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末之虎 > 第四百四十五章 爱妃之逝

明末之虎 第四百四十五章 爱妃之逝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1:24 来源:笔趣阁

三天后,李啸在济南,收到武壮成功夺取雅库茨克城的报捷信,顿是大喜过望。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好个武壮,果真不负本公之望,这俄国重镇雅库茨克城,竟然真让他拿下了。”

李啸一脸欢喜,在房间中来回踱步,很是感慨了一阵。

不容易啊,安东镇的唐军,千里跋山涉水,又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才侥幸拿下雅库茨克城,却是艰险之至,也可见,俄罗斯军队的战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与此同时,李啸也在想着,如果俄国人早有防备,或者能及时关闭城门,那自已手下的唐军,只怕是无功而返的机率,要相当高吧。

这样搏命豪赌的方式,拿下雅库茨克城,俄国人现在已是高度警觉,这样的夺城方式,已是可一不可再了,从今之后,还是要稳扎稳打,方为正道啊。

接着,李啸立刻给武壮回信,要给全体有功将士重加赏赐,同时要他好生守住这艰苦夺来的雅库茨克城,务必加强警备,以防俄罗斯人卷土重来。

至于虽然保得性命,却是小腿受了重伤,已然成为残废的伊尔根觉罗.查塔,现在只能安排他退役了。

对于这位自投效自已以来,一直忠心耿耿的满州大将,李啸心下亦是痛惜,为之叹息良久,最后决定,给这位大功臣,专门发一块唐军中最顶级的勋章,龙吟勋章。

龙吟勋章,可一次性奖励银子5oo两,全家免除赋税,另外可在猛虎军新拓的海外领地上,获得赏地二百亩。

结合查塔以前的功勋,李啸给查塔最终的赏赐为,奖励金2000块金元,高级军官退伍伤残抚恤金4000块金元,所有赏赐共为6000金元,因查塔已在山东安家,故李啸决定,不安排他去海外了,而是在青州府一带,赐于赏田以及安置田地总共500亩,这些田地,作为功臣子孙永传之田土,永远免除税赋。

也就是说,除非查塔将来子孙断绝,后继无人,李啸才会收回这些赏赐给他的田土,让他可以子子孙孙地安享下去。

对于这样为自已效忠的手下,李啸自然不吝于赏赐。毕竟,没什么比让忠心耿耿的功臣,获得巨大的好处,能更有效地激励手下将士了。

夺下了雅库茨克城,李啸十分高兴,但现在的他,最为关注的,还是平南镇的唐军,进取澳洲一事。

从半个月前,已在新几内亚岛休整了一个多月,新兵与军械皆已重新补齐的唐军,兵分三路,以铺天盖地之势,向整个澳洲发动进攻。

其中李定国的甲营,曹变蛟的丙营,分别从澳洲大陆的南北两端,进攻澳大利亚本土。

而罗正的乙营,则是攻打密克罗尼西来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等新几内亚岛与澳洲大陆之间的岛屿,除这些岛屿外,罗正的部队,还要负责攻打新西兰南北两岛。

相比新几内亚岛,整个澳洲地方的土著,人数更少,也更加原始,多数是一些连工具都不会制造的毛利土著,这些尚处于旧石器时代的土人,根本就不是唐军的对手。故李啸要求,平南镇军兵,按新几内亚岛的标准,最迟也要在半年内平定整个澳洲大陆。

顺从者生,反抗者死,唐军征服澳洲的手段虽然酷烈,却还是比那些,把土著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光的西方白皮,要文明与仁慈得多。

想到这广阔的澳洲大陆及附属岛屿,皆能被纳入中华领土,李啸心下,便满是欣慰。要知道,这相当于,是给中国打下了一块,子子孙孙用之无穷的膏腴之地啊,这份功劳,足以让子孙世世代代铭记了。

这样广阔而肥沃的土地,本来就该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宝贵财产,现在却让欧洲白皮给占据了,实在是令人叹惜。

