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艺术

明末之虎 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艺术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萨穆什喀,你能认清形势,大义灭亲,与我军一起重归明朝,自是最善。你这般行事,亦是为尔部军兵,谋得一条活路啊。”沈志祥望着面色峻厉的萨穆什喀,脸上挤出笑容,十分言不由衷地说道。

萨穆什喀轻轻抹去溅到脸上的血珠,脸现一丝惨笑,他淡淡道:“本将与这一众护卫,向来为大清忠心效力。只不过,现在势穷至此,马福塔犹要死战,我等却实不愿随马福塔一道忹然而死。今日我出手杀他,实为迫不得以之举矣。”

“将军认清形势,保全自身与部众,实是人中俊杰也。那马福塔不顾形势,定要与大明天兵对抗到底,自是死不足惜。既如此,将军且回营,好生安抚部众,待明日天亮后,便我军一齐归降明朝吧。”沈志祥心下大定,笑着对萨穆什喀连声安慰。

虽然这般话语,从他这个清朝降将的口中说出,令人感觉极其怪异。

萨穆什喀点点头,便带着那十名护卫,一齐从沈志祥部离去,返回了自已的营地。

萨穆什喀等人走后,沈志祥长吁了一口气,跌坐在椅子上,心中却是满满的感慨。

他在心里无法不感叹,这萨穆什喀,老姓佟佳氏,是清初五大臣之一的达尔汗虾的三弟,乃是满洲正白旗的猛将,一路凭军功晋升到了三等梅勒章京。

在正常历史中,萨穆什喀会在这次征战东江后,被晋为二等梅勒章京,并授工部承政一职,而在这个被李啸改变的时空里,此人却已决然弑主反清。而其反清的原因,仅仅是为了,给自已谋得一条活路。

没想到啊,看似忠勇可靠的萨穆什喀,在此危亡之际,却也能这般果断地弑主求生,展现了完全不为人知的狠戾阴暗一面,倒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哪。

有道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也许,这才是萨穆什喀最为真实,却掩藏最深的真面目。

因此,萨穆什喀此举却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毕竟,在这个血火乱世中,没什么东西能比活下去,更为重要。

接下来,沈志详又立刻为自已,深深地感觉庆幸。

“唉,没想到马福塔这厮这般狡猾,竟然将计就计想来图我!幸得那萨穆什喀认清了形势反戈一击,本兵才总算是侥幸逃得性命哪。”

沈志祥抹了抹脸上的冷汗,对犹然呆怔一旁的副将王庭瑞,大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速速斩下马福塔这鞑子的首级,明天,本兵要亲自向明军主将报功!”

当一轮鲜血的太阳,从海平面上跃升出来之际,黑暗便悄然遁去,暗蓝色的海面上,一层淡淡的薄雾涌动,一时间,整个海洋岛沿海地界,有如梦幻。

在这梦幻般的景象中,大批的李啸军兵,沿着船只的舷梯,下船登陆。

随后,一万余名战兵,在海滩上排成整齐的战阵,铁甲森森,刀枪耀目,充满了肃杀与威严色的气势。

此时,站在船头的主将李啸,满脸都是洋溢的笑意。

他看到,就在此时,海岛中的两处营地上,皆有大队的清军,空手列队打着白旗,向自已的军阵前,缓步而来。

“李大人,想不到,昨日我军海战获胜,敌军破胆,今天竟皆主动来降了。”

一旁的军前赞画陈子龙,亦是满脸欣愉之色。

李啸仰头大笑:“这说明他们还算识时务,若不然,我军两处夹攻,这帮清军定会全部葬身此地,一个也脱逃不得。”

两人正说笑间,从左侧赶来的那批投降的清军,却突然站住了。

这批向明军投降的清军,便是沈志详部。

手中捧着一个大木盒的沈志祥,看着正站在升龙号船头上的李啸,不觉呆住了。

没想到啊,竟是和自已称兄道弟的老熟人李啸亲来救援,只是,他不先前已随郑芝龙的船队去了台湾了么?

