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中国军魂 > 第442章 大战爆发

抗日之中国军魂 第442章 大战爆发

作者:破锋八刀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9:16 来源:笔趣阁

马上就要过年了,独立支队没有离开根据地,但是这几天也都没闲着,一直在忙着招兵买马,招兵的工作一直都由刘嘉裕负责,在刘嘉裕等人的努力下,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独立团又招收了近千名新兵,其中有当地的农民也有一些被打散的**士兵,慕名前来投奔,使得独立支队的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起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按照秦锋的整编计划,独立支队重新整编为独立一团和独立二团,其中独立一团作为独立支队绝对的主力,下辖一营,二营,三营,四营以及机炮营,总兵力达到了二千人。

而新成立的独立第二团,下辖五营,六营,七营和一个机炮营,总兵力大约有一千五百人。

另外除了这两个主力团之外,秦锋还将成立了一个支队直属特务营,由韩忠民任营长,下辖侦察连,通讯连,警卫连三个连,全营总兵力三百余人,至此独立支队总兵力达到了将近四千人。

除此之外,刘嘉裕还组织成了一个支前大队,这个支前大队都是由当地的民兵和积极分子组成,负责协助独立支队运输物资,救治伤员等工作。在刘嘉裕等人的努力下,翼云山根据地方圆几十里内的村庄,都先后建立起了民兵组织。

同时根据上级的指示,刘嘉裕组织成立了费滕峄中心县,统一管理根据地各地,由刘嘉裕兼任中心县县长,并在独立支队的支持下,以根据地民兵骨干为基础,组建了县大队,负责保卫根据地的安全。

有刘嘉裕这个老革命亲自领导,根据地的各项工作都进展的有条不絮,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然而这段时间,小鬼子也没闲着。春节过后,既1938年二月初,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之后,日军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日军华北派遣军和华中派遣军,以南北夹击之势,对徐州方向发动了勐烈的攻势。

1938年2月5日,华北方面军下达在黄河以南、现占领线以北进行平定作战的命令。据此,华北方面军第2军2月17日命令第10师团“扫荡”汶上、济宁附近地区。同时命令在青岛登陆的第五师团,向沂水方向进攻,以配合第10师团的攻势。

在此之前,原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因为违抗命令,擅自撤退,导致山东失守等罪名被老蒋下令逮捕,并于1月24日被执行枪决,以此来坚定前线将士坚决抗战之决心。

为确保徐州地区的安全,1938年2月6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命孙桐萱部(原韩复榘的第3集团军),向运河以东推进,袭击济宁、汶上的日军据点,以牵制敌人主力;命令邓锡侯(后由孙震代理)第22集团军主力向邹县,一部迂回曲阜、邹县间攻击日军,另一部控制在临城、韩庄之间;命令庞炳勋第三军团于临沂附近在地方部队配合下,夺取蒙阴、泗水,然后向泰安、大汶口间及南驿、曲阜间威胁日军,并对日照、莒县、沂水北方要点派一部兵力与海军陆战队共同防守。孙桐萱部第22师于1938年2月12日晚由大长沟渡运河,14日晚有一小部攀登入济宁城,双方短兵相接,血战数日,终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入城部队伤亡极大,17日晚撤至运河西岸。

与此同时,第12军81师也直取汶上,于12日晚由开河镇渡运河,一部由城西北攻入汶上城内,与日军进行激烈巷战,终因人少势弱,损失严重,13日奉李宗仁之命撤向运河西岸。1938年2月17日,日军第二军指示第10师团击退汶上、济宁附近中**队于运河以西;第五师团以一个支队向沂水方向前进,配合第十师团作战。第十师团组成长濑支队,于17日开始对济宁方面中**队反击,19日,日军攻陷安居镇,22日突破曹福林第55军阵地。25日,日军突破杏花村阵地,26日越过运河占领嘉祥。守军被迫撤至相里集、羊山集、巨野一线。但李宗仁在这一线布置大量兵力,不断侧击北段南下之敌,使敌军在这一带徘徊不能南进,暂时稳定了战局。第五师团组成片野支队,于23日占领潍县,接着该支队编入坂本支队继续南进,并于3月5日占领汤头。

于此同时,南线淮南地区之日军,也对中**队防线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至2月初,定远、临淮关、蚌埠等地相继失守。

2月9日,日军强渡淮河。中国守军未能阻止敌军渡河。中国第5战区急调第27集团军之第59军及第21集团军第7军增援。2月10日,中**队于学忠之第51军所属第114师在王庄阵地同日军展开激烈争夺,几经血战阵地失守,中**队伤亡2000余人。2月13日,张自忠率第59军抵达淮河流域,在瓦疃集、姚集、固镇、蒙城一线,接替第51军战斗。于此同时,廖磊率第21集团军到达合肥、舒城、八斗岭、下塘集之线。中**队以第51、59军在淮河北岸节节抵抗;以韦云淞之第48军固守炉桥、洛河一线;刘士毅之第31军和周祖晃之第7军对日军侧背进行袭击。2月11日,第31军围攻上窑,守军冲人圩内与敌肉搏,敌300余人向考城逃窜,日军被歼100余人。

1938年2月16日,周祖晃之第7军由张桥镇、老人仓一线向池河、定远日军展开侧击,并一度攻人桑家涧,日军不得不抽调淮河地区主力6000余人增援考城、上窑、他河、定远。

当日军回援淮南之时,张自忠之第59军乘机向火神庙、新桥日军反攻,敌退向曹老集。第59军分向苏集、湖口子、曹老集、王庄之线推进,将日军驱逐至淝河南岸,并朝淮河北岸推进。日军腹背受敌,无力再向北进攻,乃全部退回淮河南岸,沿邵伯、天长、盱眙、临淮关、蚌埠、怀远、三十里铺之线与淮河北岸中**队形成隔河对峙的局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