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巨浪 >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章 第一要素

巨浪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章 第一要素

作者:闪烁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0:33 来源:笔趣阁

战从二万三千米开始,交战距离很快就缩短到了二万

因为双方各有八艘战列舰,且战斗力都算完备,所以从一开始,交战双方的主力舰就是捉对厮杀,并没有混战在一起。""供最新章节阅读""

与“安徽”号对阵的正是美军旗舰“蒙大拿”号。

虽然美国海军的将领也早在二年多前提出应该建造,或者改造专门的旗舰,而不是由战列舰充当旗舰,以免舰队司令部在战斗中被摧毁,从而导致舰队失去统一的指挥。但是美国的各大造船厂一直在忙着建造各类作战舰艇,根本无力建造专业旗舰,甚至没有多余的大型战舰可以用来改造为旗舰,而那些小型舰艇又无法跟随舰队进行远洋作战,更难以承担起舰队指挥的重任。拖了二年多,美国海军也仅仅是完成了一种专业旗舰的设计工作,而没有正式动工建造。

论性能,“蒙大拿”级确实拥有与乙型战列舰一拼的实力。

当初,美国海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实际上就是在已经上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放弃建造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防护展而来的“战列舰”,也难怪被戏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了。

“衣阿华”级还在建造中的时候,其性能就已经落后了。

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衣阿华”级的后继舰就是“蒙大拿至早在“衣阿华”级开工建造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已经为“蒙大拿”级命名了(这也正是“蒙大拿”这个名字没有出现在“罗得岛”级战列舰中的根本原因)。因为“蒙大拿”级的设计工作并不顺利,所以美国海军才不得不建造了十二艘从“衣阿华”级改进而来的,性能上勉强与帝国海军的战列舰持平的“罗得岛”级战列舰。

与乙型战列舰一样,“蒙大拿”级战列舰在设计的时候上也走了很多的弯路。

实际上,早在战争爆之前,世界各国就开始秘密研制更大口径的舰炮,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帝国海军的四百五十毫米舰炮,美国海军的十八英寸舰炮,以及日本海军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在这三种大口径舰炮中,只有日本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赶在战争初期研制成功,而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大口径舰炮的研制工作非常不顺利。供最新章节阅读归根结底,还是日本海军在技术要求方面低得多,其四百六十毫米舰炮的威力甚至不比帝国海军的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以及美国海军的十六英寸舰炮高多少。

当时,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都希望尽快将新式大口径舰炮用在新式战列舰上。

结果。乙型地初始设计指标中就包括了装备四百五十毫米舰炮。同样地。“蒙大拿”地初始设计指标中也明确提到装备十八英寸舰炮。

仅此一点。就足以导致战舰地整体设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毕竟。在设计战列舰地时候。必须先确定主炮地口径与数量。然后才能够根据主炮火力地配制情况来确定防护水准。从而大致上确定排水量。再由此确定主机功率。以及必须采用什么型号地动力设备才能达到要求。最终完成设计。

到最后。美国海军做出了与帝国海军同样地选择。

在十八英寸新式舰炮无法顺利研制成功地情况下大拿”级战列舰配备第四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将主炮火力密度提高三分之一。同样地。在采用这一设计方式地时候。美国海军也留出了今后改进地余地。即可以将四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换成四座双联装十八英寸主炮炮塔。

实际上。这种为今后考虑地设计在战争时期根本没有多少意义。

不管是帝国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没有对战时建造的战列舰进行改头换面的大规模改进,更不可能为战列舰更换主炮。

主炮口径缺点下来之后,美国海军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

当时,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作还没有完成,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新式战列舰的舰体宽度就不能过“衣阿华三十三米。

而在三十三米宽的舰体内,很难为战列舰提供足够的防护(“衣阿华”级防护问题突出的关键也就是舰体过窄)。要想提高防护水平,必须放宽舰体的宽度,不然“蒙大拿”级也只是一种“战列巡洋舰”。

