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417章:说客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417章:说客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14 来源:笔趣阁

士兵们见看秦风一行人走了过来,连忙齐齐站立起来,向众人行礼,口中还一边叫道:“大将军好!诸位将军好!”

“弟兄们好!”以秦风为首的诸将也笑着回答。

孙思邈更加吃惊了,他瞥向这些兵丁,只见他们没有丝毫的异常,好像对于秦风等人的到来理所当然一样,但从他们一张张憨厚的脸上,孙思邈却感受到一股纯朴率直的气息。

他们望向秦风的目光,虽然有些敬畏,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尊敬,甚至是有些崇拜的神情。

“今晚有贵客,我们先打饭。”

“喏!”一众士兵轰然应是,而后,秦风等人不慌不忙的上前,自己打了与士兵一模一样的食量。

只不过,秦风与另外一位将军打了两份,然后才一起到了一块空地上吃饭。

“孙大夫,行军途中,也没什么好招待你的,将就一下。”秦风将一份饭菜递给了孙思邈,笑道:“我见孙大夫一路上很好奇,是不是对于我们虎贲军有所不解?”

“已经很不错了!”孙思邈乐呵呵的接过了饭碗,并说道:“大将军,孙某确实很是不解。”

要知道,这时候的军队十分讲究尊卑有序,上下等级极为森严。军官是在一处地方吃饭,而普通士兵则在另一处地方吃。虽然唐朝很多将军一向以爱兵如子着称,吃的食物也与士兵无异。但他也不和士兵一起就食,而是与一干将领在一起吃饭。这也是自古以来军队的传统,在这时代,不管是朝代,皆是如此。

虎贲军这种开放式的就餐方式,绝对是颠覆了孙思邈的认识。

“其实也没什么。自从虎贲军成立以来,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大家都在一起吃饭!”

“这可是军规?”孙思邈问道。

“军规倒不是……不过应当是虎贲军特有的习惯!”秦风愣了一下后方说道:“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是爹娘生的,都一样有血有肉,人,只有分工不同,而不应当有高低贵贱之别,我没有办法做到人人平等,可只要我在虎贲军的一天,虎贲军就会执行一视同仁的军纪。开始大家也不习惯,久而久之,就成这样了,不过,这种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唐朝将校都是有小灶的,只不过虎贲军是另类,当初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周围的虎贲军士兵全都放下了碗,呆呆地望着秦风。当时秦风就从他们惊异的眼神中,看出他们也对自己的作法惊奇不已。

当时,秦风只是笑了一笑,只因这时代的人根本没想到官兵一起吃饭更容易拧成一股绳,哪怕是李世民、李靖、李绩也是如此。心中暗自得意。

秦风骤生此念,也是由穿越前,有一次部队安排他到一家公司体验生活时学到的。原先他所在的那个公司没有食堂,中午大家要么自己出去吃,要么带饭来吃。这样一来,吃饭时员工和领导没在一起,相互之间总觉得有些生份。

后来公司请了个老妈子来做饭,中午时从老总到部门经理,再到普通员工,全在一个大厅里吃午饭。而中国人嘛,在一起吃饭总免不了要吹吹牛、聊聊天。侃几句玩笑话。几件趣事讲下来,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感觉亲近了不少,员工对领导也不觉得害怕和拘谨了。而领导也不再觉得看员工总是不顺眼了。大家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也加强了。

孙思邈现在是由吃惊变成震惊了,他甚至怀疑秦风到底是不是大唐的大将军,为什么除了礼节周到之外,看不出有一丝一毫士族该有的把普通人踩在脚下如烂泥一般的身份举止?

他却不知道,秦风今生前世都根本算不上是出身士族

“这次遇到孙大夫也是一种缘分,秦某就借花献佛(这年头,好象还没这词,又想不到别的可替代了),可惜军中无酒,秦某就以茶水相敬,万望勿却。”秦风让人拿来几个大碗,里面装着热水,举碗对着孙思邈一示意,一饮而尽。

看秦风的动作流畅,一气呵成,这大家风范,这是从小家教所成,做不得假,为什么却没什么身份门别的觉悟呢?

孙思邈摇摇头,干脆不去想了,不过,秦风这种没有架子的气度让他挺欣赏的,于是也是一饮而尽。

饭后,秦风让诸将安排出征事宜,便借机与孙思邈聊了起来。

“孙大夫医术高明,只是不知为何一而再再而三拒绝朝廷的招揽呢?”

