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清明上河图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雨欲来

清明上河图 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雨欲来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55:12 来源:笔趣阁

李显忠的出使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知道内情的人原本就并不多而对皇帝引外族骑兵来助战的决定宋人的骄傲也还罢了前朝唐皇引狼入室的前车之鉴犹在不能不使人警惕。而为了为尊者讳对赵桓这个决定便只得默而不言。

而真正知道赵桓用意的几个大臣自然也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当做玩笑。

在举朝的沉默中李显忠挥别张宪踏上征途。而张宪也自回营继续操练他的新兵。

而就在其后不久另一桩大事更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得李显忠的出使很快更被人淡忘。

靖康七年二月皇帝下诏令参知政事张所罢为瑞明殿学士谏院参知政事谢亮罢为知谭州两个忠正大臣一起罢相继任者余平向以酷吏闻名这几年在他的掌握下廉政司肃贪卓有成效无数贪官落马而司下下辖的学习班更令不少官员闻风色变。

与前朝各代对爱说话的士大夫官员没有办法的全然不同赵桓的学习班学之后世用诸当今比什么贬斥免官更令得官员们害怕。不打不骂不算虐待却让你丧失人身自由无休止的会议宣讲学习书写材料上报学习心得令得所有进班学习的官员不胜其烦而不在所谓的精神到**上都认识到了错误根本不可能毕业出班。

这样一来这种学习班又钳制了不同的言论和庸懦无能的官员又使得相当数量的官员真正改变了思维方式出来之后多半成为良吏。

余平立功甚大却也积怨很多。加上他为人确实冷峻刻薄为达目地不择手段确实也犯下了不少过错。群臣弹劾他的表章这几年没一天消停过而此人竟致参知政事同时仍然提举廉政司地位的提高势必使得此人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而可以整治的官员亦越来越多。

张守的任命则引地争执极小甚至多半人拍手称快。与张所、谢亮相比此人名声不显。其实为人知大节而忘小利为人谦冲和易而又颇有操守更善于调节主官与下属的关系分别责权是一个很难得的组织型干部。

赵桓用他正好可以在参知政事中留下一个以清正刚廉又性格平和的宰相这样可以不使得政事堂的格局太过失衡所谓的帝王心术不过如此了。

两人上任之初。职责便很分明。余平的精力仍然是在吏治上。而张守兼管吏部负责整个朝廷官员的组织升迁赵开兼理三司。秦桧则开始了长安太学诸舍地建设学校老师的招纳。

待到二月时秦桧与余平连上奏疏请立学校请立农田水利法请复行青苗法请复行方田均税诸法。

众疏一上不但长安官场震动连同全国各地都是大为震惊。

襄阳李纲连连上疏。反对诸法甚至表示要亲自回长安面见皇帝力陈此事。

而诸多地方官员亦是连连上书反对重行诸法。

与蔡京假模假式的重行新法不同天下人此时都知道皇帝赵桓的心术智谋以及刚毅的性格若是赵桓行起新法来其效果与对天下大局的触动。不但是蔡京不能比便是当年的神宗亦不能比。

众疏一上除了几个知情者以外整个长安的官场俱是陷入了动荡不安。与整个官场担心变法的情绪相比诸如物资持续的调动新兵调配前往前线战场很多后备优秀将领也从帝国地远疆6续调配至各地地战场之上。

赵开身为计相整个三司亦就是度支盐铁户部俱在他统管之下整个宋朝的财赋大事都由他来筹备。

这几年来朝廷多方节省把很多不必要的开支省去而去岁更是大减州县与中央官员甚至连内廷人数比起宣和年间都少了几十倍下去而禁军地裁减更是节省了大量的军费。这些钱大半用在更换军队装备强化禁军主力的待遇建造研新式装备然后便是兴革农田水利道路桥梁其实也多半是为了整个战场来做准备。

新年过了不久整个靖康七年的财政筹划也紧急归划出来这种年初计算收入然后按收入来制定计划的财务制度比原本的先归定好收入然后按收入去收取赋税的简单型财政办法更加复杂繁芜也更需要专门的优秀的财务人才。

