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404章:看小说的好处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404章:看小说的好处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可是,可是孙神医,成婚一年有余,为何在一切正常的之下,我们姐妹为何不孕?您能不能帮我们姐妹都好生看看。”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共同关心的生儿育女的事情了,长乐公主害羞,不知从何开口,可郑丽琬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

孙思邈没有拒绝,顺势看了二人的脉象,最后道:“二位夫人脉象平缓正常,没有一丝异状。一切正常之下怀胎生子并非什么难事。”

姐妹二人相顾一眼,还是郑丽琬问道:“可为何我们没有怀上孩子?”

“公主心情不好,可是因为此事?”孙思邈问了一句。

长乐公主默然点头:“不瞒神医,正是如此。”

孙思邈沉吟半晌道:“生儿育女是男女双方之事,二位夫人一切正常,这或许是驸马的问题吧。”

“怎么会?”两女异口同声。

这不孕,在古代被误认为女子的原因占据多数,自古皆然。

故而古人休妻,就有了七大标准:第一、不孝顺父母;第二、无子;第三、银荡;第四、妒;第五、有恶疾;第六、口多言;第七、偷窃。这无子一项位列第二,可见后果之重。

公主无子,固然不能休妻,然驸马以此借口,再娶多娶是合情合理的,而且,如果不是高阳公主、太平公主之类的人物,无子的公主在夫家往往没有好日子可过,丈夫不给脸色,夫家长辈不给脸色也就罢了,还要受到小三小四的威胁。

李世民的大姐长沙公主,就是个中典型,长沙公主因为太过贤惠,且无子,以至于在家中没有什么地位,经常受到欺负。若不是因为有个唐国公的父亲,都有可能让小妾逆袭了。后来李渊当上了大唐的皇帝,而她的丈夫冯少师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李世民的属下。

作为李家的大姐,李世民小时候自然少不了受她照顾。为了给大姐出气,那段时间给冯少师穿了不少小鞋。长沙公主也因为老子是李渊,底气足了不少,反过来将冯少师治的服服帖帖的。

可并非所有公主都是长沙公主幸运的在早年善待了他的弟弟,可并非所有人都是冯少师,皇室是最实际的一个大家庭,如果公主夫家、丈夫的价值远远大过公主,那么,这类公主只有很悲剧。

孙思邈打破常规的话,简直颠覆了二女的认知,却又隐隐约约的认可孙思邈这番语言。

“生不出儿女,固然有女性的原因,可有的夫妻,主要原因是在男性身上。生不出就怨女性,是不合理的。人有先天二气,有阴阳五行,五行与五脏一一对应,五脏五行,相相生,昼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逆之则凶。天地阴阳,五行之数,中含于人。若是男性五行缺水,也将无法生育。”

生怕二人不解,他继续道:“五行即为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士,肺属金,肾属水。五行缺水,即为肾亏!”说到这里,孙思邈语音一转道:“当然,也不一定是驸马的原因。须知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缘分,缘分一到,一切都将水到渠成。孩子与父母也是如此,故而,若是男女双方都没问题,一切顺势而为即可,太过强求反而违背了天道。正巧草民有至北地一行的念头,就顺便帮驸马看一看吧。”

二女神色稍安,长乐公主道:“孙神医,北方正发生战事。最好过段时间再去,这样安全一些。”

“无妨,无妨。”孙思邈毫不在乎道:“草民此行主要是会一会驸马,不会乱走,也不至发生危险。”

“可是因为驸马的医术让神医产生了兴趣?”长乐公主恍然大悟的问道。

孙思邈哈哈大笑道:“公主明见万里,驸马解决了困扰草民多年的疑难杂症,若不早早问明缘由,草民是寝食难安呐。只望驸马能够指点一二。”长孙皇后的气疾之症也在康复中,通过李世民,孙思邈知道是秦风所治,是以心生北游问道之念。

郑丽琬说道:“神医放心,驸马一心为国为民,决不是秘技自珍之人,若知神医有此念想,定会欣然同意。”

孙思邈笑道:“陛下也这般说,现在夫人又如此说,草民就放心了。草民求学心切,就此告辞。”

“是的!”长乐公主亦道:“只是军事忙碌,郎君一旦忙碌起来,连家都不回。若郎君有所怠慢之处,望神医不要放在心上。”

孙思邈豁达一笑:“草民不通军事,却也知道军情如火、刻不容缓,驸马作为大将军,心忧国事,实乃天下百姓之幸,即便驸马没时间,草民还是可以等待的。反正在前线草民也不会闲得慌。”

