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

明末之虎 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这对李啸,对全体唐军来说,绝对是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因为,在这个日子里,李啸终于把整个菲律宾的土地全部占据,各个岛屿上的反抗势力也全部肃清,整个菲律宾彻底而完整地落入李啸手中。要知道,整个菲律宾的面积,是台湾的八倍大。象在台湾之地,就已安置了三百万人,现在这面积更广阔,土地更肥沃的菲律宾地区,安置个一千多万人,根本不成问题。李啸给内地下令,要他们尽可能地多送移民过来,尽快将菲律宾各个岛屿上,都安排汉族移民上去,从而实现对这些土地的彻底占有。同时,李啸也下令,让拼全尽力,总算消灭了马京达努国的平南镇军兵,就地在棉兰老岛休整,准备下一步,继续向南进攻,夺取新几内亚岛和整个澳洲。至此,李啸拥有了包括山东登州、济南府、单县铁龙城、宣府镇金汤城、济州岛、虾夷岛、库页岛、台湾岛、吕宋岛、棉兰老岛、以及菲律宾中部的各类岛屿,对这些领土,实现了完全管控。这些领土,尤其是海外领土,在李啸的规划下,特别规为以下几个省区。那就是,台湾省,以台湾岛为主,包括临近岛屿在内,省府位于高雄。吕宋省,以吕宋岛为主,包括临近岛屿在内,省府位于马尼拉。苏禄省,以菲律宾中部群岛为基础所组建,省府位于原苏禄国首府和乐城。棉兰老省,以棉兰老岛为主,包括临近岛屿在内,省府位于原马京达努国首都苏丹库达拉,只不过现在这省府,苏丹二字去掉,改为库达拉。接下来,象济州岛、库页岛、虾夷岛等地,则因为要不是土地狭小,要不是人烟稀少移民困难,故降低一格,划分为区。济州区,以济州岛为基础,包括临近各小岛在内所组成。虾夷区,以虾夷岛为基础,包括临近各小岛组成。库页区,以库页岛为基础,包括临近各小岛所组成。至于国内领地,为避免太过刺激明朝统治者,李啸暂不对其进行另外的编制划分。其中每省各设省长一名,副省长一名,每区设区长一名,副区长一名,让除了军事外的省区所有事务,皆让其有统一管制之权责。其各省区治下,各类州县村镇的划分,则由下属官员去负责进行,李啸就不再亲自过分了。鉴于所获的领土越来越多,李啸下令,在山东和台湾等地,统一举行一次唐军治下的文官选拔考试,大肆扩招各类文官,把考试胜出的各类官员,填补到新划分的各类省区级领地,从而对当地进行有效管理。当然,李啸这样的做法,若在崇祯皇帝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因为这些新得的领土,从名义上说,还是大明的土地,各地官员的任命,也理应由皇帝委派吏部进行。只不过,只为上次李啸在击退入关清军后,朝廷对李啸不加任何赏赐,所给出的条件,便是李啸这些新的土地,官员皆由李啸自行分派,当地的税赋管理,也由李啸一并负责,朝廷并不加以过问。故现在李啸这样做,朝廷上下,虽然极为愤怒不满,却也只能无可奈何。当然,当于朝廷中的各类不满官员,李啸却根本不打算鸟他们,现在的他,已是基本上完全不受朝廷管束控制,哪怕就是把这文官选拔考试,改名成科举选士,相信朝廷中的这帮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家伙,也只能对自已无可奈何。而且,李啸很有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已打出招人的牌子,必定会有大批的士子,前来应考做官,绝对不会错过这个平步青云的大好机会。李啸想起了史书上的一个故事。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老佛爷,带着小皇帝光绪,一路狂逃到西安避难。本来,朝廷在今年,要举行科举考试,却没想到洋人打进了京城,太后与皇帝都逃跑了,大清亦是危在旦夕摇摇欲坠,这科举这事,也只得告罢了。而令人奇怪的是,在北京城中的各省举子,却没有因此而各自回家,反而大部分继续盘桓在京城。