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56章:大唐英雄纪念碑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356章:大唐英雄纪念碑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父皇心中的壁垒,总算消除了!”回到甘露殿,李世民依旧十分的激动,至于那一面玄铁打造的重要的令牌,让他扔在案几上,如若凡物。望着秦风,用浓浓的欣赏与感谢的口吻道:“你帮朕无数大忙,可这一次帮的忙,比你提出分化、离间、扶持突厥的计谋更要让朕感激。‘分化、离间、扶持’朕与诸位大臣迟早也想得出来,可今天一事,是别人万万帮不上的。”

秦风见李世民语无伦次,沉思道:“岳父,您没必要感谢我的。如果太上皇心中放不开,谁也无法说服他的,事实上,他早就看开了,只是碍于面子,缺乏一个调剂品才装模作样,今天有我一个不算外人的外人,正好有一个台阶下,于是,太上皇就顺势下台罢了。”

“说你小吧,你有时候比六七十岁的老狐狸还要狡猾,说你老吧,又实实在在只有十七岁。你这臭小子也不知脑子里装了些这么东西,稀奇古怪的,却相当有用。总有一天,朕要将你的脑袋破开开看看!”李世民一怔,经秦风一说,他也明白过来了。呵呵的笑着说道。

秦风忙做了一个怕怕的表情。

“好了,别卖乖!咱们说正紧事。突利是我们好不容易磨尖的钢刀,你可别把他逼急了,让他转投颉利怀抱里。”李世民脸色严肃了起来,对于这一战相当重视。

秦风笑道:“不可能的事,到了这个田地,他们即便知道我大唐的险恶用心,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了。双方已经没有调和的可能性了。突厥人怕热,一般选择在秋高气爽的农闲时节打仗,咱们就坐山观虎斗吧。”

李世民也是一笑,颉利、突利形同水火,到了这一步,他们想和好,他们的属下也不同意,这种情形与当日的他和李建成一模一样,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岳父,有一件事要与您说,在朔方时,我差点宰了一个‘神话’里的兄弟。”

“哦,你遇到了?”

“遇到了!”秦风将当时的朱昌,以及所有经过一一道来,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

李世民听罢,久久无言。

当他把那些人送走的时候,就意料会发生这种事,与预料会有许许多多不便透露真实姓名的“神话”成员死于痛恨汉奸的军人之手,可是,当他听秦风说到朱昌主动要求受刑时,依旧动容不止。

秦风沉声道:“他们,比这些衣着光鲜、受人尊重的将军还要伟大百倍。他们伟大是因为他们默默无闻,他们伟大是因为要忍受着亲人朋友的误解,他们伟大是因为他们孤身一人奋战在最凶险的地方。国家与百姓记住了很多很多的英名,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然而,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名字不为人知晓,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而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勋永垂不朽。”

“是啊!”

李世民动容不止:“人们记住的永远是英雄,可更多无名无姓的英雄,却与草木同朽。”

“这也是小婿为何每战过后,必须把烈士遗体带回来的原因。虽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可我们活着的人必须要为死去的同僚做些什么。而且,一个民族也需要一个朝圣的圣地。”

“贤婿,你认为朕应该为烈士们做些什么?”

“寻一个风水宝地,建立一个规模宏伟的烈士陵园,将太原起兵以来,为国家牺牲的有名有姓的将士深深的镌刻于陵园中,让万世子孙朝拜。”

李世民叹息道:“记得贤婿曾经提过此事,只是受限于财政缺乏,朕无法施行,之后,有了贤婿献出的巨资,却又不知从何处着手。是朕亏欠了烈士太久了,贤婿旧事重提,那么,一事不烦二主,贤婿拟一个陈条出来吧。”

“明天早朝时小婿陈词。”

……

秦风脑海中有着对于纪念碑有着详细的了解,回到家中,也没有来得及与阔别日久的郑丽琬亲热,打了声招呼,就埋进书房中撰写英雄纪念碑的方案,将步骤以及要点,以及深远的影响力整理成册,写了长长的一篇奏章,将规划什么的一一记录在案。为了保证万全,他还特地把长乐、郑丽琬找来,让她们一一过目,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长乐生在皇室,在政务上,也不是目不识丁,也给了很有力的建议,郑丽琬也以旁观者的身份,给了不少的建议,让秦风的整体计划更为的周详。虽说不上是万无一失,面面兼顾,但大问题绝对是没有的。

次日,早朝。

精神抖擞的秦风将这份奏章呈送了上去。

李世民单独挑出秦风这份奏章,让内侍总管当众念出,这内容一出,在朝堂上犹如投下了一计重磅炸弹。

满朝文武都让秦风的想法吸引,并且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秦风适时的出列补充道:“烈士,自然是为国牺牲之英雄。大唐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将作为我大唐现在、今后乃至以后千世万世之定国重器。只要我大唐存在一天,那么所有为我大唐征战而阵亡的将士,为我大唐捐躯之人,都将供奉在此。墓碑上将会雕刻上他们的姓氏名字,将他们籍贯、平生、功绩、参与哪次战役,一一镌刻,这些供奉的英雄,将会是我大唐所有子民百姓,包括朝臣,甚至包括皇族所敬仰的对象!