“长乐代我郎君谢过神医了。”长乐敛裾一礼。

“公主这是为何?”孙思邈连连回礼。

长乐公主神情肃然道:“每一次战役都会有很多大唐将士重伤而归,由于缺乏医术高明的大夫,一些将士的轻伤最后变成了重伤,一些本该是重伤的将士是生生的血流不止而亡,神医愿意出手帮助,那是将士之福,大唐之福。”

“到了再说吧!”孙思邈神情里有些不快道:“公主,夫人,草民就此告辞了。”

“神医请!”姐妹二人见孙思邈离意甚坚,便起身相送。

“妹妹,这个孙思邈神医好像不太愿意出手救治伤痛的将士啊。你一提到请他出手相助,他脸色都变了。”郑丽琬观察入微,把自己看到的说给了长乐公主。

“这个,也可以理解的。大夫是救死扶伤,军队却是专门杀人,两者间的理念截然相反,神医有想法也属正常。”

郑丽琬心里甚是不满,气道:“那不一样!将士们在战场上厮杀,还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让我大唐百姓不受人欺负?谁又天生喜欢杀人呢?”

郑丽琬很聪明,知道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强大的军队,军队才是一切的保障。

长乐公主赞许道:“姐姐言之极是!不过,孙神医见到了郎君,会改变想法的。”

郑丽琬噗嗤一笑:“也是,谁不知咱家那位是出了名的伶牙俐齿。那个可恶的封德彝自找苦吃,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到最后还晚节不保。想必现在的朝中大臣再也无人胆敢胡言乱语了吧。”

“郎君风头甚健,许多人与他一比较,都是黯淡无光。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郎君太过好强,也绝非好事,现在朝中不知有多少人都巴不得郎君出错呢!”长乐公主尽管不管不问朝中事,可自小生活在权力中心之家,对于权力之争、政治斗争之事,要比郑丽琬看得透看得远。

……

“阿嚏!阿嚏!阿嚏!”定襄城下,中军大帐中,正在进行军事会议的秦风连续打了三个喷嚏。顿时,惹得人人注目。

四天前,秦风已率领大军与李靖达成了会师,这期间也接到了李绩大捷的战报,不过,与秦风相比,李绩的损失大多了,毕竟他的军队战力、意志等方面与秦风打造的边军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在那一场必胜之战中,李绩的四万大军,损失了一万多人,在必胜的情况下,还损失如此之大,由此,也证明契必何力率领的那支突厥军的勇悍,他们没有堕了突厥人的荣耀。尽管败了,却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秦将军,可是感染了风寒?要不要找大夫看看。”李靖关心的问着。

“谢大总管关心,没事,没事!”秦风自己就是这里最好的医生,自己的身体能不知道吗?只是话没说完,又是三个连环喷嚏!

尉迟敬德也忍不住劝说起来:“秦将军,草原上冰天雪地的,风寒很难治好,生病趁早治疗。”

“没事,多谢关心,我的身体还能不知道吗?咱们还是继续吧!”秦风苦笑着说。

“那好吧!颉利到现在还不死心,看来他是打定主意与我们耗下去了,这场攻坚战在所难免。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城高池深的定襄城,还有恶劣的天气,虽不说是滴水成冰,却也差不到哪里去,守城一方一盆冷水就能让我军失去战斗力。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战,因为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大唐的国库容不得我们无限拖下去,年前,我们必须结束这场战役。”李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这也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对于大唐的实际底子是知之甚详:“颉利可汗现在就是缩在龟壳里的乌龟,敲开他的硬壳,他就死定了。定襄城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最坚厚的龟壳,怎么拿下定襄,又不损失太大,是我们作为主将要考虑的问题。本将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想出一个好办法。谁先来?”

这苦寒之地,一至秋深,便已冷得非同小可,到得冬季,更是滴水成冰,稍一防护欠周,鼻子耳朵往往便冻得掉了下来,至于指头僵落,手脚冻腐,尤为常事。

大家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均知时间越久,局面对自己越发不利,倘若晚间遇上寒潮侵袭,一夜之间官兵冻死一半也非奇事。颉利大军住在定襄城房屋之中,墙垣、房屋挡得住寒气,唐军却宿于野外营帐,纵然生火,也无济于事。

大家均知事关重大,是以不敢胡乱出主意,纷纷皱眉思绪,希望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大总管,末将有话要说。”秦风出列道。

大家精神一震,热切的盯着秦风,他们知道秦风的鬼点子特别多,以为他有了什么好办法。

李靖道:“秦将军请说。”

秦风道:“末将想要知道这儿最冷的天气会冷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达到滴水成冰的地步?”

“能!”李靖用兵重谋,极为低调,却每每出其不意,一战而捣中敌人的要害。而要达到这个效果的前提,则是要熟悉战场的地形、天气,敌人的文化风俗,故而,他给了秦风明确的答案。

“大概是什么时候?”