到了崇祯十四年九月底,还在上柳明斯克城的戈洛文,终于等到了沙皇的回信。

当他看到,沙皇麦克尔.罗曼诺夫,派了2000名火铳兵,以及500名哥萨克雇佣兵过来,并由自已指挥,以戴功赎罪收复失地时,戈洛文简直欣喜若狂。

此时的戈洛文,已从返回上柳明斯克城的商队头目米哈依尔口中,知道了攻占雅库茨克城,是明朝唐国公李啸手下的唐军。

李啸,唐军,过些字眼,成为戈洛文最为痛恨的文字。

“英明无比的沙皇陛下,在下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的。”戈洛文喃喃自语道,一双深蓝色的眼睛中,满是希望的神色。

“老兄,看来皇帝陛下对你还真是赏识呀,非但不加以惩处,反而给了你升官发财的机会,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啊。”斯潘捷诺夫微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明天我就亲自出发,去清国的首都,和他们谈妥两国结盟共抗李啸的唐军之事。”戈洛文狠狠地捏紧了拳头。

又一个多月过去,戈洛文率着一百名骑兵护卫,从上柳明斯克南下,绕道蒙古,从西往东,先后经过翁牛特部,奈曼部,喀喇沁部,科尔沁部,再过广宁,终于来到了清朝国都沈阳。

在戈洛文一行人,正离开上柳明斯克,前往清朝进发时,清朝皇帝皇太极,正为了一件事情忧烦不已。

那就是,他最喜欢的妃子,海兰珠,生了重病,已经快不行了。

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天聪八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清宫。而早在天命十年,她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就已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生育过何子女,却是各类史书皆无可考。

崇德元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

皇太极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由衷喜爱。

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

但正所谓好景不长,此子尚未命名,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逝世,不满周岁。此此子早逝,海兰珠十分悲痛,身体渐渐不佳,虽然皇太极多番温慰,但她还是病体日渐沉重,终于在这崇祯十四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真实历史中,此次的皇太极正率军在松锦之地指挥作战,待他赶回沈阳时,海兰珠已经死去三天了,两人最终未能见面。

而在这个被李啸改变的时空中,清军自当年入关遭遇重大挫败后,一直在关外休养生自息,恢复元气。这历史上有名的,决定明清双方最终走向的松锦大战,因此未能打起来。所以,皇太极才得到在床边,陪护这个自已最爱的妃子,渡过生命中最后的时间。

关睢宫中,海兰珠被皇太极小心地抱在怀里,一脸憔悴的她,正被皇太极亲自用小汤匙,一口口地喝着汤药。

此时的海兰珠,因为久病之躯,美色早已半点无存,但皇太极依然一脸疼惜地抱着她,还这般小心地喂着汤药,一点都没有介意的感觉。她的的泪水,不觉弥漫了整个眼眶。

不多时,喂药完毕,海兰珠被皇太极小心地斜放在床枕上,这时的她,晶莹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皇上,臣妾病体沉重,只恐来日无多,皇上就不必再为臣妾费心了。“

“怎么尽说傻话,你且好生将养,不日定当霍然。“皇太极眼中亦是泪光闪动,他挤出笑容,柔声安慰她道,

面对这个最为心爱的妃子,他展示了一个心狠手辣的独裁者,难得一见的柔情一面。

海兰珠缓缓地摇摇头:“臣妾福薄,已知命祚将尽,不得再侍伴君王左右,我心已是知了,还请皇上善养龙体,振作为国,臣妾纵然立死,心下亦是安然……“

皇太极脸上抽搐了一下,俯下身来,将她消瘦的身体紧紧地搂着怀里,那大饼脸上,已然珠泪滚滚:“我皇太极,虽妻妾众多,然心爱者,唯你一人尔。朕本以为,可以与你长相厮守,共度此生,却不料造化弄人,运道坎坷,先是我们的皇儿离去,现在你又……,唉,别想那么多了,会好的,一定会好的,相信朕,朕问过萨满巫师,他们说,宸妃你的身体会很快好的……“

海兰珠艰难地举起枯瘦的右手,颤抖着摩挲皇太极那粗糙而肥胖的脸庞,脸上亦挤出一丝凄涩的笑容:“皇上,臣妾得遇君王,让君王这般关爱心疼,臣妾此生,再无所憾了,若有来生,定当与君王再续前缘,不离不弃。皇上,你也累了,就去早点休息吧。“