他们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士卒,他们或许年轻,或许老迈,但是他们原本可以不死,可以在家陪着父母、良人、儿女,舒适的活着。

他们为我大唐战死沙场,他们为我大唐的强盛,他们为我大唐无数的百姓子民能安宁的活着。所以他们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诸位大人且说说,咱们的美好生活,正是得益于数之不尽的无名英雄的牺牲,我们是不是要感激什么?是不是要敬仰他们?我大唐无数之百姓子民是不是要敬仰他们?

我上奏的目的,是要让我大唐所有百姓知道,大唐不会遗忘任何一个为我大唐征战厮杀的勇士,他们是英雄,是整个大唐的英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英雄,需要英雄来激励,需要英雄来看着天下百姓,让百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让百姓知道他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勇士的牺牲换来的。”

秦风赫然而起高声道。

大殿一片安静,大家看着因为激动而面色潮红的秦风怔怔出神。过了一会儿,满朝文武讨论纷纷、十分激烈。

秦风这方案得到了军方的全力支持,文官体系中,一些有识之士出纷纷出声支持。

当然有赞成必然也就有反对,有些谏官大臣认为此举规模巨大,但极耗钱财,于民不利,也有的认为大唐虽然尚武,但如果大肆操办会不会将国家带入好战的死胡同。

李世民在用人上也很有一手,满朝文武或许政见不一,也会有些矛盾,但朝中并无奸佞,都是为国为民的良臣。尽管也有不同意杜荷意见的,但为的也是唐朝的利益。

不过这话一出口,立刻就激怒了满朝的武将。

脾气暴躁如陈咬金、尉迟敬德几乎有将谏官痛打一顿的打算,其他武将也一个个的怒瞪着谏官。

面对这架势,谏官登时鳖了,哪敢多说一句。

这等好事,有识者自当同意,但耗费巨大也是事实。

杜如晦出列道:“陛下,正如小秦大将军所言,此乃千古未有之美事,当执行。只是工程巨大,臣担心国库不足。”

杜如晦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反对者的心思。

李世民笑道:“这点杜相无需担心。朕不会动用国库一文钱,自然不会造成国库的不足了。”

房玄龄、杜如晦等有限的重臣看了秦风一眼,继而纷纷出声赞成了,几个月前。秦风动用军队,处理事情,百姓或许不知,但他们贵为宰相,岂能不知,只是对于此事,李世民不想多说,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没有多问。而且,李世民大力操办了不法官员,查封了大量的赌坊与青楼,收入想必也是非常丰厚。

到了魏征这儿,他只说了一句话:“国家需要英雄,英雄不能籍籍无名。”

秦风一直对魏征抱有很大的成见,所以尽管这家伙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也是大唐名相,但秦风一直以来都对他嗤之以鼻,听他全力支持,也想起了秦琼再三交待的话“你魏叔父为人虽然古板了些,但他那尽忠职守之心,为父也自叹不如。朝堂上你与他政见不一,为父不予过问,但若在朝下无礼,没大没小,休怪为父,家法伺候。”

“看来,这顽固的家伙倒也不是那么讨厌”秦风撇了极力赞成的魏征一眼。

于是,在李世民默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名宰相认同,以及全朝武将的支持下,个别几个反对的朝臣又岂能阻碍大势?

关系到大唐传承尚武血性的决议在秦风的提议下,在满朝文武的赞同中定了下来。

李世民看了满朝文武一眼,想到了他执行的“各种第一”之后,带来的良好效果之事,宏声道:“只要在朝为官的人,包括你们与地方上的官吏,同样可以进入这大唐烈士陵园、大唐英雄纪念碑!”

眼见大家发怔,李世民石破天惊道:“朕说得没错,所有人都可以,只要他心中有我大唐,为我大唐,为大唐百姓做出过贡献,都可以在这烈士陵园中享受万世供奉,受亿万生灵敬仰,流芳百世!朕将在陵园中立一塔,将按个人的为我大唐贡献的多少入列,”

受亿万生灵敬仰,流芳百世!

谁不想?

“臣等愿为陛下赴死!”

李世民此言一出,让一个个文武大臣都红起了眼睛,上至宰相,下至谏官,一个个的眼中都泛起了寒光。

无欲无求,这是屁话。

入朝为官,所求者无非是报国扬名,手掌大权、流芳百世,受万世朝拜。

满朝的文武大臣,无不大赞李世民英明,夸他是明君圣主。

李世民嘿嘿一笑,知道他们肯定会答应。他得意的向秦风眨了眨眼。秦风会心一笑,用眼神回意,以示收到。

“既如此,此事就这样定下了。朕要在三个月之内将这大唐英雄纪念碑、大唐烈士英灵塔矗立在皇宫广场对面。至于此塔之形,以及整个陵园的设计方案朕会交给工部来办,礼部全力协助此事,不得刁难。另有一事要交给杜相、房相你们尚书省了,这三个月内诸位爱卿务必将自父皇太原起兵征战天下之时,为我大唐阵亡之士卒名册统计完毕,他们同样是我大唐英灵,姓氏当要铭刻在这英灵塔之上!”

“臣等遵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