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赏

明末之虎 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赏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从年前到春节后这段时间,京师及北直隶各地,连降大雪,放眼过去,寥旷天地间,寒风萧瑟,白茫茫一片。

年节时分,京师外城中,各条街巷内,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了红对联,不时传来的鞭炮声与孩童们的欢笑,大人们拜年的祝福话语,穿街过巷的小贩叫卖年货的声音,互相掺杂在一起,让偌大的京师,明显泛起一股欢乐气氛。

只不过,与外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明帝国的心脏,京师皇宫中,却是一片萧瑟沉寂。

自崇祯皇帝当日下了罪已诏后,皇帝带头减膳撤乐,皇宫之中自然也是处处俭省肃然,整个皇宫之中,完全没有过年的欢愉气象。

因为大雪阻路,直到年后初五,卢象升的报捷奏章,才由兵部尚书张凤翼,送到崇祯皇帝所在东暖阁处。

大冷的天气里,小小的东暖阁中,却是十分温暖,御案前的雕龙白铜炭火盆中,炭火熊熊,闪着温暖人心的橘红色。

“陛下,大捷,河南大捷!”

兵部尚书张凤翼,那苍老的声音饱含喜悦,颤颤地在殿外响起。

“哦,爱卿速速入殿。”

听到张凤翼遥遥传来的喊声,被这段时间以来,宁夏兵变,陕甘各地流寇肆虐弄得心情烦躁不已的崇祯皇帝,眼中明显地泛起亮光。

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大太监曹化淳,急忙迎出去,将张凤翼带入殿中。

“启禀陛下,我大明官军,在五省总督卢象升率领下,自十月以来,连战连捷,已将河南流寇大部击灭,匪首高迎祥,亦已被我军斩杀,河南之地,重归宁靖矣!现有卢象升奏章在此,请陛下过目。”

“好!甚好!果是难得的好消息!”

听了伏跪在地的张凤翼的奏报,穿着一身明黄夹袍的崇祯,腾起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憔悴的脸上,泛起了许久不见的笑容。

“九苞,你起来说话。“

“谢陛下。“

张凤翼起身,一边迅速地将卢象升的奏章递给一旁的太监曹化淳。

“卢建斗果是能干,这两月以来,竟已将入寇河南的20余万全部消灭,并还斩首匪首高迎祥,真乃吾大明难得之忠臣良将也。”崇祯捋须而叹,一边从曹化淳手里拿卢象升的奏章。

张凤翼见皇上欢喜,忙接着说道:“陛下,在我官军之严厉打击下,流寇此番受挫,已是大伤元气,再想如前番这般猖獗,却是难了。”

“嗯,官军难得兵部速速派人前去查核,若是卢建斗所奏属实,立即嘉奖晋升有功将士。”

崇祯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卢象升奏章,迅速观看了一遍后,仰天大笑。

“果然,又是这个李啸!”崇祯皇帝大笑着又将卢象升的奏章看了一遍,感叹道:“李啸这厮,恁的能战,他一个人,竟能力退两路援兵,还斩首了匪首高迎祥,真真我大明难得之虎将也!”

崇祯在御桌旁行了数步,又赞许道:“卢建斗倒也不贪功,能把李啸的功劳如实禀奏,亦是难得。九苞啊,这次战绩查明后,朕定要给他二人,好好嘉赏!”

听了皇帝连夸卢象升与李啸,张凤翼的表情有些复杂,他低声道:“卢象升是五省总督,得此大功,自当嘉赏,只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升赏李啸。”

崇祯见他发问,立即回道:“卢建斗已在奏章中向朕请求,着那李啸升任登莱总兵一职。若核查战功属实,朕却不吝于将此职封赏给他。”

张凤翼脸上带着忧虑之色,目光十分复杂,他复低声道:“按说,李啸立此大功,自当大加升赏,让他升任这登莱总兵,亦不为过。只不过,微臣近段时间以来,听了不少关于李啸的闲言碎语,心下颇觉忧虑。”

“哦,是何流言,九苞你从实说来。”

“陛下,臣听闻,那李啸,之所以能建得这般强军,在于其手中有足额的粮饷供应,而他的粮饷来源,却是来自与蒙古与鞑金的走私!”

“啊?此事当真?!”