但缺乏财务人才已经是宋朝的积弊士大夫不言利地作风百年间早就深入人心与财政高一样能能担任重臣的唐朝相比宋朝理学已经渐渐抬头很多儒学的弊端开始显现象赵开这样的兴利之臣能担任知州就已经是难得更别提任参知政事。所以专门的财赋人才越来越少更别提更低级的算术财务高手种种不利加上今年的财务支出越的繁多整个三司动员了几千名官员及吏员一起动手整整忙了一个新年才在皇帝多次催促之下匆忙计算完毕。

与一般的文臣不同赵开身为计相赵桓与枢院制定地做战计划并不能在他面前隐瞒一待计划做完他便屏退众人自己简单汇总缜密小心的装在自己的袖中向着宫中来请见皇帝。

他是参知政事中最被信任也是事非最少的一位与后世相同一个技术型的官僚确实能减少不少明枪暗箭。

天气已经渐渐和暖赵开到得宫中时才知道皇帝正在骑马。宫中面积虽然不大好在用人也不多与一般的官衙相比还是要宽敞不少赵桓每日骑射不缀老是出外不便因此下令人在宫中修了马道蜿蜒绵长足为驰骋之用。

赵开略看了一下日头知道自己今日来的过早自失一笑便自顾自到得赵桓每日办事的殿阁之外等候。

谁知到了正殿内侍搬来椅子时却见秦桧与余平二人亦在而且两人正负手说笑观看着殿阁中悬挂的字画低语讨论显见得交情非比寻常。

他心中一阵厌烦近日这两人联起手来搞风搞雨赵开虽然专心财赋之事别事基本不理不过仍然觉得所谓变法之事太过危险也不适宜在这个时候提出而眼前这两人只重利益蛊惑圣君自乱阵脚委实可厌。

依着唐朝留下的规矩宰相在政事堂办事至中午由皇帝依旧例赐宴称为堂馔各宰相一起会食席间也能商量政务统一看法免起争执。

自上月余平拜参知以来赵开心中着实不悦经常借口事务繁忙而弃堂馔如此一来众人也知道他的心思余平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一心想整治赵开却因为此人身负整个财赋大权皇帝对他任重非常一时也不敢下手罢了。

大家虽然彼此看不顺眼到底身为宰相不肯失了大臣风范余平与秦桧一听到动静便都回头见是赵开来此两人一起点头微笑向赵开拱手致意道:“赵公竟也来了是陛下传见么?”

赵开一边还礼一边笑道:“这到不是不过三司已经将今年的开支算出某特来禀知陛下。”

此语一出秦桧与余平均是会意当下一起道:“此事要紧陛下最近很是着急连连催促。”

余平更道:“不知道今年的使费如何收入如何?”

赵开淡然一笑向他道:“余公孟浪了此事天子尚不得闻知怎么大臣敢自请问!”

余平倒确实是孟浪了一点不过一会赵桓过来赵开也必然要讲此时不过是给这个新进的参知一个小小的难堪罢了。

余平心中暗恨脸上亦是讪讪秦桧忙转圆道:“赵公谨慎不过吾辈位列宰执虽然公专责三司财赋一事可是我与余公亦是参知便是预谋筹划又能如何?”

赵开冷道:“参知各专其职这是陛下的话秦相公不服陛下处断么?”

秦桧心中暗恨知道此人专责财政在做官上实在差的太远当下也只得隐忍不言退让了事。

赵开却又笑道:“若是李相公在此某自然能说。李相公平章军国事天下诸事何事不能预闻?听说他连上奏疏要来长安面见陛下甚至有可能就在长安主持大局这样一来很多事便更加顺手了。”

余平与秦桧相顾默然对李纲这样的元老重臣他们资历德望相差太远而且李纲身为平章军国事在北宋这个时代是从来没有授予人臣的重任也可以看的出皇帝对李纲是如何的信任倚重。若是此人当真来了长安政事堂自然是先向他负责禀报诸事由他处断此人与历朝那些养老的相不同年不过六十左右精力旺盛敢于担当而且又是政军两把抓若是他当真来了以后的日子自然难过的紧。

正相顾无言却听赵桓在外笑道:“李纲必不会至此他来长安的事朕自然会有决断。”

“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