李靖着花白的胡须道:“末将关注这里的天气已有十年时间,正常来说,最冷的天气将会从十天后开始,但是,也不能保证没有误差。”

秦风笑着说道:“十天足够了。”

“秦将军有办法了?”李靖喜极而起。

秦风道:“办法是有了,不过我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大量的水龙,二是充足的水源,定襄城护城河宽有一丈,深有四尺左右,水源是不成问题了,现在关键是要水龙。”

李靖双眼一亮,道:“秦将军是说……”

“没错!”秦风笑着回应。

“大总管,秦将军就别打哑谜了,我这都急死了。”尉迟敬德大声嚷嚷着。

薛万彻亦道:“正是。末将愚蠢得紧,要请大总管、秦将军指点。”

李靖得了破敌之策,神情一片畅快的向秦风道:“办法是秦将军想的,还请秦将军给大家解说一下。”

“喏!”

秦风道:“我听说北方一到冬季就特别寒冷,一盆热水往地上一泼,立即便结成了冰。倘若咱们用一两千架水龙,连日连夜的将热水射进城去,那便如何?”

众将一怔之下,脑筋较灵的数人先欢唿了起来,跟着旁人也都明白了,大帐之中,欢声如雷。众将齐叫:“妙计,妙计!水漫定襄城,冰冻突厥人!”

过得片刻,欢声渐止,有人便道:“只是军中没有水龙啊,就算要到朔方、灵州、代州等边境城市调集过来,一来一回也得花了不少时间,要是错过了最冷的时候,效果将会大大减弱。”

尉迟敬德出身低微,他发迹前是一个铁匠,对于木匠也有一些了解,这时躬身说道:“大总管:末将有个建议,请大总管定夺。”

尉迟敬德道:“你说罢!”

尉迟敬德道:“制作水龙其实很简单,咱们根本无须花费心血去调集,现做即可。末将小时候,每逢夏天便跟同伴玩耍,大家用竹筒水龙相互对射着玩。那竹筒水枪,是将一根毛竹打通了,末端开一个铜钱大的小孔,另一端用一条木头绑着破布插在竹筒之中。使用之时,先将水龙的小孔浸在水里,木头后拉,竹筒里便吸满了水,再用力推动木头,水龙里的水就射出去了。”

韦小宝嗯了一声,凝思这水枪之法。

程咬金也说道:“大总管,这水龙可大可小。末将小时候也跟同伴玩耍过用水龙射人之事,倒也有趣。就可惜这里没有竹子,要做大水龙,需要的大楠竹南方才有。”

李靖问秦风:“秦将军有甚么法子?”

秦风道:“这一带竹子是没有的,可大松树、大杉树却多得很。咱们将大树砍了下来,把中间剜空了,就可做成大水龙。”

李靖道:“要剜空大松树的心子,可不大容易罢?”

尉迟敬德说道:“这事倒不难办。可将大木材破成两个半丬,每一丬中间挖成半圆的形状,打磨光滑,然后将两个半丬合了起来,木材中间就是一个空心的圆洞了。两个半丬拼凑之时,若要考究,就用笋头,如果是粗功夫,那么用大铁钉钉起来也成了。”

李靖大喜,叫道:“妙极!做这么一枝大水龙,要多少时候?”

尉迟敬德道:“末将自己动手的话,一天可以造得两三枝,再赶夜工,可以造得两枝左右。”

李靖道:“尉迟大将军,可愿主持此事?”尉迟敬德的生活、地位是今非昔比,李靖才用了商量的口吻,要是惹毛了这家伙可不好。

谁曾想到,尉迟敬豪迈一笑道:“小事一桩包在末将身上了。正好圆一圆儿时的乐趣。”

“大总管,尉迟将军一个人的话,慢了一些,也太累了,咱们总不能让尉迟将军数十日不眠不休吧?”众将听罢,不由得哈哈的笑了起来,尉迟敬德也忍不住笑了。

秦风看了老神在在的程咬金一眼,更明白这货说的话了,原来尉迟敬告果真是故意做出那狂妄自大的模样的。

“大总管,不妨在全军召集会木工的将士给尉迟大将军打下手,一起来干,人数不足,咱们就由会的人做师父,即刻便教徒弟。这是粗活,水龙外的树皮也不用剥去,只要能射水入城,那就行了。有了树皮,反而更加坚韧一些。然后再分一部分人专门砍树、搬树。当然,最后在定襄城的视线之外来操办此事,以免颉利事先有所准备。”

“好,尉迟大将军负责制作水龙,秦大将军你负责砍树、搬树。其他人,给本将紧盯定襄城,咱们争取在一人未损的情况下,全歼城中突厥军。”

“喏!”

“喏!”

众将得令,分带所属士兵,即时出发,各司其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