关城下众多人马赶将过来便又有意放慢马步再将自己斗篷上的积雪抖落干净双手却是冻的乌青紫却也顾不得了。

待王权等人奔行而至潇潇大雪之中跳下马来向着韩肖胃躬身见礼。韩肖胃过意不去右手虚抬笑道:“诸位将军免礼这天寒地冻的何必闹这些虚礼。”

为的将军抬起头来向着韩肖胃笑道:“一则是迎韩大人二来也是诸位大王殿下随行礼不可废。”

“哦?是费将军。”

韩肖胃一见是费伦亲自来迎不禁眉头一皱。

经过赵桓亲自整顿强化过的行人司已经拥有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地力量。坊间妓女茶楼酒店的小二行商军汉皆有可能是行人司的人。而种种间谍侦视的办法经过种种改良演进一年多间已经脱胎换骨。韩肖胃纵是远在金国上京对行人司的名字也是久有耳闻。而金国为了应对行人司也是迫不得已成立相应的机构只是在力量与效能上相差甚远。

这样的特务机构如北宋的皇城司其实在士大夫眼中是不足为论极不受喜欢。而此时正当战时行人司是为了刺探敌国情报任是谁也无话可说各人也只得暗自小心罢了。

而韩肖胃此时心中清楚明白这费伦统率的力量极大权力之重常人难以想象此时冲风冒雪前来绝不可能只是为了迎接自己这个区区签书枢密。

适才费伦所说的诸位大王便是指的此次跟随韩肖胃回长安的几位宗室亲王。

宋金两国议和陷入僵局。宋朝坚持让金国依着当年合作灭辽时的约定不但要退还现下所有的失土还要归还幽云十六州。

除此之外岁币云云更是想也别想。

这样强硬的态度也是极出金国主和派的意料之外。宋辽争战多年哪怕是打了胜仗也是以息事宁人为主。而宋金相争宋国更是软弱惯了赵桓归国执政后虽然趋于强硬金国总以为他是为了保有疆土和帝位却不曾想几年过来当年软弱的象个鼻涕虫一样的赵桓竟然强悍至此。

无可奈何之下金国只得在和谈将要破裂时将底盘抛出。

退还开封及黄河以南的土地宋朝割让河北同时依辽国故例每年给予金国一定的岁贡则两国可以签定和约永保太平。

如果说在放归秦桧时金国的议和还只是一种姿态与试探的话这一次的议和则是诚心正意简直是充满善意。

因金国迟迟不肯放归赵佶几个月下来诸事无成韩肖胃奉命要回长安之际。几个金国贵族竟是设宴相送席间诸多讨好夸赞之辞总之是教韩肖胃返国后向皇帝陈词他们的难处还有便是将底盘尽数托出以期赵桓见好就收来年再开和谈时可以达成和约。

韩肖胃自然不赞同这种和约只是身为大臣也不必代皇帝决绝回复席间只是敷衍了事。而散席之后他却是长吐一口大气自石敬塘丢失燕云十六州后中原汉人再也没有这样扬眉吐气看着对方揣眉折腰请求议和的时候!

只是当时痛快待临行之际金国并没有在最后时刻让赵佶还长安却是将郓王赵楷、肃王赵枢送来还有十几个当日被抢去的帝姬其余官员远支宗室数百人一并让韩肖胃带回长安以示诚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