直到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程确定下来之后,“蒙大拿”级的宽度标准才了新的依据。

当时,美国海军并没有想到,会如此迅的输掉太平

结果原本准备通过巴拿马运河派往太平洋战场的“\战列舰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留在了大西洋,从来没有进入过太平洋,也就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

等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的时候,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连续输掉了好几场关键海战。

结果大拿”级的设计工作完成以前,美国海军开工建造了“罗得岛”级战列舰,希望利用十二艘“罗得岛”级战列舰来稳住太平洋上的战局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在建造期间,“蒙大拿”级战列舰又进行了多次小范围修改。

第一批的八艘中,舰与五号舰(“堪萨斯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对司令舰桥,以及其他设施进行了修改,增添了大量通信与指挥设施,从而具备了舰队指挥能力。按照计划,第二批的艘(“犹他将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进行建造。因此,这三艘战舰的排水量比其他九艘姊妹舰多出了一千多吨,且舰桥显得更加高大,架设在外面的通信天线也多得多。

在设计的时候,“蒙大拿”级战列舰就非常重视水平防护。

后来,根据太平洋战争的经验,美国海军再次要求提高战舰的水平防护能力。随着帝国海军的复合穿甲弹问世,远程打击能力迅提高,美国海军不得不再一次要求在“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关键部位增添强化装甲。结果,“蒙大拿”级战列舰的装甲用量比设计时增加了大概百分之十八,排水量也猛增到了六万吨以上。如果采用原先选定的动力设备,“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最大度将降低到可怜的二十八节,甚至有可能降低到二十七节。

显然,这一度远远无法满足战术需要。最终,美国海军为“蒙大拿”级战列舰更换了动力设备,使推进输出功率达到了二十一万轴马力,从而使其最高度保持在了三十节。

这些大改动,导致“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进度严重滞后。

比起工艺上的麻烦,这些设计上的改动对施工建造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很大。

在“蒙大拿”级战列舰正式开工建造的时候,美国海军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麻烦,那就是其使用的十六英寸主装甲板,以及炮塔正面的二十二点五英寸装甲板,炮座的二十一点三英寸装甲,司令塔的十八英寸装甲板的生产工艺过于复杂,不但生产困难,而且废品率太高,导致产量上不去。

这不是美国海军的问题,而是美国工业的问题。

战列舰所配备装甲板的厚度,以及质量直接由一个国家的重工业,特别是冶金工业的实力决定。

之前,美国海军从“北卡罗来纳”级到“南达科他到“衣阿华主装甲带的厚度只有三百毫米出头,就是因为美国的工厂只能生产这么厚的装甲板,直到“罗得岛”级战列舰,其主装甲板的厚度才提高到了三百五十六毫米。

虽然在设计“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就想方设法的提高了工业技术,特别是装甲板的生产技术,为生产十六英寸主装甲板做好了准备,但是新建工厂的生产率肯定难以与以往的工厂相比,且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从而降低生产效率。

如果不是装甲生产方面的问题,恐怕第一批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在七十六年4半年就能建成。

由此可见,工业实力对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

在花费了巨大的力气之后,“蒙大拿”级战列舰终于建成,但是与“衣阿华”级战列舰一样,在服役的时候,“蒙大拿”级就已经落后了。当时,帝国海军的“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已经顺利服役,并且在为参加实战做最后的准备。

即便在乙型战列舰面前,“蒙大拿”级除了没有配备威力强大的复合穿甲弹,导致远程交战能力不如对手之外,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太多的欠缺,甚至比乙型战列舰还要出色。可是,八艘刚刚服役的战列舰,在官兵素质方面肯定无法与八艘已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了数个月,参加了数场海战的战列舰相提并论。

相对而言,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中,装备性能只能排在第二位,而派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官兵的素质。

无论在哪个时代,人都是战争的第一要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您现在访问的是万卷书屋:欢迎注册用户,享受10组书架功能实时关注小说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