崇祯瞬间变了脸色。

旁边的曹化淳,亦是满脸紧张之色。

“禀陛下,微臣不敢欺罔。据说李啸在宣府镇,四下打通关节,偷偷建成一座金汤城,专用于对外走私。将我大明明令禁止的各类重要货物,大肆走私贩运给蒙古诸部与后金,谋取了滚滚暴利。虽其行事隐密,但纸终包不住火,李啸走私一事,在宣府各地,皆有所闻。陛下若不信,可遣锦衣卫密查之。”

崇祯脸色,愈发难看了起来。

“张九苞,那依你之意,朕该如何处置李啸?”崇祯犹豫地问道。

“陛下,依臣之见,这李啸虽立有大功,然其走私一事,实不可不查。可待锦衣卫核查出结果后,再行定夺。若查出此事实为无妄虚言,李啸并无走私一事,可同意卢象升之请,升其为登莱总兵即可。若查出李啸确有走私通敌之过的话。。。。。”张凤翼的声音低了下去。

“说下去!”崇祯喝了一声。

“陛下,若李啸果有此通敌走私之事,臣以为,却该将其立即革职拿办,抄没违法所得,着锦衣卫严加审讯,以敬傚尤!”

“哦。”崇祯阴郁的脸上,明显地笼上了一层灰色。

“若陛下念其往日功高,不忍将其夺职拿办的话,却也该派内官前往赤凤卫,严词斥责李啸,并罚没其非法财产,以充国库,再着其今后,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张凤翼说过完,脸上明显地划过一丝狠色。

崇祯默然无语。

东暖阁内,只有炭火在烧得劈啪作响,整个房间却是一片寂静。

曹化淳及一众侍立太监,大气也不敢出。

“这样对待我大明刚立了大功的虎将,怕是不好吧。”

许久,崇祯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

“陛下。。。。。。“

张凤翼犹欲说话,被李啸作了个制止的手势。

“不必说了,让朕先考虑一下,爱卿且先退下吧。”

张凤翼默然拱手而退,崇祯脸上,满是焦躁之色。

李啸,你可知道,你这厮在朕的心中,现在有多大份量了么?

你虽只是个小小的赤凤总兵,但朕其实已在心中,将你视为与前锋营总兵祖大寿,宁远总兵吴襄之类镇边大将一样,乃是国家柱石般的存在。

况且朕还将宗室之女嫁你,又令你世袭指挥使一职,可谓十分荣宠。只是,为何你这样深得朕心的少年名将,却还要偷偷搞朝廷明令禁止的走私之事啊!

这让朕,该如何处置你呢?

崇祯心乱如麻。

“曹大伴,你去将首辅温爱卿唤来,朕有话问他。”崇祯下令道。

曹化淳急声应诺,快步而去。

不多时,首辅温体仁与太监曹化淳,一同悄然而至。

行过君臣礼节后,崇祯也不废话,而是开门见山地,将李啸可能走私一事,以及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处置意见,对温体仁说了一番。

“长卿,九苞这般处置李啸,以卿看来,可为妥当否?”崇祯压住不安的心绪,尽量用一种平静的语气问道。

“陛下,臣能说实话否?”

见到温体仁一脸严肃地说出此话,令崇祯皇帝十分惊异。

“爱卿如实道来,纵有失当处,朕不怪罪。”

“陛下,臣以为,张九苞这般处置,实是孟浪草率,不计后果。微臣只怕,锦衣卫前往赤凤卫拿人之时,便是李啸反叛朝廷之日!”

“啊!”

“陛下,恕臣直言,若陛下对立下卓越战功之大将,都这般刻薄寡恩,抓小辫,纠过错的话,那李啸,只怕会成为第二个投鞑而去的孔有德!”

崇祯从龙椅上腾地惊起,他脸上有如失血般苍白,随后,他颤声低语道:“朕只不过要查他走私一事,该不至于此吧。”

“陛下,国家之事已这般糜烂,烽烟兵戈无处不有,流贼匪类荼毒中州,正是要大用良将扫灭群丑之时,安可因为风闻走私一事,便这般处置李啸这般难得的虎将,岂不让天下将士,大为寒心!”

温体仁顿了下,继续一脸忧色地说道:“听闻那李啸,独灭河南两路流寇,为朝廷立得这般大功,可谓功勋卓著,旁人莫及。若其半分嘉赏未得,反因走私一事被朝廷拿办,其部下必然群情激愤,心生反意。待到李啸真举起反旗之时,陛下何以处之啊!”

