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从夔州去南洋

明末之虎 第四百三十五章 从夔州去南洋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父王,这便是我等与唐军使者谈妥的条件。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孩子以为,若真能达成这般协议,对我军的帮助,却是甚大。“孙可望拱手向张献忠禀道。

张献忠那双阴狠的三角眼眨了眨,脸上涌出不可捉摸的神色。

“文选,你的意思呢?“张献忠扭头望向白文选。

“大王,在下亦认为,与唐军议和为最好之事。“白文选急急而答:”若能将此协议谈妥并巩固,则我军将来,每获一处城池,那城中的百姓,皆不会再是多余的累赘,而是可以换成大批银子的货物呢。若用这些人来换钱粮货物,实是一举两得之举啊。“

听到了白文选也这般说,张献忠的脸上,泛起一丝阴狠的笑容。

“好,有钱不赚傻瓜蛋,本王也同意了。“张献忠点了点头,脸上却是满满的感慨之色:“俺在想咧,这唐国公李啸,竟能如此不顾朝廷拘束,胆敢自作主张,用粮食来换百姓,这般英雄豪举,岂是一般人可为。不过,在那崇祯小儿看来,这可是明目张胆的资敌之举吧。此人慨然行之,全然无忌,明廷竟也半点奈何他不得,亦是令人可叹。”

“父王,你的意思是……”

“哼,以本大王看来,这个李啸,虽是明朝的擎天巨柱,于明朝虽有大功,只不过此人这般能干,行事又如此果决,俺认为,那崇祯小儿,将会最终再难驾驭他。这李啸,将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倒是难说得很。“张献忠冷笑道。

“大哥,你们有没有问一下那个唐军使者,关于二哥与三哥的事情?“艾能奇在一旁急急地插问。

听了艾能奇这般发问,张献忠的脸色,亦是骤变。

孙可望与白文选,两人不觉脸色复杂地对望了一眼。

随及,孙可望按路上返回上约好的说词,缓缓回道:“大哥我问过了,听唐军使者说,他们已在当天的战斗中,齐齐失踪,竟不知所往。“

“啊,竟然有这样的事?这怎么可能?“艾能奇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倒是一旁的张献忠,脸色渐渐舒缓下来,他深深地凝视了孙可望一眼,看得孙可望心虚不已,默默垂下头去。

随后,张献忠轻咳一声,淡淡道:“好了,定国与文秀之事,既已过去,就不必再提了。可望,你速去与唐军使者商谈细节吧。不过,还有一个条件,你要告诉唐军使者。“

“哦,请父王明言。“

“那夔州城中,百姓的财货等物,不得带走,须得留给我军。我城攻城这么久,损失了这么多兵力,他们应该给我们一点补偿!“

“这……,孩儿遵命。“

很快,孙可望将张献忠的条件,与唐军使者胡尚文,一一言明。

胡尚文略一沉吟,还是答应了孙可望的条件。

他知道,这夔州府连年战乱,百姓贫穷已极,城中那仅指可数的一些富户,已被明朝官府反复搜刮,又能还剩几个钱。这点百姓的残存财物,就留给流寇算了。

毕竟,对现在的唐军来,最缺的便是人口。

要知道,现在的菲律宾一地,移民人口缺额就达到了近千万,急需从国内转运大批人口过去填充。而只有人口在,什么样人间财富,不能被重新创造出来呢。

接着,胡尚文与孙可望等人谈妥,将包括秦良玉部在内的夔州城全体百姓,总共4万8千余人,折成银子4万两,按市价折成粮食1万5千石,以及香烟800条,棉布500匹。

这个数字报给张献忠后,张献忠十分高兴,他立刻又下令,将自已裹胁的百姓中,总共5万5千名妇人老弱,出同样卖给唐军,折合银子3万两,按市价折成粮食1万石。

夔州城内,那全体百姓跟着唐军撤走,前往山东的军令下达后,整个夔州城中,顿是满是喧哗与骚动。

这些东川百姓,虽然为要离开祖祖辈辈的土地而十分伤感,却也为自已能在这必死的局面下,能重新觅得一条生机而高兴。

他们知道,如果不是唐军紧急来援,那这夔州城早已被流寇攻下,那全城百姓,只怕早已成了刀下之鬼罢了。

只要能保得性命,能把血脉传承下去,远涉他乡生存发展,又算得了什么呢?