这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个不知从哪里传来的,也不知道是谁先发出来的奇特消息。那就是,现在以德军总司令西摩尔的八国联军,在打进京城后,这京畿一带,便已是德意志帝国的领土,这京津冀一带的百姓,从此便成了德国人了。而为了进取中原,一统天下,德意志帝国的威廉二世皇帝决定,将德国首都从柏林,迁都到北京,以为定鼎中原之势,从而再效满人故事,亲率王师,一统华夏。而威廉二世为了巩固将来在北京的统治,故愿意大力笼络中国的读书人,愿意也给他们一次科举考试的机会,从而选拔英材,为志在吞并华夏的德意志帝国,驱驰效力。这个消息传来,在全体在京的读书人大为兴奋,他们在彼此的闲谈中,都对那远在欧洲柏林的德皇威廉二世,大加称颂,极尽拍马之能事。“旷古贤君。”“命世之主。”“雄君伟略。”“千古一帝。“等等肉麻词汇,被读书人一一贴在德皇威廉二世的身上。真不知道,远在欧洲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威廉二世,听到在东方中国的读书人,对他这般肉麻吹捧,却是该作何感想。甚至还有人考证出,这德皇威廉一族,是黄帝第三十五子西迁,与当地的日耳曼土人相结合而成,乃是正宗的炎黄血脉,汉家苗裔。并专门为威廉二世,撰写了一篇《吾皇得位最正赋》以表忠心。“……故德皇一系,身为炎黄后裔,乃统王师,东归故土,收拾华夏旧地,重整九州山河,岂不宜哉?吾皇之得位,可谓至正矣!……“不料,这些读书人早也盼,晚也盼,却总盼不来德皇迁都北京,也盼不来德国举行科举考试。这几个月过去了,德皇没来,身上的盘缠倒是快用尽了。一些读书人急了,遂联名写了奏折,结队去了德军司令西摩尔处,要求他将这奏折上报给德皇,要求他尽快迁都,尽快在京城举行科举,选拔士子。这个颇具黑色幽默的故事发展到这里,最终还是被那个呆板生硬的德军司令西摩尔,终结这些读书人的幻想。西摩尔严肃地告诉他们,德皇根本没有统治中国的愿望,绝对不会把德国首都从柏林迁到北京。另外,德皇对他们这些留着猪尾巴的士子也毫无兴趣,根本就没有在北京举行科举的打算。接下来,西摩尔下令,让德军士兵将他们当成捣乱分子,全部赶走。这下读书人的梦想破灭了,很多人便开始破口痛骂德国人的无情无义和失信天下,这场德国举办科举选士的闹剧,终告结束。后来,到了民国时期,胡适博士还在为这个故事而感叹。他在文章中调侃道:“西摩尔乃一蠢人也,若其真上报德皇,实施吞并中国之政策,再效满人故事,招揽中国士人之心,则余只恐今日,我等皆为东方德意志之臣民也。“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于这些读书做官为已任的士子来说,在谁的手下做官,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已能有当官的机会。想想看,连远在欧洲的德国皇帝,都有中国士子一厢情愿地投效驱驰,那现在打着明朝唐国公旗号的李啸,要招揽这些人,只会更容易得多。只不过,李啸对他们的选拔,并不和明朝一样,要他们写八股文,而是以策论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相关考察。李啸本人,还亲自设计了几道考题。 1、何为华夷之辨?大汉民族的根本特质是什么?如何让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融合共生,最终同化? 2、中华与泰西诸国相比,最大优势为何,最大差距为何? 3、如何兴业安民,如何教化百姓,如何根除贪墨**? 4、以你看来,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分别为何,要如何扬长避短? 5、以你自已的观点,试谈当下要如何扫灭流寇,如何驱逐鞑虏。应该说,这几道题,其实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千个士子,就可能有一千种看法。这种新颖的考试手段,与死板僵化的八股文考试相比,简直就是一泓飞瀑与一潭死水相对比。而且,从这几道题的设计上来看,李啸希望能从这些士子中,选拔出的是那种不读死书,知识面广,对事情有自已独立思考与见解的优秀人材,而不是那种寻章摘句,只会硬套八股,除了会读死书外百无一能的腐儒。