崇祯脸色灰沉,颓然而坐。

“那爱卿以为,李啸究竟有无走私一事?”崇祯声音很低。

“有!”

“哦?”

“陛下,那李啸之军,不属正规营兵,乃是卫所之军,拿不到朝廷半文军饷。他要供养军队,若无半点特殊手段,想供应支持这万余军兵,岂非笑谈。”温体仁目光炯炯地说道:“其实以微臣看来,李啸这般行事,亦属无奈,供养军兵,若无粮饷二字,一切免谈。而李啸若无手下这支强军,又谈何为国立功,为朝廷效力呢。”

崇祯长叹了一声,脸色缓了很多。

旁边的太监曹化淳,瞥向温体仁的眼光中,亦微含笑意。

温体仁见皇帝心思已转,又趁机说道:“陛下,史书曾记,楚庄王夜宴之时,楚将唐皎,曾趁熄烛之时,调戏皇后,后被皇后扯去帽缨。然楚王心胸博大,不记唐皎这犯上之举,令在座诸人,皆扯下帽缨,以解唐皎之尴尬。后楚将唐皎,感楚王之恩德,在疆场上效了死力。一年后,晋楚争霸,唐皎不顾生死奋力搏杀,从晋军重围中,拼死将楚王救回,此事乃千古佳话也。陛下乃是当代明君,心胸襟怀可比尧舜,自是明晓这般典故,古人尚且不以一鬙掩大德,我皇千古明君,亦当不会因小节而失良将。”

听了温体仁这段侃侃而谈,崇祯脸色好了很多,他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朕深以为然。那这样的话,这李啸,确又该如何封赏才好?”

温体仁沉吟了一下,低声说道:“陛下,臣以为,当施以恩威并重之手段,让李啸在得到皇上恩泽时,又能暗中警醒,方是最好。”

“爱卿请详言之。”

“陛下,那李啸之赤凤卫,乃是由原先的小半个黄县与小半个招远,以及莱州的一小块地方,联合组成。陛下不若将剩下的黄县与招远二地,全部赐给李啸的赤凤卫,并免其税赋三年,以为立身养军之基。”

“这样啊,那除此之外,朕可需另行赏赐钱财与官职么?”

“陛下,若这般行事,除此外可不必另加赏赐,也不升其为登莱总兵。这样一来,李啸因此次大功,得到了土地奖励,其心自安。而朝廷不给其钱财与官爵,李啸这样的聪明人,当会明白,这是朝廷给出其之委婉警告,估计能让他日后更加警醒,再行非法手段时,亦会多有顾忌了。”

听了温体仁这般分析,崇祯的脸上,终于重现了舒心的笑容:“爱卿之策甚好!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李啸这样难得的虎将,纵有缺点,亦不可寒其忠勇之心。就待兵部核查战果后,着长卿你拟旨下诏吧。”

“微臣谨遵圣意。”

温体仁随后从宫中返回,去阁部坐了一阵后,便返回府内。

方进府门,便有亲随家仆前来禀报:“温大人,内监的高公公,已在客厅中等候多时了。”

温体仁哦了一声,随即缓步进入客厅之中。

正是饮共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见得温体仁进来,便放下茶杯笑道:“****今天,在陛下面前,为李啸这般摭掩开脱,却是那赤凤总兵李啸的造化。”

温体仁冷笑一声,淡淡道:“我等既食君禄,自当为君分忧。现在朝中多事,如武举人陈启新,大学士钱士升之类不良之辈,纷纷上章攻击弹劾本相,陛下已是不堪其烦,安可再为陛下为些须小事而忧心。那李啸能征善战,乃是我大明难得之虎将,些须污点,却亦可摭过。张九苞一味吹毛求庛,总归是书生之见。”

曹化淳笑道:“这都是****公忠体国,能谋善断,方能使此稳妥周全之计策。那李啸也是个聪明人,他得了这般恩惠,亦会明白****的良苦用心。”

温体仁微笑起来,他淡淡地说道:“做得春风,方有雨露。李啸若得这黄县与招远两地,自会感激本相对他不薄。将来的孝敬自不必多谈,本相在外面,也好有个助力了。”

曹化淳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缝:“****布局长远,善于笼络人心,咱家亦是佩服。那李啸见温相对其这般抬爱,将来定会为****效力驱驰了。”

两人说到这里,心下会意,不觉皆大笑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