沈志祥忽觉脸上一阵莫名燥热。

前来攻打海洋岛的自已,等会该怎么面对李啸的盘问呢,沈志祥内心十分忐忑。

在沈志祥踌躇不前之际,李啸亦已发现了走在队伍最前头的他。

两人目光相接触,李啸十分平静,沈志祥却是羞愧不已。

在沈志祥踌躇之际,右边的萨穆什喀已率领三千满洲兵马,已然来到了李啸军阵前,随即一声令下,全军下跪请降。

此时,李啸等人也已下得船来,缓步来到了萨穆什喀面前。

“三等梅勒章京萨穆什喀,率满洲兵马三千,前来投靠将军,还请将军收纳。”

未着盔甲,头戴凉帽,身穿一件淡蓝箭衣的萨穆什喀,态度极为谦恭地向李啸打扦行礼,然后简述了一遍弑杀马福塔率众投降的经过。

李啸以一种极其复杂地眼神,看着这位历史上的正白旗骁将,向自已这般恭敬求降,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只是,李啸随即满心疑虑。

这种一旦自已身家性命受到威胁,便会毫无犹豫地叛变的人,自已能接纳他吗?

一旁的陈子龙,见到李啸犹豫的神情,便于旁边轻声附耳道:“李大人,以学生之见,此人当可纳之。“

“哦?“

“大人,此人弑主而叛,以求活命,已是彻底断了回归清廷的可能,只要我军能给予其与清廷相当的待遇,我料此人必愿尽心尽力为大人驱驰作战。至于此人极度势利,将自身性命视为重于一切,却是不过是人之常情。想想古往今来,真正无欲无私一心报国的忠臣良将,能有几人啊。“

在陈子龙的诚恳劝导下,李啸紧绷的脸上,渐渐舒缓开来。

他在心下知道,陈子龙说的很有道理。

想当初,自已茕然一身,落魄潦倒地前往广宁中屯所投军之际,有谁能看得起自已,又有谁会忠诚于自已。当初自已被任命为哨骑队副队长,诸如田威莫长荣等人,皆是明着表示对自已的看轻与不服,最终还是在自已一次又一次的获取胜利后,不断积累了威望与权势,这些人才渐渐地变得心服口服,从而为自已忠心效力。

再说了,象前年在锦州郊外投降自已的查塔,不也是这般被逼无奈,方向自已投降的么,与现在同样被逼投降的萨穆什喀,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而如果自已以后也象马福塔一样,陷入必死的绝境,却还要不顾属下性命,决然死斗,又有谁能保证,象军中查塔、额弼纶、喀喇木之类的满族将领,甚至田威、安和尚、段时棨之类的亲信汉族将领,不会也象萨穆什喀一样,背叛自已呢?

脱离现实条件,而妄谈忠诚,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更何况,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衰弱与无能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尤其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乱世之中。

归根结底,想让部下能为自已忠诚效力,那么自已就一定要不断发展壮大下去,让他们感觉跟随自已能水涨船高,升官晋爵。哪怕期间出现短暂挫折,也要能让他们看到希望与未来,这才是维系人心的根本。

想到这里,李啸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虚扶起萨穆什喀,朗声道:“萨穆什喀,你能审时度势,及时率部反正,归顺大明,本督心下甚慰,准了尔等之请降。“

萨穆什喀一脸喜色道:“奴才谢过李大人!另外,我部武器盔甲粮秣辎重等物,皆在营中,请李大人等下派人验收。“

李啸点点头,又勉慰了他几句,便令人将他们带下去休息,准备等会与沈志祥军兵一起,带回赤凤卫。

见到那三千满洲军兵,已被李啸军分别带下去后,一直踌躇不前的沈志祥,才长叹了一口气,率着队伍继续向李啸阵前行去。

在距离李啸约五步开外,沈志祥率众下跪。

“罪将沈志祥,前番失足投清,实是罪不可赦。但我部现已斩杀清鞑将领马福塔,愿以献颅之功,求李都督准允我部重新投效大明。”

沈志祥红着脸向李啸大声喊完这段话,然后双手高举着盛放马福塔头颅的盒子,率众下跪求降。

李啸将他虚扶起来,接过他手中的盒子,这时,两人目光重新相碰,在李啸灼热的目光接触下,沈志详讪讪地将脸扭向一边。

“李都督。。。。。。“

“不用多说了。你部投降清廷之事,我也多有了解,当时尔部陷于窘迫之境,你率部投降,亦有不得已之处。现在你能重新率领回归大明,又与那萨穆什喀一同斩杀了那死硬到底的马福塔,也算大功一件。“李啸缓缓而述,然后轻轻地拍了拍沈志祥的肩膀,让沈志祥更觉脸上莫名躁热。

当然,在他心下,却是十分的感激与欣喜。

只不过,当他听到李啸下面的话语时,脸上的的讪笑,顿时僵住了。

因为,李啸一脸郑重神情地说道:“沈志祥,你这些兵马,都由我军收降,但是你与王副将,本督却还是希望,你们能继续留在清廷那边。”

“李大人,这。。。。。。”沈志祥大惊失色,急欲辨说。

李啸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他继续说道:“沈志祥,你先别激动,其实本督这样做,是有充分考虑的,因为本督认为,你们留在清廷那边,对本督的帮助,可能会更大。”

“哦?”