全城的百姓,都在急急地打点行装,拖儿带女地,集中在城中广场上,准备等下一齐出发离城。

此时,夔州城西门大街一条深巷内,乡绅富户旷知荣,率领着包括仆人在内,全家老小四十多口,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最后一次拜祭先祖。

“一叩首,拜!‘

“二叩首,再拜!”

“三叩首,礼成!‘

跪在最前面的旷知荣,三叩首后抬起头,脸上已是老泪纵横。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后旷知荣,特领全家,祭拜列祖先灵。今日,夔州几落于流贼之手,吾等有全家阖死之忧,幸得唐国公率兵来援,方全一城百姓之性命。此番得救,又岂非是祖宗显灵,以感唐国公之故乎?故知荣率全家老小以拜,谢祖宗救命之恩也……“

旷知荣嘴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地望向一整桌,那镏金阳刻先祖牌位。

今年的他,已经六十多岁,满头花白,他满是泪痕的脸上所显露的表情,却是既激动又迷茫。

本来,上午他见到城头这般危急,老乡绅旷知荣,为免接下来受流贼侮辱,已给全家老小备好了毒药,准备在流寇入城后,便全家仰药自尽,不再受那刀兵之罪。

却没想到,那有如天兵下凡一般的唐军,能及时来援,才让流寇的进攻功亏一箦,这才让包括他们一大家族人在内的整个夔州城中的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这便是旷知荣这般激动的原因。

在这个血火连天刀兵交加的乱世,还有什么,能比把自已的血脉传承下去,更为重要的呢?

只要人能保住,这宅屋、家具、钱银钱等等,就算皆无法带走,也真的不算什么了。

只是,让旷知荣迷茫的是,他们离开夔州城后,将会被唐军安排到了遥远的南洋之地,去安家落户。从此一家人,就在那从未听说过的吕宋之地,永远的扎根发芽,再难回到故土了。

只是,听说这吕宋之地,乃是南蛮之所,还未开化之地,却不知道,自已这一大家族前去,能在当地好好存活么?

旷知荣呆呆在跪在祖宗的牌位前,久久不愿起身。

这时,外面又响起了催促的号角。

“爹,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出发了。“大儿子旷如钰的声音,低低地传来。

旷知荣仿佛没听到一般,依然呆跪于地。

“爹……“

旷知荣一声长叹,两行老泪,又滚滚而下。

“各位先祖!不肖后旷知荣无用,不能保全祖宗家业,不得续守宅亩店产,又不得不率全家老小,远离故土,流零南洋,以为存命之所也。来路如何,实是难知。余心之悲,何可言说矣。唯望列祖列宗,护佑子孙及全吾家族,知荣泣拜矣……“

随后,他在又连磕了三个响头后,终于站起身来,率领着一大家族,扛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离开了旷家祖宅。

从家门口,走到巷子的尽头,旷知荣一步三回头,眼中的热泪,又是滚滚而下。

到了广场上,等在这里的百姓,已是叽叽喳喳谈成了一团。

“喂,刘老四,你知道不?咱们现在要去的南洋,好象已是唐国公治下了,叫什么吕宋省,苏禄省什么的……“

“咳,老四我早就知道了,我侄儿刚刚在秦将军处打探清楚了,唐国公在南洋之地,共建了四个新省,叫什么台湾省、吕宋省、苏禄省和棉兰老省,却是地域广大,土地肥沃,又极缺人手呢。我听人说,在当地种稻,可以一年三熟呢。“

“是吗?那我们每家每户前去,却可分多少田亩?还是只能给当地大户作佃呢?“

“怎么可能去作佃呢?我听说,只要到了南洋,那每家每户,皆可分得10亩田土,若在当地,哪怕一年只种两季的话,一年之中,也可产出40到50石稻谷呢。这样一来,一家老小安稳活命却是断然无忧啊。“

