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387章:谁敢不服

壮哉大唐少年郎 第387章:谁敢不服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5:05 来源:笔趣阁

“那你们认为,作壁上观了许久,现在是不是我大唐出手了的良机了?秦风与李绩虽说每天都有所收获,可这小打小闹的打不打我大唐的威风,尚不足以威慑西域各国,我们需要的是一场酣畅淋漓大胜,唯有生擒或者斩下颉利的头颅才能实现我们所定之策。”李世民眼中闪现一丝厉色。

李世民是一代雄主,胸怀开疆辟土的明君。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方略,那就是制霸西域,征服高丽。所以,大唐的战略目的在北方,在丝绸之路,在辽东,对象是高昌、龟兹、大食、高丽、突厥等等阻挡在李世民心中制霸西域、征服高丽这一雄图霸业上的石子,突厥是他带着大唐走向世界的第一颗绊脚石,同时也是最有分量的一颗。只有拿下这颗绊脚石,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要是眼睁睁的看着颉利让夷男给缠死,那么,本应属于大唐获得一些无形的财富将会让薛延陀取而代之,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颉利一天天的削弱,李世民说不着急那是假的。

“打!”向来多话的房玄龄这里掷地有声的只说了一个字。

在他之后,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也先后发表了意见,不无例外都是一个打字。

“确实是时候了!”李世民面对心腹的四个“打”字,做出了自己最终的决定,他等得就是这一天。

自从夺取太子之位到现在,已经两年有余。

两年中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废寝忘食的治理着大唐……

他知道他夺取这个太子之位的手段是陷害自己的亲大哥的来的,并不光彩。所以他更加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太子,一个比他大哥更加出色更加适合当皇帝的太子。之后,当了皇帝之初,朝廷上下对他一片赞誉,但他并不满足……他知道如果他大哥李建成还在这个位子上,在政治治理上不会干的比他差。

唯一能够证明他强过李建成的还是军功,以灭突厥这个大唐劲敌的功绩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比李建成更加适合成为大唐的皇帝,自那以后,他一边熟悉政务、治理天下,一边又共尽心血的培养军队,分化突厥,现在,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要是让夷男摘了桃子,他岂不郁闷死了?

翌日!

李世民在朝堂上将意图征伐突厥的决意提了出来,公开商议。

朝臣早有准备,无人反对,这个议案得到了全体通过,只是在人事任命上出了争议。

三路大军共进草原,没问题。

任命代国公李靖为恒安道行军大总管,以尉迟敬德、薛万彻为副,率领中军,没问题。

任命英国公徐世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张公瑾、高甑生为副,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同样没问题。

可是到了任务朔方都督虎贲大将军秦风为大同道行军总管,苏定方、张士贵为副的时候,就有问题了。

“这恐怕……”长孙无忌亦想找借口反驳。

但李世民却挥了挥手道:“论才,论能,论功绩!秦卿皆有资格,朕意已决,无需再言了!”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脸上以现怒色,赶忙闭口不言。他狡猾似狐,心知在这里触怒李世民并没有任何好处!

长孙无忌识趣,不表示所有人都如此。长孙无忌退回之后,褚遂良站出来反对了:“陛下,万万不可!秦将军深受陛下宠信世人皆知,以他弱冠之龄,身居虎贲大将军、朔方大都督,集文职武职与一身,已经备受人非议。今之一战关系深远,他一个弱冠少年,又如何服众?我大唐战将千员皆是百战之士,放着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将不用,却用一个十七岁少年,这是作何道理?先王法制,本诸人情,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私恩害公,后患无穷。秦风身为陛下爱婿,已经受到了远胜同辈人的待遇。如此又让其担当重任,臣恐天下人不服。”

他这番话直指李世民对于秦风宠信过头了。

李世民脸色巨变,拍案而起,喝道:“谁敢不服!”

李世民并不否认他对秦风的器重,但这种器重并非是靠熘须拍马换来的,也不是依仗一个驸马的身份得来的。有今日的一切,秦风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引起了李世民这位大唐皇帝的关注,器重。古代比现代更加重视身份地位,一个人想要让人瞧得起,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凭本事。秦风如今的一切都是凭借自身的实力换来的,先是因为他有能力有本事,才得到了李世民的另眼相看,得到了长孙皇后的认可,长乐公主的仰慕爱恋,这才拥有驸马的身份以及如此的地位。根本不是因为是秦琼的儿子、大唐长公主驸马才拥有这般地位的。

