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七十六章 求援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七十六章 求援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07:07 来源:笔趣阁

鬲城之战的胜利,使得青州危局得以解除。

得知此事后,张纯、张举及丘居力等人固然暴跳如雷,却也毫无办法。就算是对乌桓人来讲,八千人的伤亡也绝不是个小数目,何况眼下乌桓人的主力基本上都位于冀州跟幽州,公孙瓒也在竭尽全力的去围剿叛军——————跟焦和这样的饭桶相比,公孙瓒可是个十足十的麻烦,白马将军的威名即便是在乌桓部落里,也足够止小儿夜啼了。

面对公诉赞,张纯跟丘居力也是压力颇大,又怎么可能抽调兵力南下报复?

然而青州危局的解除,却不代表冀州也跟着安定下来…

作为这时较为富裕的一个大州,冀州可说是乌桓人的主要劫掠对象,在这里的乌桓人也要远比青州多的多,更有许多被张纯等人发动的叛军一同行动。

加之贾琮只是个文吏,并不识得兵马,若不是皇甫嵩被解职之前,曾经在冀州留下许多能征善战的兵马,只怕冀州局势早已乱成一锅粥。

就算如此,这里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先是黄巾,后又乌桓,也让贾琮焦头烂额。

“大人,不如再去洛阳请求援兵吧…”看着又一个郡发来的求援,贾琮身边的幕僚提议道。

“不然,朝廷也是无兵可用,这个时候让朝廷发兵,非但无用,反而白白浪费时间。”另一个幕僚摇头道。

“那先生说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乌桓人劫掠冀州,将这里弄得赤地一片吧…”先前的幕僚语气有些强硬,这时会被一州官员聘为幕僚的,要么就是有着真才实学,充当着类似于军师一样的职责,再不然就是当地世家子弟。

无论是郡守还是刺史,想要在地方上任职而且是坐稳了位置,都需要地方上的支持才行,历史上那些无论什么都要跟着地方豪强对着干的人,要么名垂青史,要么一事无成,于是在选择题面前,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同流合污。

所谓的政治斗争,就是要有斗争也有交流才行。

而世家通常也愿意跟州家打好关系,所以新官上任,多少也会推荐一些自家的才俊过去。这样一来可以加强同地方官吏的关系,再者也可以在出了事情的时候,有个缓和的机会,至少能给自家来个通风报信。

眼下乌桓人在冀州肆虐,损失最大的就是这些世家,毕竟这个时代的地产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世家的。这也是为何幕僚会如此急促的想解决此事,可惜的是乌桓人不但凶残而且狡猾,就算是朝廷也是无用啊,幕僚的这番话,落在在座众人的耳中多少也有些老生常谈。

看着自己麾下的幕僚争吵起来,贾琮苦笑着摇了摇头,想要调和一下彼此的矛盾。

至于对部下能否出个好的主意,其实就连他自己也没把握,毕竟他对自己手下的幕僚还是比较了解的,处理政务或是解决阴谋诡计,这些部下们还是很称职的,可要是解决写其他的什么,那就…

就在贾琮并不怎么有信心的时候,却听他的幕僚突然开口。“某自然是有解决的办法,如今乌桓固然凶悍,可是那青州严复先也同样不可小觑,眼下更是刚刚解决掉了南侵的乌桓人,麾下兵马过万,若是能请到此人来相助,则冀州威胁岂不是轻易解决?”

“严绍?”

听到这个名字,众人心中一惊,其中一人有些迟疑的道。

“那严复先乃是北海太守,想让他来襄助,怕是有些异想天开吧…”

先前跟那幕僚对着干的人,如今更是嗤之以鼻,连反驳都不去做。

毕竟严绍可是北海郡的太守,跟冀州根本毫无关联,有什么资格让人家过来帮自己打生打死的?

然而听到这话,那幕僚却是摇头对着众人道。“听闻那严复先多好财利,先前出兵乐安,就曾经向王玄索要许多财物,若是我们能给出个价码来,此人未必会不愿意。”

“何况先前我们也有恩于他,若不是我们提前警示,这时青州只怕已经一片狼藉,此人未必不心怀感激,唯一可虑的就是他乃是北海太守,擅自调兵,就算是平定叛乱,也会惹的朝廷大怒,何况青州刺史焦和对他也是十分敌视,不过若是使君能征得朝廷许可,则此事大有希望,冀州也有望矣…”

听到幕僚的这番话,贾琮微微有些动心。

思索良久后,贾琮缓缓道。“先前我对北海示好,其实也有这般用心,只是若那严绍不愿出兵,又该如何?”

“使君!”双手抱拳,那幕僚诚恳的道。“如今乌桓乱起,朝廷兵少,如想解救冀州百姓于水火,便只有这个办法了啊…”

这次,就连先前跟他对着干的幕僚也一样对着贾琮拱手,毕竟内部矛盾是内部矛盾,本质上两人都是为了冀州好,如今能有个解决的办法,两人自然不可能继续内讧。

看着众人的样子,贾琮深深叹了口气,却还是点了点头。

救急如救火,事不宜迟,贾琮立刻派人去了洛阳,同时也派人到平原去。

——————————分割线——————————

如果说鬲城之战最大的赢家,必然是严绍。

领导青州群雄剿灭乌桓叛军,使得各郡归心,如今除了迟迟未到的东莱郡外,其他各郡对严绍已经是拜服至极,至于焦和?

这等无能之人,在青州的声望已经低到了极点。

这时在青州还愿意听他的,除了东莱郡的蔡起外,只怕也没别人了。如果说先前的严绍只能算是半个刺史,眼下便是彻底压倒了焦和。

鬲城之战,也使得各地的豪杰知晓了严绍的名字。

只是升职彻底取代焦和,这个却是不太可能了,毕竟这时严绍不过二十出头,才刚刚到任北海,突然间提拔,一是太快了,二来历史上也没有三十之前就担任刺史的例子——————二十出头就成了刺史了,那三十岁呢?三公?四十岁岂不就成了大将军?等到了五十岁…

怕就只有篡位才能满足严绍了…

所以洛阳那边已经商量了许多赏赐,却唯独没有官衔上的,但是严绍的能力却早已记在洛阳诸公的心理,尤其是对杨赐等人而言,严绍这个曾经在营救王允的事情上很出了些力气的年轻人,早就是自己人这一行列了…

不过最让严绍高兴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这次剿灭乌桓得来的战利品…

——————

不好意思,才发现发错了0-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