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九十五章 征调

明末之虎 第九十五章 征调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那李啸搞什么名堂,在单县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大建城堡,他难道真有这般好心,愿意自个儿大掏银子,仅仅是为了给那李懋芳拱卫鲁西?”

刘泽清在自家客厅里,一手捧一小碗新鲜的人茸,一手揉着昨夜用力过度的腰部,满脸疑惑地对军师李化鲸说道。

“大人,以在下观之,这纯粹是骗人的鬼话罢了!李啸这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绝没这般好心去帮那李懋芳擦屁股。在下敢料定,此人定是另有所图,方这般行事。只不过,现在我等难以探知罢了。”李化鲸面容阴狠,冷哼一声说道。

“李啸这厮,本将现在是越来越看不透他了。”刘泽清长叹一声,放下人茸,恨恨而道:“只是此人不死,我军的耻辱便难于洗刷,本将心头之恨亦是难消啊。”

“大人,莫要心急,我军上次已然失手,徒为他人取笑。若要再致李啸于死地,我等还需耐心等待机会。务必要慎重行事,设计周全,方能让那李啸无路可逃,乖乖授首!”

李化鲸咬牙切齿的话语,让刘泽清脸色稍显轻松。

他点点头道:“好吧,就如军师所言,且先让他得意两天,到时必叫他知我刘某手段!”

时间很快就到了农历六月下旬。

六月中旬时,由五省总督陈奇瑜指挥的围剿流寇战斗,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李自成、张献忠等约十万流寇在夺取平利、旬阳后,自“闯王渡”渡过黄洋河,继续向安康老城进发,由于流寇意见不一,耽误战机,明朝官军已在牛蹄岭和狗脊关部下重兵,流寇为避其锋芒,转由毛坝迂回进攻安康老城。陈奇瑜识破其企图,派出大股明军重兵驰援。见安康老城难克,流寇遂由毛坝退入车厢峡。

这次撤退,堪称流寇起事以来的最大败招。

车厢峡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城区18公里的县河乡关垭子(狗脊关)一带,峡长20公里,宽仅数丈。《安康县志》中记载,“车厢峡四山峻立,中亘四十里,易入难出,兵家称为死地是矣。峡谷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行人至此,过坎坷石道,望一线云天,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

李自成,张献忠等部流寇,因此陷于绝境,被官军团团包围,再难逃脱。陈奇瑜指挥大明官军,届高临下,垒石塞路,从山上投石袭击,或掷以炬火焚烧。流寇被困峡内,无所得食,加之长途奔波,又饿又乏。偏偏这时又连续天降大雨,连绵20天未晴,山洪暴发,峡水大涨,兵士“弓矢尽脱”,马乏草料,死亡过半,形势十分危急。

肆虐数年的流寇,终于在此刻进入了低潮期。

只不过,勉力支撑的大明王朝,还未来得及稍喘口气,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鞑酋皇太极,要亲自征伐明朝了!

崇祯七年五月底,皇太极征召蒙古诸部,调集满洲八旗,连同一部分汉军部队,分左翼与右翼两部,组成共有五六万人的大军,由他亲自率领,阵势浩大向西而行。

而在后金国内,只留下贝勒济尔哈朗留守盛京,贝勒杜度守海州,户部承政图尔格等渡过辽河,在彰武台一带沿河驻防。

其实,皇太极虽外对外宣称,此次出兵是去征伐明朝,但他的真实意图,却是要对已是垂死挣扎的蒙古插汗部林丹汗,进行最后的沉重一击。

声东击西,皇太极耍了个小花招。

趁你病,要你命,踌躇满志的皇太极,相信自已这次率军亲征,一定会把已于去年亡命青海的林丹汗逼入绝境。

皇太极这次出手非常狠辣,后金军进袭速度极快,插汉部猝不及防,林丹汗的两翼大总官塔什海、虎鲁克寨桑,皆迅速投降后金。不久后,巴达西寨桑等5个头目台吉也率千余户向皇太极投降。