“那就好,有田种,有土分,咱们去南洋的生活就有盼头了。总比在这里,天天担惊受怕,不知何时就死于流贼之手,要强太多啊……“

听了旁边的百姓的议论,旷知荣心下疑问稍去,不觉便是踏实了许多。

只不过,他很快就想到,自已一家老小四十余口,若是去了南洋,也只分给10亩田土的话,却是断然不够的。

只不过,这个问题,可能只有到了南洋,才会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这时,在把夔州城中的数千石存粮,与百姓的房屋财富,与孙可望部进行交接后,胡尚文带着秦良玉部,以及夔州城中的4万多名百姓,一齐离开了夔州城而去。

率军离开夔州城的一刻,与唐军监抚胡尚文并辔而行的秦良玉,心下满是莫名的感慨。

唉,想到今天,险些就命丧流寇之手的自已,秦良玉真有一种生死隔一线的感觉。

唐国公对自已这份恩情,却该如何得报呢?

一时间,秦良玉对前往山东去见那唐国公李啸,心下充满了向往。

在夔州城的军民百姓出城之后,还有那张献忠从流寇内部分出的5万名老弱与妇人,亦由唐军带回,和夔州的百姓一道,向东撤退到湖广随州。

这批被流寇抛弃的老弱与妇人,虽然相比成年男子,作用要小些,但从长远来看,能妥善地安置这批曾被流寇裹胁的可怜人,对唐军的未来发展,还是极有好处的。

接着,他们到了随州后,与已从湖广等地收集的流民一起,一齐前往山东。

到了湖广随州,他再们与已收集在随州的2万余名湖广百姓,组成一只12万人的浩大队伍,由唐军队伍押送,穿过河南,一道前往山东而去。

这批流民百姓,和秦良玉部兵马,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了山东登州。

此时,李啸也刚好从菲律宾,返回了登州城中。

秦良玉等人,自进入登州地界以来,只见得到处是良田阡陌,处处生机盎然,一路看去,只见市井晏然,百姓安乐,不由得心下大叹李啸治理之能。

而站在登州城外,亲眼目睹那占地极广高大雄峻的崭新登州城后,秦良玉与马祥麟等人,对李啸的佩服,可谓无以复加。

她甚至在心下暗喜,自已能有机会投靠在李啸手下,却是难得的机缘呢。

此时,听到秦良玉和其子马祥麟等一众兵马,竟然前来投靠自已,且已来到登州之际,原本在听取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汇报的李啸,心下不由得大喜过望。

“走,随本公前去,迎接秦良玉等人。“

“母亲,你看,那身着蟒袍玉带的,便是唐国公。他亲自出城,前来迎接咱们了。“

在离西门十来步处,马祥麟指着从城门处大步走出的李啸,向秦良玉小声说道。

秦良玉哦了一声,顿是一脸感慨。

真没想到,这位唐国公李啸,竟是这般年轻,倒比自已儿子还小了多呢。但此人所建之卓功伟业,在这个年代里,却是岂有一人能得以比肩乎?

见得李啸走得近了,秦良玉与其子马祥麟,以及侄子,秦翼明秦拱明等人,一起伏地跪拜。

“石柱总兵官秦良玉,拜见唐国公。“

“石柱宣慰使马祥麟,拜见唐国公。“

“副将秦翼明,……“

“参将秦拱明,……“

“各位速速请起。“李啸一脸笑容灿烂得有如盛夏的阳光,他一一虚扶起各人,连声道:”各位千里远来,本公着实欣慰之至。各位且随本公入城吧。本公已备下薄宴,为各位迎风洗尘。“

说完,李啸作了个延请的手势,便一把拉着马祥麟的手,亲热地往城中走去。

见李啸对自已这般热络,马祥麟心头一热,眼中竟有些湿热的感觉,他长吸了口气,大步跟着李啸,入城而去。

而站在李啸另一边的秦良玉,见李啸对自已的到来这般欢喜热络,且对自已的儿子马祥麟这般看重,心头的欢喜,何可言说。

而在他们身后,秦翼明秦拱明二人,自是紧紧相随。

队伍最后面的陈子龙与姜曰广两人,则是意味深长地相视一笑,亦快步跟上。

不多时,酒席摆上,李啸与秦良玉等人轮番劝酒,互致切词,一时间,酒席上气氛欢畅,宾主之间,一片和乐融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