相反,李世民将长乐许配给秦风,除了二人两情相悦之外,更多是他李世民想借此身份将不可琢磨的秦风牢牢的拴在身边,为大唐效力。某种程度上,李世民反倒是处于被动的地步。

这两者只是正逆关系,但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李世民任用秦风,这也恰恰是表明他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气度。

褚遂良这话却明显将秦风当作那种依仗帝宠才有今日的人物,同时也要含沙射影的指责李世民用人不明、用人唯亲。

侯君集听李世民要让秦风担任西路军主帅,顿时急出了虚汗:他与秦风小儿“仇深似海”,势不两立,见他越混越好,而自己却在原地踏步,只能急在心头,但却使不上力,要知道,现在大唐战将千员,可能担当一方主帅的就那么几个,而他侯君集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无胆与李世民唱反调,要是他出来反对,岂不道出了自己的野心?

但听褚遂良反对,眼里露出一抹笑意。

可这笑意刚上眼中,便听“砰”的一声巨响

李世民拍案而起,叫喝:“谁敢不服”心中恼怒的他用力极大,不但震响了整个太极殿,连桌上堆积成山的奏章都震倒在了地上,他站立而起,虎目直视褚遂良,重复了一遍道:“谁敢不服”

褚遂良让李世民如此反应吓了一跳,不敢再说一句。

李世民站起身来,魁梧的身材隐隐透出一股王者的霸气,虎目生威的环顾群臣一眼,大声道:“朕并不否认自己很欣赏秦风,也清楚你们绝大多数人都抱有着同样的想法。可朕就想不明白了,有这种想法的人是瞎了眼了,还是愚昧无知,还是别有用心的想要打压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是怕他抢了你们的地位还是怎么的?嗯?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么,愚蠢透顶你们能够瞧见朕对秦风的器重,难道就瞧不见秦风所立下的那铁一般的功绩?他年少,却不无知、无才、无德、无功绩。是谁向朕献出分化、离间、扶持突厥之策的?是秦风。是谁斩杀了梁师都的?是秦风;是谁设计让颉利、突利走向对抗的?是秦风;是谁斩了颉利的有力支持者阿史那沾罕?是秦风;是谁灭了乌蒙一族,又是谁在遭到泄漏机密的情况下将气势汹汹的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失生擒的,还是秦风,仅在秦风手中,突厥人损失的人口与军队将近三四十万,牲口财富更是不计其数。现在,他又为大唐削弱了突利的实力,且为我们增添了数十万人口。如此战绩,如此的贡献,在场的诸位,在他这个年岁,又有谁做得到?如此人才,朕器重,重用,何错之有?在这方面,只要谁站出来,毫无愧色的说:‘我有秦风的一半功绩’,那朕便撤了他虎贲大将军、朔方大都督的职位,让你来当又有何妨。如果非要找出他的缺陷,那唯一的便是年龄与所谓的资。如果你们觉得秦风因此而应该乖乖放下一切职务的话,那朕无话可说。朕让他担任西路军主帅,又岂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他从军以来的种种作为,足以证明他有这个能力当此重任。”

“朕再在这里重申一遍,秦风有今日的成就,在于他的功绩,在于他的努力,他只是得到他应得的地位。与一些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而高居官位的人相比,我们整个大唐甚至还在亏欠着他。都给朕记住了,以后再让朕听到再种不负责任的话,休要怪朕翻脸无情。如果真有才能,那就用实实在在的功绩证明给朕,证明给千千万万大唐子民来看,而不是在这里做无谓的贬低他人。真有那份能耐,不要说一个小小的虎贲大将军,就算兵部尚书、宰相之位朕也舍得拿出来封赏。”李世民饱含怒气的咆哮声在大殿中回荡。

自从秦风一步步得到重用,这种声音李世民已经听了无数遍,也苦口婆心的解释了无数遍,脾气再好的人也会发怒,且现在正值用兵时刻,时间应该用来讨论粮草供应等诸多繁杂的后勤之事,而不是浪费在无谓的争议上。

要知道农耕民族远征终究不比游牧民族方便,成千上万的粮食、优质马草在兵卒百姓的押解押送之下,运往最前线。

所谓打仗即是打钱,打经济,此话半点不假。

尤其是劳师远征,更是如此。

唐朝费尽心力的发展经济,凝聚实力,不断的以阴谋阳谋来对付突厥,便是因为大唐大乱方平,百废待兴,禁不起折腾,从经济上考虑的。

遂良谍谍不休的旧话重提,明劝暗讽的行径,无疑是撞到枪口上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