后金大军一路捷报高奏,而部众离散,缺食少粮甚至到了杀人易食的插汉部,根本无力作出有效的抵抗。

听闻后金大军即将进逼青海的消息传来,此时正患有天花卧床不起的林丹汗,仰天大叫三声,吐血而亡。

这位叱咤草原,纵横塞北,蒙古左右翼六万户之共主,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第35代直系传人,一生以统一蒙古诸部为已任的末代蒙古大汗,就这样悲凉地结束了自已波澜起伏的一生。

原本林丹汗在青海时,曾与漠北外喀尔喀的绰克图台吉(却图汗)、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结盟,林丹汗试图利用这个联盟东山再起,却没想到,却在此时,就走向了英雄末路。

林丹汗病故后,林丹汗的遗孀们及他的儿子额哲,接到了漠北外喀尔喀的车臣汗硕垒的致函,车臣汗硕垒希望继承汗位的额哲,能移帐漠北,以图再起。额哲与手下部将商量再三,也感觉青海之地恐是难守,故率领插汉余部,准备自青海大草滩北返河套地区,最终在外喀尔喀蒙古之地扎根落脚。

得到老冤家死对头林丹汗病死的消息,皇太极心情大悦。他随即下令,鉴于林丹汗已死,插汉部余众已不足为虑,为避免战线过长,全军停止向青海大草滩进军,转而南向征明。

后金大军得令后,随即回师,开始向明朝宣府大同一带,大举侵袭。

原先被后金征明口号吓得高度紧张的明朝边军,在终发现后金大军只是征蒙古插汉部,各人心下,皆有大松了口气的感觉。

只不过,他们放松的状态,很快就结束了。

原本以为可以好好看看热闹的大明边军,万没想到插汉部会败亡得这般快。后金这头凶猛的巨兽,在轻易击败插汉部后,调过头来,便要拿自已开刀。

见得后金兵锋转向,大明朝廷上下,顿时慌成一团。

崇祯皇帝紧急下旨,为拱卫京师,急令保定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北直隶巡抚丁魁楚守紫荆,防止后金军进入京畿之地。

忧心如焚的皇帝同时下达谕令,着兵部行文,特从临近各省抽调兵马,以加强宣府与北直隶的城池防御,避免再出现崇祯二年时,后金大军包围京师的可怕事件。

朝廷征调兵马的军令,到达山东巡抚李懋芳和山东总兵刘泽清手上时,正好是六月下旬初。

“总兵大人,除掉李啸的机会来了!”李化鲸一脸奸笑地向刘泽清拱手而道。

“哦,军师有何妙计?”刘泽清眼中一亮。

“刘大人,现在朝廷征调兵马前往北直隶与宣府一带,在下认为,这道谕令,却是去除李啸的绝佳机会!”

“军师且详细道来。”

“大人,你可先和巡抚李懋芳商议好,告诉他,这朝廷谕令,我军当要遵从。我部可即刻派出参将姚文昌大人率5000兵马入京听调。那巡抚李懋芳乃庸碌无能之人,估计正为要如何让大人听其安排而发愁,现有大人自去奉上调遣兵马,那李懋芳定是欢喜非常。这时,刘大人你再向其提出,鉴于李啸部抵御流寇甚是得力,求其派李啸率其部军兵同往,以壮我山东外调兵马之威势。那李懋芳欢喜之下,定会答应。”

李化鲸快速说完这段话,刘泽清脸上却显现出疑惑之色。

“军师,你这计策,却与除掉李啸有何相干?”

“大人,且听在下讲完。那李啸部与我军姚大人部同往京师听调后,必会分派各处要地驻守。大人于朝廷中多有关系,又是首辅温大人的红人,可暗使手段,让姚文昌部驻得一较为安全之城堡,从而静侯鞑子出关,应付完朝廷差事便可。而那李啸,则直接派其部至与鞑子作战的最前线,让这厮死于鞑子大军刀剑之下,岂不是美事?”

“好!好!好!”刘泽清连说三个好字,一脸笑容的他面上神采飞扬:“军师这个借刀杀人之计,端的是妙!这李啸这般死法,可谓名正言顺,他人复有何可说!”

刘泽清一脸兴奋地在屋内反复踱步,只是他忽然站住,又皱眉对李化鲸说道:“万一那李啸走了****运,侥幸逃得狗命,又当如何?”