果然,在李啸发布了举行文官选拔考试后,各地报名点,都是人头攒动,应者如潮。甚至还有来自内地的士子,也闻风赶来参加考试。更令李啸为之惊讶的是,还有许多来自江南一带的士子,也愿来李啸手下,去那遥远的蛮荒异土当官。由此可见,这当官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最终,在十天后,李啸从全部的应选士子中,选拔了许多他认为合格的人材,安排到各个地区去做官。当然,这些被选上的士子,他们都已知道,自已要上任的新官职,与明朝的那些官位完全不同,乃是全新的政府形式。民政司、商业司、工业司、农牧司、钱粮司、督察司、监抚司、安全司……这些林林总总的政府部门,皆被李啸根据考试的成绩,并结合士子自身的意愿,作出了相应的安排。只不过,这些官员,在李啸的安排下,在正式上岗前,都将会统一进行洗脑教育和岗位培训安排,才会让他们正式接手相关工作,从而确保所用得人,保证这些人在对自已恪尽忠诚的条件下,能把具体的工作全部做好。在又过了十天之后,各地的官员人事安排,皆已完成,各名官员,皆自行前往所去之地上任报到。……得到录取通知的这一天,浙江士子严道,心下可谓感慨万千。他原是浙江宁海县的秀才,却在考举人之时,因八股作的不好,屡试不第,而又因家庭贫困,无力再去县学进读,最终只能当个私塾先生,聊以糊口。因为现在李啸的教育部长是浙江人刘宗周,故同为浙江人的严道,最终也从师友言谈中,得到了这唐国公李啸,正在大力招揽士子,去海外各地当官的消息。起初,严道颇为犹豫,他既担忧自已难以考上,又担忧自已不能适合海外生活,故其心下,颇为顾虑。只不过,他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告别了家中的父母与妻子,独自一人,前往山东济南赶考。去海外又如何,如果七尺男儿,只能这样碌碌一生的话,才是真正的耻辱呢。开始时,严道以为,李啸定能也是考八股之类的文章,却没想到,这位唐国公李啸,却是独树一帜,竟然只考策论一类的题目。看到这些题目,严道心下,那无可言说的喜悦,与莫名泛起的凄凉,纠缠在一起,让他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唉,向来好读杂学的自已,如果早点遇上这样的考试方式,也不会至今依然如此蹉跎了。严道从感伤的情绪中回过神来,立刻奋笔疾书,笔走龙蛇,直逞胸臆,在长达三个时辰的考试时间里,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张又一张稿纸。在终于交上试卷后,严道长吁了一口气。他突然觉得,这样的考试,让自已有种一吐胸中积郁之感,那种能真实展示自已的思维与才华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十天后,放榜的时间到了,严道以第三档人才被录取,并最终被任命为菲律宾中部的班乃岛,现在已是唐军苏禄省班乃县的民政司副司长人选。严道随后收拾行李,搭乘唐军水师船只,从登州出发,一路前往菲律宾而去。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严道终于顺利地到到班乃岛,在这片满是热带雨林的南国异土上,开始了自已的官员生涯。而在经历了最初的不适后,严道发现,自已在这里,待遇丰厚,与上下级处事也相对容易,不必如在内地那般勾心斗角互相算计,倒是让人可以一心工作,不鹜外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已竟然已是渐渐喜欢上这块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喜欢了这有如一张白纸般淳朴简单的生活。也许,再过一段生活,自已就能把妻子儿女,也接到这班乃岛上,一家人一齐过活了吧。严道眺望着茫茫大海,心下忍不住地想道。毕竟,能实现梦想的地方,方是真正的吾之故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