“沈志祥,以本督来看,你可谎报本地战况,就说与你与马福塔率部攻岛之时,遭遇明军大部,经过一番苦战后,马福塔与一众清军皆战没身死,只有你与副将王庭瑞,以及数十名亲兵死战得脱,方抢得一条船只得返驻地。由于马福塔、萨穆什喀等人,皆已死无对证,皇太极纵对你心存疑虑,却一时亦难挑出破绽。且因你部刚刚归降,也实不便立刻惩处你等败军失将之罪。以本督估计,皇太极极可能再度令尔等重驻石城岛或皮岛,以让你部歇养军力,再图振作。”

听了李啸这番话语,沈志详不是个头脑简单的笨蛋,立刻明白了李啸的良苦用心。

他点头笑道:“还是李都督思虑周详,如此亦好。我等返回石城岛后,因我等身为清军的身份,一可更方便与贵军重新开展贸易。二则贵军可引我等为内线,探取清廷情报。如此一来,确比重归大明对贵军更有帮助啊。”

李啸大笑起来:“沈总兵与本督果是心有灵犀,倒是一点就透啊。好吧,等我军清点了你部的降兵与军械粮秣之后,你便选上数十名亲兵,乘船返回吧。”

沈志祥一脸感动,连声向李啸称谢,方随着一众军兵下去。

见到沈志祥与王庭瑞二人欢喜退下,李啸心下不由得感慨,看来,这如何收降使用这些人,还真是门独特的艺术呢。

在陈子龙田威等人清点清军辎重与降兵之时,李啸亲切接见了从镇海堡上急急赶了出来的靳统武和一众军兵。

“统武,此番守住镇海堡,真真辛苦你了。”李啸的眼神十分欣慰。

“禀大人,本将乃海洋岛主将,自是守土有责,如何敢担这辛苦两字。”靳统武一脸感激地说道:“大人从台湾赶回,便立刻引兵来救,我等倒要谢过大人及时救援之情才是。”

李啸大笑起来,随后他勉励了靳统武几句,便又和船厂总头林大壮等人,商讨重建船厂一事。

“李大人,老夫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林大壮犹豫着对李啸说道。

“林师傅但说无妨。”

“李大人,请恕在下直言,这海洋岛,实非设立大型船厂的佳地。”林大壮低声说道。

“哦,林师傅何出此言?”

“李大人,你看,这海洋岛上,地域狭小,难屯重兵,那么,若有敌军来犯,援军一时难来,唯一自保之计,便是凭堡固守。如此一来,军民辎重等尚可得保全,但诸如船厂等大型工厂,则必然会成为敌军焚掠之对象。可叹敌军焚灭容易,但我军要重建船厂,却又要花多少心血人力与钱财啊。”

林大壮的话语,听得李啸频频点头:“林匠头此话甚是有理。这船厂重建一事,就等本督在山东重新堪好地界,再行重建不迟。”

林大壮释然道:“如此最好不过,这些一来,若有敌军来袭,我军可立刻出兵救援,当可保船厂安然无虞。”

李啸在心头,牢牢记下了林大壮的话语,他决定,一定要尽快找到合适的船厂重建位置,以便让船厂尽快恢复船只生产。

随后,李啸又交待了海洋岛上其他人等的重建工作安排,陈子龙田威等人也皆清点搬运完了清军辎重,大部分的粮食,皆留于镇海堡内,以便当地军民食用。其余的盔甲武器军械之类,则全部搬运上船,带回赤凤卫。

在这些工作都做完后,李啸便下令,拔出一条原东江镇的小型鸟船,让沈志祥王庭瑞等人乘船返回石城岛,而他则带着三千满洲兵马,以及沈志祥部军兵,乘船返回赤凤卫而去。

在返回赤凤卫的航程中,李啸在心里,却是一直在记挂一件事情。

那就是,到现在为止,朝鲜那边的战事,究竟已进行到了何种程度。

雄心勃勃的李啸,在解除了海洋岛的危局后,他下一步最想做的事情,便是出兵朝鲜,从而直接插手朝鲜战事进程。

因为李啸若这般做,他相信,会给自已带来巨大的好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