“大人,这正是在下想对你说的。万一那李啸在与鞑子的战斗中侥幸得存,其势力亦当大大受损。大人可暗中谕令姚文昌大人,令其与李啸部一同返回山东境内后,寻机立刻袭杀李啸残部。我军有5000兵马,对付这区区李啸残部,还不是手到擒来。由于是在山东境内作战,大人可完全控制局势,到时给李啸随便安个罪名便可。只要李啸一死,其军必乱,趁其群龙无首之机,我军再趁势夺其赤凤堡,定当大获全胜,从而一雪前番我军兵败城下之大耻!”

“好好好,军师算度周全,果是十分好计!”刘泽清一脸笑容灿烂无比,他咬着牙低声喝道:“狗入的李啸,你纵是孙猴子,也难逃我如来佛的掌心!这次再不把你这贼厮弄死,老子不姓刘!”

济南,巡抚客厅内。

“卧子,方才刘泽清之建议,你都听到了吧。”看到陈子龙一脸深思状地从屏风后面走出,李懋芳脸色阴沉地说道。

“东翁,学生皆听到了。”

“哦,卧子你意如何?”

陈子龙一声轻叹,脸上便浮现苦笑:“没想到鞑子来势这般猖獗,势态又这般紧急,现在朝廷下发征调军令,巡抚大人却还需遵从为是。”

“你的意思,是听从刘泽清之建议么?”

“大人根基浅薄,军中没有亲信,若不听从刘泽清之见,恐难调其军兵。到时朝廷怪罪下来,大人受责却是首当其冲。”陈子龙说到这里,微微摇头,一脸无奈。

李懋芳脸上,顿时笼上一层灰色。

“卧子,那李啸该不会不听我令吧?”

“不会,那李啸,为人尚是忠义,当不会有不遵军令之事。况且现在他在单县之地,除了在原定的方圆十里内建造城堡外,还圈了多处土地兴建岗楼,设立禁区,倒给自已划得偌大地方。说起来,倒是他现在欠了巡抚大人您一个大大的人情才对。大人之令,于理于情,他都定会听从的。”陈子龙平静说道。

“哦,那就如卧子先生所言,本宪给李啸下达军令,着其与那姚文昌部,一并早日出征。”李懋芳脸上有明显的轻松之色。

“东翁,我只是在担心一事。”陈子龙一脸犹豫之色。

“何事?”

“学生担心,那李啸去得北直隶或宣府后,恐会遭人陷害。而我山东失此良将,甚是可惜。”陈子龙叹气说道。

陈子龙没注意到,他这话说完,李懋芳脸上却隐隐有笑意浮现。

这个李啸,明为恭顺,暗却跋扈,此人得寸进尺,这般在单县地界大据土地,真把自已这个巡抚当成无物一般,着实可恨!

这等不知天高地厚之人,还是要让他吃点苦头方好。

至于此人生死,那就看其运气与造化了。你李啸作为武将,战死沙场亦是本份,大不了到时本宪对你厚加抚恤便是了。

两天后,李啸在单县观看工匠与劳工们给夯土城墙贴砖时,收到了巡抚李懋芳的征调军令。

“大人,学生敢说,这是山东总兵刘泽清使的诡计!此人手下尚有近三万兵马,却只肯抽调五千,我军不过两千兵马,自守尚嫌不足,却如何可抽兵前去?这李巡抚竟还在军令中说,定要李大人亲自率兵前往,学生认为,其中必未安好心!”

一间密室之内,吴亮一脸激动地对李啸说道。

李啸听了吴亮之语,没有回答。他双眼怔怔地望着窗外,一脸沉峻。

良久,李啸终于淡淡地开口说道:“吴先生,李巡抚这道军令,我军却是必须听从啊。我部原为辽东外来之军,根基尚是不稳,如要强硬与李巡抚及山东总兵刘泽清唱反调,这山东地界,只怕是难呆了。”

“大人,这。。。。。”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啸双眼之中,忽地有凛光一闪:“刘泽清等人,视去北直隶与宣府为畏途,但在本官看来,此番前去,未必不是一个获取功名与荣耀的好时机!”

(多谢十六都、王家三儿、凡尔v赛宫兄弟打赏,感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