孙思邈听罢,原本平和的脸上,黯然下来,低声说道:“草民目睹了前朝整治败坏,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些清正廉洁之人,为了自己的前程、性命,不得不与人狼狈为奸,草民虽是凡人,却也羞于之为伍,况且,草民志在医术之道,就算为官,想来也是无所作为,与其误人误己,倒不如专心于医道。且当时之天下累年大灾,灾后又大疫,一村往往十去七八。各地无数州郡连年来便有无数流民逃至逍的治下,草民心里也甚戚戚,由此更加坚定了学医之道。”

秦风肃然起敬道:“孙大夫言之有理,秦越人专注于医道,而留下千古美名,张仲景弃官,而一心从医,方才写出《伤寒杂病论》这部千古巨着,孙大夫现在着有的《千金要方》,与前人相比亦是不惶多让。不过,秦某有一言相询,还请孙大夫教我。”

“大将军有话但说无妨。”孙思邈笑着说。

“孙大夫医术高明,但不知一天可救多少人?一年下来又是多少人?”

“这个……”孙思邈不解其意,不过还是老实的回答道:“如果不是瘟疫,像是受外伤的将士来说,重伤之人不到十人。一年,不到千人。”

“古人有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人的精力与生命是有限的,而天下需要医治的患者却多不计数,一个人又如何救得过来?依秦某之意,孙大夫不若到长安定居下来,开设一家医馆,分为医所、医院前后两部分,医所专管诊治,医院专管授徒,不出数年,将会桃李满天下,一个孙思邈救不完整个天下,可千千万万个孙思邈又将如何?如此患者有其医,疫病又得以止,此大功于天下,有功于整个民族,有功于千秋万代,不知孙大夫意下如何?况且,皇宫汇集了天下最后的大夫,以陛下对医术的支持,想必宫中御医也乐意与您相互学习,到时,大家扬长避短,为我华夏民族的共尽一份力量,而且,您毕生之所学也不致于就此中绝,此乃一箭数雕之策,孙大夫又何乐而不为呢?”

孙思邈动容不止,他心中甚是激动,而脸上一片憧憬的潮红之色,那是多么美好的一番图画……

一边开课教医生,一边医生在治病,这样自己的歧黄之术可以流传到更多人,可以治更多的人……

秦风一见有戏,继续说道:“学徒方面,可以挑选一些天赋过人而品行端正的孤儿,以及真正喜爱医术的人,只要他们学到您几成本事,既可以行医于天下,又能养家煳口。至于开创医馆所需资金,您不要担心,我秦风别的不敢说,但是钱财确是不成问题。”

“大将军俸禄有限,又如何长年累月的支撑得了医馆呢?”孙思邈心动了,却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秦风一见有戏,连忙说道:“孙大夫可知中华楼?”

“中华楼大名鼎鼎,天下皆知。他们用赚来的钱救人助人,实乃是仁慈之商。”

“不瞒您说,中华楼是我的。”

孙思邈大为震惊道:“中华楼是大将军开设的?”

“半点不假!这也是得到了陛下的支持。”秦风笑着说道:“而且,我赚取到的钱财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是孙大夫愿意,便在长安中华楼内设立医馆亦可。反正我们的目的是一样,都是为了安民济世,只不过这种慈善事业,需要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人士加入其中,人越多,才能帮助到越多的人。不管是医家、墨家、阴阳家、道家、纵横家、商家……的人,只要心存善念,我就愿意资助他在中华楼的基础上,尽情的施展着自己喜爱,为天下贡献一份力量。而且您也需要一个安定的场所让您整编自己平生之所学了。”

“哦?”孙思邈疑惑道:“却是为何?”

“您数十年如一日的不间断行医天下,一边行医一边学习各种医术,若不静心归纳整编,时间长了也将淡忘一二,若真如此,那绝对是我大唐的损失。”说到这儿,秦风思索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盯着孙思邈,直言不讳的说道:“说句难听的话,您已是花甲之年,人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在走下坡路,要是您再不整编平生之所学,秦某还真担心您无法完成《千金要方》这本宏篇巨着。”

言下之意,你再不安定下来整编,万一哪天你挂了岂不是一切都承前你归于九泉之下?

大家只听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太彪悍了,这话也能说得出来,不愧是老大(大将军)。

然而,孙思邈却一脸严肃之色,他显然没有生气,而是在认真的思考着秦风话中所表达的意思,过了半晌,他纵声大笑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明天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大将军所言极是,草民受教了,行走天下数十年,也是整编书籍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