皇太极长叹一声,复与她软语温存了许久,才惜惜离去。

只不过,到了深夜,正在他准备休息入睡的时候,忽然有宫女急急跑来禀报。

“皇上,皇上,宸妃,她,她不行了……“

‘啊!你说什么!“皇太极从龙榻上惊跳而起。

“皇上,宸妃已陷弥留,意识昏沉,不停地呼唤皇上与皇子的名字……”宫女泪眼盈盈。

皇太极的眼泪,瞬间弥漫了他的眼眶。

他胡乱地套了一件外衣,就跟着宫女急急前往关睢宫。

入得关睢宫来,当他远远看到,那在病床上一阵阵哆嗦的宸妃海兰珠时,心头顿觉有如刀割。

一个箭步,他冲到床头,一把抓紧海兰珠枯瘦如柴的手,顿时泪如泉涌。

“爱妃别怕,朕来了,朕来看你了,你不会有事的,会很快好的,一定会很快好的。“皇太极面皮哆嗦,语无论次。

此时的海兰珠,已经说不出话了,她费力地睁开眼,把皇太极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脸上微微泛起笑容,便脖子向旁边一歪,香消玉殒了。

“爱妃啊……“

关睢宫中,皇太极大声悲嚎,一众太监宫女亦放声痛哭。

三天后,经过停灵、回叫、绕行等仪式,宸妃海兰珠,正式下葬,皇太极亲致祭文。

“皇帝致祭于关雎宫宸妃。尔生于乙酉年。享寿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二十八日。朕自遇尔。厚加眷爱。正欲同享富贵。不意天夺之速。中道仳离。朕念生前眷爱。虽没不忘。追思感叹。是以备陈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讽诵经文,愿尔早生福地,以得超脱……”

最后,皇太极在海兰珠的墓前大哭而拜,亲自奠酒三爵,诸王大臣和外藩蒙古使节等人,纷纷祭奠行礼。

随后,皇太极追封海兰珠为敏惠恭和元妃,并下令,免朝贺,停止筵宴乐舞,朝中各重大典礼,也纷纷暂停。

这段时间,皇太极心情极度悲伤,对任何国家大事都提不起劲,整个人精神也迅速萎靡,人也憔悴了许多,根本不复往日意气丰发之状。

而群臣们,见皇帝平日在宫中,时常睹物思人,每当想起海兰珠时,即伤心落泪,就多次劝他出京射猎消遣,皇太极难违众意,只得应允。

而那海兰珠就安葬在盛京地载门外五里之处,皇太极几乎每次射猎时,都要有意无意地经过她的墓地。眼见得坟草萋萋,想到心中的爱妃已撒手人寰、尸埋坟冢、再不能复生,皇太极都会悲痛欲绝、忍不住泪如雨下地哭祭一番。

皇太极日渐消沉,不复往日,这般形状,自然被多尔衮多铎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两人心下,皆已是心痒难耐,蠢蠢欲动。只不过畏其威严与权势,心居卜测的二人,却还不得不在表面上,作出恭敬臣服之态。

不过,见到皇太极现在一天天地憔悴萎靡下去,二人皆私下认为,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自已就可以开始真的伸手谋划,去想办法触及那把金光灿烂的龙椅了。

这样消沉悲伤的日子,持续到了十月底。

这一天,礼部承政英俄尔岱前来禀报,说有俄罗斯使臣戈洛文,带着随从与印信,千里迢迢来到了清国的首都沈阳城中。

“俄罗斯人?他们从哪里来的?“正在崇政殿会见群臣的皇帝,皱眉问道。

“这,臣亦不知,只听说,他们的国度,在极北之地,离我大清极为遥远,俄使此番前来,却是有重要事情,要向皇上禀明。“英俄尔岱低声禀道。

皇太极面目阴沉地思虑了一阵,便大声道:“好吧,他们既是北方远夷来朝,朕却不可寒了远人之心,就着俄使上殿觐见吧。”

“,